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斯托文明准备离开-《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人联纪元115年。

  这一年,秦裕明面上已经179岁,

  即便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类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年迈的岁数。

  秦裕选择从文明交流区,返回到了地面陵川城。

  对于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基于他提出的大一统理论的再研究,再发展,

  以及基于大一统理论的,无工质推进引擎,量子计算机,量子通信等技术的研究,

  秦裕也就是偶尔关注一下,并没有过多参与。

  对于秦裕来说,这一世他想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

  秦-人联-斯托大一统理论,大概就是明面上他这一世最后一项研究成果。

  ……

  同一年。

  由于不再需要那么多生产力消耗到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和相应基础实验上,

  按照此前的人口增长策略,

  人联将每年的人口增长,从1.5亿上调到了3.5亿,

  不光回调到了原本的水平,还额外提升了一些。

  而这一年,人类文明的总人口是280亿,

  其中大部分依旧是生活在地面各大洲的巨型城市内,

  地外,生活在火星,月面,木卫,土卫,海卫等位置星际城市内的人们,则是依次递减。

  而相应的,人类文明中,隶属于负熵研究院各研究所的研究员总数,也已经突破了五百万人,逼近着六百万。

  此外,

  斯托文明内,基本也是一样,

  虽然没有办法像人类文明这样轻松调整每年的新增人口,

  但还是回调了斯托文明中,中层个体的预期寿命。

  对于双方文明来说,都暂时算是从先前那有些孤注一掷的状态中脱离了出来,回到了较为正常的轨道。

  ……

  同年。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的重心,都逐渐在朝着,基于基础理论的突破,实现更进一步具体技术突破上继续转移。

  但显然,这就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了。

  在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都想实现的几项重要技术上,

  除了理论,也还有一些具体技术,材料,工程领域的障碍存在。

  只不过,对比之前,此刻有了理论支持,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对于这些重要技术的实现,都比较乐观。

  只是双方文明研究者,坚持着这方面探索,

  偶尔,也对无工质推进,量子通信,几条基于基础理论,能够实现的几条理论思路进行一些交流和合作。

  在时间来到再次年,

  人联纪元116年时,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还在无工质推进技术的合作科研项目中,共同构建了一个‘引力实验装置’,

  来验证基于电磁力对于引力的干涉情况,以确定目前双方文明在引力上的认知,能够对无工质推进技术的研究带来什么作用。

  ……

  人联纪元117年。

  针对引力,量子领域,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在大一统理论的基础上,再合作进行了一些研究。

  双方文明都在理论基础的突破之后,摸索着文明技术继续向下发展的道路。

  在基础理论突破之后的这几年时间里,

  人类文明与斯托文明内部,都算是比较安静。

  专注着,围绕着秦裕大一统理论研究的同时,也没有什么超级工程在进行。

  不过到这一年时,

  还是有一些事情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一件有些出乎人们预料,发生之后又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斯托文明准备从太阳系离开了。

  ……

  这一年,秦裕在外人看来,虽然还算有些精神,但终究已经难免垂垂老矣。

  斯托文明在表达将要离开太阳系内的想法时,

  为表示对人类文明和秦裕院士的尊重,

  依旧由斯托文明那位斯厄斯,带领一个斯托文明代表团,到访了人类文明的母星。

  当面和秦裕提及了这件事情。

  “……秦裕院士,斯托文明准备离开了。我们将离开太阳系,继续在宇宙中迁徙下去。”

  斯厄斯主动伸出手,代表斯托文明,与秦裕握手。

  斯托文明要离开的事情,

  仔细探究起来,其实也不算太意外。

  斯托文明是一个长期在宇宙中迁徙的文明,

  与人类文明的合作和交流,虽然让斯托文明获得了极大的收益,

  但这不是斯托文明一直留在太阳系的理由。

  或者说,对于斯托文明的神圣决策者来说,和人类文明交流获得的巨大收益,

  本身就是在证明,斯托文明作为一个迁徙文明,在宇宙中和不同文明接触这个策略的正确性。

  而且,

  斯托文明与人类文明能够较为友好的合作和交流,

  基础就来源于,斯托文明早晚都要离开。

  要是此刻斯托文明说自己要留在太阳系或者太阳系附近安静,那双方文明的交流接触可能就没有办法那么友好了。

  此外,

  斯托文明选择这个时候离开,当然也是因为,

  在太阳系这里,斯托文明已经获得了最大的收益,

  再继续在太阳系待下去,比起继续在宇宙中迁徙,其实收益也不是那么大了。

  斯托文明从人联纪元48年,49年,和人类文明建立联系,

  到现在,差不多也已经过去了近七十年时间,

  即便是计算斯托文明停泊在太阳系柯柏伊带外围的时间,也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六十年。

  在完成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的建造之前,双方文明就已经在理论领域,乃至技术领域进行了多轮互换,

  在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建造过程中,也没有停下这部分交流。

  而在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建造完成以及基于此的实验取得成功之后,

  斯托文明与人类文明的基础理论也一同取得了突破。

  双方已有的知识,能够用来交流的已经没有多少。

  双方文明虽然还可以继续在目前基础领域基础上,继续合作推进几个重要技术领域的研究,

  但过去那种,双方思维上不同形成的研究思路互补,经过七十年,

  以及秦裕大一统理论的统一,其实也已经没有什么效果。

  在双方文明都在追求的无工质推进技术,量子通信等技术的研究上,

  在目前突破后的基础理论下,实际上对于双方文明来说,需要的更多的,也就是时间。

  这种种,大概都是斯托文明选择这个时候离开太阳系的原因。

  “秦裕院士,与人类文明的相遇,是斯托文明在漫长迁徙过程中最愉快,也是最幸运的一次相遇。”

  “与人类文明的接触和合作中,斯托文明获得了很多。人类文明是斯托文明的最真挚的朋友。”

  “此前我们在柯伊伯带构建的那些智能工业,在我们离开之后,我们愿意移交给人类文明,希望对人类文明有一定价值。”

  此刻斯厄斯文明所提到的智能工业,

  自然就是此前为建造文明级基础实验装置,人类文明允许,斯托文明在柯伊伯带临时扩张的一些智能工业集群。

  对于斯托文明来说,也没有什么带走的必要性,自然就做个顺水人情,送给人类文明了。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