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别无选择-《谶龙》

  秦军投石机的营地外,突如其来的喊杀声瞬间让哨兵惊醒,寒光瞬间而至,惨叫声被马蹄声淹没。楚军骑兵挥舞长刀,朝着投石机砍去,木架断裂的脆响此起彼伏。他们要在一个时辰内毁掉这些‘催命符’,让秦军明日再无利器攻城。

  可就在他们砍到第三架投石机时,阵地两侧突然亮起无数火把,紧接着传来密集的弓弦声——养由基的神射营早就埋伏在此。

  “不好!有诈!”司徒无恨大惊失色。

  火箭如流星般射向楚骑,战马受惊狂嘶,阵型瞬间大乱。更可怕的是,阵地后方突然传来震天的鼓声,冉闵的三万步卒列着方阵杀来,长枪如林,将楚骑团团包围。

  楚骑陷入重围,两侧有神射营,四周又有步军方阵。慌乱的骑兵被长枪挑飞,有的慌不择路冲进陷坑,被埋伏的秦兵砍杀。

  关楼上,穆远山看到投石机阵地火光冲天,隐约听到厮杀声,顿时脸色惨白:“中计了!快!开城门,骑兵前往支援!”

  当楚骑冲出城门接应时,秦军大营方向突然亮起信号弹,许褚的虎卫营如黑色洪流般杀向两边峭壁,借着夜色猛攻暗堡。

  半个时辰后,厮杀声渐渐平息。楚军五千骑兵,除了司徒无恨领着少数骑兵与援军前后夹击冲出重围外,其余尽数被歼灭。冉闵站在尸骸遍地的阵地前,看着被楚军砍坏的十余架投石机,冷笑道:“穆远山真舍得下血本。”

  养由基收起弓箭:“可惜,他忘了,我们哪有这么多石块用于攻城?慌则乱,如今暗堡也被拿下来了,杨将军那的危机也将会彻底消失。”

  夜色中的鼎武关,城门紧闭,再无动静。城楼上的穆远山望着城下残军,眉头紧蹙。他竟然犯下如此简单的错误。白天如此狂轰乱炸,秦军如何能有那么多后备物资提供?这摆明了就是想让他安排人马偷袭投石机。

  而此时的楚地腹地,杨再兴的八千铁骑正借着夜色休整。斥候来报,跟在他们后面的骑兵只剩万余。杨再兴望向鼎武关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李靖的计划成功了。

  楚国帝京的金銮殿内,内侍们手捧战报,蹑手蹑脚地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看皇位上楚帝的脸色。案几上,两份战报已被展开,墨迹仿佛都带着血色。

  寿春防线的战报,字字如刀:

  庐江失守。白起已坑道作业使城墙塌陷,守将项猛率残部逃往寿春,收拢残军万余。

  水师近乎覆灭。水师大寨被焚,肥水河道战舰仅存十艘。

  铁骑折损过半。西境三万援军在松林镇遇伏,只剩万余残骑逃至寿春,与张文俊、东境骑兵汇合后,总兵力不足五万,且士气低迷。

  楚帝的手指划过白起二字,指节泛白。这位大秦武安君的战绩历历在目,庐江一失,寿春已成孤城,后方粮道暴露在秦军眼皮子底下,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鼎武关战报,稍显缓和却暗藏危机:

  关后秦军骑兵在腹地袭扰,焚毁中转粮仓,破坏驿站,导致粮草运输受阻,军情传递不畅。

  昨夜五千骑兵偷袭秦军投石机阵地,反遭埋伏,毁坏投石机十余架,出城骑兵损失殆尽,司徒无恨被救出,退回关内。

  李靖主力虽未攻破关隘,但以投石机轰击城墙一日,关墙损毁。我军床弩弩箭不足百枚,投石机因城内建筑无法使用,望陛下调拨弩箭等物资支援。

  “虽未攻破?”楚帝冷笑一声,将战报拍在案上,“穆远山老了!竟然连一支骑兵都剿不灭。”

  殿内鸦雀无声。谁都知道,鼎武关虽然暂时安全,但是以关后防线空虚换来的。穆远山为了防止城墙坍塌,早已调走大半机动兵力,如今面对八千精锐骑兵,难以一战剿灭。

  “传朕旨意,”楚帝站起身,龙袖扫过案几,“令寿春黄宝死守待援,朕即刻调中央御林军两万驰援;令穆远山不惜一切代价,三日内务必剿灭关后秦骑,否则,提头来见!”

  内侍领命欲退,却被楚帝叫住:“等等...再给黄宝加一句,寿春失守,他全家老小,一个不留!”

  朝堂上,气氛凝重得能滴出水来。楚帝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的满朝文武噤若寒蝉。

  “陛下!当务之急是集结全国之兵,先破白起,再回援鼎武关!”楚王出列,“秦军虽猛,但分兵两处,正是我们各个击破的良机。”

  话音刚落,立刻就有文官反驳:“不可!东西两境皆有大敌,南境虽只有小小百越,但若尽数调走,百越必趁机作乱!以臣之见,不如暂退南方,以江为险,再图后计......”

  “你这是想求和?还是将整个北方数州全部抛弃!”楚帝猛地拍案而起,龙椅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我大楚基业,岂能向区区秦狗屈膝?!来人!把这等动摇军心的废物拖下去,斩!抄家!”

  凄厉的惨叫声从殿外传来,朝臣们吓得面如土色,再无人敢提‘退守’二字。

  就在此时,丞相独孤文缓步出列,目光沉稳:“陛下息怒。以臣之见,如今我大楚兵力难破白起,亦难援鼎武,硬拼只会两线皆溃。”

  楚帝强压怒火:“丞相有何良策?”

  “联周!”独孤文一字一顿道,“大秦势大,早已对我两国虎视眈眈。如今若我大楚灭亡,那大周必是大秦囊中之物。唇亡齿寒的道理,我相信周帝不会不懂。”

  他顿了顿,声音提高几分:“可许以重利!东境三郡,割让给大周,条件是他们出兵,驰援寿春,牵制白起主力。届时我们便可集中兵力,先破鼎武关的李靖,再挥师与大周夹击白起!”

  殿内一片寂静,不少朝臣眼中闪过意动。割地虽痛,但能解燃眉之急,且借助大周之手牵制白起,确是妙计。

  “让朕割地?”楚帝脸色阴晴不定,东境三郡虽非大楚富庶之地,但他怎甘心让出?

  “陛下,”独孤文深深一揖,“舍不得三郡,便会丢了天下。大秦灭楚,大周独存,难道凭借其一国之力就能保住疆土?大周朝堂必然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我们递出橄榄枝,他们没有拒绝的理由。”

  楚帝沉默良久,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好。”他终于开口,声音嘶哑,“就依丞相之计。派最得力的使者,持朕的亲笔信去大周,告诉周帝,东境三郡归他,只要他出兵寿春,共抗强秦!”

  独孤文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他知道,这步棋风险极大。大周是否愿意出兵?出兵后是否真心抗秦?这些都是未知数,但眼下,他们已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