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农历五月初八):星期二;阴有雾;风力1-2级;日出5:41;日落19:56
两点醒了。
以为天快亮了。
看看时间一头栽倒。
四点再次醒来。
一醒就听着有人在呛呛。
一声比一声大。
还有厉声呵斥。
——原来是隔邻养牛户俩父子。
强势的老父亲,唯诺的中年儿子。
——听起来如此。
大概也知道一大早吵架有碍邻里和谐,几句之后归于沉寂。
他家那只小型犬不甘寂寞上场填补空白,不停地汪汪。
听着就想把它的嘴给捏上。
一连串打了几十个喷嚏。
尼玛彻底睡不戳了。
感冒?不像。
过敏?扯淡。
最后归结于昨天打盹的时候身上没搭个东西。
大路上有人经过。
说话声不小。
这波人过去村子重新安静。
静静躺着。
听着第一声鸟鸣响起,渐渐此起彼伏。
例行思考一下人生。
想起行李箱回来前充满电的小笔记本。
这家伙完全就是充数来了。
懒洋洋的。不想把它摆出来。
——居然学会了宠自己。
想买就买了,需要理由吗。
前几天还买了个电炒锅给老爹——现在先用用。
不想烧柴了。连个澡都洗得艰难烧什么柴!
不用烧柴可太好了。
疑惑。
顺便扼腕。
以前怎么就没想起呢?
不。
不是没想起。
大概是不想喧宾夺主。
——就算心里一直没改过称呼,也一直认为它是“家”,但潜意识里其实已经知道“家”之前必须加“娘”。
电炒锅要烧电的。
按哥哥习惯烧柴自然比烧电省。还能消耗掉柴草。
禁止野地焚烧秸秆实行多年,前几天大喇叭还吧啦吧啦一遍遍提醒。
吵死人。
现在田里稻草麦秸杆包谷杆高粱杆除了做饭用柴无处安放。
偏偏现在家家常住人口骤减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柴草——选择也多,至少电力比几十年前充足。
想几十年前,不少人家没柴烧还得半夜就出发走几十里去山里砍柴。
家里平时用柴扣扣索索,不说十分俭省但也有两分。
岁月流转,一切都变了。
买完电炒锅又买了电压力锅,淘汰掉哥哥用了多年的斑驳老锅。
再去看灶房顺眼多了。
思考着思考着饿了。
动脑果然容易饿。
拖延一会儿。
六点爬起来冲杯奶。
拉开窗帘。
窸窸窣窣的,以为下雨了,原来是晨风吹动。
后院那几棵白杨怎么也得七八层楼高,巴掌大的叶片风过时仿如降雨。
居住地多年都是人多树少,耳朵早已习惯。
乍一听已经分辨不出自然之声。
不想起。
又躺得不踏实。
和京城租屋家里的不踏实还不同。
这种感觉很奇怪。
七点多还是爬起来了。
洗漱完毕突然不想在村里呆了。
收拾收拾和老爹说一声要进城。
同时告诉他给他买了几桶进口奶粉记得收——某东打折的时候不买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向来的俭省。
又是一通买它干嘛的战术推脱。
心累。
给老爹换了几张膏药贴好。
背上包走人。
哥哥骑小电动给送到街上。
路上照例劝了些老生常谈。
要爱惜自己不要随心所欲放纵自己尽量规律健康生活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嘎嘣一下死了通常可能病榻缠绵既拖累别人也苦了自己不拉不拉。
至于能否听进去全凭天意。
只能说尽力了。
有时候谁也改变不了谁。
到街上看到街口正停着一辆公交,赶紧上去坐好。
今儿破天荒人不多。
大概正好赶上一个时间点。
直到进城车子堪堪坐了七八成满。
运气不错。
上车前给表妹发个信息,下车又发一个省得她惦记。
顺着街边溜达着往表妹家去。
表妹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又说来接。
谢绝了表妹好意。
让她忙着自己慢慢过去。
县城还是老样,变化不大。
街边店面不少都关着,上面贴着转让告示。
又有不少店铺门口贴着招聘信息。
没人了?
也有工资低的缘由吧!
路边也有黄团蓝团的车子,没到高峰点,外卖员显得都很悠闲。
不知道这些外卖月入够不够在家乡的生活。
想来应该是够的?
溜溜达达到了表妹家小区。
一路上楼。
门开着。
表妹打扫完卫生正在通风。
南向的房子又是塔楼,终年不见阳光。
和京城某人的家一样。
不同的是某的屋子是各种原因被迫选择,表妹家则是特意选的,据说是怕晒,尤其是夏天的时候。
( ̄⊥ ̄)
槽多无口。
吃完午饭表妹一家三口去午睡。
独留几十年雷打不动午睡现在却截然相反的某。
等上学的走了,表妹说要去帮亲戚浇花。
亲戚去了粤省打工,家里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托付给表妹。
两人提了满满一大桶水出了门。
骑着小电动走了不短的一段路。
回来路上的经过献血车表妹说她半年没献血了,今天无事可做去献血吧!
不理解但尊重。
毕竟去年貌似前年也陪她献过血?
就,这次不但她献了。
某也跟着献了200。
这是,无事发生就献血?
