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网飞-《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随着生活助理戴尔斯科特的人选终于尘埃落定。

  至此,《触不可及》的主要演员阵容已全部敲定。

  而另一位核心主角——身家丰厚的富豪菲利普一角,则直接邀来了布莱恩·克兰斯顿担纲。

  这位刚在《绝命毒师》收获颇丰的演员,一听说李琦手中有一个电影剧本,并有意请他出演男主角,顿时欣喜难抑。

  布莱恩·克兰斯顿,1956年生于洛杉矶。

  他的父亲曾是一名业余拳击手,后来转行做演员,母亲则是一名电台播音员。

  但他并非所谓的“星二代”。

  相反,他父亲的收入极不稳定,甚至一度无力购置家产,最终在他十一岁那年,因不堪生活重压,抛妻弃子、离家出走。

  布莱恩从未接受过专业表演训练,早年曾担任警员,却在一次在剧团看了一场戏之后。

  毅然辞职后,他从1982年起踏入演艺圈,摸爬滚打二十年仍默默无闻。直到参演李琦制作的一部剧集,他才一跃成为全美皆知的“老白”,真正尝到走红的滋味。

  “这部片的片酬可能不会很高。”李琦坦诚地对布莱恩·克兰斯顿说道。

  “我明白,Mr Li,是您让我意识到,演员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演绎别人,而是透过角色,抵达真正的自我。”

  布莱恩·克兰斯顿一边激动地翻阅剧本,一边忍不住问道:“这部电影,是有可能冲击奥斯卡的,对吗?”

  不得不承认,他的眼光相当精准。

  当然,这也得益于李琦一向善于挖掘和托起优秀的演员。

  随后,李琦为双方作了介绍:

  “这位是黄建鑫先生,在我们华夏也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导演,拍摄过许多知名电影。”

  “而这一位,是布莱恩·克兰斯顿。”

  李琦笑着为彼此引荐,并半开玩笑地对黄建鑫说:

  “请记住对方的名字。将来你们都会成为好莱坞炙手可热的导演和明星。”

  “哈哈——”

  王保强、董旋等来自内地的演员们顿时笑成一片。

  当时大家并未将这句话当真。

  但布莱恩·克兰斯顿却深受触动。

  年近五十,能遇到这样一位真正懂戏、也懂演员的投资人,实在不易。

  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考虑,他都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会。

  《触不可及》并没有太多宏大场面,拍摄周期较短。甚至可能它都已完成拍摄,同期开拍的《决战中途岛》还尚未杀青。

  更不用说后期特效制作的时间。

  因此即便上映,也将会是《触不可及》率先亮相。

  …

  除了主演之外,片中还有一些场景需要几位外形抢眼、气质热辣的女演员来客串。

  这类选角无需李琦亲自出面,小雷石很快便找来了几位身材与气场皆颇为出众的年轻女孩。

  黄建鑫在面试现场看得面红耳赤,忍不住感叹:“嚯~不得不说,米国演员确实放得开。”

  李琦在人群中注意到了梅根·福克斯、埃文·蕾切尔·伍德、布莱克·莱弗利等几位后来成名的演员,她们舞姿曼妙、魅力四射。

  梅根·福克斯将在三年后参演电影《变形金刚》,并凭借该片荣获MTV电影奖“突破女演员奖”提名。

  此后她接连登上《GQ》《马克西姆》《ELLE》《男人装》及《VOGUE》等一线时尚杂志封面。

  除了她们,还有几位李琦也面熟的女演员,后来转向参演PG-13级题材影片。

  想想,不免有些可惜。

  王保强看着这些米国演员,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如果我中学时学校里有这样的姑娘,我肯定不至于辍学去少林寺学武。”

  “这话你在国内说说也就罢了,在米国可千万别乱说。”

  “为啥?”

  卓韦拿起手枪道具,朝他比了一个“biu——”的动作。

  王保强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喉结上下滚动,“这么严重 的吗?”

  “那可不!”

