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恢复高考-《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

  过完年之后,职工们纷纷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忙碌。何雨柱也不例外,正常返回了轧钢厂,继续着他那平淡的工作状态。

  一周后,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在轧钢厂内部迅速传播开来:李怀德竟然主动辞职了!这个消息在厂里引起了一些职工们的讨论。

  而接任厂长职位的,正是刚刚被平反的杨厂长。对于这一变动,何雨柱表现得异常平静,似乎早有预料。

  对何雨柱来说,谁当厂长都不会影响到自己在厂里的地位。毕竟,无论是李怀德还是杨厂长,都与他有一些交情。

  在杨厂长扫大街的时候,何雨柱还给他送过花生米和白酒呢!

  不过,何雨柱心里也明白,杨厂长与李怀德相比,在为人处世方面还是稍逊一筹。这意味着,以后他若想找厂长帮忙办点私事儿,恐怕就不会像以前那么容易了。

  果不其然,杨厂长一上任,就大刀阔斧的开始了改革。他主要抓了纪律,什么迟到早退的,无故旷工请假的,通通严格处理。

  一时间,轧钢厂的职工人人自危,生怕被抓了典型,当成反面教材。

  还有一点儿改变的,就是小食堂被取消了!以后轧钢厂内不允许再出现用公家财产宴请的情况!

  但是,这对何雨柱来说,影响也并不大。毕竟,改革开放的号角即将吹响,时代的浪潮正在滚滚向前。

  在不久的将来,时机成熟以后,他也会辞掉工作,去追寻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只是目前而言,他觉得还是先苟着吧!

  时间来到了77年8月初,邓大人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会议上,国内的那一批高知识分子,对恢复高考这一提议热烈响应。

  最终,邓大人拍板决定,改变“文革”时期靠推荐上大学的高校招生办法,恢复高考。

  随后,10月21日,国内各大媒体向社会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

  当社会各界人士得知高考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的知青、复员军人、干部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这一广泛条件时,一些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全部沸腾了起来!

  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学习的浪潮,一些有条件的工人纷纷请长假在家复习,而一些没法请假的备考人员,只能加班加点,挑灯夜读。

  四合院内,上山下乡的那一批人大部分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而且下乡之后也没有学习,现在有了工作,就不再考虑这档子事儿了!

  然而,在那些没有下乡的人群中,只有何家欢、贾家的贾当以及槐花,还有易家的易朵朵和易小川符合高考的条件!

  不过,贾当已经有好几年没有碰过课本了,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自然是不太情愿再去复习备考大学。

  而且,贾张氏和秦淮茹也并不希望小当去考大学,毕竟万一她考上了,家里就会少一个赚钱的人,反而多了一个需要花钱的人!

  易朵朵和易小川这对姐弟也面临着一些选择困难。易中海已经退休了,如果姐弟俩都去考大学,那么家里就没有人工作挣钱了!

  而且,家里也需要留下一个人照顾他们老两口。

  经过一番商量之后,决定让易朵朵把工作岗位让给弟弟易小川,而她自己则全心全意地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

  这样一来,如果易朵朵能够考上大学,家里就会全力支持她。但若是她没有考上,那么或许等待她的就只能是找个好人家,把自己嫁出去了。

  何家乐何家佳二人还在上初中,距离高考还有几年时间。所以,他们依旧正常的学习就可以了!

  十二月份来了!关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全国570多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各异的人走进了考场。

  考试结束,何家欢跟易朵朵结伴回家。

  一路上,何家欢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的笑容,她迫不及待地问易朵朵:“朵朵,你这次考试考得怎么样啊?”

  其实按照辈分来说,何家欢要比易朵朵要小一辈。然而,她们之间的关系却非常亲密,彼此都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一直以来都以同辈相称。毕竟在四合院里,她俩年龄相当,算是比较好的玩伴!

  易朵朵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嗯……我感觉还可以吧。不过,有几道题确实比较难,我对答案不是很有把握。家欢,你呢?”