神奇的展开。
不过倒也没觉得有啥。
就当日行一善。
之后提着赠品溜溜达达回家。
走半路打开看,发现赠品居然是个坏的。
-_-||
又倒回去重新换了一个。
总觉得今天打开的方式不对。
喜欢某小勺的平凡生活
两点醒了。
以为天快亮了。
看看时间一头栽倒。
四点再次醒来。
一醒就听着有人在呛呛。
一声比一声大。
还有厉声呵斥。
——原来是隔邻养牛户俩父子。
强势的老父亲,唯诺的中年儿子。
——听起来如此。
大概也知道一大早吵架有碍邻里和谐,几句之后归于沉寂。
他家那只小型犬不甘寂寞上场填补空白,不停地汪汪。
听着就想把它的嘴给捏上。
一连串打了几十个喷嚏。
尼玛彻底睡不戳了。
感冒?不像。
过敏?扯淡。
最后归结于昨天打盹的时候身上没搭个东西。
大路上有人经过。
说话声不小。
这波人过去村子重新安静。
静静躺着。
听着第一声鸟鸣响起,渐渐此起彼伏。
例行思考一下人生。
想起行李箱回来前充满电的小笔记本。
这家伙完全就是充数来了。
懒洋洋的。不想把它摆出来。
——居然学会了宠自己。
想买就买了,需要理由吗。
前几天还买了个电炒锅给老爹——现在先用用。
不想烧柴了。连个澡都洗得艰难烧什么柴!
不用烧柴可太好了。
疑惑。
顺便扼腕。
以前怎么就没想起呢?
不。
不是没想起。
大概是不想喧宾夺主。
——就算心里一直没改过称呼,也一直认为它是“家”,但潜意识里其实已经知道“家”之前必须加“娘”。
电炒锅要烧电的。
按哥哥习惯烧柴自然比烧电省。还能消耗掉柴草。
禁止野地焚烧秸秆实行多年,前几天大喇叭还吧啦吧啦一遍遍提醒。
吵死人。
现在田里稻草麦秸杆包谷杆高粱杆除了做饭用柴无处安放。
偏偏现在家家常住人口骤减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柴草——选择也多,至少电力比几十年前充足。
想几十年前,不少人家没柴烧还得半夜就出发走几十里去山里砍柴。
家里平时用柴扣扣索索,不说十分俭省但也有两分。
岁月流转,一切都变了。
买完电炒锅又买了电压力锅,淘汰掉哥哥用了多年的斑驳老锅。
再去看灶房顺眼多了。
思考着思考着饿了。
动脑果然容易饿。
拖延一会儿。
六点爬起来冲杯奶。
拉开窗帘。
窸窸窣窣的,以为下雨了,原来是晨风吹动。
后院那几棵白杨怎么也得七八层楼高,巴掌大的叶片风过时仿如降雨。
居住地多年都是人多树少,耳朵早已习惯。
乍一听已经分辨不出自然之声。
不想起。
又躺得不踏实。
和京城租屋家里的不踏实还不同。
这种感觉很奇怪。
七点多还是爬起来了。
洗漱完毕突然不想在村里呆了。
收拾收拾和老爹说一声要进城。
同时告诉他给他买了几桶进口奶粉记得收——某东打折的时候不买都觉得对不起自己向来的俭省。
又是一通买它干嘛的战术推脱。
心累。
给老爹换了几张膏药贴好。
背上包走人。
哥哥骑小电动给送到街上。
路上照例劝了些老生常谈。
要爱惜自己不要随心所欲放纵自己尽量规律健康生活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嘎嘣一下死了通常可能病榻缠绵既拖累别人也苦了自己不拉不拉。
至于能否听进去全凭天意。
只能说尽力了。
有时候谁也改变不了谁。
到街上看到街口正停着一辆公交,赶紧上去坐好。
今儿破天荒人不多。
大概正好赶上一个时间点。
直到进城车子堪堪坐了七八成满。
运气不错。
上车前给表妹发个信息,下车又发一个省得她惦记。
顺着街边溜达着往表妹家去。
表妹正在家里打扫卫生,又说来接。
谢绝了表妹好意。
让她忙着自己慢慢过去。
县城还是老样,变化不大。
街边店面不少都关着,上面贴着转让告示。
又有不少店铺门口贴着招聘信息。
没人了?
也有工资低的缘由吧!
路边也有黄团蓝团的车子,没到高峰点,外卖员显得都很悠闲。
不知道这些外卖月入够不够在家乡的生活。
想来应该是够的?
溜溜达达到了表妹家小区。
一路上楼。
门开着。
表妹打扫完卫生正在通风。
南向的房子又是塔楼,终年不见阳光。
和京城某人的家一样。
不同的是某的屋子是各种原因被迫选择,表妹家则是特意选的,据说是怕晒,尤其是夏天的时候。
( ̄⊥ ̄)
槽多无口。
吃完午饭表妹一家三口去午睡。
独留几十年雷打不动午睡现在却截然相反的某。
等上学的走了,表妹说要去帮亲戚浇花。
亲戚去了粤省打工,家里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托付给表妹。
两人提了满满一大桶水出了门。
骑着小电动走了不短的一段路。
回来路上的经过献血车表妹说她半年没献血了,今天无事可做去献血吧!
不理解但尊重。
毕竟去年貌似前年也陪她献过血?
就,这次不但她献了。
某也跟着献了200。
这是,无事发生就献血?
神奇的展开。
不过倒也没觉得有啥。
就当日行一善。
之后提着赠品溜溜达达回家。
走半路打开看,发现赠品居然是个坏的。
-_-||
又倒回去重新换了一个。
总觉得今天打开的方式不对。
喜欢某小勺的平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