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的最后一声哀鸣被彻底吞噬,尘埃与碎石如瀑布般向着无尽的黑暗坠落。
少年沐浴在裂缝边缘溢出的微光中,身影被拉得颀长而孤寂。
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痛,仿佛肺腑中仍残留着旧神残念的冰冷气息。
然而,当他抬起头,迎上那两道熟悉而焦灼的目光时,所有的疲惫似乎都在瞬间找到了归宿。
小九那张总是挂着玩世不恭笑容的脸上,此刻只剩下毫无血色的紧张。
沈墨寒则紧紧握着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清冷的眼眸中是难以掩饰的关切。
少年对他们虚弱地笑了笑,缓缓摊开颤抖的掌心。
那枚古朴的青铜符咒静静躺在他的掌纹之间,原本盘踞其上的凶戾之气已然收敛,只余下一圈圈微弱的暗色光晕在其表面流转,仿佛被囚禁的猛兽在沉睡。
符咒的中心,那道代表着旧神残念的裂纹,已被一道金色的符文彻底封死。
“结束了。”
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
这三个字仿佛拥有千钧之力,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废墟上空的绝望阴霾。
小九一个踉跄,几乎瘫软在地,随即又猛地站直,眼眶泛红,想笑又想哭。
沈墨寒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她收剑入鞘,动作行云流水,只是那微不可察的吐气声,泄露了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就在这时,玄风长老带着青冥盟的残存精英们从另一侧的废墟中赶来。
他们个个带伤,神情肃穆,但看到少年安然无恙,眼中都亮起了希望的光。
“好孩子,辛苦了。”玄风长老的声音中透着欣慰与沉重,他看了一眼少年手中的铜符,目光深邃,“旧神虽被封印,但此地阴阳秩序崩坏,若不及时拨乱反正,人间将永无宁日。城隍之位,不可一日空悬。”
他环顾四周,这片曾经是繁华城池的土地,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深不见底的裂缝,仿佛大地一道丑陋的伤疤。
空气中弥漫着死亡与混沌的气息,令人作呕。
“跟我来。”玄风长老没有多言,转身拄着法杖,步履蹒跚却坚定地走向废墟深处。
他的每一步都似乎踏在某种无形的节点上,脚下会泛起一圈微弱的灵光。
众人紧随其后,穿过倒塌的楼阁,绕过狰狞的地裂,最终在一片相对平坦的空地前停下。
这里看起来空无一物,只有几根烧得焦黑的石柱歪斜地插在地上。
玄风长老闭上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古老而晦涩的音节从他干裂的嘴唇中吐出。
他手中的法杖猛地顿地,一道肉眼可见的波纹以法杖为中心扩散开来。
地面开始轻微震动,那些焦黑的石柱仿佛活了过来,柱身上的纹路依次亮起,交织成一幅繁复的阵图。
“咔嚓——”
伴随着一声巨响,平坦的地面中央缓缓裂开,一座覆盖着厚厚尘埃的石阶向下延伸,通往未知的黑暗。
一股比外界更加纯粹、更加古老的阴冷之气扑面而来,其中却又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神圣威严。
“城隍府遗址的入口,找到了。”玄风长老的声音透着一丝激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少年身上。
他没有丝毫犹豫,深吸一口气,将那枚封印着旧神的铜符紧紧握在手中,第一个踏上了石阶。
一步踏入,仿佛跨越了时空。
身后的世界瞬间远去,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却又无比荒凉。
这是一片独立于世的残破空间,脚下是龟裂的白玉广场,远处是倾颓的殿宇,断裂的廊柱,以及一座只剩下基座的宏伟高台。
天空是永恒的灰败色,乌云如铅块般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里,是城隍府的残骸,是神明陨落后的墓地。
少年一步步走向广场中央,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尘埃之上,耳边似乎能听到昔日鬼神来朝的鼎沸之声,眼前能看到万家香火汇聚而成的信仰长河。
那些画面一闪即逝,只留下更深的寂寥。
他停在高台基座之前,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青铜符咒。
那枚符咒感应到了此地的气息,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其上的金色封印愈发璀璨,与被压制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此刻,灰败的天空之上,风云突变!
