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碗跟前说丰年,感觉十分好,话题刹不住。
“跟老弟你说句实话,施州的小麦水稻看着喜人,其实都属严重畸形的植物。土豆红薯则不然,是为块茎作物,属于植物身体的一部分,良种亩产几千上万斤没毛病。土肥水密保管工做好了,产量会更高。在我湖广,种一季红薯两季土豆,一亩地能养活十几二十人。你若种植稻子,假设你亩产增倍,水稻杆和根都承受不起稻谷重量,你若增粗杆子和根,就必须增加光和作用效率或者增加水稻生长时间。而块茎作物就没有这些问题,增产的瓶颈要小得多。”--“只是土豆红薯属于粗粮,不耐饥口感差。”
“吃饱肚子就美得很咧,人且得知足。待日后风调雨顺了,再图那细粮精粮。”高迎祥大声嚷嚷起来,说古早时猪肉不被人所接受,不经阉割骚臭味大,蒸煮方式无法去味。而通过阉割,用铁锅来炒,烹饪方式改变后,猪肉就登上了大雅之堂。高产的块茎作物像猪肉一样改良一下加工烹饪方法,粗粮也能有好口感,作为主粮有何不可。
没说的,好单位就是能培养人。你高把总进步神速,见地高超。
要开拔了,吴堡县言称城中的关帝庙很灵,湖广军不妨拜拜武圣好旗开得胜。老赵依言,摆开香烛虔诚跪拜武圣关帝,“关帝爷爷护佑赵寿吉斩杀奴酋报仇雪恨!若能胜建虏,我赵寿吉死而无憾!”
于详皱起眉头来,心说你赵寿吉这两日可提了好些次人之大限,卖惨给老子看撒!
老赵披挂停当翻身上马,指着吴堡东门对于详说道:“老伙计,此处高台临河气势不凡,做赵某单穴阴宅未尝不可!”
于详真生气了,骂道:“你这把老骨头要埋也埋到嘉兴祖坟去。”--“今日里你见黄河之水说到死,吃蚌肉说到死,拜关帝又说到了死。想干嘛!”
是吗?老赵表示自己没意识到曾数度失言,思前想后找缘由,找到了。定是答应了放你于祥走,陪伴左右半生的老伙伴要散伙,故而大有盛宴将散、华章谢幕的悲凉。
太感动了!情之所动泪满襟。于祥把‘泪湿’的袖子管挤了又挤乃拂袖而去,明白告诉你赵寿吉:别动小心思,休玩感情牌,恶心。吾意已决!
天启八年九月,由皇帝朱由校授意、钦天监发起、内阁次辅胡灯批示、内阁票拟通过、司礼监批红同意,大明王朝采用梁山公元历,正式颁布第二套新历法,规定大明全国范围实行公历农历双历通行,同时保留年号纪元。
今天是1628年10月30日,燕三人生再度闻到了螨虫的气息。其实他比较中意‘满虫’一说,此词汇据传源于梁山林云之口,可惜这么精彩的污言秽语被人蓄意篡改,以至于人们一直以来把‘满虫’误读为‘螨虫’。
前头跑来几百个败兵,为减轻负重跑得利索,个个丢盔弃甲---这群败家玩意儿!
螨虫,区区虫豸矣。人害怕虫子,你等简直把人类的脸都丢尽了。
燕三冲着败兵们喊:“怎不把刀枪也扔了,空着俩手岂不跑更快。”
面对近卫军的不屑和责难,败兵们振振有词:“你们是没碰上鞑子,直娘贼的个个凶神恶煞一般,冲阵时完全不要命的打法。正常人真顶不住!”继而好言相劝:“兄弟你在哪支军中效力,见你军容齐整看似能打。听老哥劝,满鞑子命贱,打仗不要命的,犯不着跟那些个不知死活的畜生死磕,应付应付便罢。”
听懂了!鞑子那边玩无规则地下拳赛,官军这边打表演赛。关内的官军对待战争的态度很不端正,打仗积极性尚不如边军。
“弟兄们别跑了,到我近卫军中一起迎敌。营中有热饭热水。”
听说是近卫军,败兵们心有所动,一部分人慢下脚步来。
方才和燕三对话的那位不以为然,公然宣称近卫军只学到了师傅的一成功力,群狼环伺之下纵然能打也是势单力孤,号召弟兄们放弃幻想继续逃命,有城墙护体才能保命。
大伙一想,没错啊,接着跑吧!
