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聊了一会家常,穆锦便起身去换衣服了。
房间里只剩下穆甜和穆明姝母女二人。
穆甜看着女儿,轻声问道:“明姝,你实话告诉娘,你是不是对广陵王的事知道些什么?”
穆明姝心中一惊,面上却强装镇定:“娘亲何出此言?女儿久居深闺,怎么可能知道广陵王的事情?”
穆甜目光如炬,直视女儿的眼睛:“自从广陵王重伤的消息传来,你就心神不宁。刚才你大哥说起北疆军报时,你的手明显抖了一下。娘了解你,你向来沉稳,若不是知道什么,断不会如此失态。”
穆明姝没想到母亲观察如此细致。
重生的事太过荒诞,她自然不能如实告诉,但总要有个合理的解释。
她垂下眼帘,轻声道:“女儿确实有些不安,但并非因为知道什么内情。只是前几日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雄鹰被暗箭所伤,从空中坠落。醒来后心里就一直不踏实,如今听说广陵王重伤,不由联想到了那个梦。”
这话半真半假,她前世确实做过类似的梦,只不过是在广陵王出事之后。如今提前说出来,也算是个合理的解释。
穆甜闻言,神色缓和了些许:“原来如此。不过梦终归是梦,不必太过挂心。广陵王吉人天相,定然会逢凶化吉的。”
穆明姝乖巧点头:“女儿明白。”
......
傍晚时分,穆明姝回到自己的院子,屏退左右,独自站在窗前沉思。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片橘红。
院中的桂花开了,香气随着微风飘进屋内,沁人心脾。
若是平常,穆明姝定会陶醉于这秋日的美景中,但今日,她却无心欣赏。
“小姐,安王府送来了请柬。”丫鬟的声音打断了穆明姝的思绪。
穆明姝转身接过烫金的请柬,上面果然是安王妃寿宴的邀请。
她轻轻摩挲着请柬上的花纹,心中有了计较。
安王妃寿宴,广陵王虽重伤不能出席,但他的妹妹浏阳郡主应该会代表前往。
或许这是一个了解真相的好机会。
“小姐,夫人让您过去一趟,说是要商量寿礼的事。”又一个丫鬟前来通报。
穆明姝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衣襟,便带着丫鬟向穆甜的院子走去。
一路上,她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打听广陵王府的消息。
刚到穆甜院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穆锦的声音:“安王府的世子昨日已经回京了,据说是因为广陵王伤势突然恶化。”
穆明姝脚步一顿,心中一惊。广陵王伤势恶化?这在前世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难道真的因为她的重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她快步走进屋内,见穆锦正与穆甜低声交谈,两人面色都十分凝重。
“娘亲,大哥,我听说广陵王伤势恶化了?”穆明姝顾不上行礼,急忙问道。
穆锦见妹妹进来,叹了口气:“正是。方才我从安王府的下人那里得知,广陵王今早突然高烧不退,太医们已经束手无策,这才急召世子回府。”
穆甜忧心忡忡地说:“若是广陵王有个三长两短,朝局必将大乱。三皇子一派定然会趁机夺权,到时候不知有多少人会受到牵连。”
穆明姝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扶住门框才站稳脚步。
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果广陵王真的死了,历史将彻底改变,而她前世所知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更可怕的是,没有了广陵王的制衡,三皇子很可能会提前掌权,而三皇子对穆家向来没有好感。
“明姝,你的脸色怎么这么苍白?”穆甜注意到女儿的异常,关切地问道。
穆明姝强自镇定下来,轻声道:“女儿只是突然有些头晕,可能是站得太急了。”
穆甜连忙让她坐下,又命丫鬟端来参茶。
穆锦也劝道:“妹妹不必过分担忧,朝堂之事自有爹爹和我们这些男子操心,你保重身体才是要紧。”
穆明姝抿了一口参茶,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她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想办法了解真相,看看是否能做些什么来扭转局面。
“大哥,”她突然抬头看向穆锦,“安王府的寿宴,我想随娘亲一同前往。”
穆锦和穆甜都愣了一下,往常穆明姝对这种场合总是能推则推,今日竟然主动要求参加,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你若是身体不适,在家休息也无妨。”穆甜温和地说。
