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前路茫
冰冷。潮湿。黑暗。
还有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疼痛。
意识如同沉船,从漆黑的深海中一点点艰难上浮。冼丕臼猛地吸了一口气,却被喉咙里积存的淤血和痰沫呛得剧烈咳嗽起来,每一次咳嗽都震得全身伤口撕裂般剧痛。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适应眼前的绝对黑暗,以及身体各处传来的、几乎要将他再次撕碎的痛苦。
他还活着。
这个认知并没有带来多少喜悦。他躺在一片冰冷湿滑的石头上,身下积水微凉。四周是绝对的寂静,只有偶尔从岩壁滴落的水珠声,以及他自己粗重而痛苦的喘息。
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凌虚子冰冷的尸体、村民恐惧的指责、暗影阁修士冰冷的杀意、亡命的奔逃、以及最后钻入的这条狭窄山体裂缝……
暗影阁的人呢?
他猛地绷紧身体,侧耳倾听,心脏狂跳。
除了滴水声和自己的呼吸,再无其他声响。他们似乎没有追进来?或者……找不到这里?
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虚脱和剧痛。他检查了一下自身,情况糟糕透顶。全身布满擦伤和刮伤,背上被窗棂和后窗划破的伤口最深,还在隐隐渗血。肋骨处传来阵阵闷痛,可能是在逃跑中撞到了什么。过度运转《无名诀》和亡命奔逃带来的脱力感更是让他连动一根手指都觉得困难。
寒冷和饥饿如同两只恶鬼,啃噬着他残存的体力。
辟谷丹……
他猛地想起凌虚子给的那个布袋。慌忙伸手摸索,幸运的是,布袋还在怀里,虽然被水浸湿了些许,但里面的东西似乎无恙。他颤抖着摸出一颗辟谷丹,塞进嘴里。
熟悉的温润暖流化开,缓缓驱散了一些寒意和强烈的饥饿感,也为他恢复了一丝气力。
他又摸了摸,那块冰凉的青铜罗盘也还在。
在这绝对的黑暗和寂静里,这两样来自逝者的遗物,成了他此刻唯一的依仗。
他不敢在此久留。虽然暂时安全,但暗影阁的人很可能还在外面搜寻。这条裂缝也绝非久居之地。
休息了不知多久,感觉恢复了些许力气后,他咬着牙,忍着剧痛,开始沿着裂缝深处艰难爬行。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是本能地向着可能是前方的黑暗挪动。
裂缝时而狭窄需侧身挤过,时而稍宽可弯腰行走,更多的是需要手足并用的爬行。地势忽高忽低,有时还能听到地下暗流潺潺的声响。
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中,时间失去了意义。累了就蜷缩在稍微干燥的地方休息,靠辟谷丹维持体力,渴了就小心地舔食岩壁上渗出的水珠。伤势在《无名诀》那微弱气流的自行运转下,极其缓慢地愈合着。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两天……
前方极远处,终于出现了一点微光!
不是修士法宝的光芒,而是……自然的日光!
希望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燃起。他加快速度,向着那点光芒艰难前行。
光芒越来越亮,空气也变得流通起来,带着山野间特有的草木清气。终于,他爬出了裂缝的尽头——一处被茂密藤蔓和灌木遮掩的山脚隐蔽处。
强烈的日光刺得他眼睛生疼,好半晌才适应过来。
他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回头望去,身后是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的十万大山。乌鸦岭和他那个破败的家,早已消失在群山褶皱之中,再也看不见了。
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茫然瞬间淹没了他。
离开了。
他真的离开了那个生于斯、长于斯,却从未给过他温暖,最终又如此粗暴地将他推开的地方。
接下来呢?
该去哪里?
天下之大,竟无一处是他可去之所。身无分文,只有三颗辟谷丹和一个古怪罗盘。体内那点微末的修为,在这陌生而广阔的世界里,恐怕什么都不是。
还有那如同悬顶之剑的“暗影阁”……
他在原地呆立了许久,直到日头开始西斜,山风渐凉,才猛地打了个寒颤。
不能停在这里。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事实上也无从辨认,只是选了一个看起来地势较为平缓、似乎可能通向山外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脚步虚浮,身形踉跄。
他必须在天黑前,找到一个能稍微遮风挡雨的地方,或者……找到人烟。
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可能藏着野兽的草丛和山洞,听力变得异常敏锐,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他紧张不已。
终于,在夕阳即将完全沉入山脊时,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爬上一处高坡,远远望见山下不远处,依稀有星星点点的灯火!
是一个小镇!规模远比乌鸦岭那个小山村大得多!
