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8章 国术到底应不应该传给外国人(二十二)-《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2000年时的华夏电影,处在发展的低谷期,全年电影总票房8.6亿元人民币,仅相当于1亿美刀,相当于漂亮国的1%。

  但也处在电影市场化转型初期,出现了第一部票房超过1亿元的国产电影。

  在人才培养方面,华夏电影行业相比以前有了较大进步,但和漂亮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首先是电影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和课程设置方面。

  2000年前后,华夏的电影专业人才培养机构数量很少,只有十余家,其中京城电影学院、华夏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沪市戏剧学院等为核心院校,其余多为地方性艺术院校或专科层次院校。

  不仅数量上远远少于漂亮国的超过?200所?提供电影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质量上也远远不如漂亮国的顶尖电影学院。

  按学科实力和行业影响力,华夏的电影专业院校可以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是顶尖影视院校,包括京城电影学院、华夏传媒大学等。

  京城电影学院?是华夏电影艺术最高学府,是华夏建国后第一所自己的电影大学,也是华夏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电影专业教育高等学府。

  1956年正式建校,2000年时已形成完整的电影教育体系,涵盖导演、表演、摄影、美术等专业。动画专业(前身为1952年设立的美术系动画方向)在2000年已发展为独立学科方向。

  华夏传媒大学?(原京城广播学院)学校始建于1954年,是华夏建国后创办的第一所传媒类高校,2000年时以广播电视艺术为主,但已开设影视编导、表演等专业,2004年更名后进一步强化电影学科。

  第二梯队是专业艺术院校,包括?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华夏戏曲学院等。

  中央戏剧学院是华夏建国后第一所戏剧教育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院校,是华夏戏剧影视艺术教育的最高学府。

  中央戏剧学院?以戏剧教育为核心,2000年时表演、导演等专业与电影产业结合紧密。

  沪市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前身是于1945年12月1日创立的沪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9年更名为沪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1年4月更名为沪市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华夏高校院系调整,鲁省大学艺术系戏剧科、沪市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教系乐剧组并入,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办学,独立建制)。 1956年正式更名为沪市戏剧学院。

  该校?戏剧与影视并重,2000年时影视表演、导演等专业已具规模。

  华夏戏曲学院是华夏建国以后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是华夏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

  华夏戏曲学院原来是?传统戏曲与影视表演结合,2000年时影视相关专业逐步发展。

  第三梯队是地方性院校,包括浙省传媒学院、?京城印刷学院、晋省传媒学院、?吉省动画学院等。

  浙省传媒学院的前身是浙省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由浙省广播电视学校(1978年创建)和浙省广播电视专科学校(1984年创建)于2000年合并组成。

  2000年时以广播电视为主,影视制作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京城印刷学院始于1958年国家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其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京城印刷学院,由国家出版局管理。

  京城印刷学院?侧重出版与传媒,2000年时影视美术设计等专业开始招生。

  晋省传媒学院前身是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时为专科层次,影视技术类专业招生门槛较低。

  吉林动画学院?2000年成立,早期以动画设计为主,后扩展至影视制作,是华夏第一所专门培养动漫游戏人才的高等学府,规模属全球最大的单体动画学院,被誉为“华夏动漫游戏人才的摇篮”。

  还有就是其他院校,一般都是新成立的,底蕴不深的高职院校,比如粤省亚视演艺职业学院。

  粤省亚视演艺职业学院成立于2000年,开设戏剧影视表演等专业,但当时为高职层次。

  2000年时,和漂亮国超过30所世界一流电影相关产业院校相比,华夏的电影相关产业院校差距实在太大,在数量上差距悬殊,质量上也相差甚远。

  如果要追究原因,首先根本原因就是2000年以前华夏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艺术也是上层建筑之一,这是很正常的。

  其次就是华夏的电影产业底蕴相比漂亮国太薄弱,华夏电影实际上的底蕴到了2000年的时候也就20年而已,而漂亮国电影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不管是什么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起来都是有规律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过只要进入良性循环,加大投入,还是能很快发展起来的。

  陈晋从木星芯片的资料里看到,到了2025年,华夏的电影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远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