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师徒二人踏进了青石镇的街道。
这座小镇比县城要小得多,但胜在清静,青石板路两侧是低矮的店铺,炊烟袅袅升起,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李青山的肚子适时地咕噜叫了一声,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师父,我们…”
九馗摆摆手,拍了拍自己空空如也的袖子,苦笑道:“为师现在身无分文,连个铜板都没有。”
“那我们怎么办?”李青山有些担心,他们已经走了大半天的路,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先填饱肚子再说。”九馗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街角一家面店上,“走,去那里。”
面店不大,就几张桌子,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胖大叔,正在灶台前忙活着。看到客人进来,热情地招呼道:“两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来两碗大面,要荤的。”九馗大大方方地坐下,仿佛真有钱似的。
李青山心里直打鼓,凑到九馗耳边小声问:“师父,我们没钱…”
“安心。”九馗压低声音,“为师自有办法。”
不一会儿,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就端了上来。面条劲道,汤头鲜美,牛肉片厚实,看得人食指大动。
李青山虽然担心,但饿极了也顾不得那么多,埋头就吃。九馗倒是不慌不忙,一边吃面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吃到一半,九馗突然开口:“青山,把你的刀借为师看看。”
李青山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按住腰间的古刀:“师父,这是做什么?”
“就是欣赏一下,这把刀确实不凡。”九馗的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为师行走江湖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神异的兵器。”
李青山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古刀递了过去。
九馗接过刀,轻抚刀身,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浓烈。刀身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有生命一般。
“好刀,真是好刀!”九馗赞叹不已,“青山,你可知道这把刀的来历?”
“不太清楚,是祖上传下来的。”李青山老实回答。
九馗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青山,不如这样,你把这把刀让给为师,为师传你更高深的法术,如何?”
李青山一愣,随即脸色一变:“师父,这把刀是我家传之物,不能给别人的。”
“为师不是别人,为师是你师父!”九馗有些急了,“而且你现在也用不上这把刀,放在你手里岂不是浪费?”
“不行!”李青山断然拒绝,一把夺过古刀抱在怀里,“师父,您别的什么都可以,但这把刀不行!”
九馗见他如此坚决,心中虽然不甘,但也只能作罢。他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吃面。
吃完面,李青山开始担心结账的问题。他偷偷看了看九馗,发现师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更加忐忑。
这时,面店老板走了过来:“两位客官,一共二十个铜板。”
九馗站起身,整了整衣襟,突然变得威严起来:“老板,在下乃是出马仙九馗,专门为民除害,抓鬼降妖。听闻贵镇近日有邪祟作乱,特来查探,这顿饭就当是报酬了。”
老板愣住了,上下打量着九馗,有些半信半疑。
李青山在一旁看得脸红,小声道:“师父,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九馗理直气壮地说,“为师这些年免费为百姓抓鬼除妖,连个饭都不让蹭?再说了,为师确实是出马仙,又不是骗人。”
老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既然是仙人,那这顿饭就算了。”
走出面店,李青山忍不住说道:“师父,您这样做,我觉得有些…”
“有些什么?”九馗瞪了他一眼,“为师说的都是实话,难道你怀疑为师的身份?”
李青山无话可说,但心里总觉得不太对劲。
九馗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边走边思考:“这样下去不行,得先找个差事,有了稳定收入才能安心修炼。”
两人在镇上转了一圈,打听各种工作机会。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注意到了李青山腰间的古刀。
“小兄弟,你这把刀不错啊。”男人走过来,眼中闪着精光,“能让我看看吗?”
李青山下意识地后退一步:“不用了,谢谢。”
“别紧张,我就是个收藏家,对古董很有兴趣。”男人笑道,“你这把刀我出五十银元收购,怎么样?”
五十银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足够普通人家生活大半年了。
九馗听到这个数字,眼睛都直了。他们现在身无分文,五十银元简直就是天降甘露。
“五十银元?”九馗咽了咽口水,看向李青山,“青山,你考虑考虑…”
“不卖!”李青山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把刀不卖。”
“六十银元!”男人继续加价,“小兄弟,这个价格很公道了。”
九馗的心开始动摇了,六十银元啊,够他们潇洒好久了。他拉了拉李青山的袖子:“青山,要不…”
“师父!”李青山瞪了他一眼,“我说了不卖就是不卖!”
“七十银元!这是我的底价了。”男人似乎势在必得。
九馗的呼吸都急促了,七十银元,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他看看李青山,又看看那个男人,内心激烈挣扎着。
李青山看出了师父的心思,有些失望地说:“师父,如果您真的需要钱,我可以想别的办法,但这把刀我不会卖的。”
听到这话,九馗心中一震,看着李青山坚定的眼神,突然觉得有些羞愧。
“算了,我们不卖。”九馗对男人说道,“走吧,青山。”
男人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师徒二人已经走远,只能悻悻作罢。
#第十四章打更夜惊
经过多方打听,九馗终于在镇上找到了一份差事——给小镇打更。
镇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听说九馗是出马仙,起初还有些怀疑。但九馗展示了几手小法术后,镇长立刻改变了态度,热情地招待他们。
“九仙人,我们镇上确实需要您这样的高人。”镇长恭敬地说,“这打更的差事,一个月三两银子,您看如何?”