希望再次涌现,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忐忑和警惕。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早已破烂不堪、沾满血污和泥泞的衣物,却只是徒劳。现在的他,看起来比最落魄的乞丐还要不堪。
他握紧了怀里的青铜罗盘,冰凉的触感似乎能带来一丝微弱的安全感。然后,他深吸一口气,一步步,朝着那片代表着陌生与未知的灯火,蹒跚走去。
越靠近小镇,路上开始出现零星的行人。大多是结束了一天劳作归家的农人,或是一些推着独轮车的小贩。他们看到形如鬼魅、浑身污秽的冼丕臼,纷纷投来惊异、厌恶、戒备的目光,远远就避了开去,仿佛靠近他会沾染瘟疫。
窃窃私语声随风飘来。
“哪来的小叫花子?吓死个人……”
“身上还有血……不是惹了什么事吧?”
“离远点,晦气……”
熟悉的排斥感,如同冰冷的雨水,浇灭了他刚刚升起的一丝暖意。他低下头,加快了脚步,只想快点进入镇子,找个最阴暗的角落躲起来。
镇口立着一座简陋的牌坊,上面刻着“聚云镇”三个大字。牌坊下有两个穿着半旧号服、歪戴着帽子的镇丁,正抱着膀子闲聊。
当冼丕臼试图低头溜进去时,一个镇丁懒洋洋地伸出了手里的棍子,拦住了他。
“站住!哪来的?”镇丁上下打量着他,眉头紧皱,满脸嫌恶,“瞅你这德行,不是逃犯就是瘟神!滚远点,别脏了聚云镇的地界!”
另一个镇丁也嗤笑道:“就是,哪来的小叫花子,懂不懂规矩?想进镇,先交一个铜板的清洁费!”
铜板?
冼丕臼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只能沉默地摇头。
“没钱?”镇丁脸色一沉,棍子不客气地戳向他胸口,“没钱就滚!再往前凑,打断你的腿!”
棍子戳在伤口上,疼得冼丕臼倒抽一口凉气,踉跄着后退了几步,跌坐在镇外的泥地里。
牌坊下的灯火通明,小镇里的人声隐约可闻,食物的香气若有若无地飘来。
而他,却被一道无形的墙,再次隔绝在外。
夜色彻底笼罩下来,寒意渐浓。
他坐在冰冷的泥地里,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喧嚣灯火,巨大的孤独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彻底将他淹没。
前路,一片茫然。
冰冷。潮湿。黑暗。
还有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疼痛。
意识如同沉船,从漆黑的深海中一点点艰难上浮。冼丕臼猛地吸了一口气,却被喉咙里积存的淤血和痰沫呛得剧烈咳嗽起来,每一次咳嗽都震得全身伤口撕裂般剧痛。
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勉强适应眼前的绝对黑暗,以及身体各处传来的、几乎要将他再次撕碎的痛苦。
他还活着。
这个认知并没有带来多少喜悦。他躺在一片冰冷湿滑的石头上,身下积水微凉。四周是绝对的寂静,只有偶尔从岩壁滴落的水珠声,以及他自己粗重而痛苦的喘息。
记忆碎片如同潮水般涌入脑海:凌虚子冰冷的尸体、村民恐惧的指责、暗影阁修士冰冷的杀意、亡命的奔逃、以及最后钻入的这条狭窄山体裂缝……
暗影阁的人呢?
他猛地绷紧身体,侧耳倾听,心脏狂跳。
除了滴水声和自己的呼吸,再无其他声响。他们似乎没有追进来?或者……找不到这里?
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虚脱和剧痛。他检查了一下自身,情况糟糕透顶。全身布满擦伤和刮伤,背上被窗棂和后窗划破的伤口最深,还在隐隐渗血。肋骨处传来阵阵闷痛,可能是在逃跑中撞到了什么。过度运转《无名诀》和亡命奔逃带来的脱力感更是让他连动一根手指都觉得困难。
寒冷和饥饿如同两只恶鬼,啃噬着他残存的体力。
辟谷丹……
他猛地想起凌虚子给的那个布袋。慌忙伸手摸索,幸运的是,布袋还在怀里,虽然被水浸湿了些许,但里面的东西似乎无恙。他颤抖着摸出一颗辟谷丹,塞进嘴里。
熟悉的温润暖流化开,缓缓驱散了一些寒意和强烈的饥饿感,也为他恢复了一丝气力。
他又摸了摸,那块冰凉的青铜罗盘也还在。
在这绝对的黑暗和寂静里,这两样来自逝者的遗物,成了他此刻唯一的依仗。
他不敢在此久留。虽然暂时安全,但暗影阁的人很可能还在外面搜寻。这条裂缝也绝非久居之地。
休息了不知多久,感觉恢复了些许力气后,他咬着牙,忍着剧痛,开始沿着裂缝深处艰难爬行。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是本能地向着可能是前方的黑暗挪动。
裂缝时而狭窄需侧身挤过,时而稍宽可弯腰行走,更多的是需要手足并用的爬行。地势忽高忽低,有时还能听到地下暗流潺潺的声响。
在这暗无天日的环境中,时间失去了意义。累了就蜷缩在稍微干燥的地方休息,靠辟谷丹维持体力,渴了就小心地舔食岩壁上渗出的水珠。伤势在《无名诀》那微弱气流的自行运转下,极其缓慢地愈合着。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天,也许是两天……
前方极远处,终于出现了一点微光!
