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先生之才,十倍于鞅也!-《说好做游戏,五千年历史什么鬼?》

  这场针对如何让秦国变强的交谈,足足持续了十几个小时之久。

  从略显生疏到无话不谈,再到后边的相逢恨晚只用了短短十几小时。

  甚至于兴到深处连饭都没时间吃,任由食物由热转冷,仿佛天地间就只剩下两人的交谈声。

  至于一旁的老秦人则是换了一茬又一茬,轮番看守公孙鞅,两人的交谈无论放到哪都会引来大批士子围观。

  不过对于这居住在穷乡僻壤的老秦人来说,跟听天书也没啥两样,哈欠连天。

  所幸这场交谈并未继续持续下去,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拍打在两人脸上时,公孙鞅骤然起身,意犹未尽的长揖不起:

  “今与先生交谈,胜过鞅十年苦读,先生之才十倍于鞅矣,鞅感激不尽!”

  说着,公孙鞅突然顿了顿,像是想到了什么,脸上浮现一抹窘迫:“交谈过甚,还不曾问过先生姓名…”

  余朝阳起身回礼,眸中的认可之情毫不掩饰,通过先前的交谈,他算是确定了公孙鞅的确没有骗他,是真的为了助秦而来。

  毕竟那些言论尖锐无比,条条直指秦国孱弱点,若非煞费苦心,绝不会了解的如此详细。

  不过令他想不通的是,眼前这公孙鞅摆明了有相国之才,就算你魏国地大物博,人才如云,下放做一地方官吏也行啊,结果……

  就这样水灵灵的给拥有相国之才的公孙鞅给放了?

  9(6翻了)

  摇了摇头,余朝阳轻声道:“在下姓余名朝阳,余家乡籍贯人士。”

  此话一出,公孙鞅眸底顿时升起一股诧异,不可置信的看了余朝阳一眼又一眼,重重叹道:“出身寒微却能有如此见识,当真令鞅汗颜!”

  “佩服…佩服!”

  面对肃然起敬的公孙鞅,余朝阳轻轻一笑,道:“出身寒微不是耻辱,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金句脱口而出,给公孙鞅唬得一愣一愣的,怔怔拱了拱手语气复杂道:“朝阳之才,远超鞅生平所见!”

  “字符虽短,却含世间真理,着实佩服!”

  都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此前公孙鞅一直对这句话嗤之以鼻,可今天现实给他狠狠上了一课。

  他与眼前这年轻人相比,就好比天上繁星与皓月,自愧不如。

  对此,余朝阳只能说:拿着答案做题实在是太爽了!

  借用周游老贼的一句话就是:他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罢了。

  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两人又交谈一阵后,公孙鞅恭敬作揖:“秦公于国都考察天下士子,朝阳可要与鞅一同前往?”

  很明显,经过和余朝阳的交谈后,公孙鞅对秦国变强之法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

  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实现心中抱负,而经济落后、军事疲弱的秦国,就是他最好的舞台!

  不过这话一说出口,公孙鞅内心就升起了浓厚悔意,恨不得抽自己两个耳巴子。

  他与余朝阳同去,又哪还有他施展抱负的空间?

  所幸余朝阳并没有答应,反而缓缓摇了摇头,平声道:“变法事大,一个不注意就是天下贵族、世家共诛之。”

  “这简《求贤令》固然诚意满满,可秦公这个人到底如何还有待考究。”

  “不急不急…”

  话落,公孙鞅原本内心的后悔,瞬间被浓厚的失望替代。

  不能与这样的人物共事,实乃人生一大憾事!

  万般情绪,最终化作了坚定,只见公孙鞅凝重道:“不知朝阳可愿给鞅留个能寻你的地址?”

  “倘若秦公真如求贤令那般志气凌云,鞅定书信于你!”

  “……”余朝阳沉默片刻,旋即轻轻点头:“可。”

  将地址牢记于心后,一袭白衣的公孙鞅再次恭敬长揖,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

  此去,便是半生漂泊!

  送别公孙鞅后,刚刚还一副世外高人模样的余朝阳瞬间变得无精打采起来。

  原因无他,唯一个字:困!

  开玩笑呢,聚精会神一个晚上,就是高达来了也得闪红灯啊!

  ‘也不知道是游戏原因还是什么,明明生活条件比起现代差远了,可这群人力气一个比一个大,精神一个比一个好。’

  ‘算咯算咯,睡个觉再走吧。’

  在一众老秦人的热情相邀下,余朝阳随机择了其中一家,倒头就睡。

  等再次醒来,已是翌日寅时。

  而在一侧老旧的木桌上,则摆放着早已发凉的食物。

  食物虽然难以下咽,可却代表着老秦人那一片炽热的心。

  三两口狼吞虎咽后,余朝阳没有惊动任何人悄无声息的准备离开,可就在即将踏出门槛时,又突然折返回去。

  把压在枕头下的小金饼换成了两串铜钱。

  黄金在秦朝为‘上币’,仅用于赏赐或大额交易。

  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这块小金饼只会害了他们,倒不如铜钱来得实在。

  皓月高挂,繁星点点,在一片蛙叫蝉鸣中,余朝阳踏上了返回故乡旅途。

  此行收获重大,不仅结交了公孙鞅这位巨才,原本仅仅只有雏形的变法也渐渐成熟。

  除去等东风外,还有一件大事需要完成。

  点亮【家族】功能!

  耗时五月,春去秋来,这场游历终究画上了完美句号。

  而就在余朝阳见到那棵熟悉的柳树时,公孙鞅在经历长途跋涉后,也终于抵达了秦国国都栎阳!

  望着眼前这座的雄武大城,公孙鞅一时间雄心万丈。

  这趟旅途对他来说同样收获颇深,不仅找到了这个国家贫弱不堪却始终屹立不倒的根源所在,更结识了余朝阳这位出身寒微的大才!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也罢,就由我公孙鞅来你为注入新的铁血和力量吧!’

  在景监的举荐下,公孙鞅成功见到了秦公嬴渠梁。

  两人的这次碰面,注定会为秦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法与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