三两银子虽然不多,但对现在的九馗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这座小镇比县城要小得多,但胜在清静,青石板路两侧是低矮的店铺,炊烟袅袅升起,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李青山的肚子适时地咕噜叫了一声,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
“师父,我们…”
九馗摆摆手,拍了拍自己空空如也的袖子,苦笑道:“为师现在身无分文,连个铜板都没有。”
“那我们怎么办?”李青山有些担心,他们已经走了大半天的路,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先填饱肚子再说。”九馗环顾四周,目光落在街角一家面店上,“走,去那里。”
面店不大,就几张桌子,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胖大叔,正在灶台前忙活着。看到客人进来,热情地招呼道:“两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来两碗大面,要荤的。”九馗大大方方地坐下,仿佛真有钱似的。
李青山心里直打鼓,凑到九馗耳边小声问:“师父,我们没钱…”
“安心。”九馗压低声音,“为师自有办法。”
不一会儿,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就端了上来。面条劲道,汤头鲜美,牛肉片厚实,看得人食指大动。
李青山虽然担心,但饿极了也顾不得那么多,埋头就吃。九馗倒是不慌不忙,一边吃面一边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吃到一半,九馗突然开口:“青山,把你的刀借为师看看。”
李青山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按住腰间的古刀:“师父,这是做什么?”
“就是欣赏一下,这把刀确实不凡。”九馗的眼中闪过一丝渴望,“为师行走江湖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神异的兵器。”
李青山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古刀递了过去。
九馗接过刀,轻抚刀身,眼中的欣赏之色愈发浓烈。刀身上的纹路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仿佛有生命一般。
“好刀,真是好刀!”九馗赞叹不已,“青山,你可知道这把刀的来历?”
“不太清楚,是祖上传下来的。”李青山老实回答。
九馗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开口:“青山,不如这样,你把这把刀让给为师,为师传你更高深的法术,如何?”
李青山一愣,随即脸色一变:“师父,这把刀是我家传之物,不能给别人的。”
“为师不是别人,为师是你师父!”九馗有些急了,“而且你现在也用不上这把刀,放在你手里岂不是浪费?”
“不行!”李青山断然拒绝,一把夺过古刀抱在怀里,“师父,您别的什么都可以,但这把刀不行!”
九馗见他如此坚决,心中虽然不甘,但也只能作罢。他叹了口气,继续埋头吃面。
吃完面,李青山开始担心结账的问题。他偷偷看了看九馗,发现师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更加忐忑。
这时,面店老板走了过来:“两位客官,一共二十个铜板。”
九馗站起身,整了整衣襟,突然变得威严起来:“老板,在下乃是出马仙九馗,专门为民除害,抓鬼降妖。听闻贵镇近日有邪祟作乱,特来查探,这顿饭就当是报酬了。”
老板愣住了,上下打量着九馗,有些半信半疑。
李青山在一旁看得脸红,小声道:“师父,这样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九馗理直气壮地说,“为师这些年免费为百姓抓鬼除妖,连个饭都不让蹭?再说了,为师确实是出马仙,又不是骗人。”
老板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既然是仙人,那这顿饭就算了。”
走出面店,李青山忍不住说道:“师父,您这样做,我觉得有些…”
“有些什么?”九馗瞪了他一眼,“为师说的都是实话,难道你怀疑为师的身份?”
李青山无话可说,但心里总觉得不太对劲。
九馗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边走边思考:“这样下去不行,得先找个差事,有了稳定收入才能安心修炼。”
两人在镇上转了一圈,打听各种工作机会。正当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个中年男人注意到了李青山腰间的古刀。
“小兄弟,你这把刀不错啊。”男人走过来,眼中闪着精光,“能让我看看吗?”
李青山下意识地后退一步:“不用了,谢谢。”
“别紧张,我就是个收藏家,对古董很有兴趣。”男人笑道,“你这把刀我出五十银元收购,怎么样?”
五十银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足够普通人家生活大半年了。
九馗听到这个数字,眼睛都直了。他们现在身无分文,五十银元简直就是天降甘露。
“五十银元?”九馗咽了咽口水,看向李青山,“青山,你考虑考虑…”
“不卖!”李青山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把刀不卖。”
“六十银元!”男人继续加价,“小兄弟,这个价格很公道了。”
九馗的心开始动摇了,六十银元啊,够他们潇洒好久了。他拉了拉李青山的袖子:“青山,要不…”
“师父!”李青山瞪了他一眼,“我说了不卖就是不卖!”
“七十银元!这是我的底价了。”男人似乎势在必得。
九馗的呼吸都急促了,七十银元,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他看看李青山,又看看那个男人,内心激烈挣扎着。
李青山看出了师父的心思,有些失望地说:“师父,如果您真的需要钱,我可以想别的办法,但这把刀我不会卖的。”
听到这话,九馗心中一震,看着李青山坚定的眼神,突然觉得有些羞愧。
“算了,我们不卖。”九馗对男人说道,“走吧,青山。”
男人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师徒二人已经走远,只能悻悻作罢。
#第十四章打更夜惊
经过多方打听,九馗终于在镇上找到了一份差事——给小镇打更。
镇长是个精明的中年人,听说九馗是出马仙,起初还有些怀疑。但九馗展示了几手小法术后,镇长立刻改变了态度,热情地招待他们。
“九仙人,我们镇上确实需要您这样的高人。”镇长恭敬地说,“这打更的差事,一个月三两银子,您看如何?”
三两银子虽然不多,但对现在的九馗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他爽快地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