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小两口和老两口-《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

  生产队里一家人其乐融融。

  千里之外的葫芦岛上。

  忙了有好一会儿的周川起身,抹了把额角的汗,看了眼手表上的时间。

  “老顾,嫂子怎么去这么久?”

  几乎是话音刚落,一个熟悉的身影就推开了院门。

  还伴随着孩童激烈的哭声。

  周川下意识脸上挂起熟练的灿烂笑容:“嫂子,你去买菜回来了?买了些什么?有没有我能帮上忙的?”

  态度那叫一个殷勤。

  连蹲在墙角正在砌灶墙的顾兆都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眼神里带着明显的威压。

  本来还在笑着的周川后背猛地一凉。

  还没反应过来呢,就听姜琴“啊”了一声。

  “我不是去买菜的,不用帮什么忙。”

  周川:“!!!???”

  姜琴着急去屋里给婴儿车里嚎啕大哭的顾焱换尿布,也没顾得上周川的反应。

  “你和兆哥先忙,我先去屋里给孩子换个尿布。”

  说罢,匆匆对着周川礼貌性笑了笑,就赶紧推着婴儿车进屋去。

  周川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只手还攥着一把砌砖用的泥刀,不敢相信自己刚刚听到了什么,以至于眼神都有些恍惚。

  “老顾,嫂子刚刚说什么来着?”

  顾兆:“她说她没买菜,怎么了?”

  “你……”周川下意识就要反驳,刚说了一个字,就意识到自己音量太大,赶紧捂住嘴,回头看了眼屋里,确认嫂子没有听到,才压低了嗓音接着道,“老顾,不买菜,咱们晚上吃什么啊?!!”

  顾兆眼神里带着不解。

  “不是有食堂?我总不至于饿着你。”

  他说完,还补充了一句:“放心,我问了,今天食堂吃葱烧虾和糖醋鱼,错不了你的胃。”

  “不是!”周川都急了,“嫂子这么好的手艺,不展示一下,不白瞎了?”

  周川说着,嘴巴都咂摸了一下,中午的时候喝下去的绿豆汤的清甜香味,一瞬间又浮上心头。

  要不是那碗绿豆汤的味道实在是太好,以周川的见多识广,也不至于对姜琴做菜的手艺这么期待。

  实在是连他在京市都没有吃到过的美味!

  也就是顾淼不知道他的想法。

  要不然,她一定会告诉他,那个绿豆汤好喝,固然是有美人妈妈手艺好,火候掌握得好的缘故,但最最重要的,还得是那个蜂浆啊!!

  那可是从蜂巢里被取出来,经过处理装在瓶子里后,依然能让她感知到活性的蜂浆。

  普通的蜂浆就算是处理技术再好,活性也达不到这个地步。

  顾淼只能猜测,可能是那几个青年养殖蜜蜂的地方,植物花卉生命力比寻常植株更加旺盛。

  比老家院子里的大枣树和汽车站的爬山虎生命力更加旺盛。

  说实话,要不是顾淼还没长大,她都想直接跟着人去他们养殖蜜蜂的地方去看看。

  没准她能一次性绑定好几株植物,她的精神力能瞬间“噌噌噌”往上涨好几个等级。

  就那样的蜂浆,再配合本就好喝的绿豆汤,简直是1 1>3。

  不好喝就怪了。

  不仅好喝香甜,这种蜂浆在药用价值上也会比寻常蜂蜜更强,润喉止咳,缓解疲劳,帮助消化等等。

  周川的精神力本来就跟顾兆一样,比普通人强不少。

  这些细微的好处,他就算是说不清道不明,也能感知到。

  某种程度上来说,越是身体里小毛病多的人,就越是能感觉到这蜂浆的好处。

  顾兆自己就有各种小毛病,吃饭太快以及训练时三餐不规律造成的胃病,出任务时受的伤留下的隐患,膝盖关节偶尔还会酸痛,这都是职业病。

  周川也一样。

  也怪不得他念念不忘了。

  虽然只买了两瓶,但顾淼其实不怎么担心以后就买不到了。

  现在已经是77年了。

  再过两年就是改革开放。

  甚至都不用等改革开放,蜂蜜严格意义上说,也算是农副产品。

  可以直接卖给供销社。

  好东西总归是有人慧眼识珠的。

  只要源头植株不被破坏,好好维护,那蜂蜜的产出就是源源不断的。

  华国人向来对什么东西好吃是最有心得的。

  这蜂浆但凡是尝过的,就算不像她这样能感知到活性,至少也能像周川一样,意识到这是好东西。

  没准等到改革开放以后,那几个青年还是头几个去注册商标和经营执照的人呢!

