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汉江怪物》上映-《华娱:踩着娜英冯裤子成为顶流》

  京都。

  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这座城市见证过无数王朝更迭,如今,它正静静旁观一场由技术引发的商业革命悄然萌芽。

  中观村。

  空气里混合着渴望、焦虑与无限的野心。

  海报上印着“新世纪·新经济·新动力”的标语,带着官方的期许与时代的鼓点。

  2004 年的华夏互联网大会在京都召开。

  官方主办的这次大会,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来自天南地北的“触网者”。

  签到簿上龙飞凤舞的名字,许多名字,在接下来的十年间,声名鹊起,此刻却还显得青涩。

  涵盖了消费电子、电子商务、网络游戏、即时通讯等诸多领域。

  马芸就是其中之一,除了他还有黄光宇。

  丁三石。

  陈天乔…等诸多名字。

  …

  京都互联网大会的见面会上。

  宴会厅角落的软椅上,一个刚跑完科技口线、西装肩线还带着褶皱的年轻互联网从业者,压低嗓音向身旁几人神秘兮兮地抛出话题。

  “听说史预祝跑到鲁省见李琦,结果灰溜溜地跑了,这事儿你们知道不?”

  他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老式录音机的塑料外壳,试图用这个新鲜热辣却又未经证实的流言,撬开这群未来巨擘们看似随意的闲聊。

  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雪茄与香槟的气味,更有一种信息即权力的躁动。

  2000年左右的互联网大佬们都还在地上,都还是大老粗,路子一个比一个野。

  所以对于顶尖人物交锋的传闻,比财报上的数字更能牵动他们的神经。

  “啊?啥情况?”

  接话的男人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是丁三石那双惯于审视代码与商业计划书的眼睛。

  他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仿佛浑然不觉,但身体已不自觉微微前倾。

  但这货没有说话,而是端起酒杯,借啜饮的动作掩去眼中的真实意图。

  “我也是听说的,前几天,李琦在鲁省…”

  爆料者刻意拉长的尾音,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消息模糊不清,反而更添几分可信度。

  在京都,许多真正重要的讯息,往往正是通过这种非正式的、介于私密与公开之间的渠道流转。

  尤其是这时候华夏互联网还处于草莽时代,规则尚未完全建立,许多消息压根不在互联网上传播。

  “是吗?”

  马芸那张特征鲜明的面孔上,已经初具日后那种融合了布道者热情与商人精明的独特气质。

  刚刚他端着酒杯穿梭于人群,语速快,手势颇多,已经体现出来这一点。

  自从 1999年他融资之后,阿里巴巴就大鹏随风起。

  去年,进入 c2c市场,迅速获得用户青睐,现在是华夏最大的购物平台。

  可谓是春风得意。

  所以他说话声音很大,“以前他吹牛逼,吹的无法无天,现在被人一下子给点破,肯定尴尬…”

  “哎,我一直觉得史预祝是惊世之才…当然,他现在也还很厉害,但这件事儿告诉我们,天大地大,不如人家一句话大,想做大做强,还是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别上赶着找不痛快。”

  丁三石很是感慨地拿起桌子上的果汁喝了一口。

  可能是想到了《魔兽世界》被李琦的「光线特效」给抢走的事情。

  本来是九城和网易两家抢代理权,谁能想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直接给抢去了。

  这一役,不仅让丁三石感受到了资本的力量,更让他窥见了一种难以言说的、游走于商业与政策之间的…莫名能力。

  但他随即又想到了什么,“李琦说管控充值,未成年人充值退还的管理办法,他不是拍电影的吗?这他也管?”

  李琦以影视投资制作闻名,《老兵探亲》等主旋律作品口碑载道,但网游充值管理这类具体行业规章的提议,与他的主业八竿子打不着。

  “嘿…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他是没有这个权利,但不代表重视他的人没有这个权利。”

  答话者意味深长地笑了笑,压低了声音,话语中带着一种“你懂的”的暗示。

  “呃…”

  “呃…”

  丁三石嘴角抽搐,瞬间明白。

  这特么放在大明朝,不就是奸佞小人嘛!

