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产品外地火了-《重生,从救下被拐美女大学生开始》

  “为什么要在意你的感受呀。”

  王娇儿那似能讲话的大杏眼,带着一丝憨憨的气质。

  不解的望着他。

  这妮子绝对不是故意的。

  但却犹如一把利刃直插进了方太军的心脏。

  那被贯穿心脏的酸爽,内中滋味,只有他自己能体会的出来。

  好久才深吸了一口气:“你们有点过分了。”

  “算了,我该讲的都讲了,回去了。”

  说完起身,推着二八杠就走。

  原本以为黄东胜怎么都会客套的留他一下吧。

  结果压根就没搭理。

  又舀了一块荔枝罐头,送到了王娇儿那秀气的殷桃小嘴面前。

  王娇儿一口咬住,甜甜笑着。

  “好吃,甜。”

  方太军又被暴击了。

  回头看二人如胶似漆的模样。

  冷哼了句:“这要早些年,非得被治一个有辱风化罪名不可。”

  闷闷的推着二八杠走了。

  那头,蒋小军和范国君野蹲在溪水边望着黄东胜他们两个。

  范国君忽然开口:“小军,我想找对象了。”

  咳咳咳……

  蒋小军被呛的不轻,一脸嫌弃的上下打量良久。

  “自己的日子都过不利索,找啥对象。”

  “嘿!蒋小军,你这话我就不喜欢听了啊。”

  “看不起谁呢你这是,我好歹也是城里户口。”

  “滚蛋,城里户口又怎么样,非得让老子戳穿你虚伪的外衣。”

  “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家里挂一块猪皮,然后每天抹一嘴油出去装逼的事是吗?”

  很快二人在溪水边吵了起来。

  这二人现在也挺有趣的。

  经常因为很小的一件事吵的不可开交。

  比如说,昨天还因为在山里看到了一个野果子。

  蒋小军说野果子叫这个。

  范国君说不是叫这个。

  两人吵的天翻地覆的,最后跑到了王娇儿面前。

  “嫂子,你说吧,这个叫啥。”

  王娇儿哪里认识这是个啥。

  憨憨的说了句:“我不认识。”

  穷困年代里,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人与人之间的吵吵闹闹,组成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

  王娇儿这妮子也挺“变态”的。

  有时候她在边上看着这二人吵吵闹闹,莫名的觉得有趣。

  此时此刻,她望着溪水边的两个家伙又是大吵大闹的,脸上泛出了淡淡的笑容。

  她已经融入这里的生活了。

  ……

  这两天,合作社潘云民主任回了一趟农村。

  老娘搞了个六十岁生日,回去热闹了下,没关注过单位里的工作。

  这会刚从老家回来。

  踩着二八杠,一路还在纳闷。

  “这怎么回事,那批干木耳分散到外地后,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他是隔壁县的。

  这次回老家也带了不少干木耳回去。

  好家伙,水一泡,马上和新鲜的一样。

  寿宴上,这些木耳被哄抢了。

  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到了其他地方,没有一点反馈?

  这事县里的领导在关注着,所以他有点放心不下。

  回来后,把二八杠立在楼下单车棚。

  快步进了大门。

  不过,刚一进来。

  里头马上有个女同志跑了过来。

  “潘主任,你可算是回来了,单位电话都要被外地合作社给打爆了。”

  “您快点帮忙解决吧。”

  “外地合作社?打我们合作社电话干什么?”

  “木耳啊,他们那边都已经卖了,反响特别好,都让我们还发点过去呢。”

  “这两天您不在,我们不敢做主,所以一直在压着。”

  女同志着急忙慌的前面走。

  进了办公室后,马上从边上拿了个本子。

  “外地合作社要求追加订单的电话,我全给您留着了。”

  “他们都在等着您回电,赶紧回给他们去吧。”

  潘云民把本子拿过来一看,一身汗毛直立……

  因为上头密密麻麻的写了最少有三四十个电话。

  “这,全都是要追加订单的?”

  “可不是嘛,有几个都催的不耐烦,在电话里骂我们娘了,还说我们还不解决,他们要投诉到县里去。”

  “我给您去倒水啊。”

  女同志拿起了边上的瓷杯子出门。

  潘云民不淡定了,立马变得兴奋。

  赶紧把边上的电话机拿过来。

  这年代电话里都是奢侈品,也就合作社这种重要单位才会有配的。

  即便是这样,一般也是主任在亲自管着。

  外边会打一个木框子匡死,外加一把大锁。

  能接,但不能打。

  掏出腰间一串钥匙,打开了木框后。

  打了第一个电话过去。

  接通就热情爽朗的说:“同志您好,我这边是肖山县合作社……”

  “是不是潘云民?我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你!”

  “潘云民同志,站在人民立场上,我很想问一问你,你每天工作是不是很清闲?”

  “我们这边已经被老百姓逼的要上墙了,结果你竟然失踪了几天时间。”

  “赶紧给我发货过来,五百斤干木耳,我马上会安排款子。”

  ……

  如此,一轮几十个电话打过来。

  潘云民一边被对方屌的抬不起头,另外一手赶紧飞速的记着各种地址,单位,发货数量……

  一个多小时后,他终于打完了最后一个电话。

  接着拿了个算盘,啪啪啪的算了下这几十个合作社的要货量。

  有些要一百斤,有些要两百,五百,数量各不相等。

  最后一统计。

  “我滴个娘亲额,四牛大队那边,有这么多货吗?”

  “一万一千斤!”

  真不淡定了。

  赶紧算盘一丢。

  踩着二八杠就往四牛大队这边狂飙。

  黄东胜这边。

  之前黄东胜担心的事终于出现了。

  县里木耳,鸡枞菌被老百姓接受了后,终于也有一些人开始和他们一样。

  跑到四牛山脉边上村子里收货,然后拖到县里卖。

  由于这些贩子的出现,现在这两个东西的价格已经一落千丈。

  这两天他们往县里已经销不动了。

  也就几个塞过香烟的单位食堂还在要他们的东西。

  东西卖不掉,那么就意味着他们每天的收入就降低了不少。

  所以刘大贵他们几个人气势低落了很多。

  倒是黄东胜却依旧情绪高涨。

  这几天时间,他每天在山里进进出出。

  每次进去,他都会带一些菌类的东西出来。

  然后一个个的尝试晒成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