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朱祁铄的舆论武器—说书馆-《大明天幕:曝光我将成为千古一帝》

  朱允炆和朱祁镇被五花大绑地抬了上来,身上带着刑具,外表那数不尽的伤痕,无一不显示着,他们之前受到了怎么样的折磨。

  他们的目光完全呆滞,只想一心求死了。

  除了他俩,还有他们的母族所有人,以及那些在天幕中帮助朱允炆和朱祁镇的人,例如徐有贞、石亨等,也全部都被押送了上来。

  诏狱的狱卒像是在驱赶牲畜一般,用鞭子抽打这些人,把他们往刑场上赶。

  “咻!”

  鞭子的破空声,犹如兴奋剂,让围观的群众,脸色涨红。

  抽了一鞭,围观群众们便叫好,大呼“再来一鞭”、“再来一鞭”。

  狱卒听到围观群众如此热情,也抽得更加兴奋,鞭子都被抽出了残影。

  等到这群人全部上了刑场,围绕着绑在最中间的朱允炆和朱祁镇,人们又异口同声地道:

  “杀了他们!”

  “杀了他们!”

  百姓的呼声,是很高的,这种异口同声的话,让身为皇帝的朱元璋,竟生出来一丝害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话,咱大明历朝历代的皇帝,确实应该都铭记于心。

  朱祁铄做出一个按下压的手势,意思是要百姓安静。

  百姓安静下来后,朱祁铄发号施令:

  “朱家皇室子弟朱允炆、朱祁镇祸乱天下,天怒人怨,罪无可恕。”

  “奉陛下之令,将两人处以凌迟,千刀万剐!”

  “其余罪人,全部斩首示众!”

  “陛下圣明!”围观群众齐声道。

  在万众瞩目下,刽子手满脸兴奋的摸着手中的刀。

  今日,他们这些刽子手,也必定会青史留名了!

  一想着这个,他们就兴奋!

  “嘿嘿嘿……”刽子手兴奋且残忍地笑着,走到朱允炆和朱祁镇的旁边。

  慢慢的,便是刑场上传来哀嚎声,哀嚎的声音,从一开始的很大,慢慢变得越来越虚弱。

  除了少数的百姓看得吐了以外,其他的百姓,越来越亢奋,这种把祸害他们的人杀了的“复仇”,让他们能够回去酩酊大醉一场。

  “杀的好!不对,那刀偏了!那刀偏了啊!”

  百姓们指指点点,还嫌弃刽子手的手法太不行。

  等到朱允炆和朱祁镇彻底咽气,朱元璋和朱祁铄才是离开。

  ……

  应天府·吴大娘说书馆——

  “话说那日刑场,我们那明王发誓之后,天上竟然出现了一声雷鸣!”

  “随之而来的……”

  吴大娘故意吊着,喝了口水。

  说书馆

  “大娘,你快说啊!”

  “是啊,那天刑场人太多了,我没有挤进去,那天到底怎么了,急死我了。”

  喝完水后的吴大娘,这才慢吞吞地讲:

  “随之而来的,空中竟出现真龙,有五个爪子,那真龙的头,比整个皇宫还大,那眼珠子,和几座宫殿的大小相当,然后那真龙俯冲而下。”

  “祂看向陛下和明王,口吐人言:你二人造福大明,为真命天子也!”

  “嘶!”说书馆听书的人震惊。

  “大娘,这可是真的?”

  说书馆的观众将信将疑,实在是……实在是,这故事太魔幻了。

  “那自然是改了一点的,但整体上,本大娘说的和那天真正发生的事差不多。”吴大娘白了那询问的人一眼。

  “嘶!难怪陛下能光复华夏大地,明王日后能造福万民,原来他们有真龙庇佑。”

  底下的观众满脸崇拜。

  “说完后,真龙就飞走了。”

  “这个时候,明王宣布了对朱允炆和朱祁镇进行处罚。”

  “刽子手打算下手,却不曾想,出了大事!”

