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章台宫大殿。
天光未亮,百官已列序于殿中。秦王嬴政高坐于上。左侧首位,相邦吕不韦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右侧,新贵长信侯嫪毐一身锦袍,不时与身旁的党羽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李斯则是神色平静。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中大夫令齐猛然出列。
“臣,令齐,有本死劾!”令齐声嘶力竭,双手高举一卷义纸。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嫪毐与嬴肆皆是一惊。嬴肆暗道一声“蠢货”,他们的计划是“引而不发”,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而非现在这样鲁莽地发难!嫪毐则心头一紧,他虽恼怒于计划被打乱,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立刻调整表情,换上一副忧国忧民的沉痛之色,准备配合。
“讲。”嬴政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臣劾奏军正李斯、相邦吕不韦,二人包藏祸心,力推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白渠,实为包庇韩国‘疲秦之计’!此渠耗费国帑无数,征用民夫百万,意图拖垮我大秦国力,乃通敌叛国之举!证据在此,请大王明鉴!”
“疲秦之计”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响!
朝臣们瞬间哗然。这不仅仅是政见之争,这是通敌叛国的大罪!无数道目光瞬间射向吕不韦与李斯。
吕不韦缓缓睁开眼睛,眉头紧锁。他也没想到,对方竟会如此直接、如此狠辣地发难。
嫪毐见状,立刻“悲愤”出列,跪地叩首:“大王!臣万万没想到,相邦与李军正竟会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白渠之事,早已在咸阳城中传得沸沸扬扬,臣原以为是无稽之谈,不想令齐竟查出了实据!此事若不严查,国将不国啊!臣请大王,立刻将郑国下狱,并暂停相邦与李军正之职,彻查此案!”
他一番话说得声泪俱下,仿佛自己才是那个被蒙蔽的忠臣。他身后的党羽也纷纷出列附议,一时间,殿上风向急转,矛头直指吕不韦与李斯。
嬴政的目光从激动的嫪毐身上移开,最终落在了那个自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李斯身上。
“李斯,你,有何话说?”
全场的焦点,瞬间转移。
李斯缓缓出列,身形笔挺,在那双有神的眼睛注视下,周遭的喧嚣仿佛都沉静了下来。他先是对着嬴政深深一揖,而后转向群臣。
“回大王,令齐大人所言‘疲秦之计’,确有其事。”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吕不韦都诧异地看向他。这是……不打自招?
嫪毐心中狂喜,以为李斯已经无力辩驳,准备束手就擒。
然而,李斯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思维都停滞了一瞬。
“非但确有其事,”李斯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这则流言,便是在下有意放出,任其在咸阳城中发酵的。”
什么?!
嫪毐脸上的得意凝固了。嬴肆更是如遭雷击,原来自己以为的猎物,竟是猎人布下的诱饵!
李斯环视四周,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人心:“臣,就是要看看,当此‘国难’流言四起之时,我大秦朝堂之上,哪些人是真正为国之根基考量,而哪些人,又是急于利用流言攻讦同僚,谋取私利!”
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嫪毐,后者只觉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无形的手掌狠狠抽了一记。
“韩国行疲秦之计,是阳谋。其心可诛,其计亦毒。”李斯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然,我大秦,岂是小小疲秦之计所能动摇?白渠,于韩而言,是‘疲秦’之术;于我大秦而言,却是‘强秦’之基!”
“此渠一旦修成,关中百万亩盐碱之地将化为沃野千里!我大秦将坐拥天下第一大粮仓!届时,我大秦兵锋所指,粮草将源源不绝,再无后顾之忧!此非强秦,何为强秦?”
“韩国欲以涓涓细流疲我,我偏要借此细流,汇成吞并六国之江海洪流!这,便是我大秦的应对之道,转疲为强!”
“转疲为强”四字,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殿中群臣,无不为这番宏论所震撼。他们只看到了“疲”,而李斯却让他们看到了“强”!格局高下,立判!
嫪毐脸色由红转白,强自辩驳道:“一派胡言!你这是在为自己的通敌之罪巧言令色!空口白话,谁人会信?”
“长信侯说得对,空口白话,确实不足为信。”李斯微微一笑,仿佛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精致的明黄色丝帛,双手奉上。
“然,若非空口白话呢?”
