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脚步匆匆,一心想着快点到达水牢。
长长的裙摆在地面扬起灰尘。
因为太过心急,她被门槛绊倒,身子往前倒去。
幸好嬷嬷手快,一把拽住德妃,才避免她直接摔倒。
“娘娘,不如坐轿撵吧?”
嬷嬷看德妃脚步虚浮,有些担忧。
主子自从宴会之后,夜夜难以入眠。
就算陛下来了,每次事后,她都会起来,坐在小塌上发呆。
整个人看着也憔悴了许多。
眼下的乌青重了。
整个人苍老了许多。
这样的情况,在陶水月小姐去世后,娘娘也曾有过。
“不必了,轿撵目标太大。”
德妃擦了额上的汗。
总觉得今日酷热难当。
虽然现在去水牢不是明智之举。
可是,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去,在宫中肯定坐不住。
无论如何,她想确认清楚。
她缓了一口气,缓步向前。
到水牢的距离并不远,她的心路历程却经历了半辈子。
抵达水牢门口,她整理了一下仪容。
“咦,这不是德妃娘娘吗?您怎么亲自到水牢来了?”
戏虐的男声响起,德妃瞧见宣迟那双似笑非笑的眼。
“怎么?按照宣将军的意思,本宫不能到这里来?还是说,本宫去哪里要跟宣将军报备?”
德妃没好气地给宣迟翻了一个白眼。
站在水牢大门外面,她瞧不清楚水牢里面的情形。
“德妃娘娘此话便折煞宣某了。”
宣迟皮笑肉不笑,“若是娘娘喜欢,住在水牢里都没有关系。”
他说完,朝着里面的人说,“大皇子,走吧。德妃娘娘来了,这是大奉国的地盘,咱们南靖国人就赶紧走吧。”
南靖国大皇子从里面走出来。
他一袭白衣,略带几分疲惫的面容,依旧带着几分风华。
白衣上绣的是比翼鸟图案,德妃瞧见那图案,眼睛像是被灼烧一样,瞬间生疼,红了眼眶。
南靖国大皇子看到德妃,目光一时挪不开,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她压住自己的泪水,保持镇定自若的模样,“宣将军请等一下,大皇子与本宫皇儿交好,此前他离开京城时,特地让本宫问南靖国大皇子一件事情。”
她对上南靖国大皇子的视线,“请大皇子借一步说话。”
宣迟挑眉,“什么话需要单独说?德妃娘娘,你们皇帝陛下让我速速接大皇子出水牢,起程回南靖国,你现在这般……”
“宣迟!”南靖国大皇子咬牙切齿。
“本宫只不过传达几句话,宣将军也要拦着吗?”德妃冷冷问道。
“他拦着没错!”
一道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德妃浑身如同被浇了一桶凉水。
陶尚书来了。
“德妃娘娘,您要记住您的身份,水牢是您能来的吗?大皇子现在已经不是南靖国的和谈正使了,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不然传出去,别人会说南靖国大皇子不在其位还谋其政,若是被南靖国皇帝知道了,那可不妙。”
陶尚书说话的语气是极其恭敬的,带着劝谏的。
但,面上却冷得骇人。
这个陶玉芳眼中就只有那些男女之间的情爱。
稍不注意,她便情爱上脑,给自己捅娄子。
德妃面上僵了一会。
陶尚书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今日,她是不能再与鸿郎说话了。
“尚书大人不亏是元老,思虑周到。”
宣迟笑了一声,“不过,放心,外面南靖国皇帝一向宽容,哪怕大皇子此次在大奉国犯了错,他还是给大皇子指了一门好亲事,想必不久后,就会传来喜讯。”
德妃的手指拽紧。
如果是皇帝赐婚,大皇子只怕无力推辞。
“那老夫就在此先恭贺大皇子了。”
陶尚书看了德妃一眼,朝着宣迟说道,“老夫今日便不叨扰宣将军办事了,请。”
宣迟拱了拱手,看了德妃一眼,意味深长地离去。
“娘娘,请回宫吧。”
陶尚书站到德妃面前,挡住她的视线,低声道,“在这个关头,娘娘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德妃面色凝重地离开了水牢。
陶尚书望着德妃那副模样,失望地摇了摇头。
他回到陶府后,将陶知叫到书房,“德妃不一定靠得住,在紧急情况下,放弃这颗棋子,启动预案。”
陶知放在袖子中的手,握成了拳头。
在东宫。
“按照林姐姐所言,德妃果然迫不及待地去水牢了。”
宣迟将方才德妃在水牢外的反应告诉了林棠棠。
得知德妃喜欢南靖国大皇子时,林棠棠便想出了“引蛇出洞”这一招。
南靖国皇帝并没有说给大皇子指婚。
宣迟敢传递假消息,是因为他跟林棠棠都笃定,一旦德妃与南靖国大皇子的事情败露,大奉国皇帝不会留活口。
林棠棠点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不久后德妃就能落网了。”
她拿出棋盘,问宣迟,“可要下一盘?”
