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北关电视,只是为了挪动。
家里就这么点地方,外边的村民哪能看得见,所以他决定将电视机搬到院子里。
屋里村民明白了他的意思,赶紧上前帮忙抬桌子。
电视机放在屋檐下,重新接好了电线,打开后画面再次出现。
大伙守着规矩,自发找地方坐下,不用自已掏钱去买,就能看上电视,这好事上哪找去。
有些事情用不着刻意去解释,风凉话自然而然会消失。
一直到晚上的十点半,最后一段广告结束后,电视机没了信号。
院里的众人,这才意犹未尽散了,回家的路上谈论着,里面那些人演的真好。
三天后……
林北带领的生产队,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七百亩荒地,划分五百亩种上了苞米,一百亩种水稻。
还剩下一百多亩,林北单独用来种菜,甘蓝、大白菜、洋柿子这些。
种苞米可以使用播种机,但种菜不可以。
首先就是种子太小,一粒种子也就芝麻大小,播种机明显不合适。
其次秧苗之间的距离,蔬菜种类不同,相互之间存在差异。
当苞米种植完成后,林北收拾出一大块空地,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撒上了蔬菜种子。
不需要掌握相关种植技术,种子洒上之后,在上面掩上一层黑土。
接着最关键的,从空间取出二十瓶初级营养液,稀释到浇灌的水里,等待着发芽出苗即可。
地虽说已经种上了,可身为老农民的马四海,心里边还是不踏实。
“老马叔,您这么早就下地,咱们队的春耕任务已经完成,咋没去挖野菜。”
林北在地里忙乎着,大老远看到有个人影,正朝着荒地这边走过来。
从走路的步伐,头上戴着顶解放帽,就知道来人是谁。
马四海手里提着个篮子,这些天白天越来越暖和,地里的野菜多了起来。
打算去挖野菜顶替口粮的消耗,顺道来到了开垦出来的荒地。
他这个年纪,可以说半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从来没有人敢过了清明就种苞米。
“我不放心过来看看,最近白天是变热了,可到了晚上还是冻的人发抖。”
这说的倒是实话,因为每天听天气预报,白天气温能到二十度附近,晚上只有四五度。
“你不是老农民,可能有些事并不知道,白天黑夜的温度差距过大,就算苞米种下去,种子也容易坏掉。”
林北知道这是好意,他抽出一支烟递了过去,接着往地里走去。
“老马叔,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老一辈人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但我的苞米种子不一样。”
“不都是苞米,能有啥区别。”
“呵呵,您只要蹲下身,立马就会明白的。”
马四海先是低头瞅了瞅,接着缓缓蹲下身,不明白这话是啥意思。
这时候烟灰掉落,目光不经意撇了眼,突然他整个人如遭雷击,激动到双膝下跪。
面朝黑土,背朝天。
他将手里的烟掐灭,只见那黑土当中,钻出一个嫩尖。
“苞米……是苞米……”
大半辈子的农民,地里的庄稼咋能不认识。
仅仅只冒出一个尖,就肯定这是苞米苗,绝对不会错的。
心里的震惊,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要知道这苞米,才种下去三天而已,难道是野猪或者是野鸡,秋天那会儿藏起来的苞米?
但接下来他看到的,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问。
苞米长出来的嫩尖不止是一株,顺着播种留下来的垄向前看去,已经长出了七八。
就算没有出土,用手将上面的黑土扒拉几下,嫩芽立马露出来。
“小北你赶紧给我一拳头,这肯定不是真的,哪有苞米长这么快的!”
