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走出山洞,寒风扑面而来。
七夏不自觉地往易年身边靠了靠,而易年则不动声色地运起元力,在两人周围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
风雪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彼此交握的掌心传来的温度。
青山笼罩在雪雾中,若隐若现。
那里有他们即将建立的新家,有等待播种的药圃,有还没刻上门框的身高标记。
就像七夏说的,该有的,都会有。
易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
打开后,里面是几个从竹园带回来的草种。
\"等雪化了…\"
将种子放在七夏掌心,\"我们一起种下。\"
七夏合拢手指,将种子紧紧攥住。
她知道,这些种子承载的不仅是药草,更是两个世界的记忆与希望。
当它们在青山生根发芽时,竹园的草原或许已经不复存在,但那份生机,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
风雪中,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与苍茫天地融为一体。
只有雪地上并排的脚印,证明他们曾从这里走过,向着春天的方向。
……
晨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易年站在灶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缺了口的青瓷碗。
用了几年都没舍得换,每次修补时都要念叨\"修修补补又三年\"。
七夏从里屋走出,手里捧着两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衫。
那是昨晚连夜收好的,还有很多别的东西。
放好后在屋内来回走动,收拾着各种琐碎的物件。
窗台上的晒干的药草,墙角的小药碾,甚至还有几块灶台边常用的火石。
她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郑重,仿佛每一件物品都值得好好道别。
\"我好像…有点明白你当时的心情了。\"
易年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哑。
七夏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望向易年。
晨光中,她看见丈夫眼底深藏的不舍,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情绪。
\"走吧…\"
易年深吸一口气,最后环顾这个小院。
晨光中的青山静谧如画,药圃里的龙胆草还覆着薄霜,屋檐下的风铃轻轻晃动。
这一切,或许以后就看不到了。
七夏主动牵起他的手,十指相扣:
\"走吧…\"
两人并肩走出院门,易年回身用青光在门框上留下封印。
淡青色的光纹如藤蔓般爬满门楣,最后凝结成一个复杂的符印。
这是他从圣山古籍中学来的守护阵法,虽然抵挡不了大灾,但至少能护住这一方小院到最后一刻。
或者之前…
金光流转间,两人腾空而起,化作一道流光掠向天际。
身后的青山渐渐变小,最终隐没在晨雾之中。
飞越东远州上空时,下方的景象让两人心头沉重。
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满目疮痍,焦黑的土地上只有零星的行尸在游荡。
正午时分,两人终于抵达幽泉所在的山谷。
令人意外的是,幽泉并没有像预料中那样肆虐,反而安静得诡异。
漆黑的泉水分外粘稠,表面连波纹都没有,像一块巨大的黑曜石镶嵌在大地上。
易年蹲下身,将手掌虚按在泉水上方。
青光如丝如缕地渗入黑泉,反馈回来的感知让他脸色微变。
幽泉深处盘踞着一团庞大的阴影,正在通过无数细小的支脉汲取着四面八方的能量。
而且阴影已经有了模糊的形体:九头蛇身,正是相柳的模样!
七夏瞧见,望向西方连绵的群山:
\"时间紧迫,我们分头行动吧…\"
易年猛地转头看她,眼中写满拒绝。
但理智很快占了上风,他们确实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幽泉随时可能再次暴动,而计划所需的材料还分散在两处。
\"西岭交给我…\"
七夏转头,继续道:
\"那里我去过…\"
易年点点头,开口道:
\"正好我也要去一趟南昭,七天之后,无论找没找齐,都在青山汇合…\"
七夏郑重点头,踮脚在他唇上落下一个轻吻。
这个吻很短,却包含了千言万语。
分开时,七夏的眼睛亮得惊人:\"小心行事。\"
\"你也是…\"
七夏最后看了丈夫一眼,转身化作一道赤色流光向西疾驰而去。
易年站在原地,直到那道红光消失在天际,才御空向南飞去。
幽泉依旧平静如镜,倒映着两道渐行渐远的流光。
泉底深处,九头蛇影的轮廓似乎又清晰了几分。
……
龙尾山的一处隘口处,易年驻足远眺。
