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独家优势-《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

  “行了,那我就不打扰你了,你自己忙活你自己的事情吧。”

  陈安民教授捧着保温杯,俨然一副退休老干部的模样,

  走开前,再望了望自己这个得意门生,关门弟子。

  作为搞了一辈子生命科学研究的,有时候他都很好奇,真想研究研究,秦裕到底为什么这么聪明。

  从研究的角度上来说,秦裕就像是一个特殊样本。

  针对特殊样本的分析,往往会比较容易揭露出一些此前未曾发现过的信息。

  不过,从研究能力上来说,这个问题的研究似乎更适合秦裕自己去进行。

  用手抹了把自己灰白的头发,陈安民教授笑呵呵地就走了。

  近几年,随着岁数大了,本来他就不怎么自己直接参与课题研究了,

  在秦裕来了之后,就更是如此了。

  有秦裕在前,后面新的学生他都不想再招了。

  之前跟着他读研的学生,虽然对比起秦裕来,实在是不太争气,但也基本上就跟着秦裕负责的课题转,也用不着他怎么操心了。

  这一年以来,他过得都挺悠闲的。

  等着陈安民教授离开过后,

  办公室里依旧保持着安静。

  秦裕低头思考着接下来,课题组将进行的一些实验的具体方向,

  几位师兄师姐,按照先前秦裕的分工,依旧在兢兢业业忙碌着手里的活。

  对于秦裕的几位师兄师姐们来说,

  哪怕导师没在,秦裕在这儿,也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压迫感。

  哪怕秦裕这一年多,待人态度都比较温和,

  几乎就没有见过秦裕为什么事情而生气,

  也依旧是这样。

  毕竟严格来说,他们现在相当于都在秦裕手上混,为秦裕的课题组工作,

  秦裕才是他们的‘老板’。

  哪怕名义上,秦裕还是他们的师弟,

  但面对秦裕,他们这师兄师姐的威严实在是撑不起来啊。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秦裕表现的太夸张了,

  天然的,几位师兄师姐就对秦裕有种疏离感,隔离感。

  不是说,不喜欢秦裕。

  而是一个人在你面前始终深不见底的时候,很难产生一种亲近感。

  而且,他们总有一种感觉,在秦裕面前,好像所有人对他来说都是一样的,

  真正意义上的‘众生平等’。

  在上一篇顶刊封面文章发表过后,陵川大学生命科学院曾经为秦裕专门举行了一个专题学术报告会,

  有包括多名生命科学领域的院士坐在下面,听秦裕进行了学术报告。

  就这样,他们都没有看到秦裕当时有什么紧张的情绪流露。

  “去实验室吧。麻烦各位师兄师姐,帮我推进一下今天的实验。这些是实验流程和方案。”

  秦裕旁边打印机突突突的吐出了一沓纸,

  秦裕站起身,拍了拍手,将今天的实验计划和各个人需要负责的实验任务下发了下去。

  在秦裕这儿,也没有什么开组会,集思广益,头脑风暴的必要,

  在正式进入到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过后,一众师兄师姐显然就已经很难跟上秦裕的思路了。

  几位师兄师姐也都已经习惯了。

  反正大佬怎么说,他们怎么做就好。

  都没有问秦裕什么问题的想法。

  反正之前询问秦裕为什么这么实验,思考过程,研究思路的时候,

  秦裕倒是很慷慨,只是结果就是,让他们更加怀疑人生,怀疑自己是不是弱智。

  当然,

  实验和研究的积极性他们还是有的,甚至可以说快拉满了。

  包括被延毕的都是一样。

  他们知道秦裕带着他们进行的课题的巨大价值,

  也毫不怀疑,秦裕能够最终做出来成果。

  而在最终的论文上,不说第二作者,就是第三作者……让他们在论文上出现一下名字,就足够他们受益良多了。

  运气好一点,说不定都够他们在博士毕业之后,去其他高校任教时,直接跳过‘非升即走’的阶段了。

  但凡看过秦裕之前两篇论文的研究者,就知道秦裕是一个实打实的‘金大腿’。

  所以,几位秦裕的师兄师姐们,自然是蹭得一下都飞快站起了身,接过了秦裕提前编写的实验流程。

  “我这边负责的实验流程需要的耗材都还有,今天就能够直接进行实验。”

  “我这一样的……”

  “嗯,我知道。”