  不,应该叫幸进能臣。

  “谁有门路,能见到这位李总?!”马芸端着酒杯问众人。

  其他人一个个摇头笑笑。

  有这门路,还轮到你?

  不远处还有一个人,正是刘强咚。

  此时的他听着史预祝吃瘪,忍不住啐了一口,“该,就得有人治治这种人,弄个假的保健品,狂打电视广告,赚上百亿,大家一提他,每个人都觉得他是教父,成功企业家?成功个姥姥…”

  他正说着,有人拍了拍他,“听说你今年成立了京咚多媒体网?”

  “你是…”

  “我是谁不重要,有个人想见见你。”对方掏出一张名片,塞进了他的手里,“有时间吗?”

  刘强咚看着手上的名片,嘴巴慢慢的张大,“李琦…这个是不会是…”

  对方点头,指着电视上正在播出的《老兵探亲》节目,“没错,就是你想的那个人…”

  他愣愣地看着周围一堆人正在讨论话题,表情异常的精彩,“不是,我…我…”

  …

  翌日。

  刘强咚坐着公交车来到了「璀璨娱乐」,看着一个个明星、大腕,内心压抑不住的激动。

  这不是那谁谁?

  这个我认识啊…

  他是那谁的…

  以往只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人,如今全看上了。

  “要是小京在这里的话,她一定很高兴。”

  可想到这里,他整个人的神情一下子寂落了下来。

  龚削京,和他都是人大的同学,他是山里出来穷小子,上学大学费都掏不起,还是村里人给攒出来的,但人家却是家族背景显赫。

  三代人从政。

  京咚这个名字怎么来的,就是取了女友的名字,而且还是放在首位,可想这段感情对他的重要性。

  可见,大强子是动了真心的,可惜…这么多年自己一事无成,龚削京家里面对他各种的看不上眼。

  去年,再加上肺典的到来,大强子的线下店直接遭遇经济危机,周转困难,迫于压力,龚削京和他分手了。

  离开大强子之后,龚削京去了真理部下面的一个部门工作,在机关事物网上都出现了她的名字。

  后来担任研究处处长。

  前世,2014年,大强子跑到米国敲钟的时候,龚削京还跑到现场助阵,可惜不少人不认识她。

  对于 2004年的大强子来说,是他最难的一年。

  爱情事业全都丢了。

  线下店还没有多大起色,如今又开始搞线上,到处都是窟窿,到处都缺钱。

  找谁投资都白瞎。

  正胡思乱想着,孙丽从里面走了出来,“刘强咚是吧?李总在里面等你。”

  “好!”大强子连忙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自己这身借来的西服,深吸一口气,上楼敲门。

  …

  “李总您好…我该叫您李部还是李总?”刘强咚进门第一句话,感觉自己说错话了,突然有些局促。

  “叫我什么都行,我更喜欢你叫我李总。”李琦笑着对他说道:“坐!”

  “谢李总!”

  大强子只做了半个屁股,“不知道李总找我来是?”

  “听说你正在搞一个线上的电商?”

  “是,今年刚上线,还没有怎么铺开。”

  “现在营收有多少钱?”

  “呃…”大强子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两个月的时间,有 200万的营收。”

  “不用那么局促。”李琦给他倒了一杯茶,继续问道:“听说你在找投资?”

  “对,找了不少家,但都不被投资界看好,昨天我去参加互联网大会,也是想找人投资。”

  营收 200多万,员工只有 20多个。

  其实就是他自己都不看好。

  “你想要多少钱?”

  “啊?”大强子猛地抬起头,看向这个年轻的不像样子的副部级干部,“您的意思是…”

  李琦点头,“我看好你,所以想给你投,你倒是说一下,想要多少钱?”