  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

  很显然的一件事情。

  在《忌日快乐》里的女主角,就因为泡错了人,被连捅好多刀。”

  这已不是地狱笑话,而是赤果果的现实。

  他又追着卓韦问:“卓哥,那什么1i、2i、3i、4i……到底是啥意思?”

  卓韦扭头看他:“你听谁说的?”

  “一个黑人编剧告诉我的。”

  “艹,你又跑去跟他们混了?”

  “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我就想着跟他们体验一下真正的米国生活。”

  卓韦白了他一眼,凑近他耳边低声解释:“1i就是异性恋……2i是同性……3i是……”

  王保强瞬间石化:“还能这样?”

  “还有4i呢……”

  “……”王保强听完,彻底懵在原地。

  卓韦笑着说:“你再跟着他们混,等回国的时候,怕是你爸妈都认不得自己了!”

  王保强猛地打了个寒颤:“不去了,再也不去了。”

  …

  接下来的几天,罢工风潮不仅没有平息,反而持续扩大。

  全美影视行业几近停摆,

  连艾美奖的评选也不得不宣布推迟举行。

  期间,小雷石来找李琦:“看样子这波罢工快结束了,到时候你可得多留意。”

  “放心,一时半会儿停不了。”

  “为什么?”

  小雷石表示难以置信:“听说编剧协会和制片人联盟已经在谈判了,你又从哪得来的消息?”

  据他所知,已有几家深夜秀节目与编剧协会达成协议,正陆续恢复录制。

  紧接着,韦恩斯坦、MRC等多家公司也开始与协会展开协商。

  难道李琦的消息比他还灵通?

  李琦当然清楚——凭借前世的记忆,他知道那场罢工实际持续了一百多天。核心矛盾在于编剧们希望从新媒体,如DVD、互联网点播、流媒体,收益中获得更公平的分成。

  但问题是,现在流媒体尚未成为主流,编剧们只是预见到其趋势,坚决要求提前保障自身权益。

  而制片人联盟这边则认为自身都尚未从中盈利,更不愿提前让步。

  这一根本矛盾无法调和,导致双方僵持不下,前后拉扯三个多月。

  不过李琦并未向小雷石透露这些,只淡淡说道:“我查阅过以往米国编剧协会的罢工资料,发现今年的矛盾比以往更加复杂。”

  待《触不可及》的相关工作告一段落,所有事务逐渐步入正轨。

  李琦抽空去了一趟奈飞。

  …

  奈飞,也就是后世说的那个网飞。

  相比后世 5000 亿的市值,现在的网飞,处于冰雪交加的时刻。

  为什么会这样?

  时间还要回到1996年,说一下网飞的发家史。

  马克伦道夫在纯正软件中负责邮购业务,他算是这个领域的大咖,里德·哈斯廷斯则是纯正软件的老板,是个计算机高手,两人住的比较近,也是好朋友,于是伦道夫每天都蹭哈斯廷的车上班。

  纯正软件公司规模不大,一共才九个人,但90年代是软件业的黄金时代。

  纯软以7.5亿美刀被大公司收购,收购完成后两人继续留任工作,但有钱了,谁还想继续打工,都想出去继续创业。

  伦道夫、哈斯廷斯两人有个共同的爱好,就是看电影。

  早上上班时,哈斯廷斯抱怨说:“艹,前几天,我租了张碟,忘记还,结果被扣了40美刀的押金。”

  “我尼玛,这么贵?”伦道夫听到后,他冷不丁爆粗口,“你说录像带在网上出租,邮递到客户家门口,外加不限日期,直到客户看下一部电影时才寄回来换,有搞头吗?”

