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越来越深。
当窗外的更夫敲响三更的梆子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楚玄逸猛地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落在了阿九身上,一个大胆至极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豁然成型。
“王爷,”他开口,“或许……我们都想错了方向。”
萧煜停下脚步看向他,“玄逸,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之前所有的计策都是建立在‘暗中行事’、‘偷偷摸摸’的基础之上,但云家父女既然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必然已经将所有我们能想到的暗路全都堵死了,他们最不怕的就是我们和他们玩阴的。”
“所以,我们不能再走暗道了。”
“那走什么?”萧煜皱眉。
楚玄逸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眼神里却带着一丝疯狂。
“走阳关大道。”
他看着一脸惊愕的萧煜和阿九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制造一场巨大的‘混乱’,一场让他们始料未及,一场让他们就算看穿了我们的意图也无法公然拒绝的混乱。”
“只有将水彻底搅浑,浑到所有人都看不清方向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趁乱下手在那浑水之中,摸到那条……唯一的活鱼。”
接下来的几天,王府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
萧煜依旧每日上朝处理政务,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阿九被勒令待在府里不许出门,每日除了修炼就是对着池塘里的锦鲤发呆。
楚玄逸将自己关在观星台的密室里,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出来过。
就连送饭的道童都被他挡在了门外,萧煜派人守在密室之外,严禁任何人打扰。
直到第四天的夜里。
子时,万籁俱寂。
一道璀璨到极致的银白色光芒毫无征兆地朝着皇城深处直坠而下。
“那……那是什么?”
城墙上守夜的兵士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指着天空声音都在发抖。
“流星,是流星啊。”
“老天爷啊,怎么会……怎么会朝着皇宫掉下去了。”
京城里无数百姓推开窗户涌上街头,目瞪口呆地望着这百年难得一见的天地异象。
那颗燃烧的“星星”不偏不倚地坠落在皇宫西侧的方向。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随之传来。
紧接着,一团巨大的火光冲天而起,将半个夜空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皇宫走水了。
“天火,是天火啊。”
“上苍示警,这绝对是不祥之兆啊。”
“我就说最近心神不宁,原来是要出大事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惊恐万状。流言蜚语在一夜之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所有人都将这场离奇的火灾,称之为——“天火示警”。
摄政王府。
阿九趴在窗台上,小嘴张得大大的,看着皇宫方向那片火光半天都合不拢。
“哇,好……好大一个火球啊。”
萧煜负手而立,深邃的眸子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楚玄逸走了进来。
他换下了一身道袍,穿着简单的青色长衫,但那张俊逸的脸却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也微微泛着青白,脚步虚浮。
“大人。”
阿九立刻从窗台上跳下来扶住了他,“你的脸好白呀。是不是你把天上的星星拽下来,所以累坏了呀?”
她的话天真又直接,却一语道破了真相。
楚玄逸闻言,苍白的脸上终于挤出了一丝虚弱的笑容。
他揉了揉阿九的头发,声音沙哑地说道:“小机灵鬼,就你聪明。”
“玄逸。”萧煜转过身,快步上前扶住了他的另一只手臂,眉头紧紧皱起,“你怎么样?为何要耗费如此巨大的心力?”
“无妨。”楚玄逸摆了摆手在椅子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缓过一口气来。
“若非如此,如何能瞒天过海,如何能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是真正的天意呢?”
那颗所谓的“流星”,并非真正的星辰。
而是他耗费了整整三天三夜的心神,以自身灵力为引催动观星台下的上古阵法,强行扭转了一块天外陨铁的轨迹,让它精准地坠落在预设的地点——皇宫西侧的武库附近。
武库重地,失火乃是滔天大罪。
但天火降临,便是非战之罪。
这一下就彻底堵死了云家想要将此事定性为“意外”或“人为”的嘴。
“鱼饵已经撒下去了。”楚玄逸看着萧煜,“接下来,就看他们……咬不咬钩了。”
次日,金銮殿。
早朝的气氛压抑得可怕。
文武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站在百官之首的云丞相。
云文德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昨夜被惊醒后,便立刻派人去查。结果回报武库损失惨重,烧毁了大量的兵器甲胄。但起火的原因,却是匪夷所思的天降陨石。
他知道这其中必有蹊跷,可偏偏此事是在全京城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他就算想压也压不住。
“皇上。”
他手下的一名心腹御史站了出来,躬身奏道:“启禀皇上,昨夜宫中天降陨石引发火情,实乃千万年难得一见的自然异象。虽致武库受损,但幸得禁军扑救及时,未曾酿成大祸。臣以为此乃偶然之事,还请皇上勿要忧心,更不必听信坊间那些‘天火示警’的无稽之谈,以免动摇人心。”
“哦,偶然之事?”
