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改史-《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弹幕——

  “其实吧,不需要致敬大唐太宗,我觉得中祖是在致敬他爹(皱眉)。”

  “对对对,你一说这个我想起来了,毕竟他爹可是做出了一份大明黄焖鸡。”

  “什么黄焖鸡,那是大明瓦罐闷鸡!”

  “他爹把自己的亲叔叔活活给烤死,这瓦罐鸡王爷可香了……”

  大明——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的脸色拉胯难看。

  “大侄子,你这也太不厚道了吧!”两人身上莫名出现一股寒意。

  朱高煦连忙抓住朱棣的衣服,大哭:

  “爹,我只想给您养老啊爹!那天幕里,我就想做一个太平王爷,我有什么错啊爹,您以后要明察啊……”

  朱元璋天幕听到这话,有些不开心了,他最在意亲情了,只是朱瞻基是朱祁铄的亲爹,他现在不好发作。

  至于群臣,还是感觉,他们朱家好狠呐~

  天幕——

  【既然弹幕说到了大明瓦罐焖鸡,那本up主就浅浅地给大家解释一下宣宗皇帝为什么要杀他的亲叔叔汉王朱高煦吧】

  【其实,这还得让朱棣背一半的锅】

  【传言,朱棣三个孩子中,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他最喜爱的儿子是汉王朱高煦】

  【因为汉王朱高煦最像他,朱棣还亲自摸着朱高煦的头说:“老二啊,你真像我”】

  【当初,靖难之役中,身为老二的朱高煦立下汗马功劳,朱棣为了安抚他,对他说“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这一句话,直接在朱高煦的心中种下了当皇帝的种子】

  【等到朱棣真正成为皇帝后,朱棣直接不认账了】

  【他直接反问汉王朱高煦,说“皇帝什么时候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这句话?”】

  【被逼无奈的汉王朱高煦只好说“皇帝没说过”,朱棣说没听清,朱高煦只好再次大声的说“皇帝没说过”】

  【这才彻底稳固了老大朱高煦,也就是仁宗皇帝的太子之位】

  【毕竟,我们的朱棣,在当时哪是什么永乐大帝,不过是仁宗皇帝的“征北大将军”罢了】

  【仁宗皇帝的威信在朝中的地位十分稳固】

  【可仁宗皇帝,实在是体弱多病,朱棣始终在心底有着传位给汉王朱高煦的想法】

  【此事就不了了之】

  【后面宣宗登基后,汉王竟然直接造反了】

  【造反自然是失败了,后面宣宗皇帝去看望他,史载朱高煦故意绊倒宣宗皇帝,宣宗一气之下把他烤了】

  大明——

  “爹啊,爷爷啊,你们听到了吗?”

  “我都造反失败了我还故意绊倒我的大侄子,我不是有病吗?这肯定是大侄子改了史书啊,求你们给我做主啊!”

  “我好苦啊哇哇哇哇,我替我爹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汗马功劳,为大明吃过苦,为大明流过血,最后竟然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朱高煦抱着朱高燧哇哇大哭起来,形象都不管不顾了。

  虽然他本来就没什么形象。

  朱棣阴沉地看着他的好孙子,朱高煦确实是他最喜欢的儿子,按照天幕的说法,是一直跟着他朱棣南征北战的,最后落得这样,他非常的心疼!

  可是,他的好孙子是明王的亲爹,难道他的儿子朱高煦最后逃不了一死吗?

  这样的沉闷氛围还是朱祁铄来打破的:“堂爷爷不必担忧,孤不会让你死的。”

  朱高煦的军事能力这么强,自己当了皇帝后,肯定是要物尽其用的。

  至于自己这一世老爹和他的仇怨?貌似天幕没出来之前,我都从来没有看见过一次我这个爹——不亲。

  听到了朱祁铄的担保,朱高煦和朱高燧立马不哭了,连忙爬到朱祁铄这边来,擦掉脸上的鼻涕和眼泪:

  “多谢明王!多谢明王!”

  有了明王这个身份的发话,他们肯定是不会死了的。

  朱元璋见到这一幕,更加感谢天幕了,幸好天幕告诉了他中祖是谁,让他们朱家几次都避免了自相残杀。

  就是不知道天幕,有没有办法续一下标儿的命……

  在角落里面,极力在朱元璋面前弱化自己存在感的蓝玉,突然觉得这朱高煦和朱高燧就是知己,同病相怜啊……

  天幕——

  【唉,朱棣一生都不想自己的子嗣自相残杀,怕后世人说“永乐造反,他的子孙个个都学他”】

  【没想到他崩了后,他的子嗣立马自相残杀起来,真是让人唏嘘】

  【不过有一说一,本Up主觉得朱棣这句话说的不行】

  【要知道,大唐为什么是盛唐?就是大唐有李世民开创的玄武门继承制】

  【玄武门对掏,谁赢谁太子!】

  【玄武门干出来的皇帝,就没一个是废物】

  【若是朱棣的永乐继承制给传下去了,大明,本up主不敢想啊】

  【不过,重点来了,虽然大明没有把永乐继承制给普及】

  【但是!】

  【也算是小有成就吧,毕竟我们中祖的皇位就是自己打来的】

  【重新打天下的过程中,还顺手造了一个反】

  【好啦好啦,反正很快就要说到中祖征战天下了,我们就先不扯这么远,还是从中祖灭孙太后的孙家开始说起】

  【当时,孙家在景泰一朝小心翼翼,基本没有把柄,中祖查了半天,竟然没有找到合适的理由下手】

  【不过,到了这样,中祖没有放弃,他开始了钓鱼执法,故意引诱孙家的人犯罪】

  【万万没有想到,孙家是真的谨身,在中祖这样的找茬下,一点把柄都没有】

  【中祖其也算是半个无赖,既然明的不行,他就要玩阴的了】

  【之后,中祖从景泰帝的身边,借来几个职业道德比较低的史官】

  【直接让他们在[太宗实录]上面写“孙家祖上蓄意谋反,勾结外族,妄图倾覆中原,然一直隐忍至今,朕知之,未打草惊蛇,留之当棋子,后世皇帝应谨慎利用之”】

  【那两个职业道德很低的史官,懵了,然后突然变得很有职业道德起来,打死也不写,额……其实是中祖这次太离谱了,两个史官也编不下去】

  【等到中祖把刀架到他们脖子上,两个史官立马说写,然后弱弱地问“一字不改?”】

  【中祖答:“一字不改!”】

  【我要笑死了,朱棣改《明太祖实录》,说他老爹死后四年在棺材里面顺位传位给他,中祖改《明太宗实录》,给人家祖上虚空编罪】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