穆明姝摇摇头:“女儿已经好多了。安王妃寿宴是大事,女儿作为穆家嫡女,理应前往祝贺。再说,女儿也久未出门走动了,正好借此机会散散心。”
穆甜与穆锦对视一眼,见穆明姝态度坚决,也不再反对。
“既然如此,你就随我同去吧。”穆甜点点头,“只是切记,届时不要多言,尤其不要过问广陵王的事。”
“女儿明白。”穆明姝乖巧应下,心中却已有了打算。
她必须亲自去安王府,会一会那些与广陵王府关系密切的人,探听真实情况。
如果广陵王真的命在旦夕,她或许能凭借前世的记忆,提供一些帮助。
毕竟,广陵王的生死,不仅关系到朝局,也关系到穆家的未来。
作为重生者,她不能再像前世那样,对朝堂之事漠不关心了。
夜色渐深,穆明姝回到房中,命丫鬟取来纸笔,开始凭记忆写下前世这个时候发生的重大事件。
……
穆明姝这几天可真是跟暗器较上劲了。
自从那日从城外回来,她就一头扎进了后院的练功场,跟着母亲穆甜从早到晚地练习暗器手法。
这会儿正是午后,阳光透过槐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站在画着靶心的木桩前,手指间夹着三枚柳叶镖。
“手腕再抬高三分,发力要干脆,别拖泥带水。”穆甜站在一旁,手里端着杯茶。
穆明姝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手腕一抖,三枚飞镖齐刷刷钉在靶心上,围成一个完美的三角形。
“还不错。”穆甜点点头,走到靶前拔出飞镖,“但你分心了,最后一镖力道不足,若是遇上内力深厚的高手,这等力道,连他们的护体真气都破不开。”
穆明姝撇撇嘴,接过母亲递回的飞镖。
她确实分心了,脑子里还在想着早上孙淮云来访的事。
那位京兆府尹虽然客客气气,但问的问题却颇有深意,全是关于她最近有没有在城外看见什么不寻常的事。
“娘,孙大人今天来,真的只是为了例行问话吗?”穆明姝忍不住又问了一遍,“他是不是在查广陵王的事?”
穆甜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女儿的脸:“朝廷的事,少问为妙。孙淮云是京兆府尹,他来问话,我们如实回答便是。”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但穆明姝分明感觉到母亲有所保留。
她记得清清楚楚,孙淮云临走时与母亲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绝不仅仅是例行公事该有的表情。
“可是广陵王已经好几日没有消息了,就连他府上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穆明姝不甘心地追问,“爹不是说皇上也很着急吗?”
穆甜放下茶杯,从袖中取出一把银针:“明姝,朝廷的事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广陵王是皇上的亲侄子,他的失踪牵动各方神经。我们穆家虽是武将世家,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谨言慎行。”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穆明姝听得心头一紧。
她这才意识到,凌昭弘的失踪可能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
“来,把心思收回来。”穆甜将银针递给她,“试试流星赶月,若是能在一息之内将这十二枚针全部打出,且针针命中靶心,今天的功课就算完成了。”
穆明姝接过银针,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她站定姿势,调整呼吸,一瞬间,手腕翻飞,银针如雨般射出,带着细微的破空声,全部钉在了靶心上。
穆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手法尚可,但,心不静。心若不静,再好的手法也会露出破绽。”
这话说得穆明姝心头一跳。母亲似乎总能看穿她的心思。
就在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走进练功场,行礼道:“夫人,小姐,老爷回来了,请二位去前厅用茶点。”
穆明姝眼睛一亮。
父亲杨庆霄这几日都在宫中当值,难得早早回家。说不定能从父亲那里打听些消息。
穆甜点点头,对女儿说:“先去歇会儿吧,练了一上午也累了。”
母女二人来到前厅,杨庆霄已经坐在那里,一身朝服还未换下,眉头微皱,显然心事重重。
见到妻女,他才勉强露出笑容:“听说,明姝这几日练功很是用功。”
穆明姝行礼后迫不及待地坐到父亲身边:“爹,您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宫中没什么事吗?”
