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知否+大宋少年志18-《综影视:玉女媚骨》

  这一盘棋直接下到了半夜。

  王宽看着自己输了的棋盘,他笑着感叹了一句。

  “公主下棋布局宏大,深谋远虑,宽甘拜下风。”

  唐玉看了看棋盘局势,只是输了三子,王宽心机谋略并不缺。

  这样的人,若是他愿意,他有很多方法在官场上变通,尔虞我诈,攀登高位。

  然而,王宽似乎不愿意这样。

  “这就是你立志要做一个君子的缘由?”

  “我看得清楚局势,知道自己的能力,若不给自己定一个底线遵守。

  一旦习惯了尔虞我诈,习惯了使用阴谋诡计,习惯了不择手段达到目的,我将不再是我。”

  人的心中要有所敬畏,如果没有基本的底线,最后就是彻底放纵,然后变得面目全非。

  “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唐玉突然说出了这句话,王宽第一次听到,然后若有所思了起来。

  “此话虽然浅白,倒是蕴含深意。”

  唐玉一笑,不再纠结这个问题,反而转移了话题。

  “你觉得大宋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内忧是吏治赋税,外忧则是周边的几个国家,如今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

  官家已经没有能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如今只希望下一任天子之后登基之后改革弊政。”

  她弟弟登基吗?

  赵坤倒确实有这个魄力,再加上年纪轻,也确实有这个想法。

  只是,改革只会触动大部分利益阶级,这是一件成功率不太高的事情。

  “夫君,细数以往的朝代,内部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大宋的问题是,如果解决不了周边隐患,到时候很可能是神州陆沉,异族统治。”

  若不是后来天降猛男朱元璋,恐怕南北之间会彻底文化习俗分裂下去,再也不能融合,那可是长达几百年的南北分离。

  唐玉此言一出,王宽露出了惊愕之色。

  “何至于此?”

  “晋朝灭亡之后的乱世,也不是不会重复。”

  唐玉作为一个赵氏公主说出宋朝未来灭亡后可能的惨象,王宽直接被镇住了许久。

  “公主,你是想效仿武皇吗?”

  一个人的棋风,实在是太容易看透一个人。

  王宽刚刚没有明说,但已经在公主的棋风上看到了君王之道。

  唐玉一笑:“我若如此,你待如何?”

  “宽恐怕不能现在给出答案,因为宽并不清楚公主所想之举,是否能让天下更好,除非公主能证明这件事情。”

  此言一出,唐玉笑得直接坐在了对方的身上,然后凑过去亲了一下。

  “你就不觉得我这话很疯狂?”

  “武皇当年能够治理天下,天下女子亦能称帝。只是天下诸多男儿害怕此事再度发生,所以才对女子施加越来越多的束缚。

  公主乃是赵氏血脉,本就有权利继承祖宗江山。

  只是这个过程中若伤亡太多,最后致使江山动荡不安,让夏和辽虎视眈眈,趁虚而入,那就不可取了。”

  王宽意思很明显了,若想要称帝,除非能有强大的手腕平稳掌控这个江山,且不让周边的国家乘虚而入,那就不是什么大事。

  但若是过程当中动荡不安,杀戮不断,那就不适合了。

  唐玉因为王宽这话,直接笑倒在了王宽怀里。

  “大宋的皇帝,因为当年祖先的事情,如今并不允许亲自出征了。

  皇帝高坐宫殿之内,其实改变不了天下,改变不了战局。

  我倒是有个想法能够解决外患,不过前提是,元伯鳍身上的谜团弄清楚。

  那场战争输得这么惨,都有人怀疑元伯鳍叛宋了,何不想得大胆一点,元伯鳍背后还有叛宋的人呢?”

  大宋的皇帝其实权力没那么大,因为开国就和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皇帝基本没怎么掌控长兵权。

  真要改变这个时代,其实当皇帝没用,掌握兵权才有用。

  唐玉原本没想插手那么多,但是她最近有些想法改变了。

  因为仔细一算,这天下就有一百多年了。

  大宋又分为南宋和北宋,说明北宋肯定只有一百多年,那岂不是有生之年要见证亡国?

  既然如此,那还是提早准备吧。

  反正一回生二回熟,也不是没打过仗。

  王宽倒是立即猜到了公主的想法,毕竟公主武艺高超,这也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公主想要调查朝堂里面还有哪些内奸吗?”

  “没错,总不能以后与周边国家开战时,继续被内奸出卖军事布置吧。

  王宽,若没有可靠的文臣在朝堂上组织运送粮草、隐藏军事机密,前方作战的将军随时都可能被朝堂之人背后捅刀,你懂我的意思吗?”

  王宽目光深沉了起来,他忍不住抱紧了怀中的人。

  “公主之意我已明了,那就从调查清楚元伯鳍的事情开始。”

  这场深夜密谈结束之后。

  接下来半个多月,王宽一直在关注元伯鳍元仲辛这对兄弟俩的情况,然后被陆观年有意引导,找到了秘阁。

  再然后,他才知道赵简究竟在做什么,并且知道了元仲辛现在的情况。

  以王宽驸马的身份,官家那边当然不会允许驸马成为暗探。

  但是唐玉单独见了官家一面。

  说除了暗探,最好还成立一个信息收集组织,这种组织和秘阁相似,但有区别。

  王宽是赵家的女婿,以后虽然会步入仕途,但也可以做一些隐秘的事情。

  所以就让王宽先去秘阁里面接触学习一番,挑选一些人才,到时候单独成立一个秘闻馆,以另一种方式收集总结信息。

  而实际上,王宽的主要目的却是刺探秘阁。

  因为唐玉亲自对王宽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我觉得陆观年有问题,你接近秘阁了解一下里面的人,有才能的人可进行招揽,查清楚秘阁是否有秘密。”

  因此,王宽也开始和元仲辛赵简韦衙内薛映裴景等一群人接触熟悉了起来。

  而唐玉这边,她正在私底下成立一个秘密商行。

  有时候打探消息不用搞得那么危险,无处不在的商人,开遍天下的商铺,也能做出一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