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真想把女儿的房间都给搬到空间里去-《小农女捡个皇子当夫婿》

  卫骞听沐瑶说要减免平县百姓一年的赋税,当时激动的就给沐瑶跪下了。

  邦邦邦三个响头磕的沐瑶都有点不忍去看,卫骞额头上那肉眼可见鼓起的一个大包。

  “微臣替平县百姓感谢公主殿下的大恩大德。愿公主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卫骞是真心实意的感激沐瑶。

  他也感谢皇上把他调来了这里。

  毕冬也有样学样的磕了三个响头,不过是额头没起包而已。

  毕冬从这一刻起,对沐瑶的敬佩之情更深了。

  因为沐瑶免的是即将揣进自己腰包的银子。

  沐瑶的这条政令一出台,平县百姓一片欢呼。连带着对那两条政令颇有微词的一部分人,也都欣然的接受了。

  这日,沐瑶正在山上挑选可带去大夏的人选时,去大夏的沐三回来了。

  沐三向沐瑶详细的说了大夏国内的商业行情,和他们将要面临的阻力。

  沐三还说:“姑娘,我们在大夏京都内盘了两个不算太大的铺面。虽然不能建作坊,但可以售卖我们的产品。

  我们还在几个大的城镇买下了几个大庄子。建作坊绰绰有余。只不过要建作坊得经过当地衙门的同意。

  姑娘,沐七往周边城镇接着买庄子去了。龙七回到了太子南宫凌身边。

  属下来时,太子还让属下转告您,他一切安好,让您不要惦念。等这里的事情都处理好了再去也不迟。

  太子还说逍遥王已经做了大夏的右相,深得夏皇的器重。

  太子还给咱们皇上休书一封,让属下给带回来。”

  听了沐三的话,沐瑶的心里稍安。以南宫凌的聪慧和夏皇以及皇叔等人的支持,南宫凌在大夏的处境应该不会那么难。

  不过他身边的人手是个问题,传递个消息都费劲。自己到大夏得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信息网。

  沐瑶在空间里储存了大量的吃食和用品,又给宋奇他们留下了一些毒粉粉和香粉粉,以备不时之需。

  留在小南村的这段期间,沐瑶为了感谢肖林对自家以前的帮助,也为了小南村的老百姓。沐瑶把自己手绘的针灸穴位图送给了肖林。还给他详细讲解了施针的手法和要点。

  虽然时间仓促了点,但精髓沐瑶都写在了本子上。

  肖林做了好几年的郎中,不说医术有多么精湛,但也积攒了不少临床经验。

  可肖林的理解能力毕竟有限,对于沐瑶给他讲的东西,想要熟练的掌握运用,恐怕得个三年五载的时间。

  医之一道,博大精深。

  沐瑶不求肖林学的有多快。只要认识并了解人体各个穴位的作用,会行针刺穴。再结合脉案医理,能准确的运用针灸之术给人看病。哪怕时日长些,也是一名不错的中医了。

  要知道现代的中医可不全会针灸的。

  可让沐瑶没有想到的是,肖林好几天才能熟练找准的一个穴位,他那刚上蒙学三级的八岁儿子肖慕言,一天时间就能完成。

  肖慕言不喜欢父亲捣腾的中草药,却对针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沐瑶惊讶于肖慕言的天赋,更加用心的指导这父子二人学习针灸。

  沐瑶在小南村待了二十多天,肖慕言对于人体的穴位也掌握了七七八八。

  八岁的肖慕言竟然比他的父亲肖林学的都快。就是宣周在他面前也是拍马不及。

  就这样,沐瑶又有了第二个徒弟肖慕言。

  沐瑶本来就有开设医学堂的想法,苦于现在没有时间,只能先培养一批骨干。

  只可惜,古代没有印刷机,活体印刷倒是有,就是太慢了。要是把一整本黄帝内经都印刷出来,得两三个月。

  而且印刷板块字体较大,一本厚厚的黄帝内经要印刷出来,得订成四本厚厚的书籍。

  沐瑶不得不打消这个念头。等自己去大夏以后有时间再手抄一本书吧!

  造纸和印刷原本是一体的。奈何别人都说墨香,沐瑶认为墨是臭的。

  所以沐瑶从不踏进印刷厂。就是弟弟沐潇研墨她也从未帮过忙。

  沐瑶决定等大夏的事情告一段落,她就把心思都用到开医学堂这上面来。

  相比开作坊赚银子,沐瑶更喜欢的是治病救人,造福苍生。就算是完成军长奶奶的愿望吧!

  沐瑶要出发,给刘氏忙的不行。光是油饼就烙了三天,装满了好几大箩筐。

  沐瑶爱吃的尖椒肥肠、糖醋排骨、酱鸡腿等菜,刘氏也做了好几大盆。

  沐瑶把蓝庭都给堆满了。爹爹给她带的二三十坛果酒又把竹屋给霸占了。

  要不是沐瑶拦着,刘氏都得把竹屋的床堆满沐瑶的衣物。

  “娘亲,我只带几件换洗的衣物就行。大夏那边也有成衣铺子的。

  再说,女儿又不是不回来了。在家也是要穿衣服的啊!”沐瑶说。

  刘氏这才放下了手里的包袱。但想到女儿这次去大夏,可比不得在京城。

  女儿有空间,又有那么多人保护着。刘氏倒不太担心她的安危。

  只是女儿想回来一趟可就不容易了。

  刘氏一想到这个,眼圈就泛红。

  再不舍,沐瑶还是在三月初六这天离开了小南村。

  在沐成和刘氏的一再坚持下,沐五和沐八又跟在了沐瑶的身边。

  “闺女,我和你娘亲有宋奇他们护着,还有左将军那两千精兵二十四小时驻守村外。别说是陌生人进村,就是野猫也进不来一只的。

  以后爹爹也不会出平县,去远的地方。而且瑶一、瑶二、瑶三、瑶四他们也寸步不离的跟着爹爹呢。

  闺女,家里人你都不用惦记,千万要照顾好自己。”

  瑶一是沐成给山上的新兵起的名字,意思是闺女的兵。

  沐成说完转头又对北四、沐一几人说道:“北四,数字兄弟,今后瑶儿就拜托你们照顾了。一定要把她再平平安安的带回来。

  你们也都要平平安安的,因为这里也是你们的家。”

  沐成的话让北四几人动容。

  沐瑶被册封公主时,永平帝对沐成夫妻俩也是有赏赐的。

  永平帝想让沐成做平县之主,又怕他有解决不了的事,还得沐瑶帮忙。他的羽瑶公主还得受累。

  于是永平帝就赐了沐成平顺侯。

  可沐瑶直接替爹爹回绝。理由是爹爹无功于朝廷,若得此爵位,恐遭人非议。

  永平帝这才作罢。

  消息传回小南村时,沐成非但没生气,还夸闺女识大体,懂进退,没有被名利冲昏了头脑。是他沐成的骄傲。

  公主的平民父亲和侯爷,那地位可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的。

  沐成夫妻俩淡泊名利,虽然女儿做了公主,儿子中了举人,但这夫妻俩依然是勤恳劳作,和蔼待人。

  沐成夫妇就是对待北四以及府里的下人,都是和和气气的。府里的下人哪个不夸哪个不赞的!

  所以,北四等人听得沐成如此说,眼眶都有些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