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服务员上菜上到一半的时候,餐厅的门突然被推开了,一道身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岳菲。
她一进门,便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声音响彻整个房间:
“哈哈,我不请自来!不知道大家欢不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呢?”
众人见到岳菲,都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
陆知行快步迎上前去,满脸笑容地欢迎道:
“岳省长,您是从槐安走出去的领导!跟梁省长一样,都是我们槐安的骄傲!不管您什么时候来槐安检查工作,我们都是打心眼儿里欢迎!”
这时,程满仓也走了过来,脸上同样挂着热情的笑容:
“岳省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您看,我们的菜都还没上完呢,这酒席也还没正式开始呢!”
岳菲似乎并没有把陆知行和程满仓的欢迎放在心上。
她的目光越过他们两人,径直落在了跟在他们身后的蒋天宇身上。
只见岳菲越过陆、程二人,伸出手主动与蒋天宇握了一下,然后亲切地说:
“老领导,好久不见!”
蒋天宇豪爽地笑了起来,声音洪亮地说:
“岳省长,快别站着啦,赶紧上座吧。今天来的可都是梁省长在槐安时的老朋友们,您肯定都认识的。”
岳菲一到场,原本安排好的座位就不得不重新调整一下了。
蒋天宇这边坐的都是些退休的老同志,岳菲自然不可能坐在这边,那只能委屈一下陆知行了。
路知行还是挺自觉的,都不用别人安排,他自己就很识趣地主动让出了座位。
岳菲坐定后,轻声对陆知行说了句“谢谢”,然后便迅速扭过头去,把声音压得更低,像是怕被旁人听到似的,对梁栋嗔怪道:
“你下来调研,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梁栋显然被岳菲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给问懵了,他眨巴着眼睛,一脸茫然地反问:
“我这是正常的工作调研啊,有什么好跟你说的?”
岳菲见状,可就不乐意了,她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毫不客气地回应道:
“你倒还知道调研是你的正常工作内容,可你难道不应该老老实实地去做调研,而不是借着调研的名义,跑来处理别的事情吗?”
梁栋完全摸不透岳菲这突然发作的脾气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考虑到现在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觉得还是不要在这种场合和她争执比较好,于是便压低声音回应道:
“有什么话,等吃完饭再说……”
岳菲显然也意识到这里并非适合交谈的地方,尽管心中仍然憋着一口气,但还是很不情愿地闭上了嘴巴。
在座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梁栋昔日的老同事、老搭档以及老下属。
大家此次相聚,主要目的就是一起回忆那些曾经共同度过的岁月。
槐安示范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槐安县开始,在座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整个过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栋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但历史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创造的。
若没有大家的支持与协助,仅凭他一己之力,什么都干不成!
在一片祥和的的氛围中,大家一边畅谈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一边频频举杯。
晚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宾主尽欢,就连已经戒酒多年的蒋天宇,也在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下,忍不住喝了几杯。
最后,还是梁栋搀扶着有些微醺的他,走进了程满仓事先安排好的房间。
既然程满仓安排好了住处,梁栋也就没有坚持要回招待所。
梁栋今晚也喝了不少酒,但还不至于出丑。
回到房间后,赵涛刚给他泡好茶,程满仓、郭冉冉夫妇就敲开门,走了进来。
见房间里没有外人,程满仓就开门见山道:
“老领导,我是来找您承认错误来了……”
梁栋坐在沙发上,瞥了程满仓一眼:
“说说你错在哪儿了?”
程满仓满脸懊悔地说道:
“我不该为了挣那么一点代工费,就为别人代工产品……”
梁栋听后,身体猛地坐直,原本有些惺忪的眼睛也瞬间睁大。
他一脸严肃地说:
“小程,我了解你接手‘兴隆木业’之后,一直在努力推动公司的转型,而且你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定位在全屋整装这一块,我也是非常赞同的。可你们‘兴隆木业’本身就拥有自己的品牌,为什么还要去帮别人代工呢?”
梁栋顿了顿,接着道:
“我并不是反对代工这种模式,而且我也知道国家对于品牌代工是持有条件支持的态度,既鼓励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又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代工行为。然而,如果你们决定要把‘兴隆木业’打造成一家代工企业,那就应该全心全意地走这条路,努力成为本行业的代工巨头。可现在你们的做法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方面想要发展自己的自有品牌,另一方面又去帮别人代工,这不是有点不伦不类呢?”
梁栋的这番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程满仓脑海中的迷雾,让他瞬间恍然大悟。
在程满仓接手公司之前,公司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长期的传统,那就是为其他品牌代工。
不可否认的是,代工业务确实给公司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然而,当程满仓决定对公司进行转型时,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公司的产能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为一旦签订了代工合同,就意味着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数量以及按时交货。
而板材加工行业每年都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之分。
在淡季时,公司的产能还能够勉强应对代工和自有品牌产品的生产需求。
但一旦进入旺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旺季来临,公司的自有品牌产品和代工产品的生产需求都会大幅增加,这就很容易导致两者之间产生冲突,也就是所谓的“打架”情况。
毕竟公司的产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
要想避免这种“打架”情况的出现,程满仓意识到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大公司的产能。
然而,扩大产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考虑,比如资金投入、设备购置、人员招聘等等。
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淡季时产能闲置的问题。
如果盲目地扩大产能,而在淡季时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新增的产能,那么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
梁栋几句话,就让程满仓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隐约间,他好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岳菲。
她一进门,便发出一阵清脆的笑声,声音响彻整个房间:
“哈哈,我不请自来!不知道大家欢不欢迎我这个不速之客呢?”
