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亢奋的两方文明-《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没有在关于寿命的话题上继续深入,

  双方文明在现阶段都默契的,没有再继续提起这相关的事情,

  在按照预定流程,继续参观完这座木卫三星际城市内的高校之后。

  双方文明这次会面就来到了正题。

  这座高校,仅仅就只是双方会面流程中选择的一个交流地点。

  这场关于理论领域的交流,本质上是在这所高校内,还是在这座星际城市的某个会议室里,都没有太大关系。

  顶多,就是高校的氛围,算是比较契合这种学术和理论交流。

  在这座高校的一间类似于礼堂的室内停下来过后,

  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代表团这边,都将重心放在了这次理论交流本身上。

  鉴于这次双方文明会面流程是提前就已经双方沟确定好的,

  所以,双方文明代表团内,其实有不少都是理论物理以及数学等领域的重要学者,核心研究员。

  像人类文明代表团这边,虽然是由011研究所负责人邱以明教授领头,但实际上,代表团内,还有大量负熵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负责人。

  两个文明这次物理和数学领域的理论交流,也将由这些核心研究院,学者直接参与。

  当然,在场,代表团的这些核心研究员也就只是明面上,

  实际上,不管是人类文明这边,还是斯托文明那边,

  这次交流的全过程都是实时传回各自文明后方的,

  在需要的时候,两个文明的所有相关研究员,学者,都是这次理论交流的参与者,

  这就是一场文明层面的理论交流。

  ……

  在这次,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会面中,最重要的环节。

  秦裕作为负熵研究院的负责人,自然也是全程关注了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物理和数学领域理论交流的进行。

  除了由直接从木卫三传回的现场画面一样,

  智脑计划中的强人工智能,也同时将从斯托文明获得的一切理论,交流中获取到的信息,汇总后实时传回了地面。

  整个物理理论与数学领域的交流,

  是从粗浅,或者说比较经典,基础的层面开始的。

  双方文明的研究员,学者,表现地都很谨慎。

  虽然这种理论交流,学术交流最好是双方文明完全敞开,无所保留的交流,效果大概最好,

  但,双方文明之间,实在是很难达到这种程度的信任。

  在双方文明此前在这相关领域没有太多接触,太多交流的情况下,

  双方文明都不太清楚,自己文明手里掌握的哪一部分知识和理论,对另一方文明有着巨大价值。

  同时,必须要考虑,己方文明手里最大的筹码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扔出去之后,

  另一方文明还会那么‘善良’的,向己方文明敞开交流中还未提到的相关内容吗?

  对人类文明是这样,对斯托文明同样是这样。

  所以,双方文明都是先一点点尝试着,试探性的给出一些己方文明物理领域和数学领域的理论知识,

  基本就跟来回挤牙膏似的,你挤一点,我挤一点,随时判断要不要暂时更换正在交流的理论和问题。

  不过,

  很快,随着双方文明代表团这种你来我往的交流和逐渐深入,

  双方文明代表团中的数学家,理论物理学家们,明显都变得有些亢奋起来。

  因为就如同预想的一样,

  随着交流的深入,提及到的理论知识涉及愈加广泛,

  很快,双方文明就都在交流中,听到了,看到了,自己文明此前不曾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和研究思路。

  对于人类文明代表团内的一众数学家,物理学家,学者们来说,

  已经有不少次,斯托文明提出的理论,让他们第一时间竟然都有些脑子转不过弯来,

  但紧跟着,顺着斯托文明给出的,一种区别于人类文明内已有思路的,全新思路思考下来,

  一下就像是脑子里,思维中,像是有块此前从未发现过的地方,竟然被照亮了。

  要知道,能够作为此刻代表团的成员,被从负熵研究院相关研究所筛选出来,他们本身就已经是人类文明相关领域的权威,沉浸相关领域研究许多年,也有着各自的研究成果。

  但此刻,依旧有一种豁然开朗,耳目一新的感觉。

  斯托文明提供的这些理论,这些思路,在从斯托文明这里听到之前,他们竟然从来没有发现过它存在?

