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新京天港的中央广场已经人声鼎沸。一群年轻人围在全息雕像旁,热烈地讨论着昨天的新闻。
人群中,一个名叫赵小星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块从“天穹市”运回的陨石碎片,脸上满是兴奋。
“兄弟们!你们看了昨天的‘神谕’推送没有?‘星瑶开拓队’在柯伊伯带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能量晶体!据说能让引擎的效率再提升十倍!”赵小星挥舞着陨石碎片,激动得脸颊通红,“这可是我们大夏的团队!罗辑,牛逼!不愧是长夜先生的信徒!”
旁边的女孩,林晓月,穿着“新京航天大学”的校服,推了推鼻梁上的智能眼镜,笑着说:“小星,你激动个啥?这种事现在不都司空见惯了吗?自从长夜先生启动‘开拓者法案’,我们大夏的团队几乎每周都在太阳系里搞出大新闻!上周不还有人发现了一颗富含反物质的彗星吗?”
“嘿,那不一样!”赵小星反驳道,“这次的晶体,直接改写了引擎的物理极限!这意味着我们能去更远的星系!你们说,长夜先生是不是早就算到了这一步?”
“有可能!”另一个年轻人,名叫陈浩,插话道,“我听说,‘普罗米修斯’的算力已经能模拟整个太阳系的物质流动。长夜先生肯定是通过它,提前规划好了人类的每一步棋!你们看他的发布会,每次讲话,都像是在对整个宇宙喊话,气场太强了!”
林晓月撇了撇嘴:“行了行了,别把长夜先生吹得太神了。他再厉害,也是我们大夏人,骨子里跟我们一样,流着炎黄的血!不过说真的,我昨天在‘神谕’论坛上,看到有人分析,长夜先生的‘功勋体系’,可能是参考了我们大夏古代的‘科举制度’,你说是不是有点道理?”
“哈哈,科举?那长夜先生就是新时代的‘考官’!”赵小星大笑,“不过这科举可比古代高级多了,谁能想到,考试内容是去宇宙里挖矿、建空间站啊?我昨天刚报了个‘星际采矿工程’的培训班,准备攒够‘功勋权重’,去申请一艘‘开拓者’飞船!”
“你?就你那数学成绩,还想去挖矿?”林晓月揶揄道,“小心被陨石流撞得满头包!”
“嘿,别小看我!”赵小星拍了拍胸脯,“我已经加入了一个众筹团队,准备去小行星带捡‘歌利亚’级飞船扔下的矿渣。听说那些矿渣里,都有稀土金属,随便捡一块,就能换一艘小型飞船!”
他们的对话,被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到了。老人名叫张福山,是一位退休的物理学教授,如今在新京天港的“星际科普中心”当志愿者。他拄着拐杖,笑眯眯地走过来:“年轻人,聊得挺热闹啊!不过我得提醒你们,宇宙可不是遍地黄金的乐园。去小行星带捡矿渣,也得学点真本事,不然飞船的导航系统出个错,你可能就回不了家了。”
赵小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张教授,您说得对!我们这不是崇拜长夜先生嘛,想追随他的脚步,去星空里闯一闯!”
张福山眼中闪过一丝感慨:“长夜先生啊……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没见过一个人,能让整个民族、整个文明,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你们知道吗?我年轻时,最大的梦想是造一台能飞到火星的探测器。现在?哼,我的几个学生,已经在‘天穹市’建了个能住十万人的生态舱!这时代,变了,全是长夜先生带来的!”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那座全息雕像,语气中带着一丝虔诚:“我昨晚做梦,梦见自己站在‘神之心’里,长夜先生对我说,‘老张,人类的未来,不在地球,而在星空。’我醒来后,眼泪都流下来了。这不是梦,这是真的!我们大夏人,正带着全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广场上的人群,听到了张教授的话,纷纷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雕像。
一时间,喧嚣的广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对未来的憧憬,对李长夜的崇拜。
在“大航海时代”的推动下,大夏的老百姓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幸福时代。贫穷被消灭,生存的压力被财富的洪流冲刷殆尽,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既魔幻又充满希望。无论是在新京的摩天大楼里,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小镇,每一个大夏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这场席卷星际的狂欢。
在祁连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如今被改名为“星辰小镇”。这里曾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牧羊村,村民们靠放羊和种植青稞为生,生活简单而贫瘠。然而,“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这个小镇彻底变了模样。
小镇的中央,是一座小型的空天港,专门停靠“开拓者”级飞船。港内,停着十几艘银光闪闪的飞船,每一艘的舷侧,都喷涂着由村民们自己设计的、充满民族风情的图案——有奔腾的骏马,有飞翔的雄鹰,还有象征丰收的青稞穗。
小镇的主街,已经从泥泞的土路,变成了由月球晶石铺成的、散发着微光的步道。街道两旁,传统的土坯房被改造成了智能化的生态住宅,每一户的屋顶,都安装了小型的太阳能聚变反应堆,能源完全自给自足。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摆放着全息投影仪,孩子们放学后不再追逐嬉戏,而是围着投影仪,观看“天穹市”传回来的最新星际影像。
傍晚时分,星辰小镇的社区中心里,灯火通明。村民们聚在一起,参加每周一次的“星际知识分享会”。
主持会议的,是村里最年轻的“星际公民”——23岁的牧民卓玛。她刚刚从“天穹市”完成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担任一艘“歌利亚”级采矿船的生态维护员。
卓玛站在全息屏幕前,手里拿着一个从火星带回的红色岩石样本,兴致勃勃地分享:“乡亲们!你们看,这就是火星表面的赤铁矿!我在‘天穹市’学到了怎么用它提炼高纯度铁,还能用来做飞船的防护涂层!咱们村的飞船,下个月就能用上我带回来的技术!”
