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金銮殿内,青铜鼎里的龙涎香燃得再烈,也压不住满殿的火药味。楚帝将案上的奏折扫落在地,青瓷笔洗摔在地面,裂成数片。
他指着阶下瑟瑟发抖的群臣,声音因愤怒而嘶哑:“朕割了三郡让大周出兵,换来的就是凶虎军团全军覆没?杜明杰那个废物,死了还拖累寿春!”
他来回踱步,龙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碎片,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出来。寿春陷落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碎了他最后的幻想。
“项猛呢?”楚帝突然停下脚步,目光如刀般望向群臣。
“陛下,项猛现今率残部南下,现在淮河城内。”独孤文缓缓道。
“这个废物!庐江守不住,寿春也守不住,跑倒是跑的挺快的!”楚帝冷笑一声,“如今项猛麾下还有多少人马?”
“步卒三万,骑兵一万,算上水师,大概五万左右。”
“够了。”楚帝挥手,“传旨项猛,让他们去与大周白玉生汇合,在淮水南岸筑起防线。告诉白玉生,若守不住淮水,他们那三郡也都给大秦吧。”
“臣遵旨。”
“陛下,”耶律鸿颤巍巍地开口,“帝京的防务...是不是该加强了?”
楚帝闭上眼,良久才道:“让司徒易率军回防。各地郡县募兵,能凑多少凑多少。另外...再派使者去大周,告诉周帝,秦军渡过淮水,那他刚到手的三郡就将易手,让他自己掂量着办。”
殿内的沉寂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撕裂,传令兵浑身是汗,甲胄上还沾着尘土,连滚带爬地闯入殿中,手中捷报在颤抖中几乎脱手:“陛下!捷报!”
楚帝猛地转身:“你说什么?”
“穆元帅急报,”传令兵单膝跪地,将捷报高举过顶,声音因激烈而嘶哑,“李靖连日猛攻鼎武关,皆被我军击退!斩杀秦军万余。李靖已率部后撤十里,暂时不敢再犯!”
殿内死寂片刻,群臣眼中都透着难以置信的狂喜,随即爆发出压抑许久的喝彩声。
“还有!”传令兵喘了口气,继续道,“在腹地作乱的秦军骑兵,遭我军第一军团围剿,歼敌数千,残部撤离。如今腹地肃清,粮道畅通无阻,穆元帅在捷报中誓言:臣在鼎武关在,纵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让大秦铁骑踏入关内半步!”
“好!好!好!”楚帝连道三声好,猛地一拍御案,眼中迸发出久违的光彩。他一把抢过捷报,指尖划过‘鼎武关不失’,仿佛握住了救命的稻草。鼎武关是帝京的门户,此关若在,秦军便无法直逼帝京。
“穆远山不愧国之柱石!”楚帝声音发颤,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昂。
独孤文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鼎武关之胜,实在天助我大楚。当即刻下旨嘉奖穆元帅及守城将士,以励军心!另外,可遣人将此消息传遍各州郡,提振民心,让百姓知晓,我大楚尚有一战之力!”
“准奏!”楚帝起身,龙袍舒展间,竟有了几分往日的威严,“传朕旨意,赐穆远山食邑千户,黄金千两;守城将士各赏银十两,伤兵加倍抚恤!再调集粮草二十万石,十万箭矢支援前线!”
传令兵领命而去,脚步声消失在殿外,金銮殿的气氛却依旧沸腾。楚帝走到殿外,阳光洒在他脸上,驱散了多日的阴霾。他仿佛已看到穆远山身披铠甲立于鼎武关城头的模样,看到秦军被挡在关外寸步难行的狼狈。
“只要鼎武关在,朕的帝京就稳如泰山。”楚帝喃喃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
而此时的鼎武关城头,穆远山正亲自检查新砌的城砖,他的战袍上还沾着干涸的血渍。望着关外秦军大营方向,他接过亲兵递过来的酒囊,仰头饮下一大口,烈酒灼烧着喉咙,也点燃眼中的火焰。
“告诉弟兄们,”穆远山将酒囊掷给身边的副将,声音在风中回荡,“后方物资很快就会到,但咱们不能松动。李靖是头饿狼,暂时的后退,迟早还会扑上来。”他抚摸着冰冷的垛口,指尖划过上面的刀痕箭孔,“这鼎武关,就是咱们的坟地。要么守到我军反攻,要么,就埋骨在此!”