眼前本该是北祁最富饶的常宁州,往年此时,千里沃野应是翠浪翻滚,星罗棋布的湖泊如银镜般镶嵌其中。
可如今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死寂的银白。
寒风卷着雪粒呼啸而过,刮得人脸生疼。
易年眯起眼,看见远处本该是稻田的地方,冰层下冻着来不及收割的稻穗,金黄的谷粒被封在透明的冰棺里。
更远处,几株倔强的老柳树被冰凌压弯了腰,枝条上挂满晶莹的冰挂,像垂暮老人哭干的泪痕。
沿着官道下行,灾象愈发触目惊心。
路边的茶棚早已倒塌,半截\"常宁春茶\"的招牌斜插在雪堆里。
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蹲在废墟旁,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扒拉着什么。
听见脚步声,他们像受惊的兔子般四散而逃,只留下雪地上几串凌乱的脚印。
\"等等!\"
易年从怀中掏出干粮袋,可孩子们已经躲进了远处的林子里,只露出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叹了口气,将干粮放在显眼的石头上,转身离去。
转过山脚,眼前的景象让易年呼吸一滞。
官道旁的洼地里,密密麻麻挤着上百顶用树枝和破布搭成的窝棚。
袅袅炊烟从少数几个窝棚里升起,更多的人只是蜷缩在一起取暖。
几个面黄肌瘦的汉子正在刨开冻土,试图挖出些草根。
\"这位公子...\"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颤巍巍地拦住易年,\"可有多余的粮食?老朽用这个换…\"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雕工粗糙的玉佩,玉上还沾着血迹。
可能是看着易年背着竹篓,才有此一问。
易年注意到老者左腿不自然的弯曲,可能在逃难路上摔断的,没有得到及时医治。
没有接玉佩,将干粮袋整个递了过去。
老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连声道谢着蹒跚离去,背影佝偻得像张拉满的弓。
继续前行,官道上的难民越来越多。
有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堆着全部家当。
有人背着年迈的父母,自己却冻掉了脚趾。
更有人直接倒在路边,成了雪地里一座不起眼的小丘。
易年每走过一段,就要用青光为几个濒死之人续命,可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离江…离江开了道口子!\"
前方突然传来嘶哑的喊声。
人群如闻甘露,纷纷向江边涌去。
易年跟随人流,来到离江岸边。
这条横贯南北的大动脉,此刻完全被冰层覆盖,只有一处被人力破开的小洞,十几个汉子正轮番下网。
\"让让!让让!\"
一个满脸冻疮的壮汉挤到最前面,腰间缠着粗绳,\"该我们村了!\"
破冰捕鱼的场景惨烈得令人心惊。
渔网刚下水就冻得僵硬,拉上来时经常扯破。
偶尔网上几条小鱼,立刻引发哄抢。
有个少年为了捞一条鲢鱼,整个人栽进冰窟窿,被捞上来时已经冻成了青紫色。
\"造孽啊…\"
旁边老渔夫捶着胸口,\"我打了四十年鱼,从没见过离江封冻成这样。往年这时候,江面上该是千帆竞发才对…\"
易年望向江面。
记忆中繁忙的航道如今死气沉沉,几艘货船被冻在冰层里,桅杆上的旗帜冻成了冰片。
更远处,曾经繁华的临江城城墙塌了大半,像是被什么巨兽啃过一般。
离开江岸,易年转向西行。
路过一处村庄时,被刺耳的争吵声吸引。
村口祠堂前,两拨人正剑拔弩张地对峙。
本地村民手持锄头棍棒,挡在粮仓前。
另一波明显是外地难民,举着菜刀和削尖的木棍。
\"再敢上前一步,别怪我们不客气!\"
村长模样的老者厉声喝道,声音却在发抖。
难民中走出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冻掉耳朵的伤口还在渗血:
\"乡亲们,我们只要一口活命的粮…孩子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我们自己的娃都吃不饱!\"
一个农妇尖叫着举起镰刀。
眼看冲突一触即发,易年闪身上前,青光在双方之间划出一道浅沟:
\"都住手…\"
众人被这神异手段震住,暂时安静下来。
可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隆隆巨响。
大地震颤间,不知谁喊了声\"雪崩了!\",人群顿时乱作一团。
易年纵身跃上屋顶,只见北面山岭上,积雪正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往祠堂跑!\"
易年大喝一声,双手结印。
青光化作屏障挡在雪浪前方,为村民争取逃命时间。
而一路上,这样的惨状还在不停的上演。
本该春耕的田野一片荒芜,城镇里十室九空,官道上逃难的人群如蝼蚁般渺小。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离江这条生命线被严寒斩断。
