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棍子下去,朱元璋目瞪口呆。
朱标目瞪口呆。
群臣目瞪口呆。
趁着朱元璋愣神,朱棣又是一棍子拍到他的屁股上:
“逆爹!你说说你,没事在皇宫挖什么暗道,要是让本王杀了朱允炆那王八蛋,哪还有后面那么多破事!”
朱棣的这句话,触动了朱元璋的心,他很是自责。
“咱……间接害了大明……”
只有朱标皱着眉头,刚刚天幕可是说这是“民间传说”,“民间传说”其实就是野史,而且他对皇宫很了解,皇宫里哪有什么暗道通往外边。
一棍子打完后,朱棣爽了,他永乐大帝的战绩又要多一项,以后一定一定要写进史书里——永乐大帝,打了洪武大帝。
只是瞧见自家老爹好像真的自责了,朱棣有些心酸,想着自家老爹兢兢业业,挑选的继承人竟然这样背叛他。
朱棣收回棍子,走到朱元璋身边五味杂陈地安慰朱元璋:
“爹,我闹着玩呢,您别在意。”
“朱允炆的事,怎么能怪你……”
朱棣还没安慰说完,疑问地“嗯”了一声,他手中的棍子便不见了。
棍子已经到了朱元璋的手上,他拿着棍子在自己的手掌上轻轻拍了拍,对朱棣露出微笑,像是在找合适的角度:
“咱还能不知道皇宫里根本没有暗道,这就是民间编出来的野史。”
朱棣眼见不对,感觉到了磅礴的杀气,撒腿就跑:
“老登!”
“本王好心好意安慰你!你竟然设计欺骗本王的感情!”
可惜还是跑慢了,朱元璋用尽十分力气,一棍子砸到朱棣的屁股上。
朱棣“嗷呜”大叫,一跳一跳:“老登!”
“逆子!你真是倒反天罡!”
“竟然打你爹的屁股!”
“今日若是不教训你,以后那还得了!”
朱棣围着奉天殿越跑越快,朱元璋喘着气对群臣说道:
“快抓住他!”
“今日揍永乐大帝,咱赦尔等都无罪!”
群臣眼睛一亮,但群臣还是很懂事的,怕日后被朱棣穿小鞋。
于是群臣相互对视,重重点头,不约而同脱下官袍,罩住脑袋,都朝着朱棣跑去。
朱棣瞧见不对,爬上房梁,伸长脖子破口大骂:
“老登,你不讲武德,有种咱俩单挑!”
一时间,奉天殿鸡飞狗跳。
天幕——
【当然咯,这种民间传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幻想而编出来的野史】
【朱元璋怎么可能算到朱棣会夺取天下,朱允炆会失去天下呢】
【若是真能算到,他直接传位朱棣不就行了?】
【所以,这种民间传说看看就得了,各位可千万不要信】
【至于朱允炆为什么活了下来,按照朱允炆自己的说法,他在皇宫里面找了个体型和他很像的太监】
【朱棣当时差不多要攻进皇宫的时候,朱允炆就提前跑路了,当时在皇宫中发号施令的是那个扮作皇帝的太监】
【啧啧啧,在这里本up主不得不调侃一下老朱家了】
【不到100年,竟然出了两个怂包天子,这皇室教育,有待加强啊】
【当然咯,历朝历代的怂包天子也不少,最有名的便是大宋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了】
【所以啊,皇室教育还是要加强啊,天子,有天子的死法,天子,只可杀,不可辱】
【言归正传,中祖朱祁铄还是接受了朱允炆还活着的消息】
【此时,京师的景泰帝和文武大臣也知道了】
【尤其是景泰帝,知道朱允炆还活着,并自称是正统,指责他们燕王一脉是篡逆,他景泰帝是燕王佞臣后裔后,气得他从病床上生龙活虎了,几乎满血复活】
【古有大汉神医栗姬,一句“老狗”为汉景帝续命多年,现有大明神医朱允炆,直接把景泰帝给刺激活了过来】
【景泰帝被朱允炆刺激得生龙活虎了,很明显没有在朱允炆的预料之中】