燕三兀自不肯轻易放弃,一指身后的土墙:“咱这儿有城墙。”
堡墙厚厚的,感觉特扎实。败兵们觉得站城头上帮着呐喊放箭未尝不可,逃跑的脚步放缓停滞下来。
“鞑子踹上一脚就得塌。”那位逃跑坚定分子和燕三杠上了,乃放出大招:“队伍上可有满饷了?若满饷,老子这便冲过去迎敌。”
大伙一想,没错啊。你近卫军不愁吃不愁穿的,你待遇好觉悟高,麻烦你忠君护国。咱,接着跑吧!
自有两三个不满饷也肯战的血性汉子留下来坚决抵抗,乃叙述鞑子之勇来衬托己之慷慨。说,与之交手的鞑子确如不知生死为何物的牲畜。当官的一声令下,他们是真敢上,里外几层甲往身上一套,就敢顶着枪林箭雨冲阵。来到阵前,抓住你刀尖枪口,任你往他眼眶里扎,扎爆他眼珠子,扎穿他后脑勺,鞑子两只手且死攥住不放,以身为盾掩护后续冲杀。
这般的凶悍!这特么谁受得了
“胡说!一成功力?本师长以为学到了三成功力还是有的。那些丧家犬般的玩意儿要来作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天上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丁正男肚里没食身上没膘,裹着毛毯缩在篝火边瑟瑟发抖。听到收拢败兵收效甚微之后,他气血上涌摩擦生热,毯子不裹了,火也不烤了,大声疾呼着安慰部下和自己。
雪好大,手掌上的雪花大到能分辨出六角平面的形状,粘在睫毛上的雪良久才化成一滴水珠掉下来。风裹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这风,北京人管叫白毛风。
风雪引发丁师长诗兴,兴致勃勃地发起了牢骚: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将军角弓不得控’说的是向前枪的枪栓被冻成冰的枪油卡死,使用前得生火烤枪机。吟诗完毕,他把头缩进大衣领子里,眼睛聚焦于纽扣发愣:如果不能突围到北京城下得到弹药补给,部队只有两条出路:冻得半死不活被建虏砍头;冻成僵尸弃尸荒野;
近卫军自皮岛出发走辽西走廊进京勤王,历大小阵仗20战,是越战越勇越打越能打,如猪突般在后金军中横冲直撞,打乱了黄台吉军力部署。犹以崭露头角的遵化一战最为得意,以阵亡800人伤2300人的代价打死打伤后金军1.7万人,斩建州鞑子首级9600级。鞑子缺医少药,又是客场作战,受伤的后金鞑子或许能熬过十天半个月,但最终或难逃一死,或截肢落得个残废。如此这般,用失去战斗力更准确:遵化之战,近卫军以伤亡3100人的代价让后金军1.7万人失去战斗力。
从皮岛出发时,阎应元以其敏锐的军事嗅觉向丁正男提出发自肺腑的忠告。在阎看来,近卫军装备的单打一向前步枪射速慢,在对抗蒙古骑兵或后金精锐部队的时候不足以形成和保持住必要的火力密度,难以形成压制,建议放弃散兵线作战方式,仍以木土作业 密集阵型或迟滞敌军冲击速度或形成火力密度。近卫军作战能力和作战意志不容置疑,但是部队没有机枪更没有火炮。梁山有句老话: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阎应元把这句话稍作了修改,叫做‘强悍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强悍’建议以阵列对敌,用密集阵列弥补火力不足,依次采取步枪攻、手雷轰、骑兵冲的战术三部曲。
