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如夫人-《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

  再说晁盖,一行七个人往嵫山方向走去。

  嵫山离兖州府并不远,出了南城门就是,因此几个人并没有找马车,而是选择步行。

  一路上,弟兄们说说笑笑,欣赏着兖州的风土人情。

  晁盖脑海中始终浮现着刚才的女乞丐,还有那双美丽的大眼睛。

  晁盖心中想着:就冲着那双既清澈又明亮的眼睛,女乞丐也不应该是骗子。

  “哥哥,前面就是嵫山了!”

  “哦!”

  戴宗的说话,才打断了晁盖的思绪。

  今天是十五,许多官府大员,商贾和普通百姓都会来到嵫山降香和许愿。

  柴进道:“今天的人真多!”

  林冲也道:“嵫山并不高大,没想到香火会如此旺盛。”

  晁盖笑道:“这应该与山上的弘福寺有关,山上的老方丈卜一卦竟然要一百两纹银。即使无钱卜卦,也想要去看一看热闹了。”

  戴宗赶忙答道:“哥哥所言极是,再说,有一些卜卦后的人回来后说,老方丈算卦特别准,就有了更多的人来到弘福寺。”

  晁盖道:“难道卜卦之人乃是托不成?”

  因为,晁盖毕竟来自现代社会,虽然也信佛,但是,对于此道始终是半信半疑的。

  戴宗摇头道:“这个...小弟就不知道了。”

  七个人边说着,便来到了山脚下。

  好家伙,人也太多了。

  只见山脚下人头攒动,香客如织,有锦衣华服的官老爷乘着软轿,前呼后拥;

  也有挑担卖香烛的小贩吆喝穿行;

  更有拖家带口的百姓,有妇人怀里抱着熟睡的孩童,还有的老汉拄着拐杖一步一喘的往山上爬。

  山道两旁的松柏树上也系满了红绸,风一吹便如赤浪翻涌。

  晁盖仰头望去,只见青石台阶蜿蜒入云,香炉里升起的紫烟在山腰处结成祥云。

  正在这时,忽然看到身边的人群一阵大乱。

  晁盖他们扭头一看,只见有一台八抬大轿正从官道上疾驰而来,轿夫们踏起阵阵尘土,两旁还有十余名护卫挥动着手里的兵器开道。

  “闪开!都闪开!”

  为首的护卫厉声呵斥,一棍子扫向一名来不及避让的卖糖老汉。

  竹筐里的麦芽糖撒了满地,老汉慌忙跪地去捡,又被后面涌来的人流踩了手指。

  林冲眼疾手快地将老汉拽到路边,柴进也已经按住了腰间的佩刀。

  晁盖使了个眼色,示意众人不要轻举妄动,毕竟这次来兖州的事情还没有办好。

  戴宗凑近晁盖的耳边说道:“哥哥,你看轿帘上绣着兖州府的青雀纹样,这是知州的仪仗。”

  晁盖微微点了一下头“嗯”了一声。

  就在这时候,忽然有一阵风划过,把那台八抬大轿的绫罗轿帘掀开了一个角,露出了一名绝美妇人的脸庞。

  戴宗道:“这是知州梁文彬新纳的小妾,是天香戏院的当家花旦,而且是刀马旦钟楚红。”

  晁盖笑着说:“不愧是当家花旦,果然长得漂亮!”

  这时,钟楚红拉了拉轿帘,对紧跟在轿边的一名师爷吩咐道:“刘师爷,告诉他们,我不着急,让他们千万不要惊扰了百姓。”

  说话声音虽然不大,但就像是黄鹂鸟一般的清脆,既悦耳又动听。

  晁盖离轿子并不远,钟楚红所说的话他听的是一清二楚。

  “他们”当然指的是那些耀武扬威的护卫。

  晁盖心中不由升起好感:龙生九子,各有不同啊!

  有些人出门,生怕别人小瞧了他,有了一点权利,便耀武扬威的。

  还有些人,就像钟楚红这样的,在兖州府可以说就是土皇帝了,却懂得收敛。

  看来,这个钟楚红不仅人长得漂亮,心地也是比较善良的。

  晁盖正在暗自思忖间,刘师爷已经躬身应道:“如夫人仁慈,小的这就去传话。”

  说罢转身对着众护卫喝道:“都给我轻着些!夫人有令,不得惊扰百姓!”

  “是!”

  “是!”

  那些原本凶神恶煞般的护卫们闻言,立刻收了棍棒,连声诺诺。

  刚才,那位被打翻了糖筐的老汉,还被师爷一把扶住,塞了块碎银子。

  “哥哥你看,”

  戴宗压低声音道,“这如夫人倒是个善心人。”

  “是呀!”

  晁盖微微点着头,目光却追随着那顶渐行渐远的轿子。

  山风拂过,轿帘再度掀起一角,恰见那钟楚红正掀着帘子往外张望,那张美丽的脸庞怦然让人心动。

  看来,钟楚红也是来弘福寺降香,或者找一真禅师卜卦。

  “走吧。”

  晁盖收回视线,笑着说:“咱们也上山瞧瞧这弘福寺的玄机吧!”

  七个人随着人流拾级而上,石阶已经被香客们磨得光滑如镜,两侧古柏上系着的红绸在风中猎猎作响。

  行至半山腰,忽听得前方传来阵阵梵唱,原来是一队灰衣僧人正抬着香炉开道,后面跟着十二名黄袍僧人,簇拥着个身披紫金袈裟的老和尚。

  “阿弥陀佛!”

  老和尚声若洪钟,“今日方丈开坛讲经,有缘者可随老衲入内院听讲。”

  人群内顿时骚动起来,众人纷纷合十行礼,争先恐后地往前涌去。

  晁盖见那老和尚白须垂胸,额间一点朱砂印鲜红似血,手中九环锡杖每走三步便在地上重重一顿,发出沉闷的金属声。

  晁盖等人站在一旁,并未急着上前。

  戴宗低声道:“哥哥,这老和尚想必就是弘福寺的方丈一真禅师了。”

  晁盖点点头,刚要说话,山道上突然传来一阵惊呼之声。

  只见一名七八岁的孩童,不知道什么原因,脚下一滑竟从石阶边缘跌落,边缘旁边虽然不深,但是,也有三丈多高,如果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围观的老百姓,都发出了一声惊呼,却没有来得及反应,只见那名孩童的身体迅速往下掉去。

  千钧一发之际,一道青影从人群中闪过,就如大鹏展翅般掠出,单手抓住石阶边的老松树,另一臂稳稳接住孩童。

  “好!”

  满山的老百姓齐声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