【历史上记载,宁王朱奠培亲眼所见,朱允炆知道自己的那几句话刺激得景泰帝活了过来后,懊悔万分,说“早知道就不骂人了”】
【他还怪有素质勒】
【景泰帝被刺激生龙活虎后,这也算是打乱了朱允炆还有朱祁镇在暗中谋夺皇位的计划】
【而到这个时候,宁王的军队势如破竹,攻占了应天府,震动天下】
【在这期间,朱允炆为了给自己和宁王造势,以自身为原型,在汲取《赵氏孤儿》的基础上,编了一本励志的卷土重来的小说,和景泰帝打起了舆论战】
【一时间,天下人对朱允炆很是同情,毕竟这种落难后又卷土重来的剧本,实在是太吸引人们眼球了,使得很多人对此同情】
【所以大明的很多官员,对宁王军队的抵抗根本没有多少,心想着“你们老朱家的破事,谁当皇帝对我们来说都一样”,于是宁王很快站稳脚跟,甚至还打出了“北伐”的口号】
弹幕——
“这朱允炆,早几十年要是有这个智商,也不至于丢了皇位。”
“你搞反了,就是因为丢了皇位,才有这个智商的啊。”
“擦!那朱允炆的小说《被赶下皇位后,我王者归来》,在大明那个时代的舆论战上简直就是乱杀啊。”
“笑死,朱允炆绝对在中祖的封地滇省待过,当时只有滇省才有这种风格的小说,据说这种风格的小说的开创者就是中祖。”
“啊?你是说《被退婚后,我立下三年赌约终成帝》,还有那本瑟瑟的小说《开局捡到美女师徒,我读春秋》都是中祖写的?这两小说不是一直佚名吗?”
“据说……据说……中祖他不会承认的……”
“懂……都懂……”
大明·剿倭军营——
朱祁铄脸色平静,想来是自己为了搞钱发展滇省,只能把前世的文艺作品给借鉴了过来。
只是没有想到,这朱允炆丢了皇位后,智商竟然这么高了,还知道写一本书,来搞舆论战,博取天下的同情。
既然天幕说到了这个,看来自己这次回去得找罗贯中商量商量大明的文艺事业发展了。
文艺事业若是发展好了,就可以对周围的文明进行同化,将其全部纳入汉文明版图,以后征战统治,也容易得多。
天幕——
【在朱允炆、宁王刚刚攻下应天府的时候,景泰帝满血复活后迅速做出了应对】
朱标目瞪口呆。
群臣目瞪口呆。
趁着朱元璋愣神,朱棣又是一棍子拍到他的屁股上:
“逆爹!你说说你,没事在皇宫挖什么暗道,要是让本王杀了朱允炆那王八蛋,哪还有后面那么多破事!”
朱棣的这句话,触动了朱元璋的心,他很是自责。
“咱……间接害了大明……”
只有朱标皱着眉头,刚刚天幕可是说这是“民间传说”,“民间传说”其实就是野史,而且他对皇宫很了解,皇宫里哪有什么暗道通往外边。
一棍子打完后,朱棣爽了,他永乐大帝的战绩又要多一项,以后一定一定要写进史书里——永乐大帝,打了洪武大帝。
只是瞧见自家老爹好像真的自责了,朱棣有些心酸,想着自家老爹兢兢业业,挑选的继承人竟然这样背叛他。
朱棣收回棍子,走到朱元璋身边五味杂陈地安慰朱元璋:
“爹,我闹着玩呢,您别在意。”
“朱允炆的事,怎么能怪你……”
朱棣还没安慰说完,疑问地“嗯”了一声,他手中的棍子便不见了。
棍子已经到了朱元璋的手上,他拿着棍子在自己的手掌上轻轻拍了拍,对朱棣露出微笑,像是在找合适的角度:
“咱还能不知道皇宫里根本没有暗道,这就是民间编出来的野史。”
朱棣眼见不对,感觉到了磅礴的杀气,撒腿就跑:
“老登!”
“本王好心好意安慰你!你竟然设计欺骗本王的感情!”
可惜还是跑慢了,朱元璋用尽十分力气,一棍子砸到朱棣的屁股上。
朱棣“嗷呜”大叫,一跳一跳:“老登!”
“逆子!你真是倒反天罡!”
“竟然打你爹的屁股!”
“今日若是不教训你,以后那还得了!”
朱棣围着奉天殿越跑越快,朱元璋喘着气对群臣说道:
“快抓住他!”
“今日揍永乐大帝,咱赦尔等都无罪!”