\"渭南州和安远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粮食运不过来,南方各州自顾不暇。
更远处,有猎户设下的陷阱。
一只瘦得皮包骨的狐狸落入其中,正在做最后挣扎。
设陷阱的少年犹豫良久,最终解开绳索放了它。
狐狸蹒跚跑出几步,竟回头看了少年一眼,才消失在林间。
这些微弱的生机,在这片银白地狱中显得格外珍贵。
……
七夏不自觉地往易年身边靠了靠,而易年则不动声色地运起元力,在两人周围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
风雪被隔绝在外,只剩下彼此交握的掌心传来的温度。
青山笼罩在雪雾中,若隐若现。
那里有他们即将建立的新家,有等待播种的药圃,有还没刻上门框的身高标记。
就像七夏说的,该有的,都会有。
易年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布包。
打开后,里面是几个从竹园带回来的草种。
\"等雪化了…\"
将种子放在七夏掌心,\"我们一起种下。\"
七夏合拢手指,将种子紧紧攥住。
她知道,这些种子承载的不仅是药草,更是两个世界的记忆与希望。
当它们在青山生根发芽时,竹园的草原或许已经不复存在,但那份生机,会以另一种形式延续下去。
风雪中,两人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与苍茫天地融为一体。
只有雪地上并排的脚印,证明他们曾从这里走过,向着春天的方向。
……
晨光透过窗棂洒进屋内,在青石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易年站在灶台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个缺了口的青瓷碗。
用了几年都没舍得换,每次修补时都要念叨\"修修补补又三年\"。
七夏从里屋走出,手里捧着两件叠得整整齐齐的衣衫。
那是昨晚连夜收好的,还有很多别的东西。
放好后在屋内来回走动,收拾着各种琐碎的物件。
窗台上的晒干的药草,墙角的小药碾,甚至还有几块灶台边常用的火石。
她的动作很轻,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郑重,仿佛每一件物品都值得好好道别。
\"我好像…有点明白你当时的心情了。\"
易年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哑。
七夏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望向易年。
晨光中,她看见丈夫眼底深藏的不舍,那是她再熟悉不过的情绪。
\"走吧…\"
易年深吸一口气,最后环顾这个小院。
晨光中的青山静谧如画,药圃里的龙胆草还覆着薄霜,屋檐下的风铃轻轻晃动。
这一切,或许以后就看不到了。
七夏主动牵起他的手,十指相扣:
\"走吧…\"
两人并肩走出院门,易年回身用青光在门框上留下封印。
淡青色的光纹如藤蔓般爬满门楣,最后凝结成一个复杂的符印。
这是他从圣山古籍中学来的守护阵法,虽然抵挡不了大灾,但至少能护住这一方小院到最后一刻。
或者之前…
金光流转间,两人腾空而起,化作一道流光掠向天际。
身后的青山渐渐变小,最终隐没在晨雾之中。
飞越东远州上空时,下方的景象让两人心头沉重。
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满目疮痍,焦黑的土地上只有零星的行尸在游荡。
正午时分,两人终于抵达幽泉所在的山谷。
令人意外的是,幽泉并没有像预料中那样肆虐,反而安静得诡异。
漆黑的泉水分外粘稠,表面连波纹都没有,像一块巨大的黑曜石镶嵌在大地上。
易年蹲下身,将手掌虚按在泉水上方。
青光如丝如缕地渗入黑泉,反馈回来的感知让他脸色微变。
幽泉深处盘踞着一团庞大的阴影,正在通过无数细小的支脉汲取着四面八方的能量。
而且阴影已经有了模糊的形体:九头蛇身,正是相柳的模样!
七夏瞧见,望向西方连绵的群山:
\"时间紧迫,我们分头行动吧…\"
易年猛地转头看她,眼中写满拒绝。
但理智很快占了上风,他们确实没有多余的时间了。
幽泉随时可能再次暴动,而计划所需的材料还分散在两处。
\"西岭交给我…\"
七夏转头,继续道:
\"那里我去过…\"
易年点点头,开口道:
\"正好我也要去一趟南昭,七天之后,无论找没找齐,都在青山汇合…\"
七夏郑重点头,踮脚在他唇上落下一个轻吻。
这个吻很短,却包含了千言万语。
分开时,七夏的眼睛亮得惊人:\"小心行事。\"
\"你也是…\"
七夏最后看了丈夫一眼,转身化作一道赤色流光向西疾驰而去。
易年站在原地,直到那道红光消失在天际,才御空向南飞去。
幽泉依旧平静如镜,倒映着两道渐行渐远的流光。
泉底深处,九头蛇影的轮廓似乎又清晰了几分。
……
龙尾山的一处隘口处,易年驻足远眺。
眼前本该是北祁最富饶的常宁州,往年此时,千里沃野应是翠浪翻滚,星罗棋布的湖泊如银镜般镶嵌其中。