杨庆霄与妻子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怎么,我早点回来陪陪我的宝贝女儿,还不高兴了?”
“高兴是高兴,只是……”穆明姝犹豫了一下,还是直接问道,“爹,广陵王有消息了吗?孙大人今天又来问话了。”
杨庆霄的笑容收敛了些,捋了捋胡须:“朝中之事,不是你该过问的。”
“可是广陵王是我的朋友啊!”穆明姝急道,“他失踪前我们还见过面,说不定我知道什么重要线索呢?”
穆甜轻轻放下茶杯:“明姝,不得无礼。”
穆明姝抿了抿嘴,低下头不说话了。
厅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丫鬟上茶点的细微声响。
过了一会儿,杨庆霄叹了口气:“明姝,不是爹不告诉你,而是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安全。广陵王身份特殊,他的失踪可能牵扯到很多复杂的事情。”
“那他会有危险吗?”穆明姝担心地问。
杨庆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对妻子说:“甜儿,我记得岳父大人当年赠你的那对翡翠镯子,是不是该传给明姝了?”
这突兀的话题让穆明姝一愣,但她很快意识到父亲是在支开她。
果然,穆甜会意地点头:“是啊,我这就带明姝去取。”
穆明姝不情愿地跟着母亲走出前厅,心里明白父母有要事相商,不想让她听见。
但她实在放心不下凌昭弘的安危,决定稍后一定要想办法打听消息。
与此同时,京兆府衙门内,孙淮云正对着案卷思索。
他已经连续熬了几个晚上,眼睛下面有着明显的黑眼圈。
广陵王失踪案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每一条线索都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人,这是刚从城外带回来的证物。”一个衙役捧着个木盒走进来,“在南山脚下发现的,可能是广陵王的物品。”
孙淮云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被撕裂的衣角,上面沾着已经干涸的血迹。
衣料的质地和颜色确实与广陵王失踪当日所穿的服饰相符。
“在哪里找到的?带我去看。”孙淮云立即起身。
半个时辰后,孙淮云带着几个亲信衙役来到了南山脚下。
发现衣角的地方是一处偏僻的小径,周围杂草丛生,若不是仔细搜查,很难发现这里的痕迹。
“大人请看,这里的草丛有被压过的痕迹,似乎有人在这里打斗过。”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衙役指着地面说。
孙淮云蹲下身仔细查看。确实,草丛有凌乱的脚印,还有几处暗红色的斑点,疑似血迹。
他沿着小径往前走,在十多步外发现了一个掉落的玉佩。
拾起玉佩,孙淮云的心沉了下去。
这玉佩他见过,正是凌昭弘随身佩戴之物。玉佩上沾着泥土,但完好无损,不像是打斗中掉落的,反倒像是故意留下的标记。
“扩大搜索范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线索。”孙淮云吩咐道。
衙役们四散开来,仔细搜查着每一寸土地。孙淮云则站在原地,环顾四周地形。
这里离官道不远,但位置隐蔽,若是有人在此伏击,确实是好地方。
“大人!这里有个山洞!”不远处传来衙役的呼喊。
孙淮云快步走过去,只见灌木丛后隐藏着一个不大的山洞入口。
洞口有新鲜的血迹和杂乱的脚印,显然最近有人进出过。
“小心点,跟我来。”孙淮云抽出佩剑,带头走进了山洞。
房间里只剩下穆甜和穆明姝母女二人。
穆甜看着女儿,轻声问道:“明姝,你实话告诉娘,你是不是对广陵王的事知道些什么?”
