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章 没掌握好节奏-《高校难就业,影响我技校造航母?》

  “我们在各种极端环境里也试了,高温、低温、震动、潮湿、干燥条件下,手机的表现都稳得很,可靠程度完全符合要求,达到预设目标。”

  “总的来说,这部手机已经跑完了全套测试流程,我代表研发部拍板——可以进工厂大规模生产了,恢复之前的供货节奏。”

  研发部总监一口气报完数据,给出结论。

  这话一出,汤城和臧小花几个人脸上立马乐开了花。

  尤其是汤城,整个人松了口气。

  就像背了一座山走了好久,终于能把肩膀上的重担撂下了。

  炭基半导体项目的最后一关,算是闯过去了。

  大家正准备鼓掌庆功的时候,芯片公司一把手张小敬突然开口,泼了一盆冷水。

  “汤董,臧总,林副总,我觉得刚才的结论下得太早了,证据还不够全,特别是检测报告里漏了个非常基础的数据。”

  张小敬脸色沉着,跟现场热闹气氛完全不搭。

  他本来就不赞成这么快定调。哪怕大家都高兴,可科学这事不能靠情绪推动。

  就在汤城他们来之前,他已经跟研发部总监吵了一架。

  因为在他看来,搞技术就得一丝不苟。

  外部压力再大,也不能拿质量标准去换进度。

  “缺了哪项数据?”

  汤城立刻收住笑容,脑子转得飞快。

  越是眼看要成功,越不能头脑发热。

  一步踩空,后面就是悬崖。

  “缺的是时间维度的数据。”

  张小敬语气特别严肃,脸都没松一下。

  “现在石墨烯芯片还没测完,根本没法下最终判断。但你们终端这边这么快就出结论,太草率了。稳定性和耐用性这种事,必须靠长时间运行才能看出来。”

  “举个例子,在又热又潮的地方撑一个小时没问题,不代表能扛住24小时,这两者完全不是一回事。稳定性这玩意儿,时间就是铁标准。”

  “我也看了那份报告,坦白说,除了没拉够时间,其他数据确实漂亮。但我们不能为了赶产量,就把这块短板忽略掉。”

  “客户买了手机,什么时候用、在哪用、怎么用都说不准。我注意到你们连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的记录都没有。”

  张小敬直接点中要害,一句话戳穿了检测报告的漏洞。

  研发部总监一听,当场就不服气了。

  “我不认同张总的说法!这份报告已经是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结果了。至于你说的时间问题,我要说明一点——连续运行24小时的数据很稳,没出现异常波动。”

  “如果你觉得不够,我可以加码再做一轮,把各种环境下连续运行48小时的数据补上。但我相信结果不会有任何意外。”

  话音刚落,张小敬冷笑一声:“意外?你以为这是猜谜游戏?‘应该’‘大概’‘可能’‘估计’这类词,在正式检测里一个都不能有。这是底线。”

  “要是咱们放低门槛,真投入量产,那就是几千万台带着潜在风险的手机砸出去。检测的目的就是提前把隐患揪出来。”

  “你说再测48小时也不会出事,或许你是对的,但也有可能错。可集团输不起这个万一。”

  “特别是牵扯到设备能不能长期稳定运转的事,一点差错都不能留。芯片生产线一开,几亿资金就砸进去了。”

  “手机线一启动,那可是几十亿上百亿的真金白银压进去,打水漂都来不及。搞科研,不能赌概率。所以我坚决反对现在投产。”

  张小敬从头到尾态度都没变过。

  上次汤城压缩测试流程,他就已经憋着火了。

  这回终端部门更离谱,芯片才送检不到两天,就敢下量产结论,简直是拿整个项目开玩笑。

  听到这里,汤城心里已经有数了。

  虽然他也盼着早点出货,但这回,他选择站在张小敬这边。

  质检这一环,是产品的最后防线,绝不能靠运气过。

  还是那句话——越接近终点,越要走得踏实。

  更何况,这场仗背后还压着一个输不起的赌局。

  “张总,照正常流程,至少要连续跑多久的数据,才算过关?”

  汤城问得干脆。

  张小敬回答得也没半点迟疑:“就算用加速老化模拟实验,至少也要有一周的持续运行数据,才算基本靠谱。”

  他这话一出,研发部总监气得脸都红了。

  他一脸怒气地开口:“正规的测试规矩明摆着,极端环境下的实验必须一直搞下去,直到机器彻底罢工为止。”

  “拿高温高湿环境来说,我们真正要看的,是这玩意儿撑了多久才崩盘……”

  研发部总监这话不算瞎扯,至少张小敬没出声反对,等于默认了这说法。

  正常流程就是这么干的:把手机丢进苛刻环境里,啥时候坏啥时候停。

  从塞进去到出故障,这段时间就是基础数据。

  中间各项功能的表现起伏,就是波动记录。

  一份靠谱的测试报告该这么写: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产品连续工作了多少小时才出问题。

  这才叫真正的极限考验。

  所以一部手机从定型到量产,少说也得三个月起步。

  要是用现代技术做加速老化模拟,时间能压到七天。

  但这已经是极限了,再短就不行。

  不然,藏在产品里的毛病,很可能溜过检测。

  “继续测!按张总说的办,加速老化加七天观察期,我要一份站得住脚的结论。”

  “这一仗,对龙腾来说是翻身机会,不光关系公司死活,也关系到我汤城能不能继续坐这儿说话。检测这事儿,绝不能马虎。”

  说着,汤城冷冷扫了研发总监一眼。

  这人太懂他想听什么了。

  这时候的汤城,当然想早点拿到结果。

  早出结果,就能早开工生产。

  所以一听到测试初步完成,立马就赶了过来。

  虽然他心里急得冒烟,可基本规矩还是守得住。

  之前敢省流程,是因为他对芯片设计和功能完全放心。

  这款石墨烯芯片是系统给的,不可能出岔子。

  再加上时间太紧,三个月真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