可如今映入眼帘的,只有一片死寂的银白。
寒风卷着雪粒呼啸而过,刮得人脸生疼。
易年眯起眼,看见远处本该是稻田的地方,冰层下冻着来不及收割的稻穗,金黄的谷粒被封在透明的冰棺里。
更远处,几株倔强的老柳树被冰凌压弯了腰,枝条上挂满晶莹的冰挂,像垂暮老人哭干的泪痕。
沿着官道下行,灾象愈发触目惊心。
路边的茶棚早已倒塌,半截\"常宁春茶\"的招牌斜插在雪堆里。
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蹲在废墟旁,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扒拉着什么。
听见脚步声,他们像受惊的兔子般四散而逃,只留下雪地上几串凌乱的脚印。
\"等等!\"
易年从怀中掏出干粮袋,可孩子们已经躲进了远处的林子里,只露出一双双警惕的眼睛。
叹了口气,将干粮放在显眼的石头上,转身离去。
转过山脚,眼前的景象让易年呼吸一滞。
官道旁的洼地里,密密麻麻挤着上百顶用树枝和破布搭成的窝棚。
袅袅炊烟从少数几个窝棚里升起,更多的人只是蜷缩在一起取暖。
几个面黄肌瘦的汉子正在刨开冻土,试图挖出些草根。
\"这位公子...\"
一个拄着拐杖的老者颤巍巍地拦住易年,\"可有多余的粮食?老朽用这个换…\"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雕工粗糙的玉佩,玉上还沾着血迹。
可能是看着易年背着竹篓,才有此一问。
易年注意到老者左腿不自然的弯曲,可能在逃难路上摔断的,没有得到及时医治。
没有接玉佩,将干粮袋整个递了过去。
老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连声道谢着蹒跚离去,背影佝偻得像张拉满的弓。
继续前行,官道上的难民越来越多。
有人推着独轮车,车上堆着全部家当。
有人背着年迈的父母,自己却冻掉了脚趾。
更有人直接倒在路边,成了雪地里一座不起眼的小丘。
易年每走过一段,就要用青光为几个濒死之人续命,可这不过是杯水车薪。
\"离江…离江开了道口子!\"
前方突然传来嘶哑的喊声。
人群如闻甘露,纷纷向江边涌去。
易年跟随人流,来到离江岸边。
这条横贯南北的大动脉,此刻完全被冰层覆盖,只有一处被人力破开的小洞,十几个汉子正轮番下网。
\"让让!让让!\"
一个满脸冻疮的壮汉挤到最前面,腰间缠着粗绳,\"该我们村了!\"
破冰捕鱼的场景惨烈得令人心惊。
渔网刚下水就冻得僵硬,拉上来时经常扯破。
偶尔网上几条小鱼,立刻引发哄抢。
有个少年为了捞一条鲢鱼,整个人栽进冰窟窿,被捞上来时已经冻成了青紫色。
\"造孽啊…\"
旁边老渔夫捶着胸口,\"我打了四十年鱼,从没见过离江封冻成这样。往年这时候,江面上该是千帆竞发才对…\"
易年望向江面。
记忆中繁忙的航道如今死气沉沉,几艘货船被冻在冰层里,桅杆上的旗帜冻成了冰片。
更远处,曾经繁华的临江城城墙塌了大半,像是被什么巨兽啃过一般。
离开江岸,易年转向西行。
路过一处村庄时,被刺耳的争吵声吸引。
村口祠堂前,两拨人正剑拔弩张地对峙。
本地村民手持锄头棍棒,挡在粮仓前。
另一波明显是外地难民,举着菜刀和削尖的木棍。
\"再敢上前一步,别怪我们不客气!\"
村长模样的老者厉声喝道,声音却在发抖。
难民中走出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冻掉耳朵的伤口还在渗血:
\"乡亲们,我们只要一口活命的粮…孩子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我们自己的娃都吃不饱!\"
一个农妇尖叫着举起镰刀。
眼看冲突一触即发,易年闪身上前,青光在双方之间划出一道浅沟:
\"都住手…\"
众人被这神异手段震住,暂时安静下来。
可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隆隆巨响。
大地震颤间,不知谁喊了声\"雪崩了!\",人群顿时乱作一团。
易年纵身跃上屋顶,只见北面山岭上,积雪正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往祠堂跑!\"
易年大喝一声,双手结印。
青光化作屏障挡在雪浪前方,为村民争取逃命时间。
而一路上,这样的惨状还在不停的上演。
本该春耕的田野一片荒芜,城镇里十室九空,官道上逃难的人群如蝼蚁般渺小。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离江这条生命线被严寒斩断。
\"渭南州和安远估计也好不到哪去…\"
粮食运不过来,南方各州自顾不暇。
更远处,有猎户设下的陷阱。
一只瘦得皮包骨的狐狸落入其中,正在做最后挣扎。
设陷阱的少年犹豫良久,最终解开绳索放了它。
狐狸蹒跚跑出几步,竟回头看了少年一眼,才消失在林间。
这些微弱的生机,在这片银白地狱中显得格外珍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