浓密的乌云翻滚着汇聚而来,仿佛天之顶盖被一只无形巨手缓缓压下。
一道道刺目的银色闪电在云层中穿梭,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那不是寻常的雷电,每一道电光都蕴含着审判与毁灭的天地法则,它们似乎在审视着这个胆敢闯入神明禁地的凡人。
“轰隆!”
一道水桶粗的雷霆毫无征兆地劈下,目标直指少年!
小九和沈墨寒在入口处看得心惊胆战,刚要冲进去,却被玄风长老伸手拦住。
“这是新旧秩序交替的考验,是天地的认可,亦是天地的警告。外人插手,只会让他灰飞烟灭。”
少年面对那毁天灭地的雷霆,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
他只是将铜符举得更高,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来到这里之后的第一声呐喊,那声音穿透雷鸣,响彻整个残破空间:
“城隍归来!”
四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那道即将落在他头顶的雷霆,在距离他仅有三尺的地方骤然停滞,随即像是受到了某种更高层次力量的牵引,轰然转向,劈在了那空无一物的高台基座之上!
雷霆之力并未破坏基座,反而如同一把钥匙,激活了沉睡万古的能量。
整座城隍府遗址开始剧烈地颤抖,一道道璀璨的金色光芒从地底深处喷薄而出。
那些光芒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如同最精巧的工匠,以光为丝,以神力为引,开始重新编织这座失落的殿宇。
倾颓的殿宇被扶正,断裂的廊柱被续接,龟裂的广场被抚平。
一座比记忆中更加恢宏、更加威严的城隍府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金色的琉璃瓦在雷光下熠熠生辉,朱红色的巨柱撑起了阴阳两界的天穹。
少年手中的青铜符咒在这股力量的感召下,缓缓挣脱了他的手掌,飞向半空。
它在空中急速旋转,上面的青铜锈迹片片剥落,露出了温润如玉的内核。
那道封印旧神的金色符文从中飞出,融入了新建成的城隍大殿,化作了镇压殿宇气运的基石。
而剩下的符咒本体,则在空中不断变化,最终“嗡”的一声,化作一枚四四方方、龙盘虎踞的城隍印玺!
印玺在空中稍作停顿,随即化作一道流光,不偏不倚地落向少年的头顶。
它没有实体般地砸落,而是如水入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他的眉心。
刹那间,一股庞大到无法想象的信息洪流涌入少年的脑海。
那是历代城隍的记忆,是阴阳司的法则,是管理人间生死、赏善罚恶的权柄,是守护一方水土的沉重职责。
他的双眼在一瞬间变得无比沧桑,仿佛看尽了千百年的世事变迁,但下一秒,所有的沧桑都褪去,只剩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清明。
他不再是那个挣扎求生的少年,他就是城隍。
天地间的雷云缓缓散去,金色的阳光——那是信仰之力凝聚的光芒——穿透云层,洒满了整座崭新的城隍府。
小九和沈墨寒等人此时才得以进入。
他们看着眼前这神迹般的一幕,看着那个站在大殿前,身姿挺拔,气息渊深如海的少年,一时间都有些失神。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小九。
她收起了所有嬉笑,神情庄重无比,走到少年面前,单膝跪地,深深叩首。
“阴司游巡,无眼判官小九,参见城隍大人。”她抬起头,双眼紧闭,两行血泪却从眼角滑落,“小九自今日起,愿剜去凡胎肉眼,以心为镜,明辨善恶,以法为笔,勾决生死。愿为大人座下之鹰犬,辅佐大人,重整阴阳!”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化作一道誓言,烙印在这片新生的空间中。
紧接着,沈墨寒也上前一步,她没有下跪,而是躬身行礼,双手捧出了一卷古老的竹简。
竹简呈玄黑色,上面流淌着阴阳二气,正是她家传的至宝《阴阳法典》。
“沈家后人沈墨寒,参见城隍大人。”她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诚意,“此乃《阴阳法典》,记录人间律法与阴司条规。墨寒不才,愿以此法典为基,助大人梳理阴阳纲常,建立赏罚秩序,使善者有报,恶者有惩。”
玄风长老此刻也带领着青冥盟众人上前,集体躬身行礼。
“青冥盟自今日起,重开守护誓言,愿为城隍大人管理人间修行界,监察越界之徒,维护人间安宁!”