  这种像是突然在思维中打开一扇新大门的感觉,怎么能够不让人亢奋。

  而反过来,此刻斯托文明中的相关领域学者们来说,感觉也是差不多。

  有不少斯托文明学者头顶的‘响角’,都在微微颤动,这是他们情绪激动的外在表现的。

  同样的,对于人类文明来说,一些很寻常的,显然的,显而易见的,已经很成熟的理论知识,

  对于斯托文明来说,也可能是从未见过的。

  通过这逐步逐步的交流,

  双方文明的研究人员都能够明显感觉到,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的思维逻辑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这种差别让双方文明虽然都算是发展到了恒星级文明阶段,

  但依旧有许多理论上有差异。

  它并不是说有谁对谁错的问题。

  就像是,此刻交流中,

  两边的数学家,都提到了两个文明都已经解决的一个命题,

  但即便是同样解决了这个命题,

  交流时却发现,两个文明完全使用了两种方法,证明和解决了这个命题。

  而两条解决同一个命题的路径,都是对的。

  两个思路结合起来,对于那个已经解决了的命题,双方文明就又在有了新的认知。

  而同样一个方法,一个数学工具,在斯托文明手里,可能只是解决了先前那一个命题,

  此刻人类文明得到知道,却发现,对于另一个问题也能够发挥作用,

  但斯托文明却没有认知到,甚至还没有发现这个问题。

  反之亦然,

  这大概就是双方文明之间理论交流的意义。

  如果真得要用一句话概括此刻斯托文明和人类文明两边研究员们的心情,

  大概就都是,

  “这个问题,还能够这么想?这么解决?”