丁正男深以为然,和骑兵师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两军上至指挥官下至普通士兵都有密切接触,两厢比较则优劣顿现:单打一的向前步枪在射速、有效射程、射击精度三项与16式天差地别,用骑兵师士兵的话来说就是‘存在代差’。近卫军全军都认同了这么个观点:只有机枪才是骑兵的索命鬼。
阎应元和洪刘不怕灭自己威风而长建奴志气,向近卫军友军大力推销‘要把建州纸老虎当真老虎来打’的言论真实出于对这支友军部队的爱护。丁正男爽朗、正直、诚恳的人品为骑兵师官兵欣赏和喜爱,心底里,明朝底层官吏出身的阎应元打心眼里喜欢丁正男这个官二代。
可这徒弟跟着师傅的时间不长,本事不曾学扎实,近卫军三去其一,代价也是大了点。
在黄台吉看来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了,遵化之战后他曾一度怀疑自己中了东林党的计,当了他们夺权的工具人。被告知近卫军是个难啃的骨头,实际根本就是块铁板,咬一口崩颗牙,咬了二十口崩了二十颗牙,快成没牙的老虎了。他产生了动摇,想撤军回家。但遭到了多尔衮兄弟、阿济格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的意见听上去颇有见地:近卫军横竖只6000人马,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军队打掉,必须三军用命把近卫军打掉,否则将来怎么办?
黄台吉不想用被‘血洗’一词来形容遵化战斗,蒙古八旗被打到怀疑人生,第一次发生了拒绝领命向近卫军发动进攻的破天荒之举。如果不把近卫军打掉将来确实不好办:明军会起势,我军士气将低落,心气被摧残。明军有了主心骨会团结,我军将出现内讧。
黄台吉好似吃了根和路雪从头凉到脚。又好似喝了瓶雪碧,晶晶亮、透心凉啊!
“跟老弟你说句实话,施州的小麦水稻看着喜人,其实都属严重畸形的植物。土豆红薯则不然,是为块茎作物,属于植物身体的一部分,良种亩产几千上万斤没毛病。土肥水密保管工做好了,产量会更高。在我湖广,种一季红薯两季土豆,一亩地能养活十几二十人。你若种植稻子,假设你亩产增倍,水稻杆和根都承受不起稻谷重量,你若增粗杆子和根,就必须增加光和作用效率或者增加水稻生长时间。而块茎作物就没有这些问题,增产的瓶颈要小得多。”--“只是土豆红薯属于粗粮,不耐饥口感差。”
“吃饱肚子就美得很咧,人且得知足。待日后风调雨顺了,再图那细粮精粮。”高迎祥大声嚷嚷起来,说古早时猪肉不被人所接受,不经阉割骚臭味大,蒸煮方式无法去味。而通过阉割,用铁锅来炒,烹饪方式改变后,猪肉就登上了大雅之堂。高产的块茎作物像猪肉一样改良一下加工烹饪方法,粗粮也能有好口感,作为主粮有何不可。
没说的,好单位就是能培养人。你高把总进步神速,见地高超。
要开拔了,吴堡县言称城中的关帝庙很灵,湖广军不妨拜拜武圣好旗开得胜。老赵依言,摆开香烛虔诚跪拜武圣关帝,“关帝爷爷护佑赵寿吉斩杀奴酋报仇雪恨!若能胜建虏,我赵寿吉死而无憾!”
于详皱起眉头来,心说你赵寿吉这两日可提了好些次人之大限,卖惨给老子看撒!
老赵披挂停当翻身上马,指着吴堡东门对于详说道:“老伙计,此处高台临河气势不凡,做赵某单穴阴宅未尝不可!”
于详真生气了,骂道:“你这把老骨头要埋也埋到嘉兴祖坟去。”--“今日里你见黄河之水说到死,吃蚌肉说到死,拜关帝又说到了死。想干嘛!”
