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中,陈蒨兴高采烈地推开陈霸先书房大门,眉眼中的笑意难以掩盖:“大哥,可靠消息,刘龑虎视荆南,李定国正在攻打巫县,刘裕发兵江陵,关将军亦在筹措当中。”
“孙策四面环敌,命不久矣!咱们马上就能逃出去了。”
陈霸先闻言呵呵一笑,示意陈蒨坐到自己旁边,眸中流露出压抑许久之后的欢快:“现在只待关将军传来消息!”
不过,陈霸先没料到的是,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李定国、刘龑、刘裕在武德二年一月便发兵荆州,可关羽一直拖到二月才围了樊城。但这并非是出了什么差错,而是关羽有意为之。
巫县城外,李定国一万大军列阵城外。武庙六十四将之一的陶侃将兵一千驻守此城,坚壁清野,严防以待。
郭子仪手下一共三千人,巫县之后的秭归、夷陵等地亦需驻守,因而其部将陶侃手中只有一千人。
巫县本为小城,但陶侃上任后为抵御张献忠而进行了扩建,使之防御力有所提升。
兀突骨自告奋勇道:“俺麾下藤甲兵,刀枪不入,攻城时只怕投石车与床弩,任他箭雨如蝗亦不受影响,可任先登!”
李定国听罢大喜,赏兀突骨蜀锦三百匹,以其部为先登攻城。
木鹿大王见兀突骨受赏,颇为眼红,亦请命道:“巫县地处山地之中,士卒难以通行,军阵不好展开,可我的野兽们却最擅长在其中奔驰。”
“请将军允许我带着野兽绕到后方,摧毁敌方粮道。如此一来,巫县很快就能攻克。”
李定国颔首答应了木鹿大王的请求,同样赏赐木鹿大王蜀锦三百匹,心中喜不自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蛮人多才多艺,李定国料定如此可激励蛮人奋勇作战,是故赏赐得特别大方。
对钱的喜爱可不分汉人蛮人,在李定国大手笔的赏赐下,军队士气大增,攻城时喊杀声震天,攻势如同汹涌不绝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不给陶侃任何喘息的机会。
陶侃坐镇城中指挥作战,听闻李定国麾下有一支蛮人军队不惧羽箭、无畏刀剑时大吃一惊,旋即下令道:“把所有投石车、床弩全部推到城墙上,绝不能让这支部队攀上城墙!”
手下闻言略显迟疑,试探着说道:“火力全开的话,恐怕城中积攒的石块几日便会见底。”
陶侃叹息:“贼来势汹汹,只得如此了。”
手下领命离去。
然而,在陶侃下达全力守城命令后仅仅一个时辰,便又有军卒来报:“李军云梯已架于城墙之上。”
陶侃问道:“哪面城墙?”
军卒答道:“四面皆有!”
陶侃倒吸一口冷气,震惊于李军之战力。
他腹诽道:李军士气如虹,攻势猛烈,而我军方历豫州大败,郭将军麾下只有三千人可用,正面迎战恐非上策,该暂避其锋芒才对。
夜晚,李定国暂缓攻势。巫县城墙被鲜血染成暗红色,城下尸体无数,骇人无比。
陶侃统计损失,惊觉第一天竟然就战死了足足百人,带伤者更是三百有余,占到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巡查军营时,士兵们唉声叹气,言语中怨气颇深,战意全无,更是坚定了陶侃撤军的想法。
回到府中后,陶侃立刻修书一封于郭子仪,阐明利害期望撤退。
东城门缓缓拉开一条缝,透出些许火光,五名使者骑快马出城,走山径避开李定国大军,前往秭归。
马蹄声踏踏,回荡在寂静的黑夜中。忽然,使者队长猛地提拽缰绳,忌惮地看着四周。
他三十多岁,左脸处有一道延伸至胸膛的伤痕,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五人胯下的战马俱簌簌发抖,不安地四处张望——以五人所在地为中心,周围的黑暗中出现密密麻麻的深绿色瞳孔,闪烁着凌冽凶光。
“是狼群!”一人惊呼。
队长当机立断,大吼道:“用火把点燃衣服,野兽畏火,不敢轻易靠近。再刺伤战马,以最快速度冲出去!”
“摆脱狼群后再设法熄灭火焰,谁都不许掉队!”