台下,村民们发出阵阵惊叹。60岁的牧民老巴桑,眯着眼睛,感慨道:“卓玛,俺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看到咱村的娃娃,去火星上干活!这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都是长夜先生的功劳啊!”
“是啊!”旁边的中年妇女次仁拉姆,激动地拍手,“我家那口子,现在在‘星际资产交易所’买了三颗小行星的开采权!他说,等下个月分红下来,咱村就能建一座更大的空天港,让更多年轻人去宇宙里闯荡!这日子,过得跟做梦似的!”
卓玛笑着点头:“拉姆婶,您说得对!不过,长夜先生说了,宇宙里的财富,不是让我们躺平享乐的,是让我们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在‘天穹市’的时候,亲眼看到咱们大夏的工程队,建了一座能模拟地球重力的生态舱!那里面种的青稞,比咱们祁连山的还甜!”
“青稞还能种到天上去?”老巴桑瞪大了眼睛,“那俺得赶紧学学!俺的孙子才五岁,昨天跟我说,长大了要开飞船去木星!俺得给他攒点‘功勋权重’,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哈哈,巴桑爷爷,您放心!”卓玛调出一张全息星图,指着上面的小行星带,“咱们村已经众筹了一艘‘开拓者’级飞船,名字就叫‘祁连星号’!下个月,我带队,带大家去小行星带捡矿渣!谁想报名,赶紧去社区中心登记!”
“俺!俺报名!”老巴桑第一个举手,引来一阵哄笑。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没有散去,而是自发地来到社区中心外的空地上,围着一座小型的李长夜雕像,点燃了篝火。
他们唱起了传统的牧歌,但歌词已经改成了对星空的赞美和对李长夜的感恩。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希望。
在无数大夏人的故事中,李小雨的经历,是这场星际狂潮中最平凡、却又最动人的一页。她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女孩,出生在新京郊区的一个工薪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母亲在社区医院做护士。她的童年,充满了普通人对生活的期盼——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安稳的日子。
然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李小雨的家,位于新京郊区的“星光社区”。这个社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住宅区,住满了像她父母这样的工薪阶层。但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星际创业孵化基地”。社区的每栋楼,都被改造成了智能化的“创业单元”,居民可以直接在家里,通过“神谕”网络,注册公司、申请飞船、甚至与“天穹市”的客户进行远程会议。
李小雨的房间,曾经贴满了偶像明星的海报,现在,墙上挂的是一张巨大的太阳系星图。
她用荧光笔,在星图上标记了十几颗她感兴趣的小行星,旁边还贴着一张李长夜的照片。
照片上,李长夜目光深邃,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小雨在照片下,用马克笔写了一行字:“长夜先生,带我去看星星吧!”
2026年3月的一个周末,李小雨坐在家里的全息投影桌前,与她的两个大学室友——张萌和王宁,进行一场远程会议。
三人都是新京大学的大三学生,主修环境科学。她们的目标,是成立一家名为“星绿科技”的公司,专注于在小行星上构建生态循环系统。
“小雨,你真的确定要选这颗小行星?”张萌指着全息屏幕上的一颗编号为“Y-392”的小行星,皱眉道,“这颗星的探测数据不完整,‘普罗米修斯’的报告说,它可能有不稳定的火山活动。风险太大了!”
“对啊!”王宁附和,“我们可以用手头的‘功勋权重’,去买一颗已经探明的C型小行星,起码稳赚不赔!干嘛非要去冒险?”