是吗?老赵表示自己没意识到曾数度失言,思前想后找缘由,找到了。定是答应了放你于祥走,陪伴左右半生的老伙伴要散伙,故而大有盛宴将散、华章谢幕的悲凉。
太感动了!情之所动泪满襟。于祥把‘泪湿’的袖子管挤了又挤乃拂袖而去,明白告诉你赵寿吉:别动小心思,休玩感情牌,恶心。吾意已决!
天启八年九月,由皇帝朱由校授意、钦天监发起、内阁次辅胡灯批示、内阁票拟通过、司礼监批红同意,大明王朝采用梁山公元历,正式颁布第二套新历法,规定大明全国范围实行公历农历双历通行,同时保留年号纪元。
今天是1628年10月30日,燕三人生再度闻到了螨虫的气息。其实他比较中意‘满虫’一说,此词汇据传源于梁山林云之口,可惜这么精彩的污言秽语被人蓄意篡改,以至于人们一直以来把‘满虫’误读为‘螨虫’。
前头跑来几百个败兵,为减轻负重跑得利索,个个丢盔弃甲---这群败家玩意儿!
螨虫,区区虫豸矣。人害怕虫子,你等简直把人类的脸都丢尽了。
燕三冲着败兵们喊:“怎不把刀枪也扔了,空着俩手岂不跑更快。”
面对近卫军的不屑和责难,败兵们振振有词:“你们是没碰上鞑子,直娘贼的个个凶神恶煞一般,冲阵时完全不要命的打法。正常人真顶不住!”继而好言相劝:“兄弟你在哪支军中效力,见你军容齐整看似能打。听老哥劝,满鞑子命贱,打仗不要命的,犯不着跟那些个不知死活的畜生死磕,应付应付便罢。”
听懂了!鞑子那边玩无规则地下拳赛,官军这边打表演赛。关内的官军对待战争的态度很不端正,打仗积极性尚不如边军。
“弟兄们别跑了,到我近卫军中一起迎敌。营中有热饭热水。”
听说是近卫军,败兵们心有所动,一部分人慢下脚步来。
方才和燕三对话的那位不以为然,公然宣称近卫军只学到了师傅的一成功力,群狼环伺之下纵然能打也是势单力孤,号召弟兄们放弃幻想继续逃命,有城墙护体才能保命。
大伙一想,没错啊,接着跑吧!
燕三兀自不肯轻易放弃,一指身后的土墙:“咱这儿有城墙。”
堡墙厚厚的,感觉特扎实。败兵们觉得站城头上帮着呐喊放箭未尝不可,逃跑的脚步放缓停滞下来。
“鞑子踹上一脚就得塌。”那位逃跑坚定分子和燕三杠上了,乃放出大招:“队伍上可有满饷了?若满饷,老子这便冲过去迎敌。”
大伙一想,没错啊。你近卫军不愁吃不愁穿的,你待遇好觉悟高,麻烦你忠君护国。咱,接着跑吧!