语毕,队长率先点燃衣物,拔出佩刀刺进马屁股当中。战马吃痛,疾驰出去。
然而,出乎队长预料的是,群狼们尽管表现出了对火焰的害怕,看到他冲过来的第一时间身体向后倾斜,可马上便恢复了正常。
几头年轻力壮的狼从同一方向同时撞击战马。
马匹被撞翻,群狼一拥而上,连人带马啃食殆尽。
一只老狼叼着书信,跳跃几下进入一处山洞之中,递给洞中烤火取暖的蛮人。
蛮人看不懂汉语,索性直接传回到李定国军中。
凌晨时,李定国收到陶侃发出的书信,大喜过望,对诸将说道:“第一日攻城使陶军损失惨重,保持攻势继续进攻,不出几日必能破城!”
“传令木鹿,命他率野兽军队埋伏于陶侃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大概率陶侃很快就会弃城而逃,务必在路上拦截其军队!”
于是乎,攻势再起。李定国亲率主力进攻西城墙,庞德、马岱带两千人围北墙,孟获、孟优领两千人围南墙,为李定国分担压力。
围三缺一,是为进一步摧毁孙军的士气。
《孙子兵法》有言:十则围之,意思是当己方兵力是敌人的十倍时,可以采取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李定国有一万人,陶侃只有一千人,人数恰好是陶侃的十倍。虽说并非益州精锐,然有藤甲兵、野兽相助。何况荆州的精锐尽数折戟于豫州,陶侃的部队也并非什么精锐之师。
第二天攻防战结束时,巫县城中的可战之兵已不足五百。
陶侃深夜召集军中将官,对众人说道:“李贼来势汹汹,非我等可挡也,该避其锋芒。”
“今夜子时,我等率军从东门出,撤往秭归。琼妖纳延,由你作先锋开路!”
琼妖纳延出列,腰板挺得极直,朗声称喏,转身前往军营做准备。其头戴镔铁盔,披挂锁子甲,身穿红锦袍,威风凛凛。
86的武力中规中矩,但他已是当下军中武力最高之人,因行事光明磊落而备受陶侃青睐。
望着对方离去的方向,陶侃心中叹息:若非事不得已,侃万不会出卖将军。
李定国围三缺一来引诱我军撤退的目的太过明显,撤退路上必有李定国伏兵。不牺牲将军,只怕我军要全军覆没在此地啊!
“孙策四面环敌,命不久矣!咱们马上就能逃出去了。”
陈霸先闻言呵呵一笑,示意陈蒨坐到自己旁边,眸中流露出压抑许久之后的欢快:“现在只待关将军传来消息!”
不过,陈霸先没料到的是,这一等就是一个月。
李定国、刘龑、刘裕在武德二年一月便发兵荆州,可关羽一直拖到二月才围了樊城。但这并非是出了什么差错,而是关羽有意为之。
巫县城外,李定国一万大军列阵城外。武庙六十四将之一的陶侃将兵一千驻守此城,坚壁清野,严防以待。
郭子仪手下一共三千人,巫县之后的秭归、夷陵等地亦需驻守,因而其部将陶侃手中只有一千人。
巫县本为小城,但陶侃上任后为抵御张献忠而进行了扩建,使之防御力有所提升。
兀突骨自告奋勇道:“俺麾下藤甲兵,刀枪不入,攻城时只怕投石车与床弩,任他箭雨如蝗亦不受影响,可任先登!”
李定国听罢大喜,赏兀突骨蜀锦三百匹,以其部为先登攻城。
木鹿大王见兀突骨受赏,颇为眼红,亦请命道:“巫县地处山地之中,士卒难以通行,军阵不好展开,可我的野兽们却最擅长在其中奔驰。”
“请将军允许我带着野兽绕到后方,摧毁敌方粮道。如此一来,巫县很快就能攻克。”
李定国颔首答应了木鹿大王的请求,同样赏赐木鹿大王蜀锦三百匹,心中喜不自胜。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何况蛮人多才多艺,李定国料定如此可激励蛮人奋勇作战,是故赏赐得特别大方。
对钱的喜爱可不分汉人蛮人,在李定国大手笔的赏赐下,军队士气大增,攻城时喊杀声震天,攻势如同汹涌不绝的海浪,一波接着一波,不给陶侃任何喘息的机会。
陶侃坐镇城中指挥作战,听闻李定国麾下有一支蛮人军队不惧羽箭、无畏刀剑时大吃一惊,旋即下令道:“把所有投石车、床弩全部推到城墙上,绝不能让这支部队攀上城墙!”
