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家人作为娘家人也早已到场。
作为官宦之家,钱家是十分注重奠仪规格和服制的,一切都是严格按照张平安如今的身份来准备,奠仪十分丰厚。
除此之外,男丁们也在帮忙协助处理丧葬事宜,女眷们则在灵堂帮忙整理钱攸宜的仪容,并哭丧。
有些遗憾的是,岳父钱太师和其他三个舅兄因为有公务在身,兼之路途遥远,并没能出席。
虽然四舅兄钱裕解释过了原因,但这事依然是埋在张平安心里的一根刺。
“人死为大,但爹和大哥、二哥、三哥他们确实有些难处,一时赶不回来,你莫要见怪”,钱裕解释道。
然后又提起舟山别苑:“我和族中族老们商量过了,舟山别院只当是钱家送给小鱼儿的,就放在他名下吧,这样一来,用来安葬二妹也算说得过去,不会被人指摘,我估摸爹也肯定是同意的,所以你别看他们没能赶回来,其实心里对二妹是宠爱的,这在整个钱家女中都算是特别的一种殊荣,算是开了先例了。”
“多谢,不过一码归一码,银子还是要给的,改日我让管家送到府上去,你莫要推辞”,张平安拱手道谢道。
“等丧事办完了再说吧,不急”,钱裕挥挥手满脸不在意。
两边都不差这三瓜俩枣的,钱不钱的他无所谓,若张平安非要给,他也不拦着,反正这事他是办到位了。
根据两家如今的身份和财力,钱攸宜可以停柩七日至一个月,在这期间择一吉日下葬。
不过考虑到现在已经是五月中下旬,天气越来越热,又离开了冰窖的极寒环境,尸身不易保存。
张平安和家里商议后,折中了一下,决定停柩半个月,在六月初下葬,日子都是请灵隐寺的得道高僧算好的吉日。
大丫几人作为至亲,这段时间也都没回去,将孩子和家里的琐事交给家中其他人后,便一心扑在这边帮忙。
小鱼儿作为独子,更是没离开灵堂一步,披麻戴孝和哭丧是最基本的,吃住都在灵堂里。
包括后面主丧、捧灵位、引柩,也都是由他这个嫡长子来做。
短短一段时间便瘦了一大截。
看的徐氏和大丫等人心疼不已,但也没有办法。
很快便到了六月初,即将下葬的日子。
朝廷那边突然派人传来了旨意,钱氏被追封为二品贞郡夫人。
并按照相应的品级和规格,赐下来祭文和祭品。
也算是表达了对钱攸宜逝去的哀荣,更体现了夫贵妻荣的礼法传统。
这时候的人对死去的丧事是十分看重的,很多人甚至宁愿在生前省吃俭用,也希望能多攒些银子,将身后事办得风光些。
因此看到钱攸宜被追封,很多女眷心里甚至是暗暗羡慕的,这场丧事在整个临安来说都是数的上的风光了。
徐氏看到圣旨后也又是高兴,又是惋惜。
要是钱攸宜活着的时候能享受这份殊荣该多好!
张平安心情复杂的叩谢后,接过圣旨,没再多说什么。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天上人间共安好”,金宝拍了拍张平安的肩膀劝慰道。
张平安听后长叹一声,在满头花白头发的映衬下,整个人和金宝比起来要成熟得多。
待到了六月十日正式下葬那日,张平安便带着小鱼儿一同扶灵去码头,然后坐船去往舟山下葬。
小鱼儿穿着丧服,抱着引魂幡走在最前面,时不时的从旁边下人手里接过纸钱沿途抛洒。
脸上一脸疲惫。
虽然眼睛睁得大大的,却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一下子好像长大了许多。
边往前走边还偶尔回头看一下张平安。
每次和张平安目光对视的时候,张平安都会给他一个安抚和肯定的眼神。
就这样,在码头上船后,众人一路来到舟山。
管家早已将墓地布置好,已经差了下人早早等在岸边迎接。
大柱几人是第一次来舟山,下船以后也不得不暗赞一声,是个好地方,背山靠水,风景又好,还清静,一般人可没这么好的墓地。
等到了地方,下人们将棺木送入墓地时,张平安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小鱼儿也紧紧牵着自己亲爹的手,憋起了嘴巴,要哭不哭的。
等第一铲子土撒上棺木时,他终于忍不住了,跑上前大声道:“不要埋我娘,不许埋我娘,呜呜呜!”
