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慧能的礼物-《我,大明天子,打钱!》

  退朝后,朱胜回到了玉熙宫。

  方才朝堂之上,虽只是听取各方情报,但其中蕴含的各种信息,依旧需要他细细思量,权衡利弊。

  “当皇帝难,当个好皇帝难。”

  朱胜心中暗道。

  但随后却又想起如同牛马的张居正,不由得感到了些许不好意思。

  朱胜刚在软榻上坐定。

  一旁的江玉燕便捧起已备好的参茶,递了过来。

  朱胜刚刚低头浅尝一口。

  便见吕芳轻手轻脚地走了进来,躬身低语道:

  “圣上,慧能禅师在外求见,说是刚从汉州归来。”

  “哦?慧能回来了?”

  朱胜眉头微挑。

  “快请。”

  片刻后,一身风尘仆仆却眼神愈发明澈的慧能,在吕芳的引领下步入玉熙宫。

  他迈过那高高的门槛,步履沉稳,虽经长途跋涉,却不见丝毫萎靡。

  身上的僧袍略显陈旧,面容也清瘦了些。

  但周身气度却更显圆融自在。

  显然此番禁区之行,凶险磨难非但无损其修行,反而如同砥砺,让他这块璞玉更加光华内蕴。

  “小僧慧能,参见陛下。”

  慧能双手合十,微微躬身,行了一个佛礼,姿态恭敬却无谄媚,自然流露出方外之人的超脱。

  “禅师不必多礼。”

  朱胜虚抬了一下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禅师深入禁区。今日归来,可是有所获?”

  “阿弥陀佛,劳陛下挂念。”

  慧能直起身,目光平和,如古井无波。

  “小僧确有所得,亦有所悟。

  今日前来,一是有一物欲献与陛下,二是有一事欲恳请陛下。”

  “哦?是何物?又是何事?禅师但说无妨。”

  朱胜颇感兴趣地问道。

  慧能闻言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古朴的木盒。

  盒子打开,里面并非什么珠光宝气的奇珍,而是一枚莲子。

  这莲子非金非玉,色泽温润,隐隐有宝光流动。

  更奇异的是,它们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纯净生机与安宁祥和的佛韵,只是看着,便让人心神宁静。

  “陛下,此乃达摩祖师以无上佛法净化不死药怨力时,天地交感所生之金莲所结的莲子。”

  慧能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恭敬。

  “内蕴磅礴生机与纯净佛力,有净化秽土、滋养万物、安定心神之奇效。

  小僧得祖师赐予莲子,思及汉州大地饱经创伤,百姓心魂受损,土地亦受戾气污染。

  可惜小僧并无炼丹之术。

  故今愿将此莲子献与陛下,望陛下能善用此物,福泽汉州黎民,助他们重建家园,抚平伤痕。”

  朱胜看着那枚看似平凡却绝不平凡的莲子,眼中精光一闪。

  他自然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非凡力量,这确实是能对汉州重建起到大作用的宝物。

  “禅师慈悲,朕代汉州百姓,谢过禅师。”

  朱胜郑重说道,示意吕芳小心接过木盒。

  “此乃小僧份内之事。”

  慧能谦逊道,随即语气变得更为郑重。

  “陛下,小僧还有一事相求。”

  “禅师请讲。”

  慧能目光澄澈,缓缓道:

  “经此一行,见证生死轮转,感悟众生皆苦,小僧于佛法之上,略有所得,触摸到了一丝涅盘寂静之真意。

  然佛法非独善其身之道,更需普度众生。

  小僧发愿,欲在成道之后,搭建草庐,开坛讲经,将我所悟之‘直指本心,见性成佛’的禅理,传播于此受过无尽苦难的百姓之中。

  以期能涤荡其心中余孽,导其向善,明心见性,得真正解脱。

  故而恳请陛下允准小僧于各方传道。”

  朱胜闻言,沉吟起来。

  这倒是他未曾预料到的。

  不过慧能并非追求世俗权力之人,其佛法重在个人修心,与朝廷教化并无根本冲突。

  权衡片刻,朱胜心中已有决断。

  “禅师发大宏愿,欲度化众生,此乃功德无量之事,朕心甚慰。”

  朱胜展颜笑道。

  “朕准了!朕会下旨,于京郊择一清静之地,为禅师修建一座寺院,以供禅师弘法。”

  然而慧能却摇了摇头,婉拒道:

  “陛下厚意,小僧心领。

  然弘法在心不在形,一箪食一瓢饮,足矣。

  小僧只需一茅棚,能遮风避雨即可,无需劳民伤财兴建殿宇。

  若陛下允准,小僧明日便去城外寻一山明水秀之处结庐。”

  朱胜见他态度坚决,便也不再勉强,点头道:

  “既然如此,朕便依禅师。

  禅师可自择之地,一应所需,尽管告知当地官府。

  朕会吩咐他们尽力配合,绝不敢怠慢禅师。”

  “多谢陛下成全!”

  慧能再次合十行礼,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

  正事谈完,气氛轻松了许多。

  朱胜看着慧能,忽然笑道:

  “即是传道,不知禅师愿意就地给朕讲解一番否?”

  朱胜也很好奇。

  慧能的讲经会是什么样子。

  “会是《西游记》里面那种吗?”

  来到这个世界,朱胜还没见过传道讲经呢。

  慧能闻言,含笑应允:

  “陛下有兴,小僧岂敢藏私。”

  慧能于是就在那光洁的金砖地上,自然地盘膝坐下,姿态放松而端正。

  他声音平和舒缓,不高不低,却字字清晰,在空旷的宫殿中轻轻回荡:

  “陛下,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慧能声音不高,却仿佛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如同清泉流淌,润物无声。

  朱胜想象中金莲盛开,天花乱坠的场景并没有出现。

  听着听着,朱胜只觉得脑海之中,越加清明。

  对于所谓佛法,也渐生理解。

  朱胜的眉头渐渐舒展,嘴角甚至无意识地牵起一丝轻松的笑意。

  这一刻,朱胜仿佛触碰到了佛门所谓“无住生心”之境界。

  ……。

  殿内彻底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一片令人心安的寂静。

  檀香细细,盘旋上升,最终消散在殿宇高处的光影里。

  “多谢禅师。”

  朱胜笑着向慧能道谢。

  这一番讲经。

  除了让朱胜理解颇多佛经,同时也如同给朱胜做了一个精神按摩,让朱胜的头脑轻松了许多。

  慧能再次合十行礼,脸上露出由衷的笑容,低宣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

  “圣上多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