城头的士兵齐声应和,吼声震彻山谷。他们的甲胄残破,伤口隐隐作痛。关内的夜风依旧凛冽,但此刻他们重新凝聚起钢铁般的意志。
淮河城的府衙内,案几上的烛火被穿堂风搅得摇曳不定,烛光映着项猛布满血丝的双眼。他已经在此停留两日,可寿春城破时的火光与黄宝将军临死前的嘱托让他愧疚不已。那道被楚帝号称‘铁壁’的防线,竟然在白起的算计中,脆如薄纸。
“一步一步...全在他们的算计里...”项猛喃喃自语,喉结滚动。他想不通,他们为何会败的如此彻底。秦军先是奇袭水师,砍断了步卒与骑兵的联系,让寿春成了孤城;接着铁骑日夜巡逻,让城中步卒无法出城支援;再以主力攻打庐江,利用坑道作业攻破庐江...每一步,都踩在了他们的软肋上,精准的让人背脊发凉。甚至连支援的大周凶虎军团都在他们的算计中彻底覆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传令兵掀帘而入:“将军,陛下旨意到了!”
项猛猛地抬头,慌忙起身接旨。明黄的圣旨展开,字里行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寿春虽失,然国祚未绝。命项猛即刻收拢残部,率军星夜南下,与大周边军汇合。于淮水南岸构筑防线,务必阻秦军于淮水之北,若防线再破,提头来见!钦此。
“提头来见...”项猛低声重复着,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他知道,这道旨意既是任命,也是最后的通牒。寿春之败,他难辞其咎,楚帝留着他,不过是因为眼下无将可用。
“陛下还有口谕。”传令兵补充道,声音压得极低,“陛下说,淮水防线若能守住,庐江之过可免,甚至...可承袭项老将军的爵位。”
项猛猛地攥紧圣旨,绢布被捏出深深的褶皱。承袭爵位?他配么?可转念一想,若能在淮水挡住秦军,或许能让项家犹如凤凰涅盘一般,再度站在大楚金字塔上。
“备马!”项猛突然喊道,声音嘶哑却带着决绝,“传令全军,半个时辰后开拔,目标,周军大营!”
他指着阶下瑟瑟发抖的群臣,声音因愤怒而嘶哑:“朕割了三郡让大周出兵,换来的就是凶虎军团全军覆没?杜明杰那个废物,死了还拖累寿春!”
他来回踱步,龙袍的下摆扫过地上的碎片,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喷出来。寿春陷落的消息像一块巨石,砸碎了他最后的幻想。
“项猛呢?”楚帝突然停下脚步,目光如刀般望向群臣。
“陛下,项猛现今率残部南下,现在淮河城内。”独孤文缓缓道。
“这个废物!庐江守不住,寿春也守不住,跑倒是跑的挺快的!”楚帝冷笑一声,“如今项猛麾下还有多少人马?”
“步卒三万,骑兵一万,算上水师,大概五万左右。”
“够了。”楚帝挥手,“传旨项猛,让他们去与大周白玉生汇合,在淮水南岸筑起防线。告诉白玉生,若守不住淮水,他们那三郡也都给大秦吧。”
“臣遵旨。”
“陛下,”耶律鸿颤巍巍地开口,“帝京的防务...是不是该加强了?”
楚帝闭上眼,良久才道:“让司徒易率军回防。各地郡县募兵,能凑多少凑多少。另外...再派使者去大周,告诉周帝,秦军渡过淮水,那他刚到手的三郡就将易手,让他自己掂量着办。”
殿内的沉寂突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撕裂,传令兵浑身是汗,甲胄上还沾着尘土,连滚带爬地闯入殿中,手中捷报在颤抖中几乎脱手:“陛下!捷报!”
楚帝猛地转身:“你说什么?”
“穆元帅急报,”传令兵单膝跪地,将捷报高举过顶,声音因激烈而嘶哑,“李靖连日猛攻鼎武关,皆被我军击退!斩杀秦军万余。李靖已率部后撤十里,暂时不敢再犯!”
殿内死寂片刻,群臣眼中都透着难以置信的狂喜,随即爆发出压抑许久的喝彩声。
“还有!”传令兵喘了口气,继续道,“在腹地作乱的秦军骑兵,遭我军第一军团围剿,歼敌数千,残部撤离。如今腹地肃清,粮道畅通无阻,穆元帅在捷报中誓言:臣在鼎武关在,纵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绝不让大秦铁骑踏入关内半步!”