话音刚落,城隍府外,一道道强横的气息接连出现。
有驾驭着仙鹤的道门高人,有身披古老甲胄的世家之主,有隐居山林的散修大能……这些在人间早已销声匿迹的隐秘势力,此刻仿佛都收到了某种感召,纷纷前来,对着城隍府的方向,遥遥一拜。
这是对新神的朝拜,也是对新秩序的认可。
少年站在大殿的台阶上,目光扫过众人。
他看到了小九的决绝,看到了沈墨寒的智慧,看到了玄风长老的忠诚,也看到了远方那些势力的敬畏。
他缓缓转身,一步步踏上九十九级白玉阶梯,最终走到了大殿中央那张由信仰与法则凝聚而成的王座前。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转身,俯瞰着座下众生,俯瞰着这座由他亲手重塑的阴阳中枢。
他的眼中,曾经的迷茫、痛苦、挣扎,都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承载了万古责任的清澈与坚定。
他伸出手,旁边侍立的鬼差立刻端上一杯清冽的忘川水。
他举起杯,不是敬座下众人,而是对着这片重获新生的天地。
“这一世,”他低声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生灵的耳中,“我会守护好这人间。”
话音落下,他将杯中之水一饮而尽。
“当——”
城隍府最高处的钟楼上,那口沉寂了千年的巨钟无风自鸣。
悠远而宏大的钟声响起,穿透了空间的壁垒,响彻天地之间。
凡尘俗世中,无数人仿佛在冥冥中听到了这声钟鸣,心中的躁动与不安竟奇迹般地平复了许多。
阴阳失衡的秩序,在这一刻,开始缓缓归位。
多年以后。
江南水乡,春雨绵绵,青石板路被洗刷得油光发亮。
临河的一座酒楼里,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当年新任城隍爷临危受命,重开阴司的传奇故事。
“……你们是没见着啊!当时城隍爷一人一符,独战旧神,打得是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最后往那废墟上一站,高呼一声‘城隍归来’,你猜怎么着?一座金銮殿平地而起,天降印玺,万鬼臣服!”
听客们发出阵阵惊叹喝彩,纷纷打赏。
而在酒楼最不起眼的角落里,靠窗的位置,坐着三个人。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青年,正含笑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市,雨丝打在屋檐上,汇成水流滴落,孩童们在雨中追逐嬉戏,一切都充满了鲜活的烟火气。
他听着说书先生的夸张演绎,只是笑着摇了摇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百姓们早已将他奉为“活城隍”,香火鼎盛,可他依旧是这副模样,仿佛只是个普通的邻家青年。
他的左手边,一个俊秀的女子正垂着眼帘,细心地研着墨。
她没有睁开过眼睛,但动作却精准无比,磨出的墨汁浓稠均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有人不小心撞到他,她只是微微侧身,温和地笑笑,并不言语。
正是“无眼判官”小九。
青年的对面,一位气质清冷的女子静静地为他斟满茶水,又为小九的砚台滴上清水。
她的目光偶尔扫过青年,带着一丝无奈的宠溺,仿佛在说,堂堂城隍,又跑出来偷闲。
她便是如今掌管阴阳法典,让三界秩序井然的沈墨寒。
青年看着街上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冲他善意地笑了笑,他也回以一笑。
他转过头,看着身边为他研墨的小九,和对面为他斟茶的沈墨寒,眼中的神光褪去,只剩下无尽的温柔与满足。
权柄、神位、万世敬仰,都不及眼前这一刻的安宁。
他守护了这人间,而这人间,也用它的喧嚣与平凡,守护着他。
一切,都刚刚好。
少年沐浴在裂缝边缘溢出的微光中,身影被拉得颀长而孤寂。
他每一次呼吸都带着灼痛,仿佛肺腑中仍残留着旧神残念的冰冷气息。
然而,当他抬起头,迎上那两道熟悉而焦灼的目光时,所有的疲惫似乎都在瞬间找到了归宿。