他话音刚落,一个清越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楚玄逸缓步出列,他今日依旧穿着一身玄色法袍,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却更添了几分悲天悯人的高人气息。
他对着龙椅上的“假皇帝”深深一揖,声音沉痛地说道:“皇上,臣有本要奏!”
“国师有何话说?”龙椅上的傀儡哑声问道。
“臣要说的是,昨夜天火绝非偶然,”楚玄逸的声音陡然拔高,“此乃上苍示警,是真正的天罚预兆。”
“国师大人,”那御史立刻反驳道,“您这话危言耸听了吧,不过是一块石头从天上掉下来,怎就成了天罚预兆?”
“石头?”楚玄逸冷笑一声转身看着他,“御史大人可知,那块陨铁为何不偏不倚恰好落于皇宫之内?又为何恰好落于五行属‘金’主杀伐的武库之上?”
“那是因为宫中煞气已然失控,阴煞之气过盛,阳气衰败,致使国运不稳,这才引动九天之外的庚金之气化为天火直击我大景杀伐重地。此乃上苍在警告我们,若再不设法镇压引动国运龙气,拨乱反正,届时降下的,恐怕就不是一块陨铁,而是倾覆社稷的滔天大祸了。”
朝堂上的官员们本就对昨夜的异象心怀恐惧,此刻听他这么一解释,顿时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一个个吓得脸色发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云文德的眼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一派胡言,”他终于忍不住,冷喝出声,“国师不过是凭空猜测,又有何证据?”
“证据?”楚玄逸转过身,直面云文德,“天象便是最大的证据,丞相大人若是不信,大可等到灾祸降临之日再来问臣要证据。”
“你,”云文德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
“皇上,”楚玄逸不再理他,而是对着龙椅再次一拜,声情并茂地恳求道,“为保我大景江山社稷,为保皇上龙体安康,臣恳请皇上即刻下旨,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镇国禳灾大典’。”
当窗外的更夫敲响三更的梆子时,一直沉默不语的楚玄逸猛地抬起了头。
他的目光落在了阿九身上,一个大胆至极的念头在他的脑海中豁然成型。
“王爷,”他开口,“或许……我们都想错了方向。”
萧煜停下脚步看向他,“玄逸,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之前所有的计策都是建立在‘暗中行事’、‘偷偷摸摸’的基础之上,但云家父女既然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必然已经将所有我们能想到的暗路全都堵死了,他们最不怕的就是我们和他们玩阴的。”
“所以,我们不能再走暗道了。”
“那走什么?”萧煜皱眉。
楚玄逸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眼神里却带着一丝疯狂。
“走阳关大道。”
他看着一脸惊愕的萧煜和阿九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制造一场巨大的‘混乱’,一场让他们始料未及,一场让他们就算看穿了我们的意图也无法公然拒绝的混乱。”
“只有将水彻底搅浑,浑到所有人都看不清方向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趁乱下手在那浑水之中,摸到那条……唯一的活鱼。”
接下来的几天,王府的气氛变得异常诡异。
萧煜依旧每日上朝处理政务,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阿九被勒令待在府里不许出门,每日除了修炼就是对着池塘里的锦鲤发呆。
楚玄逸将自己关在观星台的密室里,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出来过。
就连送饭的道童都被他挡在了门外,萧煜派人守在密室之外,严禁任何人打扰。
直到第四天的夜里。
子时,万籁俱寂。
一道璀璨到极致的银白色光芒毫无征兆地朝着皇城深处直坠而下。
“那……那是什么?”
城墙上守夜的兵士惊恐地瞪大了眼睛,指着天空声音都在发抖。
“流星,是流星啊。”
“老天爷啊,怎么会……怎么会朝着皇宫掉下去了。”
京城里无数百姓推开窗户涌上街头,目瞪口呆地望着这百年难得一见的天地异象。
那颗燃烧的“星星”不偏不倚地坠落在皇宫西侧的方向。
“轰隆——”
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随之传来。
紧接着,一团巨大的火光冲天而起,将半个夜空都映照得如同白昼。
皇宫走水了。
“天火,是天火啊。”
“上苍示警,这绝对是不祥之兆啊。”
“我就说最近心神不宁,原来是要出大事了!”