  吴大娘又是缓了缓。

  “哎呀!大娘,别卡文了,急死个人了!”

  “是啊,大娘,你到底是从哪里学的这卡文的坏习惯!以前的你,从来不这样的!”

  说书馆的人,沉浸在了吴大娘的说书中,见到吴大娘卡文,一个个急得不行,满头大汗。

  吴大娘:“刽子手将要动手,那朱允炆身上竟然出现了上古凶兽——穷奇,据说,这穷奇,牛身猬毛,声如嗥(hao)狗,专噬正直者之鼻,此兽颠倒是非,是背信弃义的具象化。”

  “原来,这朱允炆,是穷奇的转世!难怪他会对自己的亲族下如此杀手!”

  “还有那朱祁镇,身上也出现了上古凶兽——混沌,这混沌状如黄囊而无面,六足四翼,它遇善则暴,逢恶则从,对天下无不摧残。”

  “这两只凶兽的出现,可把刽子手吓坏了!”

  “然后呢,然后呢,大娘别喘气了,快一口气说完啊!”

  “两只凶兽的出现,明显是不是刽子手能够压得住的。”

  “这个时候,你们猜这两只凶兽是如何被解决的?”

  吴大娘故意卖着关子。

  底下,群众们听到高潮处,身体颤抖,心脏加速抖动。

  “只见明王一声怒吼:异兽祸乱人间,还不速速散去!”

  “此话一出,刚刚还凶猛无比的穷奇和混沌,竟然出现恐惧的意味,本大娘猜测,肯定是我们明王是真命天子,身上有真龙气,这真龙气,让这两头凶兽害怕了。”

  “果不其然,两头异兽竟然向陛下和明王下跪,跪完后,立马消散在天地间。”

  “这个时候,刽子手便开始行刑,没有了任何的阻碍。”

  “呼!”说书馆的观众,感觉他们比那天在现场的人还要紧张。

  像是亲身经历了一场绝世大战。

  “好险,差点让那朱允炆和朱祁镇脱险了,这两厮,好生奸恶!”

  说书馆观众议论纷纷。

  吴大娘讲完后,口干舌燥,喝了一口水后道:

  “休息片刻,接下来,我们再讲那三国后主刘禅,和赵云一起在十万敌军中,嘎嘎乱杀七进七出的故事!”

  说完后,吴大娘离开了场上,走到了一间幽雅的厢房中。

  这座说书馆占地极大,能够容纳上万人,更是有着扩音器等等器物,在这个寸土寸金的应天府,她吴大娘,如何能够开得起这个说书馆。

  这个说书馆,是朱祁铄暗中修建和运营的。

  现在说书馆的负责人,一是罗贯中,二便是这吴大娘。

  朱祁铄用人,从来不看其年龄,也不看其出身,只要有才能,他便用。

  这吴大娘,已经过了90岁,一直都是干些帮助大户人家浣洗衣物的事谋生,之前在大街上,她解释天幕剧情描绘得有声有色,小有名气,被罗贯中发现了,然后举荐给朱祁铄。

  朱祁铄觉得吴大娘确实在此方面天赋异禀,而他需要一个说书馆掌控整个大明的舆论,于是吴大娘便迎来了人生中事业的第一春,成为了整个应天府都家喻户晓的说书人。

  “殿下,已按照您的吩咐,将那天刑场上的内容改编了一下,您看,还可以吗?”

  吴大娘行礼后,恭敬地询问。

  她现在不说家财万贯,也是在应天府有了好几处大宅子的人了,这些都是朱祁铄给她带来的,所以她对朱祁铄非常的尊敬。

  人人都盼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有吴大娘她家,望母老来创业。

  一大把年纪了,家里那儿孙,天天跟她说:

  “娘(奶奶),九十还年轻,正是有闯劲、能干事、干大事的黄金年华啊!”

  “嗯……可以。”朱祁铄点头,对吴大娘的改编很是满意。

  他让吴大娘改编那天的事,是带着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