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道深处的风贴着石壁滑过,带着一股陈年岩层特有的干涩气息。叶凌霄站在最前,剑未出鞘,但指节已扣紧剑柄。他肩头的布料被血浸透了一圈,颜色比刚才更深了些,每走一步,那股闷痛就顺着经络往上爬。
沈清璃跟在他半步之后,指尖始终轻触右侧石壁。她的呼吸比先前缓了许多,可掌心微颤,显是灵力消耗未复。她忽然停顿,眉心一跳:“灵流变了方向,不是直下的,有拐折。”
故人没应声,只从怀中取出一面铜镜。镜面斑驳,边缘刻着一圈扭曲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符文的残迹。他将镜子抵在墙上一道蛇形刻痕前,右手结印,指尖掠过镜背三处凹点。
嗡——
一声极低的震鸣自石缝间渗出,仿佛地底传来的一记轻叩。铜镜表面浮起一层灰蒙蒙的光,原本模糊的刻痕竟在镜中缓缓延展,化作一条蜿蜒线路,向西北延伸而去。
“这是……旧时地脉图。”故人声音压得极低,“不是他们画的,是这地方本身留下的。”
叶凌霄凑近去看,目光落在末端那个环形标记上。那符号他见过,在师傅留下的残卷里,称为“双枢之眼”——传说中能逆转龙脉流向的关键阵核。若真被激活,整条地脉都会倒灌,山崩河裂只是开始。
“他们要的不是破坏。”他低声说,“是要把这条脉改造成活祭阵。”
沈清璃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瞳孔微缩。“我能感觉到一点回响,很弱,但在动。就像……有人在里面维持运转。”
“谁能在那种地方活着?”故人皱眉,“千年前封禁幽墟枢庭时,进去的七位长老全数枯死,连魂都没留下。”
“可现在不一样。”沈清璃抬手,指向自己心口,“我不是靠术法感知的,是这里在发烫。像有东西在呼应我。”
叶凌霄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他知道她体内那道封印,是幼时一场劫难后留下的,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来历。此刻她面色苍白,却眼神坚定。
“不管是不是陷阱,都得去。”他说,“放任不管,整个南境都会塌进地底。”
故人沉默片刻,收起铜镜。“那就只能信这个标记。但它不会明写死路在哪,真正的危险藏在选择里。”
话音刚落,前方通道骤然分岔。三条入口并列而立,宽度相仿,石色相近,唯独空气中流动的气息略有不同。中间那条静得过分,连风都不曾穿过;右边的则隐约泛着腐味,像是久不通气的墓室;左边的虽窄,却有一丝微弱的灵波动荡,与铜镜映出的路线隐隐契合。
“时间不多了。”沈清璃忽然开口,“刚才那股波动又快了,现在是四息一次。他们在催什么?”
叶凌霄蹲下身,拔出短刃,在地上划出一个简易方位图。他以剑尖为标尺,将方才铜镜所示路线与眼前三道入口对应起来。
“中间太静,必有断脉陷阱。”他指着中央通道,“一旦踏入,灵流会被瞬间抽空。”
故人点头:“右边也不对。腐气太浓,说明空气停滞已久,不可能是最近通行的路径。”
“那就只剩左边。”沈清璃伸手按在左道石框上,“这里的石头还有余温,不到半个时辰前有人走过。”
叶凌霄站起身,正要迈步,忽觉肩头一阵刺麻,整条右臂几乎脱力。他咬牙撑住墙壁,冷汗滑过鬓角。
“你撑得住?”故人扶了他一把。
“没事。”他甩开手,重新握紧剑柄,“只是血流多了些。”
沈清璃没说话,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迅速扎入他颈侧一处穴位。一丝清凉感顺着手少阳经蔓延开来,麻痹稍减。
“别乱动。”她收回针,声音平静,“再伤深一分,手臂就得废。”
叶凌霄没回应,只朝左侧通道点了点头:“走吧。”
三人依次进入。通道比想象中更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石壁上的刻痕愈发密集,不再是简单的符文,而是成组排列的楔形印记,像是某种记录方式。故人边走边用指甲刮下几处粉末,放入随身小囊。
“这些不是警告。”他低声道,“是计数。每一组相差七划,重复三次后加一道横线。”
“什么意思?”叶凌霄问。
“可能是时间标记。”沈清璃接道,“七息一次,和我们之前感应到的波动频率一致。”
“他们在计时。”故人脸色沉了下来,“而且已经进行了二十一轮。”
叶凌霄脚步一顿。二十一轮,就是一百四十七息。如果每次波动代表一次能量传输,那核心节点至少已被启动两次以上。
“不能再拖。”他说,“我们必须赶在第三次完成前切断源头。”