不是修士法宝的光芒,而是……自然的日光!
希望如同野火般在他心中燃起。他加快速度,向着那点光芒艰难前行。
光芒越来越亮,空气也变得流通起来,带着山野间特有的草木清气。终于,他爬出了裂缝的尽头——一处被茂密藤蔓和灌木遮掩的山脚隐蔽处。
强烈的日光刺得他眼睛生疼,好半晌才适应过来。
他贪婪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回头望去,身后是连绵起伏、望不到尽头的十万大山。乌鸦岭和他那个破败的家,早已消失在群山褶皱之中,再也看不见了。
一种巨大的、难以言喻的茫然瞬间淹没了他。
离开了。
他真的离开了那个生于斯、长于斯,却从未给过他温暖,最终又如此粗暴地将他推开的地方。
接下来呢?
该去哪里?
天下之大,竟无一处是他可去之所。身无分文,只有三颗辟谷丹和一个古怪罗盘。体内那点微末的修为,在这陌生而广阔的世界里,恐怕什么都不是。
还有那如同悬顶之剑的“暗影阁”……
他在原地呆立了许久,直到日头开始西斜,山风渐凉,才猛地打了个寒颤。
不能停在这里。
他辨认了一下方向——事实上也无从辨认,只是选了一个看起来地势较为平缓、似乎可能通向山外的方向,迈开了脚步。
脚步虚浮,身形踉跄。
他必须在天黑前,找到一个能稍微遮风挡雨的地方,或者……找到人烟。
一路上,他小心翼翼地避开任何可能藏着野兽的草丛和山洞,听力变得异常敏锐,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他紧张不已。
终于,在夕阳即将完全沉入山脊时,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爬上一处高坡,远远望见山下不远处,依稀有星星点点的灯火!
是一个小镇!规模远比乌鸦岭那个小山村大得多!
希望再次涌现,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忐忑和警惕。
他整理了一下身上早已破烂不堪、沾满血污和泥泞的衣物,却只是徒劳。现在的他,看起来比最落魄的乞丐还要不堪。
他握紧了怀里的青铜罗盘,冰凉的触感似乎能带来一丝微弱的安全感。然后,他深吸一口气,一步步,朝着那片代表着陌生与未知的灯火,蹒跚走去。
越靠近小镇,路上开始出现零星的行人。大多是结束了一天劳作归家的农人,或是一些推着独轮车的小贩。他们看到形如鬼魅、浑身污秽的冼丕臼,纷纷投来惊异、厌恶、戒备的目光,远远就避了开去,仿佛靠近他会沾染瘟疫。
窃窃私语声随风飘来。
“哪来的小叫花子?吓死个人……”
“身上还有血……不是惹了什么事吧?”
“离远点,晦气……”
熟悉的排斥感,如同冰冷的雨水,浇灭了他刚刚升起的一丝暖意。他低下头,加快了脚步,只想快点进入镇子,找个最阴暗的角落躲起来。
镇口立着一座简陋的牌坊,上面刻着“聚云镇”三个大字。牌坊下有两个穿着半旧号服、歪戴着帽子的镇丁,正抱着膀子闲聊。
当冼丕臼试图低头溜进去时,一个镇丁懒洋洋地伸出了手里的棍子,拦住了他。
“站住!哪来的?”镇丁上下打量着他,眉头紧皱,满脸嫌恶,“瞅你这德行,不是逃犯就是瘟神!滚远点,别脏了聚云镇的地界!”
另一个镇丁也嗤笑道:“就是,哪来的小叫花子,懂不懂规矩?想进镇,先交一个铜板的清洁费!”
铜板?
冼丕臼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只能沉默地摇头。
“没钱?”镇丁脸色一沉,棍子不客气地戳向他胸口,“没钱就滚!再往前凑,打断你的腿!”
棍子戳在伤口上,疼得冼丕臼倒抽一口凉气,踉跄着后退了几步,跌坐在镇外的泥地里。
牌坊下的灯火通明,小镇里的人声隐约可闻,食物的香气若有若无地飘来。
而他,却被一道无形的墙,再次隔绝在外。
夜色彻底笼罩下来,寒意渐浓。
他坐在冰冷的泥地里,望着那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的喧嚣灯火,巨大的孤独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彻底将他淹没。
前路,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