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飞元真君万寿堂(十九)-《山河长生》

  严世蕃再次露出了那极尽贪婪的眼神令俞长生不寒而栗,严世蕃想要的东西一定不是他能轻易拿出的,但眼下的形势俞长生必须隐忍负重委曲求全,于是依然连连点头称是。

  严世蕃道:“不急,日后你肯定会知道的,还是先说说眼下的问题吧。

  俞大猷此次犯的可是杀害钦使监军的谋逆重罪,便是我和我父亲合力要保他、也不绝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要想一个妥善的办法才行,否则一旦陛下怪罪下来、我也扛不住。

  你这么机灵聪慧,想必不会全无想法就来找我,你可有什么主意?”

  俞长生知道严世蕃这是在考验自己,不管自己的能力究竟能不能做到,现在必须要让严世蕃认定他是个满腹智计心有城府之人,否则依照严世蕃的性格,若是面对一个什么作用都起不到、没有丝毫价值的蠢材,他随时都会把对方无情丢弃。

  此刻俞长生脑子飞速运转,反复琢磨着徐渭留给他的话,事到如今他只能硬着头皮把现在能想到的统统倒出来了。

  俞长生道:“小阁老,在下以为在有证人、有事实的情况下,再想要掩盖发生过的事情乃是下策。若要为俞大猷杀害赵文华一事翻案,就必须要把无理变为有理,要用大义对付大义。

  倘若能找出一个杀死赵文华的正当理由,那么俞大猷之罪就可以大大减轻,甚至是完全洗脱。不知小阁老您以为如何?”

  严世蕃闻言颇为满意,点了点头道:“那你认为这个正当理由应该是什么呢?”

  俞长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道:“通倭!”

  严世蕃笑道:“很好,和我想到一块去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若是一无是处的废物蠢材,便是救了也是白白浪费精力,看来你还是值得我花些力气的。

  赵文华通倭是个极好的理由,任他是陛下的钦使,可一旦能证明是他里通外国、危害大明江山,那杀了他就是有功无过。

  我会让你查看本案的详细卷宗,以及汪直让御史呈交的一应证据;我还会派人暗中请陆炳以他的名义安排你作为钦案证人一并上堂。你要自己从中找到破绽、以确保在堂上可以与对方合理辩驳。”

  俞长生道:“小阁老放心,不过想要证明赵文华通倭,恐怕人证物证乃是缺一不可。”

  严世蕃得意道:“那赵文华毕竟是我严家的家奴,我手里自然有他的把柄。这些年他与倭寇屡屡勾结,汪直徐海写给他的秘信,赵文华也交了一部分给我;

  我现在可以把这些证据再交给你,你就说是之前从赵文华那里偷来的,只是还没来得及检举。反正赵文华如今已是个死人,只要你能自圆其说,别人也无法辩驳。

  至于最重要的那个证人嘛,既然是活人一张嘴,只要我把他从王本固那里接手过来,他再在堂上怎么说,我自然有办法让他改口。

  如此只要证实了赵文华的通倭事实,陆炳看到我们严家都要保俞大猷,他自然也会做好人,徐阶见势也必定会马上迎合,那俞大猷自然也就没事了。”

  看着严世蕃三言两语轻描淡写间就把如此重大钦案的走向改写,俞长生对此人更加警惕,俞长生想要利用严世蕃的行为无疑于与狼共舞,走错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但眼下假意逢迎严家是俞长生唯一的选择,他记下了严世蕃的话、一切发展也果然按照了严世蕃的剧本进行到此。

  “万寿堂”内众人听着严世蕃一口咬定赵文华才是通倭之人、都不知所措,而严嵩早已经和儿子提前有所通气,他假意问道:“严世蕃,你为何这么肯定?”

  严世蕃道:“回阁老,下官虽与赵文华有私谊,但是证据摆在这里、世蕃不敢徇私枉法。

  此证人跟随赵文华多年深受其信任,是以知晓赵文华通倭的内幕,而且方才听他所说事情的前因后果也是合情合理。

  再加上另一证人俞长生所提交的书信更是板上钉钉的铁证,若是再对赵文华通倭罪行犹疑不定,岂不是执法不公!”

  王本固道:“小阁老,此事还需要再详查吧…”

  严世蕃反问他道:“王大人,倭寇的话和俞总兵的话,你为何偏偏选择相信前者,这未免也奇怪了吧?!”

  “疑似通倭”、这本是王本固先前参奏胡宗宪的罪行,现在严世蕃反用这般说辞对付他,王本固瞬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严嵩转而对俞大猷道:“罪员俞大猷,方才证人所说可是实情,你是否是因为发现赵文华通倭一事才将其诛杀,你为何没有把此事上奏朝廷呢?”

  这时俞大猷虽然还不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但看方才俞长生的自信表情,他已然猜到是俞长生与严家做了某种交易,现在严嵩问到了自己,他必须要有一个合理大义的解释。

  想到赵文华每次冠冕堂皇的样子,俞大猷顿了顿道:“回阁老,在下确实是因为发现赵文华通倭一事才招致其人要用王命旗牌灭口,下官迫不得已只能将其斩杀。

  然赵文华其人乃是陛下御前亲封的钦使,多年来深受圣恩眷宠,此人一言一行皆代表着天家脸面,若是下官直接向朝廷上奏揭发赵文华里通外国勾结倭寇之事,岂不是等于在说陛下识人不明,这等不忠之行实在是让陛下蒙尘!

  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是以下官一直都没有说明真相、为自己自清。”

  俞大猷这番话更是一记杀招,这一下让原本还想再说些什么的王本固彻底无言以对。

  严世蕃又继续道:“各位主审大人,除了赵文华通倭一事,关于此钦案,下官自己还在暗中做了一番调查。

  下官惊奇地发现,这些年赵文华于剿倭军费中上下其手、大肆敛财!其人贪污军饷之数足有十万四千余石,简直就是国之巨蠹!

  下官有核查账本在此,这般饕餮污吏本就是死不足惜罪不容诛!”

  喜欢山河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