沈清璃忽然抬手示意停下。她俯身贴地,耳朵靠近地面裂缝。几息后,她抬头:“下面有动静,不是机器,也不是风。是脚步声,很轻,但确实在移动。”
“活人?”故人问。
“不确定。”她摇头,“节奏太稳,不像正常行走。更像是……被牵引着走。”
叶凌霄望向前方黑暗,眼中寒意渐起。“不管是什么,只要还在动,就说明还没彻底封闭。”
他率先前行,脚步加快。通道开始向下倾斜,坡度越来越陡。空气变得潮湿,脚底踩着一层薄薄的碎屑,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约莫行出十丈,前方出现一块凸出的岩台。台上搁着一块石板,表面覆盖着厚厚尘土。故人上前拂去灰尘,露出下方刻痕——正是他们在铜镜中看到的那个环形标记,只是这次,旁边多了一行小字。
“归元启门,血契通幽。”
沈清璃念完,眉头紧锁。“这不是指引,是提示。告诉后来者该怎么打开它。”
“或者,怎么触发它。”故人手指抚过那行字,“‘血契’二字,意味着需要献祭才能激活。”
叶凌霄盯着那符号,忽然想起什么。“师傅说过,双枢阵眼必须由两方血脉共同开启,一方为引,一方为锁。若只用单边,阵就会失控。”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已经抓到了另一边的人?”沈清璃看向他。
“不一定非得活着。”故人冷冷道,“只要带出一滴血,就能骗过阵眼识别。”
沉默在三人之间蔓延。如果对方已经掌握了完整的开启条件,那么留给他们的窗口期,或许只剩下最后一次中断机会。
“继续走。”叶凌霄转身,“我们必须亲眼确认。”
他们绕过岩台,通道再次收窄。这一次,石壁上出现了新的痕迹——几道深深的抓痕,嵌在岩石表面,像是有人用尽全力想要停下却被拖走。
沈清璃伸手触碰其中一道,指尖传来一丝温热。她猛然缩手:“刚留下不久。”
故人掏出罗盘,指针剧烈晃动,最终指向左前方。“地磁紊乱加剧,说明离核心不远了。最多还有三十丈。”
叶凌霄握紧剑,呼吸放轻。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是陷阱,但也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三人加快脚步。通道尽头隐约透出一抹暗红色微光,像是从地下深处渗上来的血色雾气。
就在他们即将踏出最后一段时,沈清璃突然停下。
“等等。”她低声说,“你们听。”
寂静中,传来一种极细微的声音——像是金属齿轮缓慢转动,又像某种机械在规律运作。
咔、咔、咔……
每隔四息,响一次。
沈清璃跟在他半步之后,指尖始终轻触右侧石壁。她的呼吸比先前缓了许多,可掌心微颤,显是灵力消耗未复。她忽然停顿,眉心一跳:“灵流变了方向,不是直下的,有拐折。”
故人没应声,只从怀中取出一面铜镜。镜面斑驳,边缘刻着一圈扭曲纹路,像是某种古老符文的残迹。他将镜子抵在墙上一道蛇形刻痕前,右手结印,指尖掠过镜背三处凹点。
嗡——
一声极低的震鸣自石缝间渗出,仿佛地底传来的一记轻叩。铜镜表面浮起一层灰蒙蒙的光,原本模糊的刻痕竟在镜中缓缓延展,化作一条蜿蜒线路,向西北延伸而去。
“这是……旧时地脉图。”故人声音压得极低,“不是他们画的,是这地方本身留下的。”
叶凌霄凑近去看,目光落在末端那个环形标记上。那符号他见过,在师傅留下的残卷里,称为“双枢之眼”——传说中能逆转龙脉流向的关键阵核。若真被激活,整条地脉都会倒灌,山崩河裂只是开始。
“他们要的不是破坏。”他低声说,“是要把这条脉改造成活祭阵。”
沈清璃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瞳孔微缩。“我能感觉到一点回响,很弱,但在动。就像……有人在里面维持运转。”
“谁能在那种地方活着?”故人皱眉,“千年前封禁幽墟枢庭时,进去的七位长老全数枯死,连魂都没留下。”
“可现在不一样。”沈清璃抬手,指向自己心口,“我不是靠术法感知的,是这里在发烫。像有东西在呼应我。”
叶凌霄看了她一眼,没说话。他知道她体内那道封印,是幼时一场劫难后留下的,连她自己都说不清来历。此刻她面色苍白,却眼神坚定。
“不管是不是陷阱,都得去。”他说,“放任不管,整个南境都会塌进地底。”
故人沉默片刻,收起铜镜。“那就只能信这个标记。但它不会明写死路在哪,真正的危险藏在选择里。”
话音刚落,前方通道骤然分岔。三条入口并列而立,宽度相仿,石色相近,唯独空气中流动的气息略有不同。中间那条静得过分,连风都不曾穿过;右边的则隐约泛着腐味,像是久不通气的墓室;左边的虽窄,却有一丝微弱的灵波动荡,与铜镜映出的路线隐隐契合。
“时间不多了。”沈清璃忽然开口,“刚才那股波动又快了,现在是四息一次。他们在催什么?”