穆明姝心中一惊,面上却强装镇定:“娘亲何出此言?女儿久居深闺,怎么可能知道广陵王的事情?”
穆甜目光如炬,直视女儿的眼睛:“自从广陵王重伤的消息传来,你就心神不宁。刚才你大哥说起北疆军报时,你的手明显抖了一下。娘了解你,你向来沉稳,若不是知道什么,断不会如此失态。”
穆明姝没想到母亲观察如此细致。
重生的事太过荒诞,她自然不能如实告诉,但总要有个合理的解释。
她垂下眼帘,轻声道:“女儿确实有些不安,但并非因为知道什么内情。只是前几日做了一个怪梦,梦见一只雄鹰被暗箭所伤,从空中坠落。醒来后心里就一直不踏实,如今听说广陵王重伤,不由联想到了那个梦。”
这话半真半假,她前世确实做过类似的梦,只不过是在广陵王出事之后。如今提前说出来,也算是个合理的解释。
穆甜闻言,神色缓和了些许:“原来如此。不过梦终归是梦,不必太过挂心。广陵王吉人天相,定然会逢凶化吉的。”
穆明姝乖巧点头:“女儿明白。”
......
傍晚时分,穆明姝回到自己的院子,屏退左右,独自站在窗前沉思。
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一片橘红。
院中的桂花开了,香气随着微风飘进屋内,沁人心脾。
若是平常,穆明姝定会陶醉于这秋日的美景中,但今日,她却无心欣赏。
“小姐,安王府送来了请柬。”丫鬟的声音打断了穆明姝的思绪。
穆明姝转身接过烫金的请柬,上面果然是安王妃寿宴的邀请。
她轻轻摩挲着请柬上的花纹,心中有了计较。
安王妃寿宴,广陵王虽重伤不能出席,但他的妹妹浏阳郡主应该会代表前往。
或许这是一个了解真相的好机会。
“小姐,夫人让您过去一趟,说是要商量寿礼的事。”又一个丫鬟前来通报。
穆明姝应了一声,整理了一下衣襟,便带着丫鬟向穆甜的院子走去。
一路上,她心中盘算着该如何在不引起怀疑的情况下,打听广陵王府的消息。
刚到穆甜院门口,就听到里面传来穆锦的声音:“安王府的世子昨日已经回京了,据说是因为广陵王伤势突然恶化。”
穆明姝脚步一顿,心中一惊。广陵王伤势恶化?这在前世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难道真的因为她的重生,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她快步走进屋内,见穆锦正与穆甜低声交谈,两人面色都十分凝重。
“娘亲,大哥,我听说广陵王伤势恶化了?”穆明姝顾不上行礼,急忙问道。
穆锦见妹妹进来,叹了口气:“正是。方才我从安王府的下人那里得知,广陵王今早突然高烧不退,太医们已经束手无策,这才急召世子回府。”
穆甜忧心忡忡地说:“若是广陵王有个三长两短,朝局必将大乱。三皇子一派定然会趁机夺权,到时候不知有多少人会受到牵连。”
穆明姝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扶住门框才站稳脚步。
她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如果广陵王真的死了,历史将彻底改变,而她前世所知的一切都将失去意义。
更可怕的是,没有了广陵王的制衡,三皇子很可能会提前掌权,而三皇子对穆家向来没有好感。
“明姝,你的脸色怎么这么苍白?”穆甜注意到女儿的异常,关切地问道。
穆明姝强自镇定下来,轻声道:“女儿只是突然有些头晕,可能是站得太急了。”
穆甜连忙让她坐下,又命丫鬟端来参茶。
穆锦也劝道:“妹妹不必过分担忧,朝堂之事自有爹爹和我们这些男子操心,你保重身体才是要紧。”
穆明姝抿了一口参茶,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她不能再坐以待毙了,必须想办法了解真相,看看是否能做些什么来扭转局面。
“大哥,”她突然抬头看向穆锦,“安王府的寿宴,我想随娘亲一同前往。”
穆锦和穆甜都愣了一下,往常穆明姝对这种场合总是能推则推,今日竟然主动要求参加,实在出乎他们的意料。
“你若是身体不适,在家休息也无妨。”穆甜温和地说。
穆明姝摇摇头:“女儿已经好多了。安王妃寿宴是大事,女儿作为穆家嫡女,理应前往祝贺。再说,女儿也久未出门走动了,正好借此机会散散心。”
穆甜与穆锦对视一眼,见穆明姝态度坚决,也不再反对。