李小雨咬了咬嘴唇,目光坚定:“萌萌,宁宁,你们听我说。长夜先生在发布会上说了,‘宇宙从不仁慈,但它会回报真正的勇者’。如果我们只去捡现成的便宜,那我们跟那些‘宇宙拾荒者’有什么区别?我不想做矿工,我想做……真正的开拓者!”
她调出“Y-392”的光谱分析图,指着上面的数据:“你们看,这颗小行星的表面,有异常高的碳氧化合物含量。如果我的猜想没错,它可能有一层冻结的地下海洋!如果我们能开发出一种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生态循环系统,就能把这颗小行星,改造成一个真正的‘绿洲’!到时候,我们不仅能赚大钱,还能为人类的星际移民,做出一份贡献!”
张萌和王宁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被小雨的热情点燃。
“好吧!”张萌一拍桌子,“干了!小雨,你这股劲儿,真的跟长夜先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就服你这股不服输的劲儿!”
“就是!”王宁笑着说,“我昨天还看了长夜先生的演讲视频,他说‘选择权在你们手中’,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小雨,你就是我们的‘小长夜’!”
“别这么说!”李小雨脸红了,摆手道,“我哪能跟长夜先生比!他可是……可是神一样的男人!你们知道吗?我高中的时候,家里连学费都快交不起了,是‘功勋体系’的助学金,帮我上了大学。现在,我只想用自己的努力,去证明他是对的!我要让‘星绿科技’,成为他‘星辰开拓者’计划里,最耀眼的一颗星!”
三人达成一致,立即通过“神谕”网络,注册了“星绿科技”公司,并用她们攒了半年的“功勋权重”,买下了“Y-392”的百年开采权。接着,她们向“天穹市”的工程部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生态改造计划。
一个月后,“普罗米修斯”审核通过了她们的计划,并为她们分配了一艘小型的“开拓者”级飞船,以及一套基础的生态设备。小雨和她的团队,带着满腔的热血,登上了飞船,驶向了那颗充满未知的“Y-392”。
人群中,一个名叫赵小星的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块从“天穹市”运回的陨石碎片,脸上满是兴奋。
“兄弟们!你们看了昨天的‘神谕’推送没有?‘星瑶开拓队’在柯伊伯带发现了一种全新的能量晶体!据说能让引擎的效率再提升十倍!”赵小星挥舞着陨石碎片,激动得脸颊通红,“这可是我们大夏的团队!罗辑,牛逼!不愧是长夜先生的信徒!”
旁边的女孩,林晓月,穿着“新京航天大学”的校服,推了推鼻梁上的智能眼镜,笑着说:“小星,你激动个啥?这种事现在不都司空见惯了吗?自从长夜先生启动‘开拓者法案’,我们大夏的团队几乎每周都在太阳系里搞出大新闻!上周不还有人发现了一颗富含反物质的彗星吗?”
“嘿,那不一样!”赵小星反驳道,“这次的晶体,直接改写了引擎的物理极限!这意味着我们能去更远的星系!你们说,长夜先生是不是早就算到了这一步?”
“有可能!”另一个年轻人,名叫陈浩,插话道,“我听说,‘普罗米修斯’的算力已经能模拟整个太阳系的物质流动。长夜先生肯定是通过它,提前规划好了人类的每一步棋!你们看他的发布会,每次讲话,都像是在对整个宇宙喊话,气场太强了!”
林晓月撇了撇嘴:“行了行了,别把长夜先生吹得太神了。他再厉害,也是我们大夏人,骨子里跟我们一样,流着炎黄的血!不过说真的,我昨天在‘神谕’论坛上,看到有人分析,长夜先生的‘功勋体系’,可能是参考了我们大夏古代的‘科举制度’,你说是不是有点道理?”
“哈哈,科举?那长夜先生就是新时代的‘考官’!”赵小星大笑,“不过这科举可比古代高级多了,谁能想到,考试内容是去宇宙里挖矿、建空间站啊?我昨天刚报了个‘星际采矿工程’的培训班,准备攒够‘功勋权重’,去申请一艘‘开拓者’飞船!”
“你?就你那数学成绩,还想去挖矿?”林晓月揶揄道,“小心被陨石流撞得满头包!”
“嘿,别小看我!”赵小星拍了拍胸脯,“我已经加入了一个众筹团队,准备去小行星带捡‘歌利亚’级飞船扔下的矿渣。听说那些矿渣里,都有稀土金属,随便捡一块,就能换一艘小型飞船!”