自有两三个不满饷也肯战的血性汉子留下来坚决抵抗,乃叙述鞑子之勇来衬托己之慷慨。说,与之交手的鞑子确如不知生死为何物的牲畜。当官的一声令下,他们是真敢上,里外几层甲往身上一套,就敢顶着枪林箭雨冲阵。来到阵前,抓住你刀尖枪口,任你往他眼眶里扎,扎爆他眼珠子,扎穿他后脑勺,鞑子两只手且死攥住不放,以身为盾掩护后续冲杀。
这般的凶悍!这特么谁受得了
“胡说!一成功力?本师长以为学到了三成功力还是有的。那些丧家犬般的玩意儿要来作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天上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丁正男肚里没食身上没膘,裹着毛毯缩在篝火边瑟瑟发抖。听到收拢败兵收效甚微之后,他气血上涌摩擦生热,毯子不裹了,火也不烤了,大声疾呼着安慰部下和自己。
雪好大,手掌上的雪花大到能分辨出六角平面的形状,粘在睫毛上的雪良久才化成一滴水珠掉下来。风裹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睛。这风,北京人管叫白毛风。
风雪引发丁师长诗兴,兴致勃勃地发起了牢骚: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将军角弓不得控’说的是向前枪的枪栓被冻成冰的枪油卡死,使用前得生火烤枪机。吟诗完毕,他把头缩进大衣领子里,眼睛聚焦于纽扣发愣:如果不能突围到北京城下得到弹药补给,部队只有两条出路:冻得半死不活被建虏砍头;冻成僵尸弃尸荒野;
近卫军自皮岛出发走辽西走廊进京勤王,历大小阵仗20战,是越战越勇越打越能打,如猪突般在后金军中横冲直撞,打乱了黄台吉军力部署。犹以崭露头角的遵化一战最为得意,以阵亡800人伤2300人的代价打死打伤后金军1.7万人,斩建州鞑子首级9600级。鞑子缺医少药,又是客场作战,受伤的后金鞑子或许能熬过十天半个月,但最终或难逃一死,或截肢落得个残废。如此这般,用失去战斗力更准确:遵化之战,近卫军以伤亡3100人的代价让后金军1.7万人失去战斗力。
从皮岛出发时,阎应元以其敏锐的军事嗅觉向丁正男提出发自肺腑的忠告。在阎看来,近卫军装备的单打一向前步枪射速慢,在对抗蒙古骑兵或后金精锐部队的时候不足以形成和保持住必要的火力密度,难以形成压制,建议放弃散兵线作战方式,仍以木土作业 密集阵型或迟滞敌军冲击速度或形成火力密度。近卫军作战能力和作战意志不容置疑,但是部队没有机枪更没有火炮。梁山有句老话: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阎应元把这句话稍作了修改,叫做‘强悍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强悍’建议以阵列对敌,用密集阵列弥补火力不足,依次采取步枪攻、手雷轰、骑兵冲的战术三部曲。
丁正男深以为然,和骑兵师相处的这段时间里,两军上至指挥官下至普通士兵都有密切接触,两厢比较则优劣顿现:单打一的向前步枪在射速、有效射程、射击精度三项与16式天差地别,用骑兵师士兵的话来说就是‘存在代差’。近卫军全军都认同了这么个观点:只有机枪才是骑兵的索命鬼。
阎应元和洪刘不怕灭自己威风而长建奴志气,向近卫军友军大力推销‘要把建州纸老虎当真老虎来打’的言论真实出于对这支友军部队的爱护。丁正男爽朗、正直、诚恳的人品为骑兵师官兵欣赏和喜爱,心底里,明朝底层官吏出身的阎应元打心眼里喜欢丁正男这个官二代。
可这徒弟跟着师傅的时间不长,本事不曾学扎实,近卫军三去其一,代价也是大了点。
在黄台吉看来却又不是那么回事了,遵化之战后他曾一度怀疑自己中了东林党的计,当了他们夺权的工具人。被告知近卫军是个难啃的骨头,实际根本就是块铁板,咬一口崩颗牙,咬了二十口崩了二十颗牙,快成没牙的老虎了。他产生了动摇,想撤军回家。但遭到了多尔衮兄弟、阿济格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的意见听上去颇有见地:近卫军横竖只6000人马,不惜一切代价把这支军队打掉,必须三军用命把近卫军打掉,否则将来怎么办?
黄台吉不想用被‘血洗’一词来形容遵化战斗,蒙古八旗被打到怀疑人生,第一次发生了拒绝领命向近卫军发动进攻的破天荒之举。如果不把近卫军打掉将来确实不好办:明军会起势,我军士气将低落,心气被摧残。明军有了主心骨会团结,我军将出现内讧。
黄台吉好似吃了根和路雪从头凉到脚。又好似喝了瓶雪碧,晶晶亮、透心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