第1130章 不寻常的安排-《直上青云:从高考落榜开始》

  洪剑锋之前坚持原则的表现虽然赢得了顾书记的的赞赏,可是并没有打消对他的疑虑。

  他是李仕山的“故交”。

  现在还不能完全排除这件事,是不是李仕山做的局,而洪剑锋又在这个“局”里扮演什么角色。

  顾书记这样的人,是绝不会遗漏任何一种可能性,

  马淮远的话还回荡在耳边,“书记说,你不仅是去验证证据,也去验证人。”

  与此同时,洪剑锋拐出迷宫般的巷子,站在空旷冷清的街边。

  深夜的凉风一吹,让他因高度紧张而发热的头脑稍微清醒了一些。

  他抬手拦下了一辆刚好路过的夜班出租车。

  “去省委。”他简短地交代了一句,便靠在后座,闭上了眼睛。

  车辆行驶在几乎空无一人的街道上,只有路灯的光带飞速向后掠去。

  洪剑锋看似闭眼休息,内心却远不如车窗外的景象这般平静。

  那封举报顾书记亲戚的信,反复在着他脑海里浮现。

  这封举报信的出现太过巧合,指向性太过明显,几乎是把“李仕山”这三个字写在了脸上。

  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他想立刻给李仕山打个电话,告诉他这个情况。

  可这个想法也就是想想而已。

  那天晚上,李仕山要送陈亮过来的时候,在电话里最好的交代,他依然记得清清楚楚。

  “锋哥,这件事,对你而言,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能不能抓住,能不能再往上走一步,就看你自己接下来的表现了。”

  “记住,从调查启动的那一刻起,你必须把我,李仕山,当成一个真正的嫌疑人来查!”

  “用你最严格的标准,最挑剔的眼光。不要有任何顾忌,更不能有任何偏袒。”

  “绝对,不要和我有任何联系!也不要通过任何你认为可靠的渠道向我传递消息。”

  “彻彻底底地撇清,公事公办。”

  当时,洪剑锋只觉得李仕山是怕牵连自己,叮嘱他要避嫌。

  但此刻,结合这封突如其来的举报信,回想起李仕山那无比慎重严肃的嘱咐,洪剑锋有种模糊的预感。

  李仕山似乎早就预料到了眼下的局面?

  他不仅是在应对危机,更像是在……主动踏入一个巨大的旋涡,甚至是有意无意地,引导着调查的方向?

  他在谋划一盘大棋!

  这个念头让洪剑锋感到一阵心悸。

  他发现自己这个多年的老友、心思之深、布局之远,已经完全超出了他当下的理解能力。

  自己此刻看到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是李仕山想让他看到,或者需要他看到的表象。

  真正的全貌,或许只有等到所有的调查结果水落石出,等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才能真相大白。

  “呼……”洪剑锋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睁开了双眼。

  他压下所有杂念,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到即将到来的任务上。

  既然山子说了要把他当嫌疑人查,那他就查个彻底。

  用最无可挑剔的程序,最扎实的证据,去验证一切。

  这既是对工作的负责,或许,也是能真正帮到李仕山的方式。

  出租车停在省委大院附近。

  洪剑锋下车,整了整衣领,向大门的警卫递上工作证后,走进了庄严肃穆的省委大院。

  他必须尽快调取到李仕山的笔迹样本,这将是解开谜团的关键一步。

  洪剑锋的行动效率极高,没过多久,他便从省委档案室取回了李仕山亲笔批示过的几份项目公文。

  回到那间临时的安全屋,台灯再次亮起,两份笔迹被并排放在了一起。

  昏黄的光线下,举报信上那工整中带着一丝锐利的字迹,与公文上李仕山那熟悉、略带潦草却力道十足的字迹,乍一看上去,竟然有七八分相似!

  尤其是在一些偏旁部首的书写习惯和连笔方式上,相似度极高。

  贾毅戴着眼镜,俯身仔细对比了良久,手指在关键的字眼上缓缓划过。

  然后,他直起身,摘掉眼镜,揉了揉眉心,目光投向面色凝重的洪剑锋,语气平淡地问道:“你怎么看?”

  洪剑锋胸膛起伏了一下,眼神死死盯着那两份笔迹,像是要把纸张看穿。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可能客观冷静的语气回答:“贾书记,单从肉眼上看,确实非常像。但是……”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如果真是有心人要构陷李仕山,完全可以花费心思找人模仿他的笔迹。这种程度的模仿,对于专业人士来说并非不可能。”

  “所以,这封信究竟是不是李仕山亲笔所写,不能凭我们肉眼判断,必须请权威的笔迹鉴定专家进行科学鉴定,才能下结论。”

  他这番话,既是基于职业操守的判断,无可指摘。

  没想到,他话音刚落,贾毅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接过了话头,语气果断。

  “好!那这件事就由你负责。明天一早你就去找最好的笔迹鉴定专家,用最快的速度,验证笔迹的真伪。记住,还是要绝对保密。”

  “是!我马上去办!”洪剑锋心头一凛,立刻领命。

  洪剑锋也就休息了不到三个小时,早上八点刚过,当大家开始新一天的忙碌时,他已经出现在了省公安厅技术中心的门口。

  只有这里,才有全省最顶尖的文检和笔迹鉴定专家。

  出于极高的保密要求,洪剑锋没有将举报信全文交出。

  他只是截取了其中关键几段笔迹相对集中的内容,连同李仕山的公文笔迹样本一起,交给了一位老专家,并强调了事情的紧迫性和保密级别。

  鉴定需要时间,即便是优先处理,也需要专家反复比对、分析。

  洪剑锋也不在这里耽搁,直接返回城中村,向贾毅汇报情况。

  谁承想,贾毅立刻就又安排了一个任务,让他去核实举报顾常路的情况。

  洪剑锋虽然很是平静的接受了任务,心里已是波澜骤起!

  不对劲!这安排太不寻常了!

  大家都是在这个系统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纪检,办案的“主次轻重”如同呼吸一样自然。

  当前最核心、最紧迫的,无疑是围绕李仕山和陈亮的那张网。

  至于举报顾常路的事情,只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