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府试-《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安顿下来之后,林向安和杨辉开始专心温习,冯辰和薛文逸隔几天就会过来一起相互探讨。

  大概月中时,宋桐才来到府城,通过冯辰之前留的地址,找过来的。

  五个人聚齐后,又去找了一趟府学,找李夫子的同窗给宋桐互结担保。

  这一次倒是没有给他们开小灶,但给他们几人一些提醒,让他们在搜检的时候,一定注意陌生人靠近。

  近几年有发生一些报复栽赃作弊事件。

  趁人不注意,把小抄塞到别人身上,结果就被抓到了,百口莫辩,失去考试资格。

  有的没有防备,被人下药,拉肚子,导致无法考试。

  同时还注意一些卖考题的人,基本都是骗子。

  读书人对科举的执着,衍生出了各种奇葩行为,而且作弊行为也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一系列提醒,大概意思就是让他们谨慎些,别去凑热闹,安心温习,别连累他们。

  出去时,五人心里非常感激这位廪生的提醒。

  几人也是听劝的,大多时间都在一起温习,偶尔出去外面走走,散散心,换一下状态。

  时间一晃而过,就到了考试当天。

  和县试一样,快到五更天时,第一次鞭炮声响了,提醒考生起床,之后再提醒一次,让考生尽快赶到考棚。

  天刚亮,第三次鞭炮声响起,正式开始搜检。

  有了之前的提醒,五个人在一起时,就比较注意陌生人的接近。

  也不知道哪里挤来的一个人,想围过来搭话,但大家冷冷地,不理他。

  那人自讨没趣,就换了个地方,跑到前面和其他学子搭话。

  林向安也没在意,结果没多久,就听到前面队伍一阵骚动,议论纷纷,说是有人作弊,在衣服里找出小抄。

  被衙役拖走的人一直喊冤枉,大喊说不是他的东西,但没人信。

  毕竟作弊的人都这么说,连带着一起互保的几个人,全部失去了考试资格,也把两位廪生也给害了。

  “那人不是咱们县里考前十的学子吗?他县试考的那么好,怎么还作弊?难道上次也作弊,没被查出来?”

  在林向安旁边队伍里两个人,认识作弊的那人,小声议论着。

  “不知道啊,和他一起的人太惨了!”

  “是啊,不过对咱们是好事,竞争名额的人又少了。”

  ......

  听了那两人的对话,林向安就留意之前来找他们搭话的人,寻了半天,才看到那人有凑到一个人跟前,不知道在聊什么。

  结果他刚离开,轮到跟他搭话的人被搜检,就又传出作弊。

  当事人一脸诧异,又在大呼中被衙役拖走了,又连累了好几人。

  就在这当口,那人就不见了。

  若不是被人提醒过,林向安会以为是意外,但此时不得不怀疑是别人专门针对做的。

  之后众学子战战兢兢,赶紧相互检查,生怕被别人拖累。

  和县试的流程一样,所有检查通过后,林向安几人顺利进入考棚。

  防止同县的学子考场内作弊,都被打散隔开了。

  找自己座位时,林向安碰到了宋桓,他皱着眉头,脸色很难看。

  原以为宋桓是冲他甩脸色,但看到他走进的号舍,林向安一下子就明白了,竟然被分在臭号旁边。

  一个富家公子,哪里受的了这种气味。

  林向安的座位稍微好点,隔了好几个号舍,可能也会有气味,但不至于那么重。

  不管怎么说,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检查好号板,用衣衫擦了一遍,就从考篮里拿出笔墨纸砚、考试纸、草纸。

  当考棚大门关好,挂上考棚印方,这才开始。

  由知府担任主考,儒学署的教谕训导监考,来回在考场走动查看。

  题目由衙役举着牌子,绕场一周。

  府试和县试唯一的区别是,府试考三场。

  其中第一场头试,只要通过了,后面初覆、二覆可以随意些。

  头试:四书制义题两道,试贴诗一题。

  第一道题: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义

  这是出自于《孟子》卷十二·告子章句下·第十五节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经典名句不要太熟啊!!!

  林向安深思片刻,就研墨拿笔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写下了第一篇制义。

  ......

  中午时,考场提供热汤,这一次林向安倒是少吃了点。

  下午的时候,号厕的味道有些重,时不时能飘过来一些气味,林向安心里默默同情宋桓。

  然后赶紧将草纸上的内容,誊写到考试纸上。

  大概申时,凑齐了五十人,林向安就提交了试卷,是第一波人出考场的。

  刚走出门口,林远就迎了过来,接过他手里的考篮。

  林向安舒展了一下身体,满打满算,也就在考场里待了4个时辰,坐的太久除了腿酸,其他还好。

  考试完后,需要等三天,在榜单上的基本就确定是童生了。

  没上榜的就可以不用考了,得下次重头再来了。

  他们五人都留了下来。

  第二场考试时,林向安没有看到宋桓,猜测他可能落榜了。

  ......

  三场考试考完,林向安终于放松下来。

  来府城将近一个半月了,都没有好好逛过。

  于是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林向安就拉着林远、杨辉去找周边各种美食。

  之前不敢乱吃,每天都老老实实的,一结束就放飞自我了,在大街小巷穿行,除了吃东西,还给家里人挑礼物。

  杨辉见状,也想给家里带点东西。这次跟着林向安吃住,省了不少钱。

  在吃的问题上,林向安说三人平摊,但他不同意,一定坚持付一半。林远忙前忙后细微的照顾,他怎么好意思只出三分之一。

  到目前为止,吃住才花了二两银子。

  家里让他带了十两银子出门,十两银子是他爹好几个月的月钱,他娘让他在外面节约点花。

  就在买礼物的时候,林向安突然看到一个有点熟的身影,衣着打扮不一样了,但那张脸他还记得。

  “杨辉,你对那人还有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