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文臣之家,还是武将门第,都想尽办法培养出色的子孙。
好让家族的荣耀延续下去。
文官世家依靠科举入仕,路径明确,有一条相对清晰的读书做官之路。
武官世家则不同。
除了要孩子识文断字,也得早早打熬筋骨、习骑射、懂兵法等。
在古代,兵事无成规可循,也没有军校。
全靠长辈们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一代代口传身授。
如何把这些经验教给子弟,便成了重中之重。
在这几人之中,真正接触得多的,恐怕也只有郑佑。
毕竟他是武安侯家的继承人。
赵泽也是将门之后,但吸收祖辈领兵打仗的经验,怕是赶不上前面带路的赵泓。
于是,前往演武厅途中,林向安便朝郑佑打听了一下。
“郑小侯爷,平日里你们家,是不是就靠这些推演游戏,学习兵法经验?”
郑佑正跟赵泽说着话,猛地听他唤了句“小侯爷”,还有些愣住。
“嗯?……哦,说这个啊!”
他很快反应过来林向安的意思,倒也没藏着掖着。
“是啊,我祖父还在的时候,从小就给我讲打仗的事。等再大点,家里还会安排我们做各种沙盘演练,或者和别家的孩子比划切磋。”
说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了一句:
“我们也得读书的,家里藏了不少兵书,孙子、吴子、六韬这些,全都得学。”
说着他又拍拍胸口,笑嘻嘻道:
“林小举人,我读四书五经肯定比不过你,但要是论兵法,我肯定比你强。”
林向安听罢,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唇角一弯:
“哦?是吗?”
“以前多是沙盘演练,”郑佑随口说道,“我家是在院子里铺沙堆土,再用石头、树枝搭出山川河道、城墙道路之类的地形,算是模拟战场。”
“常用棋子当军队,长辈就让我们自己布置攻防、规划行军、选地方扎营,说这样能更直观地理解地形利害。”
他说到这,语气里带了点无趣。
“这些我都玩腻了。今天是真人上阵,总算有点意思。”
平时那些沙盘演练,大多是长辈刻意设下的难局,要他们去思考怎么化解。
事后还要一个个点评,讲哪里应变得好、哪里判断失误。
虽说锻炼是锻炼了,但玩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
可这真人阵法就不同了,不光动脑,还得配合、走位,沉浸感强多了。
郑佑说这些时,显然带着点兴奋。
这状态明显没有经过战场洗礼,把这些兵法演练当成了好玩的游戏。
实际上,反倒是那些真正经历过战事的人,越是见过真刀真枪,往往越谨慎。
知道战争的残忍。
而没打过仗的,却常常下狠手,反而更果断。
林向安听完,笑了笑:
“听你这么说,我倒真想见识了。”
说话间,几人已经走到了宁远伯府的演武厅外,那地方正挨着主校场。
演武厅占地不小,门前立着一座高高的拱形牌楼。
四角飞檐,雕梁画栋,正中悬着一块朱漆金字的匾额——“韬略阁”三字苍劲有力,气势十足。
这名字可真直白!
穿过牌楼,便是开阔的练武场,地面是压实的黄土,看着大概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显然是平日训练、习骑射的地方。
正厅是座单层歇山顶的建筑,结构宽敞。
林向安正在四下打量,赵泽看他感兴趣凑过来,低声给他介绍了下里面的格局。
“这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挑高四五米,中间三间是演练区。
东边那间是摆沙盘、讲兵法的地方,平常大家沙盘玩推演就在那里。
西边是修整更衣区。”
说到这,赵泽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这厅后是靶场,主要用来移动箭垛,和火器试射区。”
“火器?”林向安眼睛一下亮了,“你见过?”
他可是想见一见这个时代的火器,没想到这府里还有试射区,顿时来了兴趣。
可赵泽却摇了摇头:“我没见过,我爹倒是在军中见过。”
哎,林向安略感遗憾。
又没法见了。
这时赵泓已经领着人往东侧的侧厅走去。
那边早已有几个少年等着了,有熟识的热情打招呼,也有新面孔在打量他们这群人。
“现在有多少人了?”有人随口问了一句。
靠墙坐着的少年抬头回道:“喊了好些人来,差不多十来个。”
就在这时,被拉来玩的徐言恭也看见了郑佑,立马惊喜地招呼道:
“佑哥!你也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搭着郑佑的肩,笑嘻嘻地道:
“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你爹了,就想着你肯定也在。结果找了半天,连赵泽都没瞧见。你们去哪儿玩了?”