小九那张总是挂着玩世不恭笑容的脸上,此刻只剩下毫无血色的紧张。
沈墨寒则紧紧握着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清冷的眼眸中是难以掩饰的关切。
少年对他们虚弱地笑了笑,缓缓摊开颤抖的掌心。
那枚古朴的青铜符咒静静躺在他的掌纹之间,原本盘踞其上的凶戾之气已然收敛,只余下一圈圈微弱的暗色光晕在其表面流转,仿佛被囚禁的猛兽在沉睡。
符咒的中心,那道代表着旧神残念的裂纹,已被一道金色的符文彻底封死。
“结束了。”
他的声音嘶哑,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力量。
这三个字仿佛拥有千钧之力,瞬间驱散了笼罩在废墟上空的绝望阴霾。
小九一个踉跄,几乎瘫软在地,随即又猛地站直,眼眶泛红,想笑又想哭。
沈墨寒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下来,她收剑入鞘,动作行云流水,只是那微不可察的吐气声,泄露了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就在这时,玄风长老带着青冥盟的残存精英们从另一侧的废墟中赶来。
他们个个带伤,神情肃穆,但看到少年安然无恙,眼中都亮起了希望的光。
“好孩子,辛苦了。”玄风长老的声音中透着欣慰与沉重,他看了一眼少年手中的铜符,目光深邃,“旧神虽被封印,但此地阴阳秩序崩坏,若不及时拨乱反正,人间将永无宁日。城隍之位,不可一日空悬。”
他环顾四周,这片曾经是繁华城池的土地,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和深不见底的裂缝,仿佛大地一道丑陋的伤疤。
空气中弥漫着死亡与混沌的气息,令人作呕。
“跟我来。”玄风长老没有多言,转身拄着法杖,步履蹒跚却坚定地走向废墟深处。
他的每一步都似乎踏在某种无形的节点上,脚下会泛起一圈微弱的灵光。
众人紧随其后,穿过倒塌的楼阁,绕过狰狞的地裂,最终在一片相对平坦的空地前停下。
这里看起来空无一物,只有几根烧得焦黑的石柱歪斜地插在地上。
玄风长老闭上双眼,口中念念有词,古老而晦涩的音节从他干裂的嘴唇中吐出。
他手中的法杖猛地顿地,一道肉眼可见的波纹以法杖为中心扩散开来。
地面开始轻微震动,那些焦黑的石柱仿佛活了过来,柱身上的纹路依次亮起,交织成一幅繁复的阵图。
“咔嚓——”
伴随着一声巨响,平坦的地面中央缓缓裂开,一座覆盖着厚厚尘埃的石阶向下延伸,通往未知的黑暗。
一股比外界更加纯粹、更加古老的阴冷之气扑面而来,其中却又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神圣威严。
“城隍府遗址的入口,找到了。”玄风长老的声音透着一丝激动。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少年身上。
他没有丝毫犹豫,深吸一口气,将那枚封印着旧神的铜符紧紧握在手中,第一个踏上了石阶。
一步踏入,仿佛跨越了时空。
身后的世界瞬间远去,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却又无比荒凉。
这是一片独立于世的残破空间,脚下是龟裂的白玉广场,远处是倾颓的殿宇,断裂的廊柱,以及一座只剩下基座的宏伟高台。
天空是永恒的灰败色,乌云如铅块般沉重,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里,是城隍府的残骸,是神明陨落后的墓地。
少年一步步走向广场中央,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历史的尘埃之上,耳边似乎能听到昔日鬼神来朝的鼎沸之声,眼前能看到万家香火汇聚而成的信仰长河。
那些画面一闪即逝,只留下更深的寂寥。
他停在高台基座之前,缓缓举起了手中的青铜符咒。
那枚符咒感应到了此地的气息,开始剧烈地震动起来,其上的金色封印愈发璀璨,与被压制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就在此刻,灰败的天空之上,风云突变!
