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对两名心目中的候选市长人选进行了摸底,宋卿心中立即有了考量。
时间已近下午2点半,刘子彤给他送来了从食堂搞来的午餐。
“宋市长,快吃点饭吧。”
“嗯,好,还真饿了!”宋卿笑笑,坐到茶几沙发后狼吞虎咽起来。
算算时间,童川应该已经到了省政府,不知道此人是不是经得住考验。
-----------------
下午三点,童川如约走进省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静得吓人,李继斌坐在宽大办公桌后,深红帷幕衬得他身影沉稳,也透着威严。
桌上文件堆得很高,国旗党旗异常醒目。
“童书记,坐。”李继斌抬头,脸上挂着淡笑,指指对面的椅子。
“谢省长。”童川依言坐下,腰杆笔挺。
李继斌没急着切入主题,先问起莞城基建和民生。童川谨慎作答,避免流露倾向。
“……莞城发展是有成效的,特别是宋卿同志抓的‘智造升级’。”李继斌话锋一转,目光锐利,“但步子大了,问题也跟着冒,需要掌舵的人把好平衡。”
童川心中一紧,这是在点宋卿的风险。
他斟酌说道:“是,省长说的是。转型期责任重大,我们一直稳中求进。项目推进和风险把控,都在尽力。”
李继斌微微颔首,手指轻敲桌面:“稳中求进,好。这个‘稳’,不仅指经济,也包括班子稳定,人心的稳定。”
他顿了顿,目光盯住童川,继续说道:“特别是班子的团结,是发展的根本。童书记作为一把手,维护团结,特别是和主要副职的协调,担子不轻。”
这是在敲打他与宋卿关系过密。
“省长教导的是。”童川压下心中思绪,谨慎回道,“我一直重视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宋卿同志能力强,作风务实。我们沟通一直畅通,目标都是为了莞城发展。”
他的回答维护了宋卿的成绩和两人默契。
李继斌脸上笑意加深,眼底却没什么温度,像早料到童川会这么说。
他向后靠进椅子里,姿态放松,压迫感却更重。
“童书记这么想很好。”李继斌声音平稳,“但‘过从甚密’未必是好事。外面风言风语,说莞城党委政府顺得像一个人说了算……这种话,对宋卿的成长,对你童书记的威信,都不利。适当距离和制衡,也是一种保护。”
几乎赤裸裸的挑拨,暗示童川被宋卿光芒掩盖甚至架空。
童川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握紧。
李继斌的话像根针,直接扎在了他那颗脆弱的心中。
他强挤出笑容:“清者自清。莞城进步是大家干出来的,我和宋卿各司其职。外面议论,行得正坐得端,不必在意。”
李继斌看着童川的镇定,心中了然。
仅凭暗示不够。
“莞城势头好,有目共睹。”李继斌不再绕弯,语气严肃,“也正因如此,省委对班子配备更慎重。莞城市长人选悬而未决,不是长久之计。”
他目光炯炯看向童川,直言说道:“这次叫你来,也想听听你对市长合适人选的想法。省直机关下派,还是内部或兄弟城市产生?”
童川心猛的一沉,关键问题来了!
“省长考虑得周全。”童川语气愈发谨慎,“市长人选确实重要。”
“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政治担当,更要对莞城实际和未来方向有深刻理解,能保持住莞城发展的好势头。无论省里下派还是本地选拔,相信省委会通盘考虑。市委坚决拥护省委决定,全力支持新市长。”
回答滴水不漏,把皮球又踢给李继斌。
李继斌对这个回答略有失望但不意外。
“童书记,你是老书记,主持莞城多年,劳苦功高。省委对你工作是充分认可的。当前是莞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你个人政治生涯的关键期。要更进一步,视野格局就要打开,对大局把握要精准。”
声音拔高一些,继续说道:“齐头并进是好事,但若被‘一城一池’得失束缚手脚,甚至被一些人牵着鼻子走,眼界就局限了。你要明白,为了更重要的平台和承担更大的责任,是需要做出些‘战略调整’和‘政治决断’的。”
利诱加威逼!暗示童川有“更进一步”的可能,矛头直指宋卿,就差直接点明:想要升迁,就要舍弃宋卿。
巨大压力让童川额头渗出细汗。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水做为掩饰。
李继斌开出的条件诱人,压力却如山岳。
屈服,可能换来光明仕途;坚持,则可能引来省长更直接打压,甚至牵连位子。
宋卿?是有能量,但眼前决定他命运的,是李省长!