内侍接过丝帛,呈于嬴政案前。嬴政缓缓展开,目光一凝。
李斯朗声道:“此乃太后懿旨。太后深明大义,洞察‘转疲为强’之国策,为表支持,特从其汤沐邑岁入之中,捐出半数,以助白渠之修建!太后懿旨言明:‘国之大计,在于强本。白渠利在千秋,本宫愿为大秦基业,尽一份心力。’”
轰!
这才是真正的惊雷!
赵姬!长信侯嫪毐最大的靠山,竟然公开站到了李斯这一边!她不仅支持,还捐出了真金白银!
这道懿旨,如同一座大山,瞬间将嫪毐所有的指控压得粉碎。你指责李斯通敌,可你的后台老板却在为这个“通敌项目”慷慨解囊?这世上还有比这更荒谬、更打脸的事情吗?
嫪毐如遭五雷轰顶,呆立当场,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充满了嘲讽、怜悯与疏离。他苦心经营的权势,在这一刻,仿佛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吕不韦看向李斯的眼神也变得无比复杂。他知道李斯厉害,却没想到他能厉害到这个地步。一夜之间,竟能策反甘泉宫,釜底抽薪,给了嫪毐最致命的一击!
嬴政缓缓卷起丝帛,目光扫过面如死灰的嫪毐,最终落在镇定自若的李斯身上。
“母后深明大义,寡人甚慰。”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白渠,乃强秦之国策,继续修建,任何人不得再议!”
“中大夫令齐,听信谣言,无端构陷朝臣,扰乱朝纲,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长信侯……”嬴政的声音顿了顿,殿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以国事为重,莫要再为市井流言所惑。”
轻轻的一句话,却比任何严厉的斥责都更具杀伤力。这是君王对臣子“无能”与“轻信”的最终定性。
嫪毐浑身一颤,瘫软跪倒:“臣……臣……遵旨……”
天光未亮,百官已列序于殿中。秦王嬴政高坐于上。左侧首位,相邦吕不韦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如山。右侧,新贵长信侯嫪毐一身锦袍,不时与身旁的党羽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李斯则是神色平静。
朝会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直到中大夫令齐猛然出列。
“臣,令齐,有本死劾!”令齐声嘶力竭,双手高举一卷义纸。
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嫪毐与嬴肆皆是一惊。嬴肆暗道一声“蠢货”,他们的计划是“引而不发”,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致命一击,而非现在这样鲁莽地发难!嫪毐则心头一紧,他虽恼怒于计划被打乱,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立刻调整表情,换上一副忧国忧民的沉痛之色,准备配合。
“讲。”嬴政的声音没有丝毫波澜。
“臣劾奏军正李斯、相邦吕不韦,二人包藏祸心,力推韩国水工郑国修建白渠,实为包庇韩国‘疲秦之计’!此渠耗费国帑无数,征用民夫百万,意图拖垮我大秦国力,乃通敌叛国之举!证据在此,请大王明鉴!”
“疲秦之计”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中炸响!
朝臣们瞬间哗然。这不仅仅是政见之争,这是通敌叛国的大罪!无数道目光瞬间射向吕不韦与李斯。
吕不韦缓缓睁开眼睛,眉头紧锁。他也没想到,对方竟会如此直接、如此狠辣地发难。
嫪毐见状,立刻“悲愤”出列,跪地叩首:“大王!臣万万没想到,相邦与李军正竟会犯下如此滔天大罪!白渠之事,早已在咸阳城中传得沸沸扬扬,臣原以为是无稽之谈,不想令齐竟查出了实据!此事若不严查,国将不国啊!臣请大王,立刻将郑国下狱,并暂停相邦与李军正之职,彻查此案!”
他一番话说得声泪俱下,仿佛自己才是那个被蒙蔽的忠臣。他身后的党羽也纷纷出列附议,一时间,殿上风向急转,矛头直指吕不韦与李斯。
嬴政的目光从激动的嫪毐身上移开,最终落在了那个自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李斯身上。
“李斯,你,有何话说?”