  顾淼还是很期待,等自己长大了,可以有机会去一趟蜜蜂养殖地的。

  不过,就算顾淼不知道。

  顾兆也没打算顺着周川的话,让姜琴来做晚饭。

  “说什么呢你!”他直接朝周川甩了个石砖,“我都不舍得你嫂子经常下厨做饭,辛苦劳累,你还惦记上了??!”

  他把人娶回家来,又不是冲着对方会做饭的。

  周川接住了石砖,满脸都是问号。

  看着两个人忙活了一下午,已经初见雏形的土灶。

  “既然不做饭,那这灶修来干什么的?光拿来看啊?”

  家里不是有煤炉了吗?

  顾兆手底下动作不断,很快用泥刀抹平了水泥,然后把石砖放上去,又拿泥刀的背面敲一敲,保证石砖平稳固定。

  一边干活一边道:“有些东西,平时可以不用,但关键时候不能没有。”

  好吧……

  周川知道归知道,但蹲下来重新干活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叹气。

  他期待了一天呢……

  没干一会儿,他还是没忍住。

  “老顾,真去食堂吃啊?”

  顾兆抬眸看了他一眼。

  到底还是开口道:“晚饭真去食堂吃。”

  然后在周川失望的眼神中,接着道:“但你一会儿走的时候,我让你嫂子给你装点蜂浆带走。”

  如果说是之前,周川还真不至于为了点蜂浆就有多高兴。

  偏偏是在他之前的期望落空之后。

  这就跟打个巴掌给个甜枣似的,这甜枣都格外甜了。

  周川眼睛一下亮了。

  手底下抹平水泥的动作都快了不少:“这可是你说的,不能反悔。”

  顾兆看了他这样幼稚的样子,都忍不住摇摇头。

  就这样子,他追不上喜欢的女同志,好像也能理解了。

  这还真是顾兆低估了周川了。

  因为他此时心里就在想,等他拿到蜂浆了,明天刚好能去送给小孙护士。

  想到小孙护士收到蜂浆后会有的反应。

  周川一时眉开眼笑。

  与此同时,屋里头。

  姜琴给顾焱换了干净的尿布,震天响的哭声总算是停了下来。

  她忍不住长舒一口气。

  把尿布洗干净了,刚准备晒出去,就想到了院子里正在砌灶,扬尘脏得很。

  只能先把尿布挂在房里窗口,隔着玻璃晾晒。

  又把两个孩子哄睡着了,这才重新坐回到书桌前。

  把刚从供销社买的本子翻出来,一字一句,认真把今天早上从育红班听来的那些事都给记录下来。

  这也是她开始计划写长篇小说之后,才养成的习惯。

  长篇小说不比一两千字的短篇小文章。

  后者,她经常是临时被什么场景或者是事物触动,经常是一气呵成,一两个小时就能写成一篇文章,之后哪怕是修改,也只是修改错别字或者是更换一些描述的词汇和句子。

  这样的文章不需要她提前做太多准备工作,很多时候,只是情绪的表达。

  但开始计划写长篇小说之后,她才慢慢察觉自己在社会经验和人情世故上的缺乏。

  贴近她自己生活的角色,或者是和她见过的人类似性格的角色,她能描写得栩栩如生。

  但一旦人物不是她见过的类型,她写出来的东西,自己看都觉得是在瞎编乱造。

  也是因此,她才逐渐养成了去观察身边人的习惯。

  多看,多听,多输入,是她自己总结出来的,能丰富自己写作素材库的经验。

  姜琴自嘲,这是天赋不够的人的笨法子。

  但她现在还不知道,正是因为她这样的“笨法子”,让她的小说都是在现实的基石上展开剧情,反而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