叶凌霄蹲下身,拔出短刃,在地上划出一个简易方位图。他以剑尖为标尺,将方才铜镜所示路线与眼前三道入口对应起来。
“中间太静,必有断脉陷阱。”他指着中央通道,“一旦踏入,灵流会被瞬间抽空。”
故人点头:“右边也不对。腐气太浓,说明空气停滞已久,不可能是最近通行的路径。”
“那就只剩左边。”沈清璃伸手按在左道石框上,“这里的石头还有余温,不到半个时辰前有人走过。”
叶凌霄站起身,正要迈步,忽觉肩头一阵刺麻,整条右臂几乎脱力。他咬牙撑住墙壁,冷汗滑过鬓角。
“你撑得住?”故人扶了他一把。
“没事。”他甩开手,重新握紧剑柄,“只是血流多了些。”
沈清璃没说话,从袖中取出一枚银针,迅速扎入他颈侧一处穴位。一丝清凉感顺着手少阳经蔓延开来,麻痹稍减。
“别乱动。”她收回针,声音平静,“再伤深一分,手臂就得废。”
叶凌霄没回应,只朝左侧通道点了点头:“走吧。”
三人依次进入。通道比想象中更窄,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石壁上的刻痕愈发密集,不再是简单的符文,而是成组排列的楔形印记,像是某种记录方式。故人边走边用指甲刮下几处粉末,放入随身小囊。
“这些不是警告。”他低声道,“是计数。每一组相差七划,重复三次后加一道横线。”
“什么意思?”叶凌霄问。
“可能是时间标记。”沈清璃接道,“七息一次,和我们之前感应到的波动频率一致。”
“他们在计时。”故人脸色沉了下来,“而且已经进行了二十一轮。”
叶凌霄脚步一顿。二十一轮,就是一百四十七息。如果每次波动代表一次能量传输,那核心节点至少已被启动两次以上。
“不能再拖。”他说,“我们必须赶在第三次完成前切断源头。”
沈清璃忽然抬手示意停下。她俯身贴地,耳朵靠近地面裂缝。几息后,她抬头:“下面有动静,不是机器,也不是风。是脚步声,很轻,但确实在移动。”
“活人?”故人问。
“不确定。”她摇头,“节奏太稳,不像正常行走。更像是……被牵引着走。”
叶凌霄望向前方黑暗,眼中寒意渐起。“不管是什么,只要还在动,就说明还没彻底封闭。”
他率先前行,脚步加快。通道开始向下倾斜,坡度越来越陡。空气变得潮湿,脚底踩着一层薄薄的碎屑,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约莫行出十丈,前方出现一块凸出的岩台。台上搁着一块石板,表面覆盖着厚厚尘土。故人上前拂去灰尘,露出下方刻痕——正是他们在铜镜中看到的那个环形标记,只是这次,旁边多了一行小字。
“归元启门,血契通幽。”
沈清璃念完,眉头紧锁。“这不是指引,是提示。告诉后来者该怎么打开它。”
“或者,怎么触发它。”故人手指抚过那行字,“‘血契’二字,意味着需要献祭才能激活。”
叶凌霄盯着那符号,忽然想起什么。“师傅说过,双枢阵眼必须由两方血脉共同开启,一方为引,一方为锁。若只用单边,阵就会失控。”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已经抓到了另一边的人?”沈清璃看向他。
“不一定非得活着。”故人冷冷道,“只要带出一滴血,就能骗过阵眼识别。”
沉默在三人之间蔓延。如果对方已经掌握了完整的开启条件,那么留给他们的窗口期,或许只剩下最后一次中断机会。
“继续走。”叶凌霄转身,“我们必须亲眼确认。”
他们绕过岩台,通道再次收窄。这一次,石壁上出现了新的痕迹——几道深深的抓痕,嵌在岩石表面,像是有人用尽全力想要停下却被拖走。
沈清璃伸手触碰其中一道,指尖传来一丝温热。她猛然缩手:“刚留下不久。”
故人掏出罗盘,指针剧烈晃动,最终指向左前方。“地磁紊乱加剧,说明离核心不远了。最多还有三十丈。”
叶凌霄握紧剑,呼吸放轻。他知道,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可能是陷阱,但也可能是唯一的出路。
三人加快脚步。通道尽头隐约透出一抹暗红色微光,像是从地下深处渗上来的血色雾气。
就在他们即将踏出最后一段时,沈清璃突然停下。
“等等。”她低声说,“你们听。”
寂静中,传来一种极细微的声音——像是金属齿轮缓慢转动,又像某种机械在规律运作。
咔、咔、咔……
每隔四息,响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