张平安过去将孩子抱起来,轻轻顺着孩子的背。
小鱼儿擦着眼泪抬头问道:“爹,就像之前那样将娘放在灵堂里不行吗?反正家里下人很多,我们都能照顾好她的,埋在里面的话娘她就没办法呼吸了,肯定会憋得很难受的,我们不要埋她了好不好?!”
“乖,听话一些好吗?”张平安轻声道,“等后面我们还会过来看你娘的。”
“呜呜呜!”小鱼儿不再说话,伏在亲爹的肩头哭起来。
呜咽声听得在场的人都很难受。
下葬后,最后一步便是立墓碑了,碑文和墓志铭是张平安亲自写的。
摸着墓碑上的一字一句,直叫人心痛难当。
矗立良久后,大柱上前劝道:“走吧,回去吧,孩子折腾这么久也累了,后面三七、四七、一直到七七都还要过来的,可别把孩子累病了,大人可以折腾,孩子不行啊!”
其他人也跟着劝。
往墓上添了最后一捧黄土后,张平安才低声道:“回去吧!”
站在船尾,看着船离舟山越来越,张平安其实心里清楚,等七七过了后,以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小鱼儿啊小鱼儿,你爷爷有了我之后,他的大半辈子就一直在为我打算,现在我有了你,我的后半辈子恐怕也要跟他一样,为你多打算打算了”,张平安摸着儿子的后背轻声喟叹道。
小鱼儿伏在肩头一动不动,也不知听进去了没有。
每当张平安想将他放下的时候,他便默不作声地抱得死紧。
张平安知道这孩子恐怕是缺乏安全感了,没娘的孩子总是比一般孩子要更敏感些的。
作为官宦之家,钱家是十分注重奠仪规格和服制的,一切都是严格按照张平安如今的身份来准备,奠仪十分丰厚。
除此之外,男丁们也在帮忙协助处理丧葬事宜,女眷们则在灵堂帮忙整理钱攸宜的仪容,并哭丧。
有些遗憾的是,岳父钱太师和其他三个舅兄因为有公务在身,兼之路途遥远,并没能出席。
虽然四舅兄钱裕解释过了原因,但这事依然是埋在张平安心里的一根刺。
“人死为大,但爹和大哥、二哥、三哥他们确实有些难处,一时赶不回来,你莫要见怪”,钱裕解释道。
然后又提起舟山别苑:“我和族中族老们商量过了,舟山别院只当是钱家送给小鱼儿的,就放在他名下吧,这样一来,用来安葬二妹也算说得过去,不会被人指摘,我估摸爹也肯定是同意的,所以你别看他们没能赶回来,其实心里对二妹是宠爱的,这在整个钱家女中都算是特别的一种殊荣,算是开了先例了。”
“多谢,不过一码归一码,银子还是要给的,改日我让管家送到府上去,你莫要推辞”,张平安拱手道谢道。
“等丧事办完了再说吧,不急”,钱裕挥挥手满脸不在意。
两边都不差这三瓜俩枣的,钱不钱的他无所谓,若张平安非要给,他也不拦着,反正这事他是办到位了。
根据两家如今的身份和财力,钱攸宜可以停柩七日至一个月,在这期间择一吉日下葬。
不过考虑到现在已经是五月中下旬,天气越来越热,又离开了冰窖的极寒环境,尸身不易保存。
张平安和家里商议后,折中了一下,决定停柩半个月,在六月初下葬,日子都是请灵隐寺的得道高僧算好的吉日。
大丫几人作为至亲,这段时间也都没回去,将孩子和家里的琐事交给家中其他人后,便一心扑在这边帮忙。
小鱼儿作为独子,更是没离开灵堂一步,披麻戴孝和哭丧是最基本的,吃住都在灵堂里。
包括后面主丧、捧灵位、引柩,也都是由他这个嫡长子来做。
短短一段时间便瘦了一大截。
看的徐氏和大丫等人心疼不已,但也没有办法。
很快便到了六月初,即将下葬的日子。
朝廷那边突然派人传来了旨意,钱氏被追封为二品贞郡夫人。
并按照相应的品级和规格,赐下来祭文和祭品。
也算是表达了对钱攸宜逝去的哀荣,更体现了夫贵妻荣的礼法传统。
这时候的人对死去的丧事是十分看重的,很多人甚至宁愿在生前省吃俭用,也希望能多攒些银子,将身后事办得风光些。
因此看到钱攸宜被追封,很多女眷心里甚至是暗暗羡慕的,这场丧事在整个临安来说都是数的上的风光了。
徐氏看到圣旨后也又是高兴,又是惋惜。
要是钱攸宜活着的时候能享受这份殊荣该多好!