良久,童川抬起头,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看向李继斌说道:
“省长站得高,看得远,指示高屋建瓴,我深受启发。一定认真学习领会,提高认识,把省长的指示精神和省委决定坚决贯彻好,在莞城全力营造稳定、和谐、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关于市长人选意见,我……完全相信并坚决服从省委和您的通盘考虑。”
这几句话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承认“教导”正确;向李继斌权威臣服;暗示愿创造“和谐稳定”环境;放弃提名权。
对李继斌的分化目的而言,这是初步成功。
童川在压力诱惑下选择了屈从自保,铁杆同盟终于被他撬开一道口子。
李继斌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笑容,点头说道:“好,童书记有这个认识很好。省委用人是为了工作大局,地方长远发展。我相信莞城在你领导下,能开创新局面。去吧。”
“谢谢省长。”童川如释重负又满心沉重地起身离开。
门关上的瞬间,他才感到后背冰凉,已被冷汗浸透。
回去的路,不再平坦。
喜欢官途:我有通天背景却从科员干起
时间已近下午2点半,刘子彤给他送来了从食堂搞来的午餐。
“宋市长,快吃点饭吧。”
“嗯,好,还真饿了!”宋卿笑笑,坐到茶几沙发后狼吞虎咽起来。
算算时间,童川应该已经到了省政府,不知道此人是不是经得住考验。
-----------------
下午三点,童川如约走进省长办公室。
办公室里静得吓人,李继斌坐在宽大办公桌后,深红帷幕衬得他身影沉稳,也透着威严。
桌上文件堆得很高,国旗党旗异常醒目。
“童书记,坐。”李继斌抬头,脸上挂着淡笑,指指对面的椅子。
“谢省长。”童川依言坐下,腰杆笔挺。
李继斌没急着切入主题,先问起莞城基建和民生。童川谨慎作答,避免流露倾向。
“……莞城发展是有成效的,特别是宋卿同志抓的‘智造升级’。”李继斌话锋一转,目光锐利,“但步子大了,问题也跟着冒,需要掌舵的人把好平衡。”
童川心中一紧,这是在点宋卿的风险。
他斟酌说道:“是,省长说的是。转型期责任重大,我们一直稳中求进。项目推进和风险把控,都在尽力。”
李继斌微微颔首,手指轻敲桌面:“稳中求进,好。这个‘稳’,不仅指经济,也包括班子稳定,人心的稳定。”
他顿了顿,目光盯住童川,继续说道:“特别是班子的团结,是发展的根本。童书记作为一把手,维护团结,特别是和主要副职的协调,担子不轻。”
这是在敲打他与宋卿关系过密。
“省长教导的是。”童川压下心中思绪,谨慎回道,“我一直重视班子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宋卿同志能力强,作风务实。我们沟通一直畅通,目标都是为了莞城发展。”
他的回答维护了宋卿的成绩和两人默契。
李继斌脸上笑意加深,眼底却没什么温度,像早料到童川会这么说。
他向后靠进椅子里,姿态放松,压迫感却更重。
“童书记这么想很好。”李继斌声音平稳,“但‘过从甚密’未必是好事。外面风言风语,说莞城党委政府顺得像一个人说了算……这种话,对宋卿的成长,对你童书记的威信,都不利。适当距离和制衡,也是一种保护。”
几乎赤裸裸的挑拨,暗示童川被宋卿光芒掩盖甚至架空。
童川放在膝盖上的手不自觉握紧。
李继斌的话像根针,直接扎在了他那颗脆弱的心中。
他强挤出笑容:“清者自清。莞城进步是大家干出来的,我和宋卿各司其职。外面议论,行得正坐得端,不必在意。”
李继斌看着童川的镇定,心中了然。
仅凭暗示不够。
“莞城势头好,有目共睹。”李继斌不再绕弯,语气严肃,“也正因如此,省委对班子配备更慎重。莞城市长人选悬而未决,不是长久之计。”
他目光炯炯看向童川,直言说道:“这次叫你来,也想听听你对市长合适人选的想法。省直机关下派,还是内部或兄弟城市产生?”
童川心猛的一沉,关键问题来了!
“省长考虑得周全。”童川语气愈发谨慎,“市长人选确实重要。”
“要有高度责任感和政治担当,更要对莞城实际和未来方向有深刻理解,能保持住莞城发展的好势头。无论省里下派还是本地选拔,相信省委会通盘考虑。市委坚决拥护省委决定,全力支持新市长。”
回答滴水不漏,把皮球又踢给李继斌。
李继斌对这个回答略有失望但不意外。
“童书记,你是老书记,主持莞城多年,劳苦功高。省委对你工作是充分认可的。当前是莞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你个人政治生涯的关键期。要更进一步,视野格局就要打开,对大局把握要精准。”
声音拔高一些,继续说道:“齐头并进是好事,但若被‘一城一池’得失束缚手脚,甚至被一些人牵着鼻子走,眼界就局限了。你要明白,为了更重要的平台和承担更大的责任,是需要做出些‘战略调整’和‘政治决断’的。”
利诱加威逼!暗示童川有“更进一步”的可能,矛头直指宋卿,就差直接点明:想要升迁,就要舍弃宋卿。
巨大压力让童川额头渗出细汗。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大口水做为掩饰。
李继斌开出的条件诱人,压力却如山岳。
屈服,可能换来光明仕途;坚持,则可能引来省长更直接打压,甚至牵连位子。
宋卿?是有能量,但眼前决定他命运的,是李省长!
良久,童川抬起头,挤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看向李继斌说道:
“省长站得高,看得远,指示高屋建瓴,我深受启发。一定认真学习领会,提高认识,把省长的指示精神和省委决定坚决贯彻好,在莞城全力营造稳定、和谐、有利于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关于市长人选意见,我……完全相信并坚决服从省委和您的通盘考虑。”
这几句话明确传递出一个信号:承认“教导”正确;向李继斌权威臣服;暗示愿创造“和谐稳定”环境;放弃提名权。
对李继斌的分化目的而言,这是初步成功。
童川在压力诱惑下选择了屈从自保,铁杆同盟终于被他撬开一道口子。
李继斌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笑容,点头说道:“好,童书记有这个认识很好。省委用人是为了工作大局,地方长远发展。我相信莞城在你领导下,能开创新局面。去吧。”
“谢谢省长。”童川如释重负又满心沉重地起身离开。
门关上的瞬间,他才感到后背冰凉,已被冷汗浸透。
回去的路,不再平坦。
喜欢官途:我有通天背景却从科员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