  大强子怔了半天,终于明白过来,狂喜的同时,不由挠头,他咬了咬牙,使了个大劲儿,“100万美刀…不,200万软妹币。”

  他怕自己张口太大,直接把李琦给吓跑了。

  200万软妹币,至少可以把兄弟们的工资给发了,还有点剩余,放在网站上,慢慢运营。

  他可是听说过这位李总很厉害的。

  张太大口,他怕到时候万一亏了,对方让自己不好过。

  “哈哈…”李琦突然笑了,他关注京咚两年多,如今看到对方京咚上线,终于对对方伸出了橄榄枝。

  结果对方张口,只要 200万,属实让他笑的合不拢嘴。

  “这样,我给你 1000万美刀,具体的事务我不参与,但在重要节点上,我需要有知情权和投票权。”

  “啊?”大强子直接愣住了,“多…多少…?”

  …

  暑假的电影市场,如火如荼之际,还有李琦参与的一部电影也上映了。

  《汉江怪物》。

  一上映就引起了极大的观影狂潮,并且打破棒子国内的诸多记录。

  7 月 27 日上映。

  当天,观影人次超过 48 万,创下棒子影视单日票房的新高。

  首周末。

  也就是周五、周六、周日三天,观影仁慈突破了 200 万,单日最高达 81 万,刷新《太极旗飘扬》保持的记录。

  仅仅用了 4 天就收回 120 亿棒子币的制作成本(约合 1000 万美刀)。

  成为棒子影史上回本最快的电影之一。

  在全球票房上,同样表现惊人。

  北美市场,上映当天只有 41 家影院上映,一周之后,就扩展到了 116 家, 而 A则是第一批就排片的院线。

  赚的不少。

  首周票房达到 180 万美刀。

  成为 2004 年在北美票房最高的棒子电影。

  在香江单首周票房也达到了 800 万,超越大部分同期的电影,排在《决战中途岛》之后。

  华夏内地则是还在审核阶段,暂时无法上映。

  在本子、西班鸭、东南亚、欧洲等国家,首周票房合计也突破了 200 万美刀。

  创下棒子国的出口记录。

  这让棒子国内一片哗然。

  棒子国影视界同样一个个高呼,甚至在线上、线下叫嚣。

  “我们棒子的电影才是最好的。”

  “没错,我们的电影站起来了,什么好莱坞,什么港片,什么华夏片,都不及我们的电影。”

  “棒子文化,才是最有竞争力的,我们的文化全世界第一。”

  “要扩大我们在世界上的话语权…”

  “让米国电影节跪在太极旗下…”

  可就在他们急速膨胀之际,这时候,突然有人发现一个问题,奉俊昊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一个人。

  “感谢李琦编剧以及他背后的特效团队,正是他,才有了这部电影的成功”

  李琦?李琦是谁?

  网友们一阵翻找,发现棒子国内有跟没有这个人,直到他们发现去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有个人叫李琦。

  而且还是华夏人的时候,所有人全都懵逼了。

  这么好的电影,竟然是华夏人的写的?

  “不,怎么可能是一个华夏人?”

  “不可能,这绝不可能!”

  “不能接受!”

  “无法原谅…”

  在棒子国,编剧的地位远比在华夏甚至比在好莱坞都重要。

  是最核心的人物。

  编剧不仅要负责剧本,还要选择演员,确定电影名称,以及营销推广等诸多环节。

  在棒子娱乐产业之中,编剧是处于金字塔尖的地位。

  编剧是谁,直接意味着核心创意是谁的。

  《汉江怪物》成绩这么好,他们一直这么吹捧,甚至很多人跑到米国好莱坞的网站上刷屏。

  吹嘘棒子文化出海创纪录。

  一个劲儿的鼓吹天下第一…

  结果转过头,发现剧本压根不是棒子人写的,写的不是棒子的文化,而是华夏的文化。

  这种感觉,有种好不容易娶了个漂亮的新娘,结果发现头上绿的发亮,别提多难受了…

  …

  ps:感谢“用户名”、“爱吃八大馇的苍鹿童子”、“明月中天一”等书友们的打赏。

  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