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吃白饭的-《渣男太子,你家库房已被我搬空》

  祝玉辰一直静静地站在村长家门外,院内传来的每一句话语,被他敏锐地捕捉进耳中。

  待杜清霜从院内走出时,祝玉辰只觉心中莫名地泛起一股酸意。

  他张了张嘴,那句带着些许醋意的话语便脱口而出。

  话一出口,他才惊觉自己的失态,耳根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红晕。

  他有些懊恼地皱了皱眉,心中暗自思量:堂堂无常门门主,怎会在这么个小姑娘面前如此失态?

  说出的话,竟好似在争宠一般,真是有些失态。

  杜清霜也是一愣,她眨了眨眼眸,心中暗自嘀咕:莫不是自己听错了?

  毕竟以祝玉辰这般长相俊美、气质不凡的富家公子,怎会说出那种带着酸意的话来?

  祝玉辰轻咳一声,试图掩饰自己的尴尬。

  “咳,我是说,以后需要做体力活也可以找我,毕竟一直住在杜二叔家,不做点什么,倒像是个吃白饭的。”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杜清霜哦了一声,心中暗自好笑,原来真是自己的错觉。

  想清楚后,她又不由自主地白了祝玉辰一眼,仿佛在说。

  “知道自己是个吃白饭的就好。”

  两人并肩走在回杜清霜家的路上,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拉出长长的影子。

  何远洲也带着一群小伙伴,扛着砍好的竹子,兴高采烈地归来。

  回到家中,他们稍作休息,便开始按照昨天的方法砍竹节。

  祝玉辰也卷起袖子,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

  他手法娴熟,每一刀都砍得恰到好处,竹节在他手中乖乖地分成两半。

  杜清霜则拿着竹叶,走到井边,仔细地洗刷干净。

  再将洗好的竹叶放入大锅中,加水煮起来。

  昨天和今天一起留下没有封口的竹节,也被她一一拿出来,放在案板上,到时可以用竹叶封住两头,那这些竹子就可以不用浪费了。

  一切准备完全,又泡了糯米和红豆,腌好五花肉,众人才一起吃了午饭休息。

  下午时分,张旭应约前来帮忙。

  他和杜清霜并肩站在热气腾腾的灶台前,准备用泡好的豆子煮豆沙。

  灶台上,一口大铁锅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旁边摆放着几个粗瓷大碗,里面盛着已经泡得饱满圆润的豆子。

  杜清霜细心地把每一个步骤教给他,她的声音温柔而清晰,如同山间清泉般悦耳。

  “你看,等水开,就把豆子倒入锅中,然后每过一盏茶时间,用勺子翻一下底部,防止它粘锅。”

  她一边说着,一边示范着动作,手中的长柄木勺在锅中轻轻搅动,带起一圈圈细小的涟漪。

  张旭听着杜清霜温柔的声音,不由自主地看向她的脸。

  只见她的肌肤如同凝脂般细腻,面颊泛着淡淡的红晕,宛如盛开的桃李。

  一滴细汗从她的额头发丝间垂落,沿着脸颊缓缓滑向下颚,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张旭从第一眼看到杜清霜,就觉得她好看得让人移不开眼。

  此时再仔细看,他的脸不禁微微泛红,但因为皮肤黝黑,这抹红晕并未被人察觉。

  他心里暗自思忖,为何以前会觉得张乐巧比她好?为何以前会觉得她不好?

  两人在一起和谐地忙碌着,画面温馨而美好。

  然而,这和谐的一幕却让门外的祝玉辰内心烦躁不已。

  他手中紧紧握着一段竹节,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不明白为何看杜清霜和别的男人在一起,自己就会没来由地心烦意乱。

  他脸色阴沉地走到两人中间,硬生生地将他们分开。

  “清霜妹妹,竹节这样分开就行了吗?”

  祝玉辰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醋意,他故意打断两人的对话,试图引起杜清霜的注意。

  杜清霜看了眼他手中的竹节,点了点头,继续跟张旭说道。

  “等水煮得差不多了,加糖慢慢搅拌,让糖完全融化在豆沙里。”

  祝玉辰抿了抿嘴唇,似乎并不甘心就此罢休。

  他继续问道。

  “那竹节边缘需要打磨吗?”

  杜清霜皱了皱眉头,不明白这人今天到底怎么回事,老找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来烦她。

  她耐着性子回答道。

  “边缘稍微打磨到没有竹刺就行。”

  与此同时,何远洲几个小伙伴正坐在院中,砍着竹节。

  何亮一脸不解地低声询问何远洲。

  “远洲哥,这祝公子不是知道怎么做竹节吗?为何还要去问霜姐?”

  何远洲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多嘴,继续埋头砍着竹节。

  人多力量大,这话一点儿不假。

  不过短短一天时间,杜家上下齐心协力,就做出了上百个竹筒粽子。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杜清霜就早早地起了床。

  她推起自己曾经摆摊用的小车,一口大锅稳稳地放着,锅旁还整齐地码放着各种口味的竹筒粽子。

  与杜悦媛、白婉儿三人一同进了镇子。

  这次,她们把小摊支在了书院门口。

  竹筒粽子这种比柿饼金贵很多的东西,也只有在这不缺钱买吃食的学子那里,才能卖得出去。

  豆沙的卖四文钱一个,蜜枣的放的糖多一些,卖五文,五花肉用的调料最多,而且肉也不便宜,就卖十文一个。

  按照以前的做法,等摊子支好,白婉儿和杜悦媛就忙碌起来。

  她们拿出盘子,将三种味道的粽子各开一个,然后小心翼翼地分成小块,供人品尝。

  那粽子的香气,随着微风轻轻飘散,引得过往的学子纷纷驻足。

  天大亮时,住在镇里的学子陆续来到书院上课。

  早上起的晚,没有吃早饭的人,就被这粽子的香味引了过来。

  他们围在小摊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那些粽子,想要尝尝这新奇的吃食。

  有个学子尝了一口肉粽后,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连忙掏钱买了三种口味,拿去书院里慢慢吃。

  为了方便食用,杜清霜还特意在每个油纸包里配了两根竹签。

  有一个人买,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过来尝试。

  不过一个时辰,粽子就卖了大半。

  书院里,买到粽子的学子们迫不及待地打开油纸包,用竹签当筷子,夹起粽子就往嘴里送。

  霎时,肉香、甜香布满了整个学堂。

  那肉粽的香气浓郁而醇厚,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那豆沙粽的甜香则清新而淡雅,让人回味无穷;那蜜枣粽的香甜更是直沁心脾,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