张平安心情复杂的叩谢后,接过圣旨,没再多说什么。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愿天上人间共安好”,金宝拍了拍张平安的肩膀劝慰道。
张平安听后长叹一声,在满头花白头发的映衬下,整个人和金宝比起来要成熟得多。
待到了六月十日正式下葬那日,张平安便带着小鱼儿一同扶灵去码头,然后坐船去往舟山下葬。
小鱼儿穿着丧服,抱着引魂幡走在最前面,时不时的从旁边下人手里接过纸钱沿途抛洒。
脸上一脸疲惫。
虽然眼睛睁得大大的,却失去了往日的神采。
一下子好像长大了许多。
边往前走边还偶尔回头看一下张平安。
每次和张平安目光对视的时候,张平安都会给他一个安抚和肯定的眼神。
就这样,在码头上船后,众人一路来到舟山。
管家早已将墓地布置好,已经差了下人早早等在岸边迎接。
大柱几人是第一次来舟山,下船以后也不得不暗赞一声,是个好地方,背山靠水,风景又好,还清静,一般人可没这么好的墓地。
等到了地方,下人们将棺木送入墓地时,张平安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小鱼儿也紧紧牵着自己亲爹的手,憋起了嘴巴,要哭不哭的。
等第一铲子土撒上棺木时,他终于忍不住了,跑上前大声道:“不要埋我娘,不许埋我娘,呜呜呜!”
张平安过去将孩子抱起来,轻轻顺着孩子的背。
小鱼儿擦着眼泪抬头问道:“爹,就像之前那样将娘放在灵堂里不行吗?反正家里下人很多,我们都能照顾好她的,埋在里面的话娘她就没办法呼吸了,肯定会憋得很难受的,我们不要埋她了好不好?!”
“乖,听话一些好吗?”张平安轻声道,“等后面我们还会过来看你娘的。”
“呜呜呜!”小鱼儿不再说话,伏在亲爹的肩头哭起来。
呜咽声听得在场的人都很难受。
下葬后,最后一步便是立墓碑了,碑文和墓志铭是张平安亲自写的。
摸着墓碑上的一字一句,直叫人心痛难当。
矗立良久后,大柱上前劝道:“走吧,回去吧,孩子折腾这么久也累了,后面三七、四七、一直到七七都还要过来的,可别把孩子累病了,大人可以折腾,孩子不行啊!”
其他人也跟着劝。
往墓上添了最后一捧黄土后,张平安才低声道:“回去吧!”
站在船尾,看着船离舟山越来越,张平安其实心里清楚,等七七过了后,以后两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
“小鱼儿啊小鱼儿,你爷爷有了我之后,他的大半辈子就一直在为我打算,现在我有了你,我的后半辈子恐怕也要跟他一样,为你多打算打算了”,张平安摸着儿子的后背轻声喟叹道。
小鱼儿伏在肩头一动不动,也不知听进去了没有。
每当张平安想将他放下的时候,他便默不作声地抱得死紧。
张平安知道这孩子恐怕是缺乏安全感了,没娘的孩子总是比一般孩子要更敏感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