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 有伤天和-《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王八蛋的玩意!”睦州的宋军听闻李立在婺州的所作所为之后,一个个气得暴跳如雷,忍不住跳脚大骂。

  他们原本就参与着围剿方腊的行动,对于这些摩尼教余孽的动向时刻关注着。

  “这孙子过界了!”一名宋军指挥使怒目圆睁,狠狠地将手中的马鞭甩在地上。

  在他看来,李立的行为实在是太过分,完全打破了他们所认为的“规矩”。

  宋军围剿摩尼教,除了完成任务,也是因为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从摩尼教占据的区域敲些竹杠,铲层地皮!

  无论是收缴财物还是从当地富户处得到一些“供奉”,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遵循着某种潜规则。

  “他一扫干净,挖地三尺之后,咱们吃什么!”另一名指挥使也跟着叫嚷起来。

  李立在婺州大肆劫掠富户,把能搜刮的财富都搜刮殆尽,这无疑断了宋军之后的好处。

  他们不管是在杭州,还是在睦州,都通过一个“通匪”的罪名赚的是盆满钵满。

  之后想着能在婺州也这么来上一番,或许还能从那些富户身上捞些好处,可李立这么一搞,他们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了。

  富户都成了穷光蛋,他们吃谁去,抓谁去?

  “不讲规矩啊!”又有人愤愤不平地抱怨着。

  在西军,大家都默认着,不能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剥层皮可以,敲骨吸髓不能干,那是官老爷的活,可李立这般不顾后果的行为,让他们觉得自己盘子里的饼被抢走了,自然是恼怒不已。

  “不行,不能就这么算了!”为首的指挥使皱着眉头,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咱们得给这小子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坏了规矩的下场!”

  这些下面的小事,折可大从不过问,他一门心思都扑在大局之上。

  如今,他满心愁绪,只因一个棘手的难题——兵力不足。

  随着王禀和杨可世被调离,局势瞬间变得严峻起来。

  苏州和睦州的守备力量开始空虚,原本固若金汤的防线出现了明显的漏洞。

  要知道,这两座城在围剿摩尼教的战局中占据着关键位置,如今守备削弱,就给摩尼教死灰复燃提供了可乘之机。

  折可大心里清楚,好不容易才构建出的大好局面,可能就因为这兵力的缺失而毁于一旦,功亏一篑。

  之前,他们步步为营,将摩尼教逼入困境,可现在,这个来之不易的成果岌岌可危。

  “江南如何,我不管,可是,影响了我建功立业,不行!”折可大在营帐内来回踱步,嘴里喃喃自语。

  苏州那边如何,折可大并不关心,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睦州。

  然而,自王禀离开大营之后,睦州的局势便急转直下,陷入了一种令人不安的动荡之中。

  整个睦州仿佛被一股阴霾所笼罩,各种诡异的事情接连发生。

  不是今天丢了两个巡逻兵,连个踪迹都寻不见,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就是一支运粮队在行进途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荡荡的道路和一些凌乱的脚印,甚至连尸体血迹都没有!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折可大在营帐内大发雷霆,手中的茶杯被他狠狠地摔在地上,碎成了无数片。

  他深知,巡逻兵和运粮队接二连三的失踪,绝非偶然,背后必定有摩尼教的黑手在暗中偷袭。

  这不仅严重打击了宋军的士气,更让整个军营人心惶惶。

  士兵们在执行任务时,都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下一个失踪的就是自己。

  “大帅,据末将猜测,这很可能是摩尼教的骚扰战术,他们想借此扰乱我们的军心,让我们自乱阵脚。”一名将领小心翼翼地说道。

  “哼,这点本帅岂会不知!”折可大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吓到本帅?传我命令,加强巡逻力度,增派人手保护运粮队。一旦发现摩尼教的踪迹,格杀勿论!”

  折可大猛地站起身来,双眼紧紧盯着睦州的地图,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狠厉与决绝。

  他略作思索后,咬着牙说道:“给那些里正知县传令,若是,在谁的地盘出了事,老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周围乡镇皆以通匪罪名处置!”

  营帐内的将领们听到这话,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们深知,这道命令一旦下达,将会牵连众多无辜百姓,但在如今这局势下,似乎也不失为一种强硬的威慑手段。

  “若是山林之地……”折可大微微眯起眼睛,脸上闪过一丝阴狠,停顿片刻后,一字一顿地说道,“那就放火烧山!”

  这短短四个字,如同重锤一般,砸在众人的心间。

  山林广袤,藏着无数未知,摩尼教很可能就隐匿其中,利用复杂地形与宋军周旋。

  但放火烧山……

  “大帅,这……有些有伤天和啊!”一名将领忍不住开口,试图劝诫折可大,“小人是个苦出身,这穷苦百姓都是靠着林子过活,若是……”

  “无需多言!就按本帅说的办!”折可大大手一挥,打断了将领的话,“本帅就不信,这样还抓不到那些贼寇!若不采取雷霆手段,这睦州之乱何时才能平定!难道,我们要在这里停一辈子?”

  于是,一道道命令迅速从大营传向睦州各地。

  里正知县们接到指令后,皆是一脸惊恐,深知自己责任重大,一旦辖区出了事,后果不堪设想。

  而山林附近的百姓听闻要放火烧山,更是人心惶惶,纷纷收拾细软,准备逃离。

  整个睦州,因折可大这两道狠辣的命令,陷入了一片更大的恐慌与混乱之中,局势变得愈发错综复杂。

  当然,逃跑的人有,但是,更多的则是恨不得生啖其肉的摩尼教徒!

  他们本就什么都没有,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把宋军从睦州赶出去,牺牲一些麻木无知的乡民又有什么?

  大局为重嘛!

  而且,只要胜利了,圣公肯定不会亏待了那些牺牲的乡民,毕竟,他们万一能熬过去活下来,肯定是能过上好日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