马四海感觉像是在做梦,谁不知道从苞米种下去,到长出苗子。
天气好得十多天,遇上倒春寒,那就不知道了。
就这种天气条件下,最开始种下去的苞米,竟然已经长出来了。
林北笑着把马四海扶起来,心想这才哪到哪啊,等后期灌溉的时候,再把营养液使上。
别人地里的苞米,还不到膝盖那么高,自已地里已经开始抽穗。
地得种,但不能太过于离谱,不然真就解释不清楚。
“老马叔,我跟您说过我的种子不一样,现在信了吧。”
马四海还是一脸震惊,嘴里一个劲在嘟囔着,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都会相信。
“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两天苗子全都出土,绿油油的一片。”
他仔细看着那些嫩苗,眼神里满是惊叹和欣喜。
老农民都是这样,看到地里长出庄稼苗,比娶媳妇那天还要高兴。
可没过半分钟,他突然又皱起了眉头,尽管有些扫兴,但话该说还得说。
“不好,按照去年的气候,过些天倒春寒来了,地里的苗子就得遭殃。”
倒春寒,北方每年都会经历的事情。
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人们刚把厚衣服换下,结果气温来了个大跳水。
这时候天气预报就会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而大兴安岭距离最近。
一夜之间,河面搭上一层浮冰,外边也都是冰霜。
“老马叔您不知道,我这苞米的品种,能抵抗严寒的环境,气温到了零下也冻不死。”
林北解释着,空间出品必属精品。
耐寒耐寒,对耕地没什么要求,只要种下去就能活。
“要是真像你小子说的这样,咱们村试验成功,就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到那时再也不怕饿肚子。”
马四海发出感叹,要是早点整出这个种子该多好,不过现在也不算晚。
粮食产量得到提升,光靠这一点,值得给这小子在村里树碑立传。
两人正聊着,林北敏锐的听觉,听到远方有车铃的声响。
前方进村的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自行车,连接成了队伍,正通过村口的检查。
“老马你看那边,跟哪冒出这么些人?”
马四海还得瞅一阵子,这才看清楚确实有影子在动。
“哦,你还不知道吧,上山下乡开始了,估计这些人都是城里来的。”
家里就这么点地方,外边的村民哪能看得见,所以他决定将电视机搬到院子里。
屋里村民明白了他的意思,赶紧上前帮忙抬桌子。
电视机放在屋檐下,重新接好了电线,打开后画面再次出现。
大伙守着规矩,自发找地方坐下,不用自已掏钱去买,就能看上电视,这好事上哪找去。
有些事情用不着刻意去解释,风凉话自然而然会消失。
一直到晚上的十点半,最后一段广告结束后,电视机没了信号。
院里的众人,这才意犹未尽散了,回家的路上谈论着,里面那些人演的真好。
三天后……
林北带领的生产队,提前完成生产任务。
七百亩荒地,划分五百亩种上了苞米,一百亩种水稻。
还剩下一百多亩,林北单独用来种菜,甘蓝、大白菜、洋柿子这些。
种苞米可以使用播种机,但种菜不可以。
首先就是种子太小,一粒种子也就芝麻大小,播种机明显不合适。
其次秧苗之间的距离,蔬菜种类不同,相互之间存在差异。
当苞米种植完成后,林北收拾出一大块空地,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撒上了蔬菜种子。
不需要掌握相关种植技术,种子洒上之后,在上面掩上一层黑土。
接着最关键的,从空间取出二十瓶初级营养液,稀释到浇灌的水里,等待着发芽出苗即可。
地虽说已经种上了,可身为老农民的马四海,心里边还是不踏实。
“老马叔,您这么早就下地,咱们队的春耕任务已经完成,咋没去挖野菜。”
