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真实想法-《重生80:打猎喂饱小娇妻》

  次日清晨,天空中飘起了雪花,寒意仿佛渗进了骨头缝里。

  王天穿上厚实的棉袄,告别了眼神担忧的张青,去了县城。

  林苗苗一早,便在报社等王天了。

  她在办公室里焦急的踱步,眼中也充满了期待。

  不多时,王天终于到了。

  林苗苗简单说了一下,一大早打听到的情况。

  “天哥,情况和你昨晚预料的差不多,现在反对的声音,还是挺多的。”

  “你真的决定,要亲自去一趟吗?万一有工人情绪激动,可就麻烦了......”

  王天看着林苗苗紧张的样子,忍不住闷笑一声。

  “咱们是去解决问题的,又不是坑害工人的,有什么好怕的?”

  “只要没人从中挑事,你预想的情况,应该都不会发生。”

  “总之,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遛遛吧。”

  林苗苗听着王天的安抚,脸色稍缓,点了点头。

  “好,那我们走吧。”

  工人集中居住的地方,在砖厂的后面的两条街上。

  当初砖厂刚刚建立的时候,还是国营企业,为了让工人稳定的在厂子里工作,便申请了住房福利。

  这两条街,或租或买,价钱都很便宜。

  只是这好景不长,没过几年,便被赵青山一伙人控制了主权。

  再加上易江县这两年经济情况不好,一直在闹饥荒,砖厂的情况,才会雪上加霜。

  工人一直被瞒在鼓里,有情绪也正常。

  林苗苗搓了搓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巷口。

  “天哥,前面就到了。”

  “要不要我先去找那几个工人代表,先和你聊聊?”

  王天摇摇头,“先不用,林记者,你先找个背风的地方等我一会儿。”

  “天哥,你这是.......”

  “工人们认识你的样子,只要你出现,工人们就会认为你代表着政府。”

  “所以我打算,用普通人的身份先去打听一下,了解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和顾虑,所以你先等会儿。”

  林苗苗点点头,不再多话。

  “好,那我在这等你。”

  王天紧了紧领口,独自走进了巷子中。

  低矮的屋檐下,随处可见穿着旧棉袄无所事事的工人。

  他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的话题,基本就是围绕两点。

  一是昨天林苗苗提出的入股掏钱的事情,二是未来的生计问题。

  声音虽然并不激烈,但是语气中都分外沉重。

  连带着空气中,都飘散着焦虑不安的味道。

  “林记者的意思是,政府打算让咱们掏钱,可是咱们刚把血汗钱讨回来,现在又要去填砖厂的无底洞吗?”

  “你们说,汪局长之前的承诺,会不会是逢场作戏?”

  “毕竟咱们的工资,可是一大笔钱,当官的,哪有不捞油水的?”

  “哼,我也觉得其中有鬼,这工资刚讨回来没几天,都还没捂热乎呢,政府就又惦记上了,太可疑了。”

  “不能吧?我觉得林记者和汪局长,都是好人啊,最起码不像赵青山刘敬那么心黑。”

  王天放缓脚步,脸色微变,心里却在冷笑。

  果真是升米恩斗米仇,总有不知好歹的人。

  不过一路听下来,这样的工人,倒是少数。

  就算质疑政府不会为他们的生计考虑,也不会说林苗苗半句坏话。

  毕竟当初,林苗苗挺身而出,是许多人都亲眼见到的。

  更多的问题,在于就算填不上这个窟窿,砖厂还能不能重新振作起来。

  他们的掏的钱,会不会打水漂没有回报之类的问题。

  王天忽然停住了脚步,一个上了年纪的工人,正对着几个愁眉不展的同伴叹气。

  “唉,咱们就是命苦,这要是当初的厂子,别说五十一百,就算再多一点,我也得掏这个钱!”

  “可这......现在的砖厂,就是个烫手的毒疮,捂不得也刮不掉,真是没辙......”

  王天扫了一眼其余几人的反应,一个中年男人忍不住开了口。

  “刘叔,话虽然这样说,但是砖厂从前的效益,还是不错的。”

  “要不是赵青山这伙人祸害的,肯定不会落到今天的下场。”

  “既然政府都给咱们出主意了,要不然,就试试吧。”

  被称作刘叔的工人叹口气,无奈的摆摆手。

  “看大家伙怎么想吧,要是大部分人都同意,那就只能这样了。”

  王天的目光落在中年男人身上,默默记下了他的面容。

  随后,他便不动声色的离开了巷子。

  林苗苗正在原处焦急的等待着,肩头已经落了一层薄薄的雪花。

  “天哥,情况怎么样?”

  林苗苗急忙迎上去,急切的问道。

  王天搓了搓手,双眼却亮的惊人。

  “比预想的要好一些。”

  “真的?”林苗苗双眼一亮,也有些激动。

  “嗯,大部分工人都在犹豫,提出的问题,都是人之常情。”

  “最主要的,是要让工人们相信,砖厂能够重新振作起来,也让他们相信我,可以将事情办成。”

  林苗苗点点头,也有了信心。

  “天哥,那我们现在过去?”

  “好,咱们先去那几个工人代表的家,有个叫刘叔的,你认识吗?”

  林苗苗应了一声,“刘叔是厂里最老的员工了,他是工人代表之一。”

  “果然如此,那就去他家。”

  “走吧。”

  两人下定决心,便去了刘叔家。

  家门口,刚刚聊天的几人已经散了。

  刘叔拿着扫把,扫着门前的薄雪,身子有些佝偻。

  “刘叔!”

  林苗苗开口打了个招呼,刘叔立马热情的迎上来。

  “林记者,是不是政府那边又有什么消息了?”

  “快进屋和我说说。”

  林苗苗点点头,进了院子,先介绍了一下王天。

  “刘叔,这位叫王天,是王家屯的村长,也是汪局长这次选定的管理人。”

  刘叔应了一声,下意识的打量起王天,见他如此年轻,脸色有些不悦。

  “小伙子,你看着不大吧,还没有三十吧?”

  王天笑笑,“刘叔,您是觉得,我太年轻,镇不住厂子吗?”

  刘叔有些尴尬,却没有反驳。

  很显然,他就是这个意思。

  易江县有头有脸的生意人,各个都上了些年纪,最年轻的,也有四十多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