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自己下去看到的实景-《小辉的名义从光明区开始》

  调研,什么是调研,去有问题的地方看看让他们上点心,去没问题的地方看看给他们加加油鼓鼓劲。

  陈小辉在房间的办公桌上看着市里由常腾资本和强盛集团的承建的市政项目清单,工地人员数量等各项问题汇总报告。

  而九原县的县委书记曹立新,还在给陈小辉试床垫怎么样,毛巾掉不掉毛,枕头需不需要用荞麦皮的……

  随着柳曼鼓起勇气走进走廊,王致远打开房门开口询问的说道:“什么事儿?”

  “送水的,陈市长可能房间的水不够。”

  王致远接过水开口道:“你给我吧,我给市长送过去,你回去吧。”

  说吧很明显的送客姿态。

  王志远回房间很随意的把水往边上一丢。

  送水?水他早已经准备了。

  昨天的时候,柳曼这个名字都已经进入到了专案组的视线,能让他转悠完全是容忍度高。

  交谈细节的记录都有,大数据之下人是没有秘密的,只要技术设备先进,所有有麦克风的联网电子产品。

  就是最方便的窃听器,拍照摄像头也可以是化身监控摄像头。

  陈小辉次日吃早饭的时候,和郑寒江沟通的说道:“今天你继续调研这里的环保问题,明天上午到我们到光朋县汇合。”

  “主要集中在河流、湖泊、土壤取样,同时各企业用水量和排污量之间也要有记录。”

  郑寒江开口应道:“好的,没问题,也没几家工业企业,我对他们挨个检查逐一过关。”

  “昨天我们探讨的新的工业园区是把控新的污染源增加,我现在开始挨个梳理原有污染源,整体完成之后压力就好多了。”

  陈小辉点头道:“重要的还是企业需要成规模化,模化之后企业环保一次性投资压力大,那么市里可以投资处理站统一处理。”

  “现在的难点就是监管、企业经营分布不成规模,给一个企业建配套不合适。”

  “该关停关停,该查封查封,具体的等这次调研结束我们再通盘考虑,是引进新厂共用环保设备怎么的,视情况而定。”

  郑寒江点头确认。

  在吃过早饭出门的时候,柳絮画着精致的妆容一个假扭脚在陈小辉不远处。

  陈小辉心想你特么韩剧看多了吧,手段太低级了吧,今天在我面前晃几次我是眼瞎吗?

  只是略微停留三秒,旁边的工作人员已经快速上前扶住了柳絮,陈小辉场面话的指示道:“要是感觉不舒服,你们送她去医院看看。”

  “好的,陈市长。”

  说罢陈小辉下楼之后,坐着昨天一起跟着来的陆巡出发离开了澜山县,跟着的就市政府副秘书长耿永强。

  四个人一辆车,陈小辉询问的开口道:“光朋县的班子成员你了解多少?”

  耿永强思索着开口道:“有了解,但是可能也有些片面。”

  “私下里聊天嘛,想到什么就说嘛。”

  耿永强组织着语言开口道:“县委吕青山书记比较稳,县长梅晓歌的魄力比较足实事求是,副书记艾鲜芝的个性比较鲜明。”

  “光朋县的首要问题是财政资金紧张,产业升级困难。”

  陈小辉对王致远开口说道:“去他们那个鹿泉乡吧,看看他们的法兰厂和养殖厂。”

  而后补充的说道:“当地领导不用通知,我们自己看。”

  车子刚到地方下车的时候,陈小辉的电话铃声响了,陈小辉看是苏雨菲的电话,接通后询问的开口道:“苏姐打电话,是要向我报告什么好消息。”

  “国药集团打算弄个新的生产基地,你要不要,要的话我帮你问问?”

  陈小辉很果断的开口道:“必须要啊,谢媒礼你还没给呢,是不是给我凑一点这个大大小小的药厂和医疗器械厂之类的。”

  “行吧,那我给老苏说,现在这年月也就卖药的最赚钱,不过能不能落地不保证啊。”

  “嗯,回头聊,我这儿下乡刚进村。”

  苏雨菲笑着开口道:“哈哈,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嘛。”