林北在地里忙乎着,大老远看到有个人影,正朝着荒地这边走过来。
从走路的步伐,头上戴着顶解放帽,就知道来人是谁。
马四海手里提着个篮子,这些天白天越来越暖和,地里的野菜多了起来。
打算去挖野菜顶替口粮的消耗,顺道来到了开垦出来的荒地。
他这个年纪,可以说半辈子都在跟土地打交道,从来没有人敢过了清明就种苞米。
“我不放心过来看看,最近白天是变热了,可到了晚上还是冻的人发抖。”
这说的倒是实话,因为每天听天气预报,白天气温能到二十度附近,晚上只有四五度。
“你不是老农民,可能有些事并不知道,白天黑夜的温度差距过大,就算苞米种下去,种子也容易坏掉。”
林北知道这是好意,他抽出一支烟递了过去,接着往地里走去。
“老马叔,您说的这些我都知道,老一辈人的经验确实值得借鉴,但我的苞米种子不一样。”
“不都是苞米,能有啥区别。”
“呵呵,您只要蹲下身,立马就会明白的。”
马四海先是低头瞅了瞅,接着缓缓蹲下身,不明白这话是啥意思。
这时候烟灰掉落,目光不经意撇了眼,突然他整个人如遭雷击,激动到双膝下跪。
面朝黑土,背朝天。
他将手里的烟掐灭,只见那黑土当中,钻出一个嫩尖。
“苞米……是苞米……”
大半辈子的农民,地里的庄稼咋能不认识。
仅仅只冒出一个尖,就肯定这是苞米苗,绝对不会错的。
心里的震惊,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要知道这苞米,才种下去三天而已,难道是野猪或者是野鸡,秋天那会儿藏起来的苞米?
但接下来他看到的,彻底打消了心中的疑问。
苞米长出来的嫩尖不止是一株,顺着播种留下来的垄向前看去,已经长出了七八。
就算没有出土,用手将上面的黑土扒拉几下,嫩芽立马露出来。
“小北你赶紧给我一拳头,这肯定不是真的,哪有苞米长这么快的!”
马四海感觉像是在做梦,谁不知道从苞米种下去,到长出苗子。
天气好得十多天,遇上倒春寒,那就不知道了。
就这种天气条件下,最开始种下去的苞米,竟然已经长出来了。
林北笑着把马四海扶起来,心想这才哪到哪啊,等后期灌溉的时候,再把营养液使上。
别人地里的苞米,还不到膝盖那么高,自已地里已经开始抽穗。
地得种,但不能太过于离谱,不然真就解释不清楚。
“老马叔,我跟您说过我的种子不一样,现在信了吧。”
马四海还是一脸震惊,嘴里一个劲在嘟囔着,要不是亲眼所见,打死他都会相信。
“按照这个速度,再过两天苗子全都出土,绿油油的一片。”
他仔细看着那些嫩苗,眼神里满是惊叹和欣喜。
老农民都是这样,看到地里长出庄稼苗,比娶媳妇那天还要高兴。
可没过半分钟,他突然又皱起了眉头,尽管有些扫兴,但话该说还得说。
“不好,按照去年的气候,过些天倒春寒来了,地里的苗子就得遭殃。”
倒春寒,北方每年都会经历的事情。
眼看着天气一天天热起来,人们刚把厚衣服换下,结果气温来了个大跳水。
这时候天气预报就会说,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南下,而大兴安岭距离最近。
一夜之间,河面搭上一层浮冰,外边也都是冰霜。
“老马叔您不知道,我这苞米的品种,能抵抗严寒的环境,气温到了零下也冻不死。”
林北解释着,空间出品必属精品。
耐寒耐寒,对耕地没什么要求,只要种下去就能活。
“要是真像你小子说的这样,咱们村试验成功,就可以大面积推广种植,到那时再也不怕饿肚子。”
马四海发出感叹,要是早点整出这个种子该多好,不过现在也不算晚。
粮食产量得到提升,光靠这一点,值得给这小子在村里树碑立传。
两人正聊着,林北敏锐的听觉,听到远方有车铃的声响。
前方进村的路上,一辆接着一辆的自行车,连接成了队伍,正通过村口的检查。
“老马你看那边,跟哪冒出这么些人?”
马四海还得瞅一阵子,这才看清楚确实有影子在动。
“哦,你还不知道吧,上山下乡开始了,估计这些人都是城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