浓密的乌云翻滚着汇聚而来,仿佛天之顶盖被一只无形巨手缓缓压下。
一道道刺目的银色闪电在云层中穿梭,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那不是寻常的雷电,每一道电光都蕴含着审判与毁灭的天地法则,它们似乎在审视着这个胆敢闯入神明禁地的凡人。
“轰隆!”
一道水桶粗的雷霆毫无征兆地劈下,目标直指少年!
小九和沈墨寒在入口处看得心惊胆战,刚要冲进去,却被玄风长老伸手拦住。
“这是新旧秩序交替的考验,是天地的认可,亦是天地的警告。外人插手,只会让他灰飞烟灭。”
少年面对那毁天灭地的雷霆,眼神中没有丝毫畏惧。
他只是将铜符举得更高,用尽全身力气,发出来到这里之后的第一声呐喊,那声音穿透雷鸣,响彻整个残破空间:
“城隍归来!”
四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滔天巨浪。
那道即将落在他头顶的雷霆,在距离他仅有三尺的地方骤然停滞,随即像是受到了某种更高层次力量的牵引,轰然转向,劈在了那空无一物的高台基座之上!
雷霆之力并未破坏基座,反而如同一把钥匙,激活了沉睡万古的能量。
整座城隍府遗址开始剧烈地颤抖,一道道璀璨的金色光芒从地底深处喷薄而出。
那些光芒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如同最精巧的工匠,以光为丝,以神力为引,开始重新编织这座失落的殿宇。
倾颓的殿宇被扶正,断裂的廊柱被续接,龟裂的广场被抚平。
一座比记忆中更加恢宏、更加威严的城隍府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金色的琉璃瓦在雷光下熠熠生辉,朱红色的巨柱撑起了阴阳两界的天穹。
少年手中的青铜符咒在这股力量的感召下,缓缓挣脱了他的手掌,飞向半空。
它在空中急速旋转,上面的青铜锈迹片片剥落,露出了温润如玉的内核。
那道封印旧神的金色符文从中飞出,融入了新建成的城隍大殿,化作了镇压殿宇气运的基石。
而剩下的符咒本体,则在空中不断变化,最终“嗡”的一声,化作一枚四四方方、龙盘虎踞的城隍印玺!
印玺在空中稍作停顿,随即化作一道流光,不偏不倚地落向少年的头顶。
它没有实体般地砸落,而是如水入海,悄无声息地融入了他的眉心。
刹那间,一股庞大到无法想象的信息洪流涌入少年的脑海。
那是历代城隍的记忆,是阴阳司的法则,是管理人间生死、赏善罚恶的权柄,是守护一方水土的沉重职责。
他的双眼在一瞬间变得无比沧桑,仿佛看尽了千百年的世事变迁,但下一秒,所有的沧桑都褪去,只剩下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与清明。
他不再是那个挣扎求生的少年,他就是城隍。
天地间的雷云缓缓散去,金色的阳光——那是信仰之力凝聚的光芒——穿透云层,洒满了整座崭新的城隍府。
小九和沈墨寒等人此时才得以进入。
他们看着眼前这神迹般的一幕,看着那个站在大殿前,身姿挺拔,气息渊深如海的少年,一时间都有些失神。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小九。
她收起了所有嬉笑,神情庄重无比,走到少年面前,单膝跪地,深深叩首。
“阴司游巡,无眼判官小九,参见城隍大人。”她抬起头,双眼紧闭,两行血泪却从眼角滑落,“小九自今日起,愿剜去凡胎肉眼,以心为镜,明辨善恶,以法为笔,勾决生死。愿为大人座下之鹰犬,辅佐大人,重整阴阳!”
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化作一道誓言,烙印在这片新生的空间中。
紧接着,沈墨寒也上前一步,她没有下跪,而是躬身行礼,双手捧出了一卷古老的竹简。
竹简呈玄黑色,上面流淌着阴阳二气,正是她家传的至宝《阴阳法典》。
“沈家后人沈墨寒,参见城隍大人。”她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诚意,“此乃《阴阳法典》,记录人间律法与阴司条规。墨寒不才,愿以此法典为基,助大人梳理阴阳纲常,建立赏罚秩序,使善者有报,恶者有惩。”
玄风长老此刻也带领着青冥盟众人上前,集体躬身行礼。
“青冥盟自今日起,重开守护誓言,愿为城隍大人管理人间修行界,监察越界之徒,维护人间安宁!”