众人见到岳菲,都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
陆知行快步迎上前去,满脸笑容地欢迎道:
“岳省长,您是从槐安走出去的领导!跟梁省长一样,都是我们槐安的骄傲!不管您什么时候来槐安检查工作,我们都是打心眼儿里欢迎!”
这时,程满仓也走了过来,脸上同样挂着热情的笑容:
“岳省长,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您看,我们的菜都还没上完呢,这酒席也还没正式开始呢!”
岳菲似乎并没有把陆知行和程满仓的欢迎放在心上。
她的目光越过他们两人,径直落在了跟在他们身后的蒋天宇身上。
只见岳菲越过陆、程二人,伸出手主动与蒋天宇握了一下,然后亲切地说:
“老领导,好久不见!”
蒋天宇豪爽地笑了起来,声音洪亮地说:
“岳省长,快别站着啦,赶紧上座吧。今天来的可都是梁省长在槐安时的老朋友们,您肯定都认识的。”
岳菲一到场,原本安排好的座位就不得不重新调整一下了。
蒋天宇这边坐的都是些退休的老同志,岳菲自然不可能坐在这边,那只能委屈一下陆知行了。
路知行还是挺自觉的,都不用别人安排,他自己就很识趣地主动让出了座位。
岳菲坐定后,轻声对陆知行说了句“谢谢”,然后便迅速扭过头去,把声音压得更低,像是怕被旁人听到似的,对梁栋嗔怪道:
“你下来调研,怎么也不跟我说一声?”
梁栋显然被岳菲这突如其来的一问给问懵了,他眨巴着眼睛,一脸茫然地反问:
“我这是正常的工作调研啊,有什么好跟你说的?”
岳菲见状,可就不乐意了,她的语气变得有些严厉,毫不客气地回应道:
“你倒还知道调研是你的正常工作内容,可你难道不应该老老实实地去做调研,而不是借着调研的名义,跑来处理别的事情吗?”
梁栋完全摸不透岳菲这突然发作的脾气到底是怎么回事,但考虑到现在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他觉得还是不要在这种场合和她争执比较好,于是便压低声音回应道:
“有什么话,等吃完饭再说……”
岳菲显然也意识到这里并非适合交谈的地方,尽管心中仍然憋着一口气,但还是很不情愿地闭上了嘴巴。
在座的这些人,无一不是梁栋昔日的老同事、老搭档以及老下属。
大家此次相聚,主要目的就是一起回忆那些曾经共同度过的岁月。
槐安示范区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槐安县开始,在座的每一个人几乎都亲身经历并见证了这整个过程。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梁栋在其中起到了主导作用。
但历史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创造的。
若没有大家的支持与协助,仅凭他一己之力,什么都干不成!
在一片祥和的的氛围中,大家一边畅谈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一边频频举杯。
晚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宾主尽欢,就连已经戒酒多年的蒋天宇,也在这热烈的气氛感染下,忍不住喝了几杯。
最后,还是梁栋搀扶着有些微醺的他,走进了程满仓事先安排好的房间。
既然程满仓安排好了住处,梁栋也就没有坚持要回招待所。
梁栋今晚也喝了不少酒,但还不至于出丑。
回到房间后,赵涛刚给他泡好茶,程满仓、郭冉冉夫妇就敲开门,走了进来。
见房间里没有外人,程满仓就开门见山道:
“老领导,我是来找您承认错误来了……”
梁栋坐在沙发上,瞥了程满仓一眼:
“说说你错在哪儿了?”
程满仓满脸懊悔地说道:
“我不该为了挣那么一点代工费,就为别人代工产品……”
梁栋听后,身体猛地坐直,原本有些惺忪的眼睛也瞬间睁大。
他一脸严肃地说:
“小程,我了解你接手‘兴隆木业’之后,一直在努力推动公司的转型,而且你将公司的主营业务定位在全屋整装这一块,我也是非常赞同的。可你们‘兴隆木业’本身就拥有自己的品牌,为什么还要去帮别人代工呢?”
梁栋顿了顿,接着道:
“我并不是反对代工这种模式,而且我也知道国家对于品牌代工是持有条件支持的态度,既鼓励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又通过相关法规来规范代工行为。然而,如果你们决定要把‘兴隆木业’打造成一家代工企业,那就应该全心全意地走这条路,努力成为本行业的代工巨头。可现在你们的做法却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一方面想要发展自己的自有品牌,另一方面又去帮别人代工,这不是有点不伦不类呢?”
梁栋的这番话犹如一道闪电划破了程满仓脑海中的迷雾,让他瞬间恍然大悟。
在程满仓接手公司之前,公司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长期的传统,那就是为其他品牌代工。
不可否认的是,代工业务确实给公司带来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然而,当程满仓决定对公司进行转型时,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公司的产能开始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为一旦签订了代工合同,就意味着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数量以及按时交货。
而板材加工行业每年都有明显的淡季和旺季之分。
在淡季时,公司的产能还能够勉强应对代工和自有品牌产品的生产需求。
但一旦进入旺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旺季来临,公司的自有品牌产品和代工产品的生产需求都会大幅增加,这就很容易导致两者之间产生冲突,也就是所谓的“打架”情况。
毕竟公司的产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
要想避免这种“打架”情况的出现,程满仓意识到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大公司的产能。
然而,扩大产能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涉及到诸多方面的考虑,比如资金投入、设备购置、人员招聘等等。
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淡季时产能闲置的问题。
如果盲目地扩大产能,而在淡季时无法充分利用这些新增的产能,那么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
梁栋几句话,就让程满仓有了一种醍醐灌顶之感。
隐约间,他好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也有了一个全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