群臣眼睛一亮,但群臣还是很懂事的,怕日后被朱棣穿小鞋。
于是群臣相互对视,重重点头,不约而同脱下官袍,罩住脑袋,都朝着朱棣跑去。
朱棣瞧见不对,爬上房梁,伸长脖子破口大骂:
“老登,你不讲武德,有种咱俩单挑!”
一时间,奉天殿鸡飞狗跳。
天幕——
【当然咯,这种民间传说,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幻想而编出来的野史】
【朱元璋怎么可能算到朱棣会夺取天下,朱允炆会失去天下呢】
【若是真能算到,他直接传位朱棣不就行了?】
【所以,这种民间传说看看就得了,各位可千万不要信】
【至于朱允炆为什么活了下来,按照朱允炆自己的说法,他在皇宫里面找了个体型和他很像的太监】
【朱棣当时差不多要攻进皇宫的时候,朱允炆就提前跑路了,当时在皇宫中发号施令的是那个扮作皇帝的太监】
【啧啧啧,在这里本up主不得不调侃一下老朱家了】
【不到100年,竟然出了两个怂包天子,这皇室教育,有待加强啊】
【当然咯,历朝历代的怂包天子也不少,最有名的便是大宋的宋徽宗和宋钦宗了】
【所以啊,皇室教育还是要加强啊,天子,有天子的死法,天子,只可杀,不可辱】
【言归正传,中祖朱祁铄还是接受了朱允炆还活着的消息】
【此时,京师的景泰帝和文武大臣也知道了】
【尤其是景泰帝,知道朱允炆还活着,并自称是正统,指责他们燕王一脉是篡逆,他景泰帝是燕王佞臣后裔后,气得他从病床上生龙活虎了,几乎满血复活】
【古有大汉神医栗姬,一句“老狗”为汉景帝续命多年,现有大明神医朱允炆,直接把景泰帝给刺激活了过来】
【景泰帝被朱允炆刺激得生龙活虎了,很明显没有在朱允炆的预料之中】
【历史上记载,宁王朱奠培亲眼所见,朱允炆知道自己的那几句话刺激得景泰帝活了过来后,懊悔万分,说“早知道就不骂人了”】
【他还怪有素质勒】
【景泰帝被刺激生龙活虎后,这也算是打乱了朱允炆还有朱祁镇在暗中谋夺皇位的计划】
【而到这个时候,宁王的军队势如破竹,攻占了应天府,震动天下】
【在这期间,朱允炆为了给自己和宁王造势,以自身为原型,在汲取《赵氏孤儿》的基础上,编了一本励志的卷土重来的小说,和景泰帝打起了舆论战】
【一时间,天下人对朱允炆很是同情,毕竟这种落难后又卷土重来的剧本,实在是太吸引人们眼球了,使得很多人对此同情】
【所以大明的很多官员,对宁王军队的抵抗根本没有多少,心想着“你们老朱家的破事,谁当皇帝对我们来说都一样”,于是宁王很快站稳脚跟,甚至还打出了“北伐”的口号】
弹幕——
“这朱允炆,早几十年要是有这个智商,也不至于丢了皇位。”
“你搞反了,就是因为丢了皇位,才有这个智商的啊。”
“擦!那朱允炆的小说《被赶下皇位后,我王者归来》,在大明那个时代的舆论战上简直就是乱杀啊。”
“笑死,朱允炆绝对在中祖的封地滇省待过,当时只有滇省才有这种风格的小说,据说这种风格的小说的开创者就是中祖。”
“啊?你是说《被退婚后,我立下三年赌约终成帝》,还有那本瑟瑟的小说《开局捡到美女师徒,我读春秋》都是中祖写的?这两小说不是一直佚名吗?”
“据说……据说……中祖他不会承认的……”
“懂……都懂……”
大明·剿倭军营——
朱祁铄脸色平静,想来是自己为了搞钱发展滇省,只能把前世的文艺作品给借鉴了过来。
只是没有想到,这朱允炆丢了皇位后,智商竟然这么高了,还知道写一本书,来搞舆论战,博取天下的同情。
既然天幕说到了这个,看来自己这次回去得找罗贯中商量商量大明的文艺事业发展了。
文艺事业若是发展好了,就可以对周围的文明进行同化,将其全部纳入汉文明版图,以后征战统治,也容易得多。
天幕——
【在朱允炆、宁王刚刚攻下应天府的时候,景泰帝满血复活后迅速做出了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