“既然如此,你就随我同去吧。”穆甜点点头,“只是切记,届时不要多言,尤其不要过问广陵王的事。”
“女儿明白。”穆明姝乖巧应下,心中却已有了打算。
她必须亲自去安王府,会一会那些与广陵王府关系密切的人,探听真实情况。
如果广陵王真的命在旦夕,她或许能凭借前世的记忆,提供一些帮助。
毕竟,广陵王的生死,不仅关系到朝局,也关系到穆家的未来。
作为重生者,她不能再像前世那样,对朝堂之事漠不关心了。
夜色渐深,穆明姝回到房中,命丫鬟取来纸笔,开始凭记忆写下前世这个时候发生的重大事件。
……
穆明姝这几天可真是跟暗器较上劲了。
自从那日从城外回来,她就一头扎进了后院的练功场,跟着母亲穆甜从早到晚地练习暗器手法。
这会儿正是午后,阳光透过槐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她站在画着靶心的木桩前,手指间夹着三枚柳叶镖。
“手腕再抬高三分,发力要干脆,别拖泥带水。”穆甜站在一旁,手里端着杯茶。
穆明姝抿了抿唇,深吸一口气,手腕一抖,三枚飞镖齐刷刷钉在靶心上,围成一个完美的三角形。
“还不错。”穆甜点点头,走到靶前拔出飞镖,“但你分心了,最后一镖力道不足,若是遇上内力深厚的高手,这等力道,连他们的护体真气都破不开。”
穆明姝撇撇嘴,接过母亲递回的飞镖。
她确实分心了,脑子里还在想着早上孙淮云来访的事。
那位京兆府尹虽然客客气气,但问的问题却颇有深意,全是关于她最近有没有在城外看见什么不寻常的事。
“娘,孙大人今天来,真的只是为了例行问话吗?”穆明姝忍不住又问了一遍,“他是不是在查广陵王的事?”
穆甜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女儿的脸:“朝廷的事,少问为妙。孙淮云是京兆府尹,他来问话,我们如实回答便是。”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但穆明姝分明感觉到母亲有所保留。
她记得清清楚楚,孙淮云临走时与母亲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那绝不仅仅是例行公事该有的表情。
“可是广陵王已经好几日没有消息了,就连他府上的人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穆明姝不甘心地追问,“爹不是说皇上也很着急吗?”
穆甜放下茶杯,从袖中取出一把银针:“明姝,朝廷的事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广陵王是皇上的亲侄子,他的失踪牵动各方神经。我们穆家虽是武将世家,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谨言慎行。”
这话说得意味深长,穆明姝听得心头一紧。
她这才意识到,凌昭弘的失踪可能远比她想象的要复杂。
“来,把心思收回来。”穆甜将银针递给她,“试试流星赶月,若是能在一息之内将这十二枚针全部打出,且针针命中靶心,今天的功课就算完成了。”
穆明姝接过银针,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她站定姿势,调整呼吸,一瞬间,手腕翻飞,银针如雨般射出,带着细微的破空声,全部钉在了靶心上。
穆甜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但很快又恢复了严肃:“手法尚可,但,心不静。心若不静,再好的手法也会露出破绽。”
这话说得穆明姝心头一跳。母亲似乎总能看穿她的心思。
就在这时,一个丫鬟匆匆走进练功场,行礼道:“夫人,小姐,老爷回来了,请二位去前厅用茶点。”
穆明姝眼睛一亮。
父亲杨庆霄这几日都在宫中当值,难得早早回家。说不定能从父亲那里打听些消息。
穆甜点点头,对女儿说:“先去歇会儿吧,练了一上午也累了。”
母女二人来到前厅,杨庆霄已经坐在那里,一身朝服还未换下,眉头微皱,显然心事重重。
见到妻女,他才勉强露出笑容:“听说,明姝这几日练功很是用功。”
穆明姝行礼后迫不及待地坐到父亲身边:“爹,您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早?宫中没什么事吗?”
