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5月31日-《某小勺的平凡生活》

  5月31日(农历五月初五):星期六;阴有小雨转多云;风力1-2级;日出5:43;日落19:54

  昨晚表妹来电邀请今天去她家过端午。

  还展示了姑姑准备今天要吃的肉菜。

  -_-||

  去不去是个难题。

  三点醒来睡不着。

  躺着思考人生。

  突然发现自己历来对比都是往下。

  这样才能感觉心境平和。

  大概也是鸵鸟心态。

  毕竟不好的例子虽俯拾皆是——同一个村子什么的,但,受宠的女孩子好几个就近在咫尺。

  譬如堂婶的小女儿,堂嫂的两个女儿——她甚至让比哥哥小了一岁没考上普通高中的大女儿去念了职高——分不分配工作先不管。

  那可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同住一个大院子,房子只隔一堵墙,大家每天出来进去都要打照面,年龄虽参差不齐但相差无多,也算一起长大。

  甚至姑姑也是受奶奶宠爱的,宠爱到一定程度上超过几个儿子。

  因为姑姑是奶奶幺女,四十多才生的。

  名副其实的老来得女。

  所以,内心深处其实是知道的。

  ——不被重视不受待见被忽视甚至被亏待但不敢说并拒绝直面。

  这时候就要赞美天性了。

  天生乐观没心没肺神经大条不爱记仇还是很有好处。

  至少没长歪不说还挺阳光。

  虽然但是。

  ε=(′o`)

  迷迷瞪瞪,半睡半醒。

  五点多窗帘缝隙有微光透进来。

  躺得背疼。

  打几个滚继续躺。

  又迷瞪了一会儿。

  六点多突然饿了。

  爬起来先冲杯奶。

  昨晚没烧水,冰凉的矿泉水灌下肚,整个人清醒白醒睡意全无。

  拉开窗帘,今早无雨。

  但天阴阴的。

  预报今天有雨。

  昨晚没想起这茬儿,难道冒雨去走亲戚玩儿?

  给家里买的好几个实用的东西这两天陆续到货。

  其中问题也不少。

  部分或是买错了,或是粗心没注意地址还是京城那边东西都寄那边去了。

  又退换又重新下单。

  ——今早挺忙。

  近十点拉着爸爸走人。

  哥哥下田去了。

  一块六七分多则七八分的田,插秧从昨天干到今天。

  干活磨叽还不能说。

  不然分分钟翻脸。

  →_→

  想当年那会儿全程人力,现在还有不少机械做辅助。

  到镇上把快递退了,又去超市买了礼物。

  顺顺当当到了姑姑家。

  昨晚摆出来的肉菜还真就是肉菜。

  今儿吃白萝卜炖羊肉汤。

  然后炖大棒骨。

  没了。

  唯一的蔬菜就是白萝卜。

  ˉ\_(ツ)_/ˉ

  姑姑大约是觉得有点不太好,催促表妹去街上超市买些菜回来,至少汤里放点香菜。

  母女俩为此差点掐起来。

  赶紧劝阻。

  表示都是自己人,聚会是主要吃饭是次要,这才消停了。

  真是……

  -_-||

  吃完老爹在沙发上休息会儿,醒来就说要回家。

  姑姑叮嘱让某好好陪陪他,带他出去多转转。

  微笑听着。

  虽然心里已经N种方案,从A到D规划几遍,但面上依然不显。

  看着父亲衰老的样子总忍不住心软,想对他好一点再好一点。

  但,这种念头总是存在不长久。

  一如哥哥。

  总想对他好一点再好一点——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然鹅,总在下一刻打碎某些自以为是。

  譬如过年时给哥哥买了整箱的尔滨秋林红肠,想着他喜欢喝啤酒配着这个吃最(挺)好。

  结果前天饭桌上听到他说,这肠特别的难吃,还有股烟熏味儿,到现在还没吃完在那里放着。

  意外又不诧异。

  很平静问他,腊货不也是烟熏味儿为啥吃挺香。

  就很简单的不解。

  确实不解。

  虽然告诉自己不在意,也确实没放在心上。

  但,明显感觉一种情绪从热乎乎一会儿工夫变成平平淡淡一滩灰烬。

  诸如此类的情形多了,再大条的人都会抑郁起来。

  从而产生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就像前年(或去年?记不清了)父亲脑梗住院,自己状态都很不好——不管是身体还是经济,在弟的催促下买了高价机票只为早点回家看到父亲,结果他第一句给某说的话或交代的是让某不要惦记他的(那点)存款。

  真的,有时候都分不清是自己奇葩还是别人奇葩。

  (′-ι_-`)

  这是个谜。

  从姑姑家骑着小电动一路悠然。

  快进村时看着哥哥正站在田埂上,叉着腰慢条斯理看着漠漠水田。

  距离稍远也看不清他在干嘛或者在琢磨啥。

  上午从大路边路过时那块水田什么样,现在依然什么样。

  也就是说这大半天他根本没下田?

  不得而知。

  去村委快递柜取快递。

  到家发现,又TM买小了!

  ND。

  要么换要么干脆扔着当废品。

  最近冲动消费的后遗症?

  七点多哥哥回来了。问了问秧插完没,答还剩一些。

  ……

  赶紧给他做饭。问了老爹表示他也要吃一口。除了某。

  吃完收拾完,坐堂屋俩兄妹开始闲聊,哥哥还给自己倒了一点酒去去乏。

  听着哥哥口沫横飞天上地下指点江山,做个沉默倾听者。

  渐渐地发现,哥哥在某些方面已经变成曾经的爸爸——比如擅长给子女泼冷水。

  然鹅小心指出后,遭到哥哥断然否决。

  ——他并不这么认为。

  另,他觉得曾经某说过的他占了家里资源优先是谬论——因为就家里这穷得叮当响还谈何资源。

  沉默。

  无言以对。

  看来,他对于从小学开始就送他去好学校,一直到中考家里帮着他进了县重点高中、老爹口中高中念了五年(复读两年)这事并不觉得有什么——因为这本来就是稀松平常且应该。

  反倒一定程度上造成他融入不进去或者说不得不和欺负他的人开战。

  某一直怀疑他太像斗鸡了,或者男生好斗。

  好吧,可能性别不同,男生的世界女生不懂。

  然后,最颠覆的一点来了。

  他说到家里对某的托举。

  托举?

  差点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如果说两度因家中缘由辍学,中学都没念完也算托举那就托举吧。

  至于去京城打工这是在外市扎根工作N年三叔的帮助,和家里还真没有半点关系——话说出去打工出处就是“尚无妆奁”。

  这句话是爷爷写给三叔信里的其中一句。

  接下来又听了哥哥许多“肺腑之言”,只觉得哥哥的不快乐其来有自。

  显然他认识到自己不足,但更显然的是他并不认为这种“不足”该怪他。

  很像网上某类人。

  挺眼熟的。

  果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包括某。

  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同。

  喜欢某小勺的平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