他们的对话,被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听到了。老人名叫张福山,是一位退休的物理学教授,如今在新京天港的“星际科普中心”当志愿者。他拄着拐杖,笑眯眯地走过来:“年轻人,聊得挺热闹啊!不过我得提醒你们,宇宙可不是遍地黄金的乐园。去小行星带捡矿渣,也得学点真本事,不然飞船的导航系统出个错,你可能就回不了家了。”
赵小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张教授,您说得对!我们这不是崇拜长夜先生嘛,想追随他的脚步,去星空里闯一闯!”
张福山眼中闪过一丝感慨:“长夜先生啊……我教了一辈子书,从没见过一个人,能让整个民族、整个文明,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前冲。你们知道吗?我年轻时,最大的梦想是造一台能飞到火星的探测器。现在?哼,我的几个学生,已经在‘天穹市’建了个能住十万人的生态舱!这时代,变了,全是长夜先生带来的!”
他顿了顿,抬头看向那座全息雕像,语气中带着一丝虔诚:“我昨晚做梦,梦见自己站在‘神之心’里,长夜先生对我说,‘老张,人类的未来,不在地球,而在星空。’我醒来后,眼泪都流下来了。这不是梦,这是真的!我们大夏人,正带着全人类,走向星辰大海!”
广场上的人群,听到了张教授的话,纷纷停下脚步,抬头看向雕像。
一时间,喧嚣的广场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同样的光芒——对未来的憧憬,对李长夜的崇拜。
在“大航海时代”的推动下,大夏的老百姓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幸福时代。贫穷被消灭,生存的压力被财富的洪流冲刷殆尽,人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既魔幻又充满希望。无论是在新京的摩天大楼里,还是在偏远的乡村小镇,每一个大夏人,都以自己的方式,融入这场席卷星际的狂欢。
在祁连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如今被改名为“星辰小镇”。这里曾是黄土高原上一个普通的牧羊村,村民们靠放羊和种植青稞为生,生活简单而贫瘠。然而,“大航海时代”开启后,这个小镇彻底变了模样。
小镇的中央,是一座小型的空天港,专门停靠“开拓者”级飞船。港内,停着十几艘银光闪闪的飞船,每一艘的舷侧,都喷涂着由村民们自己设计的、充满民族风情的图案——有奔腾的骏马,有飞翔的雄鹰,还有象征丰收的青稞穗。
小镇的主街,已经从泥泞的土路,变成了由月球晶石铺成的、散发着微光的步道。街道两旁,传统的土坯房被改造成了智能化的生态住宅,每一户的屋顶,都安装了小型的太阳能聚变反应堆,能源完全自给自足。家家户户的院子里,摆放着全息投影仪,孩子们放学后不再追逐嬉戏,而是围着投影仪,观看“天穹市”传回来的最新星际影像。
傍晚时分,星辰小镇的社区中心里,灯火通明。村民们聚在一起,参加每周一次的“星际知识分享会”。
主持会议的,是村里最年轻的“星际公民”——23岁的牧民卓玛。她刚刚从“天穹市”完成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担任一艘“歌利亚”级采矿船的生态维护员。
卓玛站在全息屏幕前,手里拿着一个从火星带回的红色岩石样本,兴致勃勃地分享:“乡亲们!你们看,这就是火星表面的赤铁矿!我在‘天穹市’学到了怎么用它提炼高纯度铁,还能用来做飞船的防护涂层!咱们村的飞船,下个月就能用上我带回来的技术!”
台下,村民们发出阵阵惊叹。60岁的牧民老巴桑,眯着眼睛,感慨道:“卓玛,俺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还能看到咱村的娃娃,去火星上干活!这要是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都是长夜先生的功劳啊!”
“是啊!”旁边的中年妇女次仁拉姆,激动地拍手,“我家那口子,现在在‘星际资产交易所’买了三颗小行星的开采权!他说,等下个月分红下来,咱村就能建一座更大的空天港,让更多年轻人去宇宙里闯荡!这日子,过得跟做梦似的!”
卓玛笑着点头:“拉姆婶,您说得对!不过,长夜先生说了,宇宙里的财富,不是让我们躺平享乐的,是让我们去创造更大的价值!我在‘天穹市’的时候,亲眼看到咱们大夏的工程队,建了一座能模拟地球重力的生态舱!那里面种的青稞,比咱们祁连山的还甜!”