百姓们议论纷纷,惊恐万状。流言蜚语在一夜之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所有人都将这场离奇的火灾,称之为——“天火示警”。
摄政王府。
阿九趴在窗台上,小嘴张得大大的,看着皇宫方向那片火光半天都合不拢。
“哇,好……好大一个火球啊。”
萧煜负手而立,深邃的眸子里看不出任何情绪。
书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
楚玄逸走了进来。
他换下了一身道袍,穿着简单的青色长衫,但那张俊逸的脸却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嘴唇也微微泛着青白,脚步虚浮。
“大人。”
阿九立刻从窗台上跳下来扶住了他,“你的脸好白呀。是不是你把天上的星星拽下来,所以累坏了呀?”
她的话天真又直接,却一语道破了真相。
楚玄逸闻言,苍白的脸上终于挤出了一丝虚弱的笑容。
他揉了揉阿九的头发,声音沙哑地说道:“小机灵鬼,就你聪明。”
“玄逸。”萧煜转过身,快步上前扶住了他的另一只手臂,眉头紧紧皱起,“你怎么样?为何要耗费如此巨大的心力?”
“无妨。”楚玄逸摆了摆手在椅子上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缓过一口气来。
“若非如此,如何能瞒天过海,如何能让所有人都相信,这……是真正的天意呢?”
那颗所谓的“流星”,并非真正的星辰。
而是他耗费了整整三天三夜的心神,以自身灵力为引催动观星台下的上古阵法,强行扭转了一块天外陨铁的轨迹,让它精准地坠落在预设的地点——皇宫西侧的武库附近。
武库重地,失火乃是滔天大罪。
但天火降临,便是非战之罪。
这一下就彻底堵死了云家想要将此事定性为“意外”或“人为”的嘴。
“鱼饵已经撒下去了。”楚玄逸看着萧煜,“接下来,就看他们……咬不咬钩了。”
次日,金銮殿。
早朝的气氛压抑得可怕。
文武百官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所有人的目光都有意无意地瞟向站在百官之首的云丞相。
云文德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昨夜被惊醒后,便立刻派人去查。结果回报武库损失惨重,烧毁了大量的兵器甲胄。但起火的原因,却是匪夷所思的天降陨石。
他知道这其中必有蹊跷,可偏偏此事是在全京城百姓的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的,他就算想压也压不住。
“皇上。”
他手下的一名心腹御史站了出来,躬身奏道:“启禀皇上,昨夜宫中天降陨石引发火情,实乃千万年难得一见的自然异象。虽致武库受损,但幸得禁军扑救及时,未曾酿成大祸。臣以为此乃偶然之事,还请皇上勿要忧心,更不必听信坊间那些‘天火示警’的无稽之谈,以免动摇人心。”
“哦,偶然之事?”
他话音刚落,一个清越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楚玄逸缓步出列,他今日依旧穿着一身玄色法袍,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却更添了几分悲天悯人的高人气息。
他对着龙椅上的“假皇帝”深深一揖,声音沉痛地说道:“皇上,臣有本要奏!”
“国师有何话说?”龙椅上的傀儡哑声问道。
“臣要说的是,昨夜天火绝非偶然,”楚玄逸的声音陡然拔高,“此乃上苍示警,是真正的天罚预兆。”
“国师大人,”那御史立刻反驳道,“您这话危言耸听了吧,不过是一块石头从天上掉下来,怎就成了天罚预兆?”
“石头?”楚玄逸冷笑一声转身看着他,“御史大人可知,那块陨铁为何不偏不倚恰好落于皇宫之内?又为何恰好落于五行属‘金’主杀伐的武库之上?”
“那是因为宫中煞气已然失控,阴煞之气过盛,阳气衰败,致使国运不稳,这才引动九天之外的庚金之气化为天火直击我大景杀伐重地。此乃上苍在警告我们,若再不设法镇压引动国运龙气,拨乱反正,届时降下的,恐怕就不是一块陨铁,而是倾覆社稷的滔天大祸了。”
朝堂上的官员们本就对昨夜的异象心怀恐惧,此刻听他这么一解释,顿时觉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一个个吓得脸色发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云文德的眼角狠狠地抽搐了一下。
“一派胡言,”他终于忍不住,冷喝出声,“国师不过是凭空猜测,又有何证据?”
“证据?”楚玄逸转过身,直面云文德,“天象便是最大的证据,丞相大人若是不信,大可等到灾祸降临之日再来问臣要证据。”
“你,”云文德被他噎得说不出话来。
“皇上,”楚玄逸不再理他,而是对着龙椅再次一拜,声情并茂地恳求道,“为保我大景江山社稷,为保皇上龙体安康,臣恳请皇上即刻下旨,举行一场规模空前的‘镇国禳灾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