手下闻言略显迟疑,试探着说道:“火力全开的话,恐怕城中积攒的石块几日便会见底。”
陶侃叹息:“贼来势汹汹,只得如此了。”
手下领命离去。
然而,在陶侃下达全力守城命令后仅仅一个时辰,便又有军卒来报:“李军云梯已架于城墙之上。”
陶侃问道:“哪面城墙?”
军卒答道:“四面皆有!”
陶侃倒吸一口冷气,震惊于李军之战力。
他腹诽道:李军士气如虹,攻势猛烈,而我军方历豫州大败,郭将军麾下只有三千人可用,正面迎战恐非上策,该暂避其锋芒才对。
夜晚,李定国暂缓攻势。巫县城墙被鲜血染成暗红色,城下尸体无数,骇人无比。
陶侃统计损失,惊觉第一天竟然就战死了足足百人,带伤者更是三百有余,占到了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巡查军营时,士兵们唉声叹气,言语中怨气颇深,战意全无,更是坚定了陶侃撤军的想法。
回到府中后,陶侃立刻修书一封于郭子仪,阐明利害期望撤退。
东城门缓缓拉开一条缝,透出些许火光,五名使者骑快马出城,走山径避开李定国大军,前往秭归。
马蹄声踏踏,回荡在寂静的黑夜中。忽然,使者队长猛地提拽缰绳,忌惮地看着四周。
他三十多岁,左脸处有一道延伸至胸膛的伤痕,作战经验非常丰富。
五人胯下的战马俱簌簌发抖,不安地四处张望——以五人所在地为中心,周围的黑暗中出现密密麻麻的深绿色瞳孔,闪烁着凌冽凶光。
“是狼群!”一人惊呼。
队长当机立断,大吼道:“用火把点燃衣服,野兽畏火,不敢轻易靠近。再刺伤战马,以最快速度冲出去!”
“摆脱狼群后再设法熄灭火焰,谁都不许掉队!”
语毕,队长率先点燃衣物,拔出佩刀刺进马屁股当中。战马吃痛,疾驰出去。
然而,出乎队长预料的是,群狼们尽管表现出了对火焰的害怕,看到他冲过来的第一时间身体向后倾斜,可马上便恢复了正常。
几头年轻力壮的狼从同一方向同时撞击战马。
马匹被撞翻,群狼一拥而上,连人带马啃食殆尽。
一只老狼叼着书信,跳跃几下进入一处山洞之中,递给洞中烤火取暖的蛮人。
蛮人看不懂汉语,索性直接传回到李定国军中。
凌晨时,李定国收到陶侃发出的书信,大喜过望,对诸将说道:“第一日攻城使陶军损失惨重,保持攻势继续进攻,不出几日必能破城!”
“传令木鹿,命他率野兽军队埋伏于陶侃撤退的必经之路上。大概率陶侃很快就会弃城而逃,务必在路上拦截其军队!”
于是乎,攻势再起。李定国亲率主力进攻西城墙,庞德、马岱带两千人围北墙,孟获、孟优领两千人围南墙,为李定国分担压力。
围三缺一,是为进一步摧毁孙军的士气。
《孙子兵法》有言:十则围之,意思是当己方兵力是敌人的十倍时,可以采取包围战术,全歼敌军。
李定国有一万人,陶侃只有一千人,人数恰好是陶侃的十倍。虽说并非益州精锐,然有藤甲兵、野兽相助。何况荆州的精锐尽数折戟于豫州,陶侃的部队也并非什么精锐之师。
第二天攻防战结束时,巫县城中的可战之兵已不足五百。
陶侃深夜召集军中将官,对众人说道:“李贼来势汹汹,非我等可挡也,该避其锋芒。”
“今夜子时,我等率军从东门出,撤往秭归。琼妖纳延,由你作先锋开路!”
琼妖纳延出列,腰板挺得极直,朗声称喏,转身前往军营做准备。其头戴镔铁盔,披挂锁子甲,身穿红锦袍,威风凛凛。
86的武力中规中矩,但他已是当下军中武力最高之人,因行事光明磊落而备受陶侃青睐。
望着对方离去的方向,陶侃心中叹息:若非事不得已,侃万不会出卖将军。
李定国围三缺一来引诱我军撤退的目的太过明显,撤退路上必有李定国伏兵。不牺牲将军,只怕我军要全军覆没在此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