杨庆霄与妻子交换了一个眼神,笑道:“怎么,我早点回来陪陪我的宝贝女儿,还不高兴了?”
“高兴是高兴,只是……”穆明姝犹豫了一下,还是直接问道,“爹,广陵王有消息了吗?孙大人今天又来问话了。”
杨庆霄的笑容收敛了些,捋了捋胡须:“朝中之事,不是你该过问的。”
“可是广陵王是我的朋友啊!”穆明姝急道,“他失踪前我们还见过面,说不定我知道什么重要线索呢?”
穆甜轻轻放下茶杯:“明姝,不得无礼。”
穆明姝抿了抿嘴,低下头不说话了。
厅内一时陷入沉默,只有丫鬟上茶点的细微声响。
过了一会儿,杨庆霄叹了口气:“明姝,不是爹不告诉你,而是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安全。广陵王身份特殊,他的失踪可能牵扯到很多复杂的事情。”
“那他会有危险吗?”穆明姝担心地问。
杨庆霄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头对妻子说:“甜儿,我记得岳父大人当年赠你的那对翡翠镯子,是不是该传给明姝了?”
这突兀的话题让穆明姝一愣,但她很快意识到父亲是在支开她。
果然,穆甜会意地点头:“是啊,我这就带明姝去取。”
穆明姝不情愿地跟着母亲走出前厅,心里明白父母有要事相商,不想让她听见。
但她实在放心不下凌昭弘的安危,决定稍后一定要想办法打听消息。
与此同时,京兆府衙门内,孙淮云正对着案卷思索。
他已经连续熬了几个晚上,眼睛下面有着明显的黑眼圈。
广陵王失踪案比他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每一条线索都似乎指向不同的方向,让人摸不着头脑。
“大人,这是刚从城外带回来的证物。”一个衙役捧着个木盒走进来,“在南山脚下发现的,可能是广陵王的物品。”
孙淮云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被撕裂的衣角,上面沾着已经干涸的血迹。
衣料的质地和颜色确实与广陵王失踪当日所穿的服饰相符。
“在哪里找到的?带我去看。”孙淮云立即起身。
半个时辰后,孙淮云带着几个亲信衙役来到了南山脚下。
发现衣角的地方是一处偏僻的小径,周围杂草丛生,若不是仔细搜查,很难发现这里的痕迹。
“大人请看,这里的草丛有被压过的痕迹,似乎有人在这里打斗过。”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衙役指着地面说。
孙淮云蹲下身仔细查看。确实,草丛有凌乱的脚印,还有几处暗红色的斑点,疑似血迹。
他沿着小径往前走,在十多步外发现了一个掉落的玉佩。
拾起玉佩,孙淮云的心沉了下去。
这玉佩他见过,正是凌昭弘随身佩戴之物。玉佩上沾着泥土,但完好无损,不像是打斗中掉落的,反倒像是故意留下的标记。
“扩大搜索范围,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线索。”孙淮云吩咐道。
衙役们四散开来,仔细搜查着每一寸土地。孙淮云则站在原地,环顾四周地形。
这里离官道不远,但位置隐蔽,若是有人在此伏击,确实是好地方。
“大人!这里有个山洞!”不远处传来衙役的呼喊。
孙淮云快步走过去,只见灌木丛后隐藏着一个不大的山洞入口。
洞口有新鲜的血迹和杂乱的脚印,显然最近有人进出过。
“小心点,跟我来。”孙淮云抽出佩剑,带头走进了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