  何家欢听后,则自信满满地回答道:“我啊,我觉得挺好的呀!好多题目我哥之前都给我讲过类似的,再加上这一个多月来我认真复习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易朵朵听了何家欢的话,不禁流露出一脸羡慕的神情。

  何家欢高中毕业才不过两年的时间,她的年龄比易朵朵稍微小一点。所以,她去年才刚刚去轧钢厂上班。不过,她的工作岗位相对比较轻松,平时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她就会看看书来打发时间。

  再加上,何强国在上大学期间,每次回家都会抽出时间来,认真地辅导何家欢的学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何家欢对于这次高考充满了信心。

  贾家。

  秦淮茹见闺女高考完回来,一脸期待的上前问道:“槐花,你感觉考得怎么样?能考上不?”

  “嗯.....还可以吧!会的不会的,我都写上了!”

  “嗯嗯,那就好,希望咱们家也出一个大学生!我闺女也不比别人家的差!”

  秦淮茹说完,还下意识的往何雨柱家的方向看去,似乎内心在暗自较着劲!

  槐花年龄比何家欢还要小,上学又晚,正好是今年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所以,她今年参加高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不少优势的!

  时间就这么的过着,所有的考生都在等待着消息。

  过年前,三份录取通知书被送到了四合院之中。

  何家欢的高考成绩最好,成功被北京大学录取。

  易朵朵则考上了北京第二医学院,也就是首都医科大学的前身。因为一大妈的身体不太好,易朵朵想报答一大妈的养育之恩,便选择了学医。

  槐花则考上了北京师范学院,就是何雨水原来就读的大学。

  这一届的大学生,录取比例特别低,570多万人,最终仅有4.8%的考生被录取,可见竞争的激烈程度。

  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上岸的都算是佼佼者。

  录取通知书一收,各家便开始了热热闹闹的庆祝活动。

  易中海开心的不得了,闺女考上了大学,儿子有了工作,可谓是双喜临门。

  于是,他们一家四口开开心心地去了全聚德吃烤鸭。

  秦淮茹同样非常兴奋,她在四合院里和轧钢厂里逢人便说自己的小闺女考上了大学,那得意劲儿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大家纷纷向她道贺,夸她的闺女有出息,秦淮茹的脸上笑开了花。

  何雨柱捧着闺女何家欢的录取通知书,脸上的笑容根本压不住。

  还有什么比这更值得高兴的事呢?

  这可真是儿子上清华,闺女上北大,一切都被他踩到了脚下。

  当天晚上,何雨柱就准备了一桌菜,一家人好好的庆祝一下。

  何大清面带微笑,缓缓地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红包,递给了何家欢。何家欢见状,眼睛一亮,慌忙给何大清满上一杯酒,就将红包接了过来,塞进了自己的口袋里。

  对于何家欢来说,只要是爷爷给的,不管多少,她都照单全收。

  何大清看着何家欢满脸兴奋的样子,心中也感到十分欣慰。他转过头,对着剩下的孙辈们豪气地说道:“你们也要努力啊!只要你们谁能考上大学,我也一样会给你们包个大红包!”

  随后,只见何家乐、何家佳和王初晴三人都认真地点了点头,仿佛在心中暗暗立下了誓言。

  而一旁的王建业,由于年纪尚小,还不懂得要钱要东西的重要性。他只顾着埋头干饭,对何大清的话充耳不闻。

  雨水也递给何家欢一个红包。何家欢笑着接过红包,心里暖暖的。毕竟,姑姑也不是外人,而且她从小就跟雨水特别亲近,所以收这个红包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吃完饭后,何家欢回到房间,迫不及待地打开自己的小金库,开始数起里面的钱来。当她数到最后一张时,惊讶地发现自己的小金库居然已经破了 2000 块钱!

  何家欢的所有的钱中,这里面有一多半都是从何大清那获取的。

  现在的何家欢,简直就是一个妥妥的小富婆。

  喜欢厨子穿越傻柱之生五娃三子两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