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决心不改-《一品女县令》

  “那晚朕曾问你,若想让大承恢复太祖在时的荣光,该如何做,你可记得你的回答?”

  苏锦拱手道,“臣回,国为房,明君良臣为栋梁,黎民百姓则是基石,若想强国,需着重民生,民强、则国强。”

  叶砚书勾嘴一笑,手指在桌上有节奏地点着,“现如今,你可还这么认为?你可知朕出宫行至此地,路上耳闻谩骂诋毁你的,就是你口中的黎民百姓。”

  “百姓多愚昧,一有人挑拨便会跟风而动,所以,需要广开民智,开民智,亦是民生之一。”苏锦语气肯定,叶砚书满意一笑接着问道。

  “朕又问你,民强兵弱,当有一天,百姓举旗造反,又该如何?”

  对于这样的问话,苏锦早就回答过了,所以现在说起来依旧是那个答案,“需改革现今军功制度,战场上,拼杀攻城不论身份,论功行赏却分贵贱。”

  “若平民也能有出头日,不在畏惧当兵,自然不会出现民强兵弱的事情。”

  不错,大承如今有名有姓的将军皆是世家贵族出身,平民百姓无论立下多大的功劳,都得算到上头的将军身上。

  “你可知想要改掉这个规则,难度有多大?”

  苏锦抬头看他,“陛下亲政两年便推出科举制,一举改掉长达百年的世家举荐制度,此项能成,军功改革亦能成。”

  叶砚书......

  虽然他很喜欢苏锦夸他,但......他当初推行科举制,可是用手上的兵权作为交换,才让武将方全力支持他的。

  他六岁登基,期间的十四年都是由内阁首辅柴政与兵马大元帅耿狄一同辅政。

  说是辅政,其实就是他们俩一起统理朝政,他这个皇帝就是个摆设、傀儡罢了。

  二十岁亲政,朝廷局势已经形成定式,叶砚书小心翼翼筹谋一年,这才设计激发两方矛盾。

  双方都为了不让对方占到便宜,他这个皇帝才侥幸从夹缝中占据一点点话语权。

  而这点话语权,也在一年前他将天家手中掌握的十万大军当作筹码与耿狄交易后也失去得差不多了。

  叶砚书并不后悔交出十万兵权,耿狄辅政六年,那十万大军早已被渗透,只是名义上在他手里罢了,根本就没有控制权,留着也没用。

  耿狄会答应帮他一起推举科举制度的最大原因还是因为此事能够打击柴政方的势力。

  在苏锦崇拜的眼神下,叶砚书说不出自己做不到这种话,他深吸一口气后接着问道。

  “朕再问你,强民第一步该做什么?”

  苏锦嘴巴微动说不出话,强民的第一步就是粮食了,民以食为天,百姓们只有吃饱了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可现今之势,良田沃土全都掌握在勋贵世族手里,他们宁愿让地荒着也不让没地的农民种。

  除非......给他们当佃奴,而去当佃奴,别说吃饱了,遇上黑心的主家,一年忙活到头反倒还倒欠主家一袋粮,或者更多。

  所以苏锦实在说不出收归土地,再分于无地的农户这种话。

  “民生多艰,强民之策于此形势下行不通,陛下或可徐徐图之,几年之后或许可行。”

  叶砚书眼睛一亮,今天他来最想听的便是这一句,“那你说,朕该如何破局?”

  苏锦瞄了眼杜公公,叶砚书会意,“杜宇,仔细观察周围,任何人都不许靠近。”

  “是。”杜公公领命,几步走出屋檐,双脚一踏便跃上了房顶。

  一个时辰后——————

  苏锦和叶砚书相携走出房门,没人知道他们在这一个时辰内说了什么。

  站在房顶被寒风吹麻木的杜公公动了动僵硬的身子,一个飞跃过后,人便出现在了二人面前。

  “陛下慢走。”苏锦躬身送客。

  叶砚书纠结了一下,轻咳一声,“杜宇,你先去门口等朕。”

  杜宇虽然疑惑,但还是听从命令,留下两人说悄悄话。

  “陛下还有何事?”

  叶砚书视线游离不定,最终定格在苏锦的小腹处。

  “那什么......就是想问问,该不会有吧?”

  苏锦一愣,抬起头顺着他的视线看向自己的肚子,随即脸上一红。

  “还请陛下放心,臣回府后第一时间喝了避子汤。”

  “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现在不宜有孩子。”叶砚书想解释,又觉得臊得慌,说话支支吾吾的。

  “行了,我先走了。”

  叶砚书走后,苏锦很快就将心底的那点羞涩驱赶出去。

  院外,彩云探头探脑地朝着这边看来。

  苏锦无奈地招了招手,“怎么了?”

  彩云做贼似的看了眼四周,这才小声地说道:“小姐,刚刚那个人是陛下?”

  苏锦敲了一下她的脑袋,“你不是也见过吗,这副样子是做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做贼去了。”

  作为当初跟随她一起入宫的丫鬟,彩云自然也见过叶砚书。

  彩云吐了吐舌头,双眼亮晶晶地看着她。

  “小姐,陛下来咱们府上做什么?是不是特地来找你的?”

  苏锦揉了揉额头,“算是吧。”

  “你看!我说过的吧,陛下他肯定是喜欢你的!”

  “别瞎说,你的伤没事吗?去我房间拿药,找个人帮你涂一涂。”

  见苏锦不搭腔她的恋爱话题,彩云有些委屈地瘪了瘪嘴,“哦,好吧。”

  彩云刚转过身,便“咦”的一声,她眼睛眯成一条缝,仔细地看向正从不远处缓缓走来的身影。

  “小姐,你看那是不是彩月回来了?”

  苏锦朝着她的视线望去,仔细看了看,确认地说:“确实是彩月回来了,你先去上药,我和彩月有话说。”

  彩云欢快地跑走了,苏锦则是站在原地等着。

  不一会,彩月便快步地小跑过来。

  “小姐。”她躬身要行礼,苏锦便挥挥手让她起来,“怎么样?有没有找到人?”

  彩月露出一个笑容,“幸不辱命,奴婢这半个月先是去了登州,随后听闻建州举行武林大比,便又赶去了那边,果然在那里找到了人。”

  苏锦提着的心总算落了一半,找到了人就好,有他在,自己的南阳县之行应该会安全许多。

  “人在哪,带我去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