“好!好!好!”楚帝连道三声好,猛地一拍御案,眼中迸发出久违的光彩。他一把抢过捷报,指尖划过‘鼎武关不失’,仿佛握住了救命的稻草。鼎武关是帝京的门户,此关若在,秦军便无法直逼帝京。
“穆远山不愧国之柱石!”楚帝声音发颤,却带着难以掩饰的激昂。
独孤文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鼎武关之胜,实在天助我大楚。当即刻下旨嘉奖穆元帅及守城将士,以励军心!另外,可遣人将此消息传遍各州郡,提振民心,让百姓知晓,我大楚尚有一战之力!”
“准奏!”楚帝起身,龙袍舒展间,竟有了几分往日的威严,“传朕旨意,赐穆远山食邑千户,黄金千两;守城将士各赏银十两,伤兵加倍抚恤!再调集粮草二十万石,十万箭矢支援前线!”
传令兵领命而去,脚步声消失在殿外,金銮殿的气氛却依旧沸腾。楚帝走到殿外,阳光洒在他脸上,驱散了多日的阴霾。他仿佛已看到穆远山身披铠甲立于鼎武关城头的模样,看到秦军被挡在关外寸步难行的狼狈。
“只要鼎武关在,朕的帝京就稳如泰山。”楚帝喃喃道,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笃定。
而此时的鼎武关城头,穆远山正亲自检查新砌的城砖,他的战袍上还沾着干涸的血渍。望着关外秦军大营方向,他接过亲兵递过来的酒囊,仰头饮下一大口,烈酒灼烧着喉咙,也点燃眼中的火焰。
“告诉弟兄们,”穆远山将酒囊掷给身边的副将,声音在风中回荡,“后方物资很快就会到,但咱们不能松动。李靖是头饿狼,暂时的后退,迟早还会扑上来。”他抚摸着冰冷的垛口,指尖划过上面的刀痕箭孔,“这鼎武关,就是咱们的坟地。要么守到我军反攻,要么,就埋骨在此!”
城头的士兵齐声应和,吼声震彻山谷。他们的甲胄残破,伤口隐隐作痛。关内的夜风依旧凛冽,但此刻他们重新凝聚起钢铁般的意志。
淮河城的府衙内,案几上的烛火被穿堂风搅得摇曳不定,烛光映着项猛布满血丝的双眼。他已经在此停留两日,可寿春城破时的火光与黄宝将军临死前的嘱托让他愧疚不已。那道被楚帝号称‘铁壁’的防线,竟然在白起的算计中,脆如薄纸。
“一步一步...全在他们的算计里...”项猛喃喃自语,喉结滚动。他想不通,他们为何会败的如此彻底。秦军先是奇袭水师,砍断了步卒与骑兵的联系,让寿春成了孤城;接着铁骑日夜巡逻,让城中步卒无法出城支援;再以主力攻打庐江,利用坑道作业攻破庐江...每一步,都踩在了他们的软肋上,精准的让人背脊发凉。甚至连支援的大周凶虎军团都在他们的算计中彻底覆灭。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传令兵掀帘而入:“将军,陛下旨意到了!”
项猛猛地抬头,慌忙起身接旨。明黄的圣旨展开,字里行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寿春虽失,然国祚未绝。命项猛即刻收拢残部,率军星夜南下,与大周边军汇合。于淮水南岸构筑防线,务必阻秦军于淮水之北,若防线再破,提头来见!钦此。
“提头来见...”项猛低声重复着,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他知道,这道旨意既是任命,也是最后的通牒。寿春之败,他难辞其咎,楚帝留着他,不过是因为眼下无将可用。
“陛下还有口谕。”传令兵补充道,声音压得极低,“陛下说,淮水防线若能守住,庐江之过可免,甚至...可承袭项老将军的爵位。”
项猛猛地攥紧圣旨,绢布被捏出深深的褶皱。承袭爵位?他配么?可转念一想,若能在淮水挡住秦军,或许能让项家犹如凤凰涅盘一般,再度站在大楚金字塔上。
“备马!”项猛突然喊道,声音嘶哑却带着决绝,“传令全军,半个时辰后开拔,目标,周军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