  “有啊,这肯定有。”

  伦道夫很擅长邮寄业务,哈斯廷是个计算机高手,手里还有一大笔现金。

  于是一拍即合。

  两人毅然辞职。

  1997年8月29日,网飞正式成立。

  代表网络flex。

  俚语中是,好看的电影约等于我们的大片儿 flex就是网上大片了。

  有了哈斯廷这个土豪,网飞成立的过程异常顺利。

  一出手就采购了部电影的录像带,并迅速搞了个网站。

  所有的用户只需要在网上,就可以选择喜欢的电影,次日就能邮寄到门口。

  可问题来了见过录像带的都知道,这东西娇贵。

  经不起折腾,寄到客户手中的录像带超过4分之1是坏的。

  没法看。

  天天电话都被打爆。

  网飞不仅不盈利,反而在疯狂亏钱,两人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可幸运光环却悄然之间降临。

  1998年DVD在米国迎来了爆发性的增长,到年底全美超过20%的家庭拥有了DVD。

  伦道夫去音响店发现货架全都换成了DVD时,就意识到要改朝换代。

  他迅速买下了十几张什么东京十分热加勒比等,出门就寄给哈斯汀。

  第二天哈斯廷斯收到后果然毫发无损,结果人还没有乐万,碟子被他老婆看到,获得暴揍一条龙的服务。

  DVD不仅画质更好,体积小不易损坏,邮费也更少于是从1998年起,网飞迅速转型,全面舍弃录像带,换成了DVD。

  他们也碰上了风口,成了唯一的DVD网上平台业务开始爆发性增长,一年不到用户就突破10万人,网飞迎来了第二个问题。

  就是他们开通会员只需要0.99美刀,另外支付两元的邮费就可以租一盘DVD。

  看片时间不限,等下次换片才恢复到正常的4美刀。

  租金拉新做的不错,可观看频率上不去,大部分客户一年就看了十几部,人均年付费不足60美刀,两人想了想,决定改变单篇租赁模式,改为19.99美刀。

  订阅值可以无限看片,但是说真的,这价格放在 20 年后,也不便宜。

  能加入订阅的都是比较骨灰的影迷。

  用户增长没有达到预期,眼看着又不行了,结果幸运光环又又出现,起因是克林顿被爆出和实习生莱温斯基在白宫办公室搞事情。

  这大瓜延续到了1999年,克林顿被送上了法庭,法院公布了庭审。

  视频网飞就把所有公开视频粗暴简单的剪辑成一部纪录片。

  最初的想法就只是想蹭个热度,没想到低估了吃瓜百姓,一时间数百万人访问,直接挤爆了服务器。

  这群米国大妈们就是想看当实习生的我在白宫咬了霸道总统…

  短短三个月,订阅用户数量翻了三倍,冲破了40万大关,网飞终于迎来了一波可观的盈利。

  然而这欢喜的日子没过上一年。

  2000年之后,互联网泡沫被刺破,跟着就是911,米国经济和股票像吃了泻药,网飞也陷入泥潭,亏损超过4000万。

  无奈之下,哈斯廷斯决定将公司卖身给百事达,百事达是米国dvd线下租赁的龙头。

  全美拥有9000家门店以及6000万会员,对网飞开出5000万的卖身价,百事达冷笑一声,“你这菜鸡,开玩笑吧,我几十万造个网站就能够复制出这种毫无门槛的商业模式,为啥给你5000万?”

  谈判就此崩了。

  此刻的百事达打死都没想到自己未来会死在这只菜鸡的手上网飞决定壮士断臂,要大幅裁员度过难关。

  2003 年底,百事达乘胜追击的也推出了网上订阅,定价比网飞还便宜了一块钱。

  人家是龙头,片源多、客户多、门店多,百事达仅用四个月,用户数量就达到了75万,网飞走到这数字则足足用了四年。

  网飞只能降价抢客户,百事达也减价。

  价格战打响,双方足足打了五轮,把订阅价疯狂杀到了14.99美刀。

  网飞直接扛不住了,宣布不能再减。

  哀鸿遍野的网飞股价也跌到了新低,只有1.5美刀,市值不足5亿。

  要知道后世股票可是 1200 美刀。

  眼看网飞就要被干断气了,李琦朝他们抛出了橄榄枝…

  “您好,Mr Li ,早就听说过您的大名。”里德·哈斯廷斯见到李琦到来,连忙起身握手。

  “你好!”李琦看着这个在 15 年后登上全球科技业最鼓舞人心的领导者榜单TOP10的人,此刻眼神之中无光,整个人也是异常的憔悴…

  喜欢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