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锁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那个政敌在举报他,而是他自己没有摆平他的后宫,他享受了人家的身体,却还没有落实他的承诺,人家怕他一走,更没戏了,就逼着他落实。
他却担心临走的时候大动干戈影响不好,让等他提拔后再说。
他自己知道应该是原地提拔的多,因为定山县政府班子人数不足,而且也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但外界传的却是他要去其它地方。
杨辰不知道他开了多少后宫,但应该是不少,摆不平,有人性格比较偏激,所以就闹大了。
他告诉裴野阔,也是想让裴野阔提醒刘长锁,既然都享受过了,就给人家落实到底,有啥好拖的,纪委是不稀得管这种腌臜事,不然的话早出手了。
说真的,杨辰也是推荐过后才知道的,不然的话真不会推荐他。
所以有人还想拿他来跟杨辰谈条件,不然的话就把刘长锁安排到其它地方,杨辰巴不得呢,趁早弄走去祸害其它地方吧。
裴野阔走后,朱亮又来了,坐在那里,好大会不开口,杨辰看着他问道:“有什么事,不好开口,非得我主动问?”
朱亮脸上挣扎着,显得无比纠结,最后还是说道:“杨书记,能不能把财政局局长给我换了?”
“老胡得罪你了?”杨辰不解地问道。
朱亮当然不能说得罪了自己,只能说道:“老胡天天在我这哭诉说没钱,让他干什么都是没钱没钱,我认为该支的钱,他非给我找个理由不支,弄的我这个常务副跟摆设一样,花钱不是我说了算,是他说了算。”
如果怎么花钱都是财政局局长说了算,那还要常务副干什么。
这就是涉及到了话语权的问题。
朱亮肯定是想以他的意见为主,但胡助田这个人杨辰也知道,比较死板,而朱亮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变通灵活,两个人撞到一块,产生冲突也很正常。
因为同样是正当支出,也涉及到优先权的问题,定山县的财政并不是特别宽裕,因为支出总是大于收入,所以先付那一笔后付那一笔,两个人就无法达成一致。
比如朱亮认为他这边的工作或关系需要先走钱,而胡助田认为其它款项优先度更高,自然就产生了冲突。
因为杨辰对韩国强比较放心,所以财政他从来没有插手过,只要自己的交待的事能办到就行,谁当这个财政局局长无所谓。
而在这方面,胡助田执行的很好,而且财政纪律方面,也执行的很好,杨辰和韩国强对他都比较放心。
但是对朱亮来说就不行了,在朱亮没有担任常务副县长前,两个人可能就因为钱的事发生过矛盾,现在朱亮分管财政了,肯定要想法出这口气。
另外就是他嫌胡助田不知道变通,什么都按规定来的话,还要人干什么,他老是敲打胡助田的话就是:“不要跟我说什么没钱,有钱的话谁都能当这个财政局长了。”
不能说他说的没道理,但是胡助田自认为执行规定没有错误。
两个人刚刚因为一笔支出拌了几句嘴,他就来找杨辰了。
杨辰也没有拒绝,他分管财政,觉得财政局长不顺手想换也很正常,你要说根本不考虑他的意见,那你叫人家分管干什么。
所以杨辰问道:“这件事你跟韩县长说过没有?”
朱亮眼神闪烁了一下回答道:“没有。”
杨辰一看就知道有鬼,直接说道:“那你跟韩县长反映下,只要他同意,我这里没有问题。”
由于双方的关系不同寻常,朱亮干脆直接说道:“你们两个搁着踢皮球呢?他说让我来找你,你让我去找他。”
“你不是没有跟他说吗?”杨辰直接质问道。
朱亮只好解释:“我跟他说的时候,没有那么正式,就是随口抱怨了两句,他就让我来找你。”
杨辰很随意地说道:“这样吧,等一段时间,我刚刚向市里推荐过刘长锁,不好这么短的时间就再推荐人了。”
朱亮顿时瞪大了眼睛:“要提拔他?”
杨辰很正常地说道:“这几年胡助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把他发配到不如财政局的单位吧,比财政局还好的单位你给我说一个。”
朱亮扭扭捏捏的不想说,要说比财政局局长好的职位,还真的不好说,只能说有的比它发展潜力大,比如发改委主任,比如政府办主任,财政局长不如警察局长,但警察局长对专业性的要求较强,而且现在警察局长一般都是副县长兼了。
其它跟它相当的,还有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纪委副书记等,要说比它好很多的职位,县里还真没有。
朱亮非常想换了胡助田不假,但要是以胡助田提拔为代价,那他更不喜欢。
把胡助田提拔为副县长,他只会更难受。
本身就不能看他,再把他弄到政府班子里,那岂不是要经常对着他。
朱亮左思右想,觉得不太划算,至少目前来说自己还能管住他,只是不太听话而已,这该怎么办?