全场的焦点,瞬间转移。
李斯缓缓出列,身形笔挺,在那双有神的眼睛注视下,周遭的喧嚣仿佛都沉静了下来。他先是对着嬴政深深一揖,而后转向群臣。
“回大王,令齐大人所言‘疲秦之计’,确有其事。”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连吕不韦都诧异地看向他。这是……不打自招?
嫪毐心中狂喜,以为李斯已经无力辩驳,准备束手就擒。
然而,李斯接下来的话,却让所有人的思维都停滞了一瞬。
“非但确有其事,”李斯的声音清晰而沉稳,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这则流言,便是在下有意放出,任其在咸阳城中发酵的。”
什么?!
嫪毐脸上的得意凝固了。嬴肆更是如遭雷击,原来自己以为的猎物,竟是猎人布下的诱饵!
李斯环视四周,那双深邃的眼睛仿佛能洞穿人心:“臣,就是要看看,当此‘国难’流言四起之时,我大秦朝堂之上,哪些人是真正为国之根基考量,而哪些人,又是急于利用流言攻讦同僚,谋取私利!”
他的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嫪毐,后者只觉脸上火辣辣的,仿佛被无形的手掌狠狠抽了一记。
“韩国行疲秦之计,是阳谋。其心可诛,其计亦毒。”李斯话锋一转,声音陡然拔高,“然,我大秦,岂是小小疲秦之计所能动摇?白渠,于韩而言,是‘疲秦’之术;于我大秦而言,却是‘强秦’之基!”
“此渠一旦修成,关中百万亩盐碱之地将化为沃野千里!我大秦将坐拥天下第一大粮仓!届时,我大秦兵锋所指,粮草将源源不绝,再无后顾之忧!此非强秦,何为强秦?”
“韩国欲以涓涓细流疲我,我偏要借此细流,汇成吞并六国之江海洪流!这,便是我大秦的应对之道,转疲为强!”
“转疲为强”四字,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殿中群臣,无不为这番宏论所震撼。他们只看到了“疲”,而李斯却让他们看到了“强”!格局高下,立判!
嫪毐脸色由红转白,强自辩驳道:“一派胡言!你这是在为自己的通敌之罪巧言令色!空口白话,谁人会信?”
“长信侯说得对,空口白话,确实不足为信。”李斯微微一笑,仿佛早料到他会有此一问。他从袖中取出一卷精致的明黄色丝帛,双手奉上。
“然,若非空口白话呢?”
内侍接过丝帛,呈于嬴政案前。嬴政缓缓展开,目光一凝。
李斯朗声道:“此乃太后懿旨。太后深明大义,洞察‘转疲为强’之国策,为表支持,特从其汤沐邑岁入之中,捐出半数,以助白渠之修建!太后懿旨言明:‘国之大计,在于强本。白渠利在千秋,本宫愿为大秦基业,尽一份心力。’”
轰!
这才是真正的惊雷!
赵姬!长信侯嫪毐最大的靠山,竟然公开站到了李斯这一边!她不仅支持,还捐出了真金白银!
这道懿旨,如同一座大山,瞬间将嫪毐所有的指控压得粉碎。你指责李斯通敌,可你的后台老板却在为这个“通敌项目”慷慨解囊?这世上还有比这更荒谬、更打脸的事情吗?
嫪毐如遭五雷轰顶,呆立当场,张着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能感觉到,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充满了嘲讽、怜悯与疏离。他苦心经营的权势,在这一刻,仿佛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吕不韦看向李斯的眼神也变得无比复杂。他知道李斯厉害,却没想到他能厉害到这个地步。一夜之间,竟能策反甘泉宫,釜底抽薪,给了嫪毐最致命的一击!
嬴政缓缓卷起丝帛,目光扫过面如死灰的嫪毐,最终落在镇定自若的李斯身上。
“母后深明大义,寡人甚慰。”他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白渠,乃强秦之国策,继续修建,任何人不得再议!”
“中大夫令齐,听信谣言,无端构陷朝臣,扰乱朝纲,削职为民,永不叙用!”
“长信侯……”嬴政的声音顿了顿,殿中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以国事为重,莫要再为市井流言所惑。”
轻轻的一句话,却比任何严厉的斥责都更具杀伤力。这是君王对臣子“无能”与“轻信”的最终定性。
嫪毐浑身一颤,瘫软跪倒:“臣……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