话音刚落,城隍府外,一道道强横的气息接连出现。
有驾驭着仙鹤的道门高人,有身披古老甲胄的世家之主,有隐居山林的散修大能……这些在人间早已销声匿迹的隐秘势力,此刻仿佛都收到了某种感召,纷纷前来,对着城隍府的方向,遥遥一拜。
这是对新神的朝拜,也是对新秩序的认可。
少年站在大殿的台阶上,目光扫过众人。
他看到了小九的决绝,看到了沈墨寒的智慧,看到了玄风长老的忠诚,也看到了远方那些势力的敬畏。
他缓缓转身,一步步踏上九十九级白玉阶梯,最终走到了大殿中央那张由信仰与法则凝聚而成的王座前。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转身,俯瞰着座下众生,俯瞰着这座由他亲手重塑的阴阳中枢。
他的眼中,曾经的迷茫、痛苦、挣扎,都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承载了万古责任的清澈与坚定。
他伸出手,旁边侍立的鬼差立刻端上一杯清冽的忘川水。
他举起杯,不是敬座下众人,而是对着这片重获新生的天地。
“这一世,”他低声说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生灵的耳中,“我会守护好这人间。”
话音落下,他将杯中之水一饮而尽。
“当——”
城隍府最高处的钟楼上,那口沉寂了千年的巨钟无风自鸣。
悠远而宏大的钟声响起,穿透了空间的壁垒,响彻天地之间。
凡尘俗世中,无数人仿佛在冥冥中听到了这声钟鸣,心中的躁动与不安竟奇迹般地平复了许多。
阴阳失衡的秩序,在这一刻,开始缓缓归位。
多年以后。
江南水乡,春雨绵绵,青石板路被洗刷得油光发亮。
临河的一座酒楼里,人声鼎沸,说书先生正唾沫横飞地讲着当年新任城隍爷临危受命,重开阴司的传奇故事。
“……你们是没见着啊!当时城隍爷一人一符,独战旧神,打得是天崩地裂,日月无光!最后往那废墟上一站,高呼一声‘城隍归来’,你猜怎么着?一座金銮殿平地而起,天降印玺,万鬼臣服!”
听客们发出阵阵惊叹喝彩,纷纷打赏。
而在酒楼最不起眼的角落里,靠窗的位置,坐着三个人。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青年,正含笑看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市,雨丝打在屋檐上,汇成水流滴落,孩童们在雨中追逐嬉戏,一切都充满了鲜活的烟火气。
他听着说书先生的夸张演绎,只是笑着摇了摇头,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百姓们早已将他奉为“活城隍”,香火鼎盛,可他依旧是这副模样,仿佛只是个普通的邻家青年。
他的左手边,一个俊秀的女子正垂着眼帘,细心地研着墨。
她没有睁开过眼睛,但动作却精准无比,磨出的墨汁浓稠均匀,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有人不小心撞到他,她只是微微侧身,温和地笑笑,并不言语。
正是“无眼判官”小九。
青年的对面,一位气质清冷的女子静静地为他斟满茶水,又为小九的砚台滴上清水。
她的目光偶尔扫过青年,带着一丝无奈的宠溺,仿佛在说,堂堂城隍,又跑出来偷闲。
她便是如今掌管阴阳法典,让三界秩序井然的沈墨寒。
青年看着街上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冲他善意地笑了笑,他也回以一笑。
他转过头,看着身边为他研墨的小九,和对面为他斟茶的沈墨寒,眼中的神光褪去,只剩下无尽的温柔与满足。
权柄、神位、万世敬仰,都不及眼前这一刻的安宁。
他守护了这人间,而这人间,也用它的喧嚣与平凡,守护着他。
一切,都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