看他纠结的样子,杨辰笑着问道:“你要等不及的话,不如先让韩县长挑个财政局长,把胡助田任命为县长助理。”
县长助理实际上还是正科,但说起来,确实比财政局长好听点。
至于新财政局长,肯定不会让朱亮推荐,朱亮也知道这一点,但他的心眼比较小,即便是让胡助田担任县长助理,他也无法接受。
当县长助理自己对着他的时候更多了,何况在杨辰有心提拔的情况下,让他担任县长助理实际就是把提拔变成了两步走。
他觉得划不来,自己本来是想出气的,结果却让这个家伙提拔了,那自己出个毛气。
想到这里他顿时换了个表情,无所谓地说道:“那还是让他继续担任财政局长吧,目前财政局还离不开他。”
杨辰笑了起来,心说,我还治不了你了,找韩国强说都比找自己有用,真以为自己有那么大脸呢。
他却担心临走的时候大动干戈影响不好,让等他提拔后再说。
他自己知道应该是原地提拔的多,因为定山县政府班子人数不足,而且也缺分管教育的副县长,但外界传的却是他要去其它地方。
杨辰不知道他开了多少后宫,但应该是不少,摆不平,有人性格比较偏激,所以就闹大了。
他告诉裴野阔,也是想让裴野阔提醒刘长锁,既然都享受过了,就给人家落实到底,有啥好拖的,纪委是不稀得管这种腌臜事,不然的话早出手了。
说真的,杨辰也是推荐过后才知道的,不然的话真不会推荐他。
所以有人还想拿他来跟杨辰谈条件,不然的话就把刘长锁安排到其它地方,杨辰巴不得呢,趁早弄走去祸害其它地方吧。
裴野阔走后,朱亮又来了,坐在那里,好大会不开口,杨辰看着他问道:“有什么事,不好开口,非得我主动问?”
朱亮脸上挣扎着,显得无比纠结,最后还是说道:“杨书记,能不能把财政局局长给我换了?”
“老胡得罪你了?”杨辰不解地问道。
朱亮当然不能说得罪了自己,只能说道:“老胡天天在我这哭诉说没钱,让他干什么都是没钱没钱,我认为该支的钱,他非给我找个理由不支,弄的我这个常务副跟摆设一样,花钱不是我说了算,是他说了算。”
如果怎么花钱都是财政局局长说了算,那还要常务副干什么。
这就是涉及到了话语权的问题。
朱亮肯定是想以他的意见为主,但胡助田这个人杨辰也知道,比较死板,而朱亮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变通灵活,两个人撞到一块,产生冲突也很正常。
因为同样是正当支出,也涉及到优先权的问题,定山县的财政并不是特别宽裕,因为支出总是大于收入,所以先付那一笔后付那一笔,两个人就无法达成一致。
比如朱亮认为他这边的工作或关系需要先走钱,而胡助田认为其它款项优先度更高,自然就产生了冲突。
因为杨辰对韩国强比较放心,所以财政他从来没有插手过,只要自己的交待的事能办到就行,谁当这个财政局局长无所谓。
而在这方面,胡助田执行的很好,而且财政纪律方面,也执行的很好,杨辰和韩国强对他都比较放心。
但是对朱亮来说就不行了,在朱亮没有担任常务副县长前,两个人可能就因为钱的事发生过矛盾,现在朱亮分管财政了,肯定要想法出这口气。
另外就是他嫌胡助田不知道变通,什么都按规定来的话,还要人干什么,他老是敲打胡助田的话就是:“不要跟我说什么没钱,有钱的话谁都能当这个财政局长了。”
不能说他说的没道理,但是胡助田自认为执行规定没有错误。
两个人刚刚因为一笔支出拌了几句嘴,他就来找杨辰了。
杨辰也没有拒绝,他分管财政,觉得财政局长不顺手想换也很正常,你要说根本不考虑他的意见,那你叫人家分管干什么。
所以杨辰问道:“这件事你跟韩县长说过没有?”
朱亮眼神闪烁了一下回答道:“没有。”
杨辰一看就知道有鬼,直接说道:“那你跟韩县长反映下,只要他同意,我这里没有问题。”
由于双方的关系不同寻常,朱亮干脆直接说道:“你们两个搁着踢皮球呢?他说让我来找你,你让我去找他。”
“你不是没有跟他说吗?”杨辰直接质问道。
朱亮只好解释:“我跟他说的时候,没有那么正式,就是随口抱怨了两句,他就让我来找你。”
杨辰很随意地说道:“这样吧,等一段时间,我刚刚向市里推荐过刘长锁,不好这么短的时间就再推荐人了。”
朱亮顿时瞪大了眼睛:“要提拔他?”
杨辰很正常地说道:“这几年胡助田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总不能把他发配到不如财政局的单位吧,比财政局还好的单位你给我说一个。”
朱亮扭扭捏捏的不想说,要说比财政局局长好的职位,还真的不好说,只能说有的比它发展潜力大,比如发改委主任,比如政府办主任,财政局长不如警察局长,但警察局长对专业性的要求较强,而且现在警察局长一般都是副县长兼了。
其它跟它相当的,还有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纪委副书记等,要说比它好很多的职位,县里还真没有。
朱亮非常想换了胡助田不假,但要是以胡助田提拔为代价,那他更不喜欢。
把胡助田提拔为副县长,他只会更难受。
本身就不能看他,再把他弄到政府班子里,那岂不是要经常对着他。
朱亮左思右想,觉得不太划算,至少目前来说自己还能管住他,只是不太听话而已,这该怎么办?
看他纠结的样子,杨辰笑着问道:“你要等不及的话,不如先让韩县长挑个财政局长,把胡助田任命为县长助理。”
县长助理实际上还是正科,但说起来,确实比财政局长好听点。
至于新财政局长,肯定不会让朱亮推荐,朱亮也知道这一点,但他的心眼比较小,即便是让胡助田担任县长助理,他也无法接受。
当县长助理自己对着他的时候更多了,何况在杨辰有心提拔的情况下,让他担任县长助理实际就是把提拔变成了两步走。
他觉得划不来,自己本来是想出气的,结果却让这个家伙提拔了,那自己出个毛气。
想到这里他顿时换了个表情,无所谓地说道:“那还是让他继续担任财政局长吧,目前财政局还离不开他。”
杨辰笑了起来,心说,我还治不了你了,找韩国强说都比找自己有用,真以为自己有那么大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