  一众人跟着秦裕,从办公室往实验室里转移。

  ……

  陵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楼。

  秦裕占据了实验楼顶楼的两间实验室。

  这原本是陈安民教授之前课题组的专属实验室,

  在秦裕到来过后,自然也就归属于秦裕了。

  而除了纵向的,院校以及国家的课题经费拨款,

  先前两篇论文之后,秦裕的课题组还收到了不少横向的企业捐助。

  整个课题组可以说完全不缺资金,所以除了从陈安民教授手里继承下来的那些‘家伙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续秦裕还因为陆续的实验需要,添置了一些先进的实验仪器。

  价格相当昂贵的高端冷冻电镜,秦裕的实验室里都安装了一台。

  对于生命科学学院大多数课题组和实验室来说,秦裕目前负责的这个课题组都可以算得上是富得流油了。

  实验室里,

  过去这一年多,一众师兄师姐都已经习惯了秦裕的做事风格。

  按照之前秦裕先前分下去的实验任务和已经设计好的实验流程,

  总共九位师兄师姐,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其他的事情,就都已经忙碌了起来。

  在课题组的研究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的秦裕,主要就是负责着实验的设计,具体研究方向的划定,实验数据的分析。

  很少做执行具体的实验操作。

  毕竟,此刻进行的关于寿命机制的研究,许多设计出来的实验流程本身就相对繁琐,

  要是秦裕还一个人执行实验操作,那他就是长八只手,短时间内也忙活不过来。

  此刻实验室里,

  秦裕大多数时候也就是继续着先前的思考,

  偶尔看看各位师兄师姐正在进行的实验操作,

  如果某个实验结束了,出来数据和结果了,他就看看,是否和设计实验时的预期符合,或者有没有带来什么新的有效信息。

  可能还会就完成的实验,在修正一些数据,要求师兄师姐们继续做新的实验。

  有时候,哪怕是实验室里有了九位师兄师姐相当于是在实验室里为他‘搬砖’,

  秦裕都还不太满意现目前的研究速度。

  而且,受限于物理性质的限制,一些实验流程从头走到尾,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可能要持续半个月,一个月才能够跑完。

  如果中间出点差错,可能还得重来。

  太阳从当空到偏西,然后学校里的路灯沙发出的光亮开始和夜色博弈,

  实验室里往屋外透出的光亮,与周围的夜色对比愈加显眼。

  实验室里的一天就结束了。

  一天时间里,

  就一位师姐负责的,一个流程较短的实验出了结果。

  秦裕看了眼实验结果和数据过后,点了点头,也没有说太多,

  “数据是符合预期的,谢谢师姐做的工作。”

  听到秦裕的话过后,这位师姐都忍不住松了口气,然后脸上露出一些笑容,

  “我就怕我做错了哪一步,出了纰漏……接下来我做什么?”

  “今天就到这儿吧。明天我再把新的实验计划给师姐你。”

  “各位师兄师姐也先回去休息吧。仪器里正在跑流程和数据的样本就让它们先跑着吧,我会注意它们的情况。”

  秦裕看了眼屋外的天色,再扫了一眼一众师兄师姐正在进行的实验操作的目前流程,说了句。

  “……熙柔,你那么紧张干什么,秦师弟又不会骂你。”

  听着秦裕的话,一众师兄师姐终于先后都停了下手里的工作,难得闲聊起来。

  刚才那个师姐听到这话,翻了个白眼,大家不都一样,

  其他事情还好,在实验和研究上,面对秦裕时,大家就都跟老鼠碰到猫似的,大气不敢喘。

  “秦师弟,那我们就先回去了?”

  虽然秦裕也没有太压榨他这些师兄师姐,

  但复杂的实验操作本身就是极费精神的,一众师兄师姐这会儿看起来都有些‘仙气飘飘’。

  “嗯,各位师兄师姐都回去休息吧。”

  “那秦师弟你也早点休息吧。”

  一看秦裕这架势,一众师兄师姐就知道秦裕还不打算从实验室离开。

  一边走,一边也向秦裕这样招呼了一句。

  有时候,对于秦裕,他们都感觉有些麻。

  天赋高也就算了,还卷得他们头皮发麻。

  时不时,就能够发现,秦裕似乎是在实验室里熬了个通宵。

  关键是,熬就熬吧,

  秦裕的身体看起来还贼健康,

  比他们反正是健康多了。

  可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

  不光是智商高,在从事的研究上有天赋,

  而且还有着充沛,饱满到夸张的精力。

  “嗯,我知道。”