  挂断电话,陈小辉随便找了个地头的大树背后放水解决了个人问题。

  在村里转了一大圈,附近几个村子基本上是全部转到了之后,王致远开车带着到养殖场和法兰厂附近转了一圈。

  对当地的情况算是有了基本了解。

  就靠法兰产业撑着,没有法兰和奶牛厂,靠种玉米小麦只能保证活着。

  陈小辉去一旁的小卖部买冰红茶,准备付钱的时候,看着前边买油和两个礼盒以及一条烟的一男一女。

  老板开口道:“你们两个又去看吴老三?”而后又调侃道:“娜娜,你爹上次还和我说,你对吴老三比对他好。”

  年轻人抱怨的说道:“那你说怎么办?他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月得上门找他签字,不拿东西人都见不到。”

  老板摇了摇头,年轻姑娘也摇了摇头。

  而后陈小辉示意耿永强去问问了解情况。

  等陈小辉几人付完钱出来的时候,两名年轻人有些拘谨的开口道:“领导好,我叫吴娜。”

  “领导好,叫李嘉豪。”

  耿永强介绍道:“他们两个是镇政府的,由他们两个负责这个村。”

  陈小辉给李嘉豪的散了烟,询问一旁吴娜的说道:“抽烟吗?”

  “谢谢领导,我不抽烟。”

  陈小辉点上之后问道:“你们说的那个张老三什么情况?”

  李嘉豪开口回答道:“村里的贫困户,今年四十九岁,女儿出嫁了,媳妇在县城餐馆打工基本不回来,家里现在就他一个人。”

  陈小辉指了指手里的东西,询问道:“我看你们两个也没开收据,这报不报销?”

  李嘉豪不好说,吴娜开口道:“镇里的贫困户多了,月月都买镇里也没那么多经费,这些一直都是自己出钱。”

  “不过也不是都买,有的人好点,是上级发的就要,没有也行,吴老三这东西少点都得把我俩赶出来……”

  李嘉豪也放开道:“他那人没法说,地里种的玉米,干活都是他老婆放假或者请假回来种,他什么活都不干,扶贫发的羊给他,养大了也能卖点钱,他俩月六只羊全杀了吃肉了。”

  “安排村里小学当保安看大门一个月给两千块钱,他也不去。”

  陈小辉开口道:“今天我们跟你一起,你挑几个典型的贫困户一起看看,没问题吧。”

  “没问题。”

  陈小辉对沐云帆吩咐的说道:“你带着他俩去看着,每户买点东西。”

  两人和耿永强沐云帆一起进了小商店,陈小辉对一旁的王致远问道:“致远你带钱没?”

  “带了点备用,要的多的话我让张涛去镇上取点送过来。”

  陈小辉开口道:“五千吧,今天他俩都花了二百多块钱,之前指不定花多少。”

  沐云帆在里面付完钱出来。

  李嘉豪和耿永强互换位置,路上听着李嘉豪的介绍当地的情况。

  陈小辉也算是更为深入彻底的了解乡村扶贫工作,这些?指望调研?调研一辈子也了解不到这些事儿。

  吴老三陈小辉也见到了,咋说呢?

  见人先看礼物,确认礼物值点钱的时候才头也不抬的说了句:“来了啊。”

  打眼一看牛肉懒到出奇不修边幅的存在,炕边上摆的全是空烟盒,能睡仨人的炕,也就留出一个人的位置能睡,并且这个位置已经被汗液浸出人形。

  陈小辉翻看记录,村里卫生所的医生每个月来签字看看他身体怎么样。

  签字以陈小辉看,没有同一天签的。

  出来后已经放开了的李嘉豪解释道:“他家洗衣机去年扶贫发了一台,洗衣粉我也给他买过了,他就是不洗。”

  “过年的时候我给他洗过一次。”

  吴老三在背后喊道:“下次给我带个杯子,我杯子昨天摔碎了。”

  吴娜在后边应道:“成,我给你带。”

  这种人,陈小辉要不是市长身份束缚着,绝对会忍不住抽他一顿。

  但是这种人还不少,第二户情况差不多,没这么恶劣。

  第三户好一点儿,家里收拾的还算整齐,知道给人倒杯水。

  吴娜邀请的说道:“我家就在这村里,陈市长等下去我家吃饭吧?我让妈都准备了,她做家常菜厨艺挺好的。”

  陈小辉笑着回应道:“没问题,这最后一家什么情况?”

  李嘉豪介绍的开口道:“女的小儿麻痹右腿发育不完全,男的前年车祸腿上打了钢钉不能干重活,肇事方没有收入也没有车没保险,协商赔的比医药费多不了多少,还有个儿子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