“青稞还能种到天上去?”老巴桑瞪大了眼睛,“那俺得赶紧学学!俺的孙子才五岁,昨天跟我说,长大了要开飞船去木星!俺得给他攒点‘功勋权重’,不能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哈哈,巴桑爷爷,您放心!”卓玛调出一张全息星图,指着上面的小行星带,“咱们村已经众筹了一艘‘开拓者’级飞船,名字就叫‘祁连星号’!下个月,我带队,带大家去小行星带捡矿渣!谁想报名,赶紧去社区中心登记!”
“俺!俺报名!”老巴桑第一个举手,引来一阵哄笑。
会议结束后,村民们没有散去,而是自发地来到社区中心外的空地上,围着一座小型的李长夜雕像,点燃了篝火。
他们唱起了传统的牧歌,但歌词已经改成了对星空的赞美和对李长夜的感恩。火光映照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与希望。
在无数大夏人的故事中,李小雨的经历,是这场星际狂潮中最平凡、却又最动人的一页。她是一个普通的城市女孩,出生在新京郊区的一个工薪家庭。她的父亲是一名公交车司机,母亲在社区医院做护士。她的童年,充满了普通人对生活的期盼——考上一所好大学,找一份体面的工作,过上安稳的日子。
然而,“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李小雨的家,位于新京郊区的“星光社区”。这个社区原本是一个普通的住宅区,住满了像她父母这样的工薪阶层。但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型的“星际创业孵化基地”。社区的每栋楼,都被改造成了智能化的“创业单元”,居民可以直接在家里,通过“神谕”网络,注册公司、申请飞船、甚至与“天穹市”的客户进行远程会议。
李小雨的房间,曾经贴满了偶像明星的海报,现在,墙上挂的是一张巨大的太阳系星图。
她用荧光笔,在星图上标记了十几颗她感兴趣的小行星,旁边还贴着一张李长夜的照片。
照片上,李长夜目光深邃,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小雨在照片下,用马克笔写了一行字:“长夜先生,带我去看星星吧!”
2026年3月的一个周末,李小雨坐在家里的全息投影桌前,与她的两个大学室友——张萌和王宁,进行一场远程会议。
三人都是新京大学的大三学生,主修环境科学。她们的目标,是成立一家名为“星绿科技”的公司,专注于在小行星上构建生态循环系统。
“小雨,你真的确定要选这颗小行星?”张萌指着全息屏幕上的一颗编号为“Y-392”的小行星,皱眉道,“这颗星的探测数据不完整,‘普罗米修斯’的报告说,它可能有不稳定的火山活动。风险太大了!”
“对啊!”王宁附和,“我们可以用手头的‘功勋权重’,去买一颗已经探明的C型小行星,起码稳赚不赔!干嘛非要去冒险?”
李小雨咬了咬嘴唇,目光坚定:“萌萌,宁宁,你们听我说。长夜先生在发布会上说了,‘宇宙从不仁慈,但它会回报真正的勇者’。如果我们只去捡现成的便宜,那我们跟那些‘宇宙拾荒者’有什么区别?我不想做矿工,我想做……真正的开拓者!”
她调出“Y-392”的光谱分析图,指着上面的数据:“你们看,这颗小行星的表面,有异常高的碳氧化合物含量。如果我的猜想没错,它可能有一层冻结的地下海洋!如果我们能开发出一种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生态循环系统,就能把这颗小行星,改造成一个真正的‘绿洲’!到时候,我们不仅能赚大钱,还能为人类的星际移民,做出一份贡献!”
张萌和王宁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被小雨的热情点燃。
“好吧!”张萌一拍桌子,“干了!小雨,你这股劲儿,真的跟长夜先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就服你这股不服输的劲儿!”
“就是!”王宁笑着说,“我昨天还看了长夜先生的演讲视频,他说‘选择权在你们手中’,我现在算是明白了!小雨,你就是我们的‘小长夜’!”
“别这么说!”李小雨脸红了,摆手道,“我哪能跟长夜先生比!他可是……可是神一样的男人!你们知道吗?我高中的时候,家里连学费都快交不起了,是‘功勋体系’的助学金,帮我上了大学。现在,我只想用自己的努力,去证明他是对的!我要让‘星绿科技’,成为他‘星辰开拓者’计划里,最耀眼的一颗星!”
三人达成一致,立即通过“神谕”网络,注册了“星绿科技”公司,并用她们攒了半年的“功勋权重”,买下了“Y-392”的百年开采权。接着,她们向“天穹市”的工程部门,提交了一份详细的生态改造计划。
一个月后,“普罗米修斯”审核通过了她们的计划,并为她们分配了一艘小型的“开拓者”级飞船,以及一套基础的生态设备。小雨和她的团队,带着满腔的热血,登上了飞船,驶向了那颗充满未知的“Y-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