  顶多就是,

  斯托文明此前已经经历过这种时刻,

  人类文明作为一个整体,还真是第一次经历这种事情。

  而双方的理论交流进展到这一步,自然是愈加热烈了起来。

  如果说,

  平日里研究员们各自对各自领域的研究,就像是在真理的海洋上寻找一个特殊的贝壳,

  那现在的状态就是,猛然发现,身后还有一片海。

  ……

  事实上,别说是在双方文明交流现场的研究员了,

  就是在后方对交流过程关注着的秦裕,

  拿着斯托文明给出的一些,此前人类文明未曾掌握的理论和研究思路时,

  都有些耳目一新的感觉。

  虽然他有着‘超级大脑’,但不得不说,他勉强,多少还算是个人吧。

  思维中,明显存在着作为人类的惯性。

  或许,这种思维惯性不影响,秦裕做出一项项研究成果,领着人类文明朝着他想要的方向发展,

  但此时此刻,斯托文明这些不同于人类文明研究员的思维方式,思维过程,还是给秦裕一些新奇的感觉,

  从斯托文明这些理论上来看,就像是世界还是那个世界,

  但突然换了一个视角来看这个世界,多少有些奇妙。

  而两个文明代表团交流的现场,

  双方文明代表团中,物理学家们,数学家们,学者们的交流就在亢奋中一直持续着,

  双方文明代表团中的学者们,或许都难得有此刻这种灵感大爆发的时刻,

  交流完全摆脱了先前那种反复挤牙膏的状态,

  双方的学者们都激烈讨论了起来,个个都心中火热。

  几乎可以预期,这次双方文明的理论交流之后,

  人类文明这边高校的物理和数学课本都要再厚一些,

  具体到各研究领域,学术领域,可能都会一大堆此前从未出现过的理论和新东西,就像是火山爆发似的一瞬冒出来一堆。

  看斯托文明的反应,人类文明给斯托文明带来的一些新的理论,新的研究思路,效果大概也不会差太多。

  按照地球时间,

  双方文明代表团大概是中午的时间,抵达了木卫三星际城市的高校会议室,开始的交流,

  然后,就在这人们集体的亢奋和激动中,交流从中午,一直持续到了地球时间的深夜。

  由011研究所负责人邱以明教授叫停了这一天双方的交流。

  斯托文明个体是将休息时间拆在了一整天里,时不时休息几分钟就结束了,

  人类文明这边,人还是需要睡觉的。

  更重要的是,双方文明都需要一些时间,梳理整理一下今天双方交流的内容,各领域一些新理论和新知识。

  在分开时,双方研究员们都还有些恋恋不舍,

  毕竟,数学和物理,哪怕是只做理论层面上的交流,不涉及什么实际的技术,

  也是两个庞大的学科,涉及到相当庞大的内容,

  不是一天时间就能够交流完的。

  不过好在,

  这次会面后面还有一些时间,后面双方文明的安排,基本就都是,针对物理和数学领域的理论学术交流。

  人类文明代表团这边不用说,休息住处就在星际城市内,

  斯托文明代表团本身是不需要一个专门休息场所的,

  不过,在人类文明代表团休息的这段时间,也没有继续待在人类文明的星际城市里,

  而是选择了返回他们停泊在星际港口的飞船内。

  人类文明的星际城市内,不缺安置斯托文明代表团的场所,

  但要提供适合斯托文明个体直接生存的区域,也需要斯托文明向人类文明提供一些他们生存环境的信息。

  这些信息本身就有些特殊,在加上对于人类文明场所的安全性斯托文明显然也很难完全信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人类文明代表团结束今天和斯托文明的会面之后,必然还要继续和后方就今天的会面过程,进行一些讨论,

  斯托文明,大概也是一样,联系后方总不可能就让人类文明看着。

  返回其自己文明的飞船,也是此前约定好的行程安排之一。

  ……

  再然后,

  斯托文明的代表团,按照提前约定好的双方文明会面流程。

  总共在木卫三待了地球时间半个月。

  考虑到双方文明这还是初次会面,依旧存在一些不可预期的风险。

  整个会面行程的安排,实际上都只局限于木卫三这座星际城市内。

  人类文明这边并没有安排斯托文明代表团,前往人类文明聚居区的其他地方。

  此外,

  除了因为斯托文明代表团到来时,恰逢人类文明的新年。

  人类文明代表团邀请斯托文明代表团感受了一下人类文明新年节日的氛围以外,

  整个双方文明会面后面的行程,都是双方在数学领域,物理理论领域各分支的持续交流。

  “……斯厄斯阁下,不知道斯托文明内有节日这样的概念吗?”

  “有。对于记忆深处重要时刻的纪念,大概是所有有记忆,有时间概念的智慧种族的共同点。”

  “在斯托文明中,有一个‘迁徙节’,纪念我们从母星起航的时刻。每次迁徙节时,我们都会在庆典上,模拟起航瞬间的景象。”

  “等到之后,斯托文明‘迁徙节’到来时,我们可以邀请人类文明的朋友来参加。”

  “感谢斯厄斯阁下的邀请,如果有机会,我们一定参加。”

  再之后,就是双方在数学领域,物理理论领域交流的事情本身了。

  十五天时间,

  实际上依旧不够两个文明,在这两个重要领域完全完成理论层面的交流,

  而且,不光是交流过往一些已有的问题,已有的理论,

  在互相都掌握了一些来自于对方的新思路,新理论之后,

  事实上,在交流的后几天,双方文明的学者,研究员们都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甚至新的理论猜想。

  两个文明之间思想的碰撞,能够带来的价值,显然是惊人的。

  十五天时间,也就是让两个文明,在物理,数学等领域,互相有了一些大致的了解,

  对于一些显然有些不同思路的理论方向,进行了一些比较深入的交流。

  在十五天时间的交流结束之后,

  双方文明的研究人员们,都有些意犹未尽。

  “人类文明的朋友,我代表‘神圣决策者’的意见,提议我们此后,我们继续保持在物理,数学等理论学科领域的持续交流,相信,我们互相都能够弥补对方文明所不曾掌握的知识,将我们的理论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阶段。”

  “斯厄斯阁下,斯托文明的朋友,我也谨代表人类文明,我们也同样愿意,和斯托文明在理论层面继续保持沟通,合作,交流。我们也同样相信,我们两个文明在理论研究的合作上,能够取得双赢,我们都能够从对方文明那里,获得一些新的研究思路,不同的启发,推进我们各自的理论研究共同发展。”

  如同斯托文明代表团到来时一样,

  人类文明和斯托文明共同进行了对方的常用礼仪。

  在确定双方文明将继续保持物理和数学等领域的理论交流后,

  这位斯托文明代表团的负责人斯厄斯,

  再向人类文明发来了邀请,算是礼尚往来,

  “感谢人类文明邀请斯托文明到人类文明的城市会面与参观。”

  “斯托文明的‘决策者’,也同样希望,邀请人类文明派出代表团,来到斯托文明的城市内参观。”

  负责这次会面的人类文明代表团的邱以明教授停顿了下之后,答应了下来,

  “感谢斯托文明的邀请,我们会如期赴约。”

  这是很早之前就预想到的事情,此刻由邱以明教授答应下来的决定,

  也是此前秦裕以及负熵研究院一众研究所负责人们提前确定下来的。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