  秦裕应了声。

  再一众师兄师姐也都离开了过后,

  只剩下秦裕一个人的实验室里,自然安静了下来,

  只剩下一些还在运行着的实验仪器的声音。

  对于秦裕来说,

  熬夜又熬不死他,甚至他不想睡觉的时候,都不会感觉到困。

  那自然,在需要的时候,他就会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的做研究。

  也谈不上什么卷不卷。

  就是偶尔,秦裕感觉有些紧迫啊。

  聪明的超级大脑,偶尔想想都觉得人类危在旦夕。

  秦裕有时候都有些担心,会不会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做,

  人类就莫名其妙的先团灭了。

  实验室里,

  秦裕看着运行的一些仪器设备,整个人处于一种半走神的思考状态。

  此刻正在进行的一切实验操作,自然是为了现在进行着的课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在之前两篇关于寿命机制的论文成果之后,

  目前,秦裕所主导的研究课题,其实已经走到了最后一步,

  即——实际增长人类的寿命。

  在现在这个时代,

  秦裕可以几乎很肯定的说,

  在寿命机制的相关知识上,他就是掌握的最多的那个人,

  关于寿命机制的研究,秦裕可以说是最深入,最全面。

  当然,整个学界也基本是这种认识。

  开启了生命科学领域一个热门研究方向的秦裕,就是目前对寿命机制认知程度最深的那个人。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近乎无偿的研究经费铺天盖地朝着秦裕的课题组扑过来。

  但想要真正从寿命作用机制原理出发,实际增长人类个体的寿命,

  就不仅仅是掌握寿命相关生理机制的问题。

  还是那个问题,

  秦裕需要找到能够对目前了解到的寿命机制进行正向干涉的另一种机制也好,物质也好。

  目前,对于‘增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也就是卡在了这一步。

  秦裕站起身,

  在实验室里挪了几步。

  他找到了一把类似手术刀的小刀,再拿过一个干净的培养皿。

  用小刀划破了自己的手掌,让他的血液滴落在了培养皿里。

  做延寿相关的研究,

  除了智商超出寻常天才以外,

  秦裕还掌握着一个‘独家优势’,

  他知道一个永生的样本。

  就是他自己。

  从逻辑上来说,

  他自己身上其实就藏着人类永生的奥秘。

  小刀收起来过后,秦裕看了眼干净的刀,再看了眼已经没有伤口的手掌,

  以及唯一他刻意弄出来的那一滴他自己的血。

  拿着培养皿里的血液,

  就趁着这晚上,秦裕对血液再进行了一些复杂的实验分析。

  只是,

  结果是让人失望的。

  ……

  这滴脱离了他身体的血,通过各类分析和化验,没有任何特别的地方。

  血液里的细胞,就和正常人的一样,没有多久就逐渐失去了活性。

  秦裕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毕竟绝对永生这件事情,正常来说,也就不应该是他这时候就能够破解的。

  这就不是生命科学能够解释和达成的东西。

  如果绝对永生的永生,真得足够绝对,

  那他能够活到宇宙一直热寂,甚至是热寂之后……秦裕也想不明白什么生物技术能够做到这一点。

  当然,

  这其实也不是秦裕第一次分析他自己的身体和血液。

  只不过这一次,增添了几个新的分析项目过后,依旧没有什么特别。

  从通过分析他自己永生的原因,来找到能够让人实现长生的技术,

  这条路显然是有些行不通。

  不过,

  也是在今晚,在他对自己血液分析之外,

  秦裕脑海中偶然闪过了一道灵光。

  而对于智商都达到600的秦裕来说,

  灵光闪过,显然就无法逃脱。

  他得到了一点启发,然后顺着这个启发,找到了一条和原本寿命机制研究有关的研究思路。

  ……

  第二天,

  当秦裕的几位师兄师姐们,匆匆吃完早饭,就再赶来实验室,

  准备继续昨天没有进行完的实验流程时,

  就再看到了实验室里的秦裕。

  看到秦裕还在实验室里,一众师兄师姐倒不是不怎么意外,甚至可以说早有预期。

  就是看到的画面和他们有些区别。

  他们看到,

  旁边一个操作台前,秦裕手里正拿着两颗鸡蛋正在端详,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秦师弟,这是今天实验要用到的耗材吗?”

  “不是,这是我在学校食堂里要来的。”

  原则上,实验室里是不能带食物的,

  但秦裕就是实验室里的原则。

  当然,一众师兄师姐倒不是怀疑秦裕准备在实验室里吃个早餐,

  毕竟秦裕拿着两颗鸡蛋反复看着的模样,也不像是要吃。

  倒是一众师兄师姐问了一句过后,反而是大气不敢出,

  生怕打搅了秦裕的思路,成为生命科学研究发展史上的罪人。

  喜欢人类拯救计划:苟住,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