“我们刚去看马了。”
郑佑随口应了一句。
他的背影挡着赵泽,徐言恭看到赵泽的身影时,同时也看到他身旁的林向安。
“哟,这不是你那举人师兄嘛?怎么也来了?”
话音刚落,还没等赵泽解释,郑佑就已经淡淡接了话:“是我叫他们来的。”
这一下,徐言恭愣住了。
他当然知道,郑佑不会无缘无故叫陌生人来玩。
即便他和赵泽关系好。
看样子,这是认识?
徐言恭有点好奇,凑近问了句:“你认识啊?”
郑佑头也不回:
“嗯,我有事找他帮助,就认识了,道哥也认识他,你说话给我客气些。”
这下轮到徐言恭眨了眨眼,心里嘀咕:
好家伙,合着就他和李景昌不认识这位仁兄啊?
他讪讪地笑了一下,随即收起了那点吊儿郎当的劲头,冲林向安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这时,赵泓已经将人数清点完毕,走到郑佑身边开口道:
“我们这边一共十一人,佑哥,加上你们几个,正好十六人,分成两队刚好。”
他说得自然,显然已经把林向安他们算作正式参与的队伍了。
鸳鸯阵,顾名思义,讲究的是配合默契、协同掎角,队形灵活多变。
比起简单的正面对冲,更重团队联动和阵型应变。
也就是说,这本就是个小组对抗的战术演练。
既然郑佑已经开口,赵泓自然不会驳他的面子。
不过郑佑还是转头,视线注视着林向安,询问道,“你们没意见吧?”
反正玩鸳鸯阵,人多才有趣。
林向安看了眼身边的林远、王和信。
王和信倒是想玩,有点跃跃欲试。
反倒是林远有些犹豫,微微皱了下眉。
“玩吧,有向安和阿泽在呢!”王和信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语气带着点祈求,毕竟有他陪着,才安心些。
林远听罢,略一点头,算是默认。
林向安便笑着对郑佑道:
“郑小侯爷,我们几个是第一次玩,怕是会拖后腿,若是不介意,我们倒是愿意玩的。”
好让家族的荣耀延续下去。
文官世家依靠科举入仕,路径明确,有一条相对清晰的读书做官之路。
武官世家则不同。
除了要孩子识文断字,也得早早打熬筋骨、习骑射、懂兵法等。
在古代,兵事无成规可循,也没有军校。
全靠长辈们在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经验,一代代口传身授。
如何把这些经验教给子弟,便成了重中之重。
在这几人之中,真正接触得多的,恐怕也只有郑佑。
毕竟他是武安侯家的继承人。
赵泽也是将门之后,但吸收祖辈领兵打仗的经验,怕是赶不上前面带路的赵泓。
于是,前往演武厅途中,林向安便朝郑佑打听了一下。
“郑小侯爷,平日里你们家,是不是就靠这些推演游戏,学习兵法经验?”
郑佑正跟赵泽说着话,猛地听他唤了句“小侯爷”,还有些愣住。
“嗯?……哦,说这个啊!”
他很快反应过来林向安的意思,倒也没藏着掖着。
“是啊,我祖父还在的时候,从小就给我讲打仗的事。等再大点,家里还会安排我们做各种沙盘演练,或者和别家的孩子比划切磋。”
说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又补了一句:
“我们也得读书的,家里藏了不少兵书,孙子、吴子、六韬这些,全都得学。”
说着他又拍拍胸口,笑嘻嘻道:
“林小举人,我读四书五经肯定比不过你,但要是论兵法,我肯定比你强。”
林向安听罢,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唇角一弯:
“哦?是吗?”
“以前多是沙盘演练,”郑佑随口说道,“我家是在院子里铺沙堆土,再用石头、树枝搭出山川河道、城墙道路之类的地形,算是模拟战场。”
“常用棋子当军队,长辈就让我们自己布置攻防、规划行军、选地方扎营,说这样能更直观地理解地形利害。”
他说到这,语气里带了点无趣。
“这些我都玩腻了。今天是真人上阵,总算有点意思。”
平时那些沙盘演练,大多是长辈刻意设下的难局,要他们去思考怎么化解。
事后还要一个个点评,讲哪里应变得好、哪里判断失误。
虽说锻炼是锻炼了,但玩起来总觉得差点意思。
可这真人阵法就不同了,不光动脑,还得配合、走位,沉浸感强多了。
郑佑说这些时,显然带着点兴奋。
这状态明显没有经过战场洗礼,把这些兵法演练当成了好玩的游戏。
实际上,反倒是那些真正经历过战事的人,越是见过真刀真枪,往往越谨慎。
知道战争的残忍。
而没打过仗的,却常常下狠手,反而更果断。
林向安听完,笑了笑:
“听你这么说,我倒真想见识了。”
说话间,几人已经走到了宁远伯府的演武厅外,那地方正挨着主校场。
演武厅占地不小,门前立着一座高高的拱形牌楼。
四角飞檐,雕梁画栋,正中悬着一块朱漆金字的匾额——“韬略阁”三字苍劲有力,气势十足。
这名字可真直白!
穿过牌楼,便是开阔的练武场,地面是压实的黄土,看着大概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显然是平日训练、习骑射的地方。
正厅是座单层歇山顶的建筑,结构宽敞。
林向安正在四下打量,赵泽看他感兴趣凑过来,低声给他介绍了下里面的格局。
“这厅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挑高四五米,中间三间是演练区。
东边那间是摆沙盘、讲兵法的地方,平常大家沙盘玩推演就在那里。
西边是修整更衣区。”
说到这,赵泽顿了顿,又补了一句:“这厅后是靶场,主要用来移动箭垛,和火器试射区。”
“火器?”林向安眼睛一下亮了,“你见过?”
他可是想见一见这个时代的火器,没想到这府里还有试射区,顿时来了兴趣。
可赵泽却摇了摇头:“我没见过,我爹倒是在军中见过。”
哎,林向安略感遗憾。
又没法见了。
这时赵泓已经领着人往东侧的侧厅走去。
那边早已有几个少年等着了,有熟识的热情打招呼,也有新面孔在打量他们这群人。
“现在有多少人了?”有人随口问了一句。
靠墙坐着的少年抬头回道:“喊了好些人来,差不多十来个。”
就在这时,被拉来玩的徐言恭也看见了郑佑,立马惊喜地招呼道:
“佑哥!你也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搭着郑佑的肩,笑嘻嘻地道:
“我刚才进来的时候看见你爹了,就想着你肯定也在。结果找了半天,连赵泽都没瞧见。你们去哪儿玩了?”
“我们刚去看马了。”
郑佑随口应了一句。
他的背影挡着赵泽,徐言恭看到赵泽的身影时,同时也看到他身旁的林向安。
“哟,这不是你那举人师兄嘛?怎么也来了?”
话音刚落,还没等赵泽解释,郑佑就已经淡淡接了话:“是我叫他们来的。”
这一下,徐言恭愣住了。
他当然知道,郑佑不会无缘无故叫陌生人来玩。
即便他和赵泽关系好。
看样子,这是认识?
徐言恭有点好奇,凑近问了句:“你认识啊?”
郑佑头也不回:
“嗯,我有事找他帮助,就认识了,道哥也认识他,你说话给我客气些。”
这下轮到徐言恭眨了眨眼,心里嘀咕:
好家伙,合着就他和李景昌不认识这位仁兄啊?
他讪讪地笑了一下,随即收起了那点吊儿郎当的劲头,冲林向安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这时,赵泓已经将人数清点完毕,走到郑佑身边开口道:
“我们这边一共十一人,佑哥,加上你们几个,正好十六人,分成两队刚好。”
他说得自然,显然已经把林向安他们算作正式参与的队伍了。
鸳鸯阵,顾名思义,讲究的是配合默契、协同掎角,队形灵活多变。
比起简单的正面对冲,更重团队联动和阵型应变。
也就是说,这本就是个小组对抗的战术演练。
既然郑佑已经开口,赵泓自然不会驳他的面子。
不过郑佑还是转头,视线注视着林向安,询问道,“你们没意见吧?”
反正玩鸳鸯阵,人多才有趣。
林向安看了眼身边的林远、王和信。
王和信倒是想玩,有点跃跃欲试。
反倒是林远有些犹豫,微微皱了下眉。
“玩吧,有向安和阿泽在呢!”王和信在他耳边低声说道,语气带着点祈求,毕竟有他陪着,才安心些。
林远听罢,略一点头,算是默认。
林向安便笑着对郑佑道:
“郑小侯爷,我们几个是第一次玩,怕是会拖后腿,若是不介意,我们倒是愿意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