“好。”
宣迟笑着应下。
林姐姐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总是能够想出绝妙的法子对付敌人。
若林姐姐真的上了战场,只怕对手会节节败退。
德妃遇上林姐姐这样的对手,真是惨。
在宫中。
德妃打开抽屉,拿出了一个白色的瓷瓶。
她将里面的药丸倒了出来。
这是此前陶尚书给她的。
当时陶水月刚刚去了,她万念俱灰。
陶尚书拿着这颗药丸,答应安排南靖国大皇子入京,找到合适的时机,让自己出宫与他双宿双飞。
可惜,一切都未能按照预期进行。
按照今日陶尚书的态度,他一定不会再安排自己出宫一事。
但是自己仍要搏一搏。
她将药丸重新放入瓶子里。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又让宫女给自己重新梳妆,换了一身淡黄色的裙衫,来到了勤政殿。
“德妃,你来何事?”
皇帝眼皮都没抬一下,看着奏折。
“陛下,臣妾给陛下做了消暑的荷花羹,请陛下一尝。”
她将瓷碗端到皇帝面前。
皇帝瞧见她指甲上的朱蔻,很漂亮。
他抬头,瞧见她眉目如画,全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打扮的。
“放一旁吧。”
“陛下,天气炎热,今年可还要去行宫避暑?”
德妃见皇帝脸色没有异常,说出了自己前来的目的。
“爱妃有什么想法?”
德妃靠近皇帝,语气中带着讨好,给皇帝锤了锤背,“陛下,往年去行宫都是皇后娘娘提前操持的,现如今,陛下信任臣妾,让臣妾暂时主持宫中事务,今年让臣妾来操持行宫事宜如何?”
皇帝看着德妃。
“既然爱妃有此心,便去吧。”
“多谢陛下,臣妾一定会全力以赴,提前安排好行宫那边的事宜。”德妃连忙谢恩。
从勤政殿出来,德妃立马恢复了清冷的表情。
借着操持行宫的由头,她终于可以出宫自由了。
这个臭男人,马上就不用伺候他了。
长长的裙摆在地面扬起灰尘。
因为太过心急,她被门槛绊倒,身子往前倒去。
幸好嬷嬷手快,一把拽住德妃,才避免她直接摔倒。
“娘娘,不如坐轿撵吧?”
嬷嬷看德妃脚步虚浮,有些担忧。
主子自从宴会之后,夜夜难以入眠。
就算陛下来了,每次事后,她都会起来,坐在小塌上发呆。
整个人看着也憔悴了许多。
眼下的乌青重了。
整个人苍老了许多。
这样的情况,在陶水月小姐去世后,娘娘也曾有过。
“不必了,轿撵目标太大。”
德妃擦了额上的汗。
总觉得今日酷热难当。
虽然现在去水牢不是明智之举。
可是,她知道如果自己不去,在宫中肯定坐不住。
无论如何,她想确认清楚。
她缓了一口气,缓步向前。
到水牢的距离并不远,她的心路历程却经历了半辈子。
抵达水牢门口,她整理了一下仪容。
“咦,这不是德妃娘娘吗?您怎么亲自到水牢来了?”
戏虐的男声响起,德妃瞧见宣迟那双似笑非笑的眼。
“怎么?按照宣将军的意思,本宫不能到这里来?还是说,本宫去哪里要跟宣将军报备?”
德妃没好气地给宣迟翻了一个白眼。
站在水牢大门外面,她瞧不清楚水牢里面的情形。
“德妃娘娘此话便折煞宣某了。”
宣迟皮笑肉不笑,“若是娘娘喜欢,住在水牢里都没有关系。”
他说完,朝着里面的人说,“大皇子,走吧。德妃娘娘来了,这是大奉国的地盘,咱们南靖国人就赶紧走吧。”
南靖国大皇子从里面走出来。
他一袭白衣,略带几分疲惫的面容,依旧带着几分风华。
白衣上绣的是比翼鸟图案,德妃瞧见那图案,眼睛像是被灼烧一样,瞬间生疼,红了眼眶。
南靖国大皇子看到德妃,目光一时挪不开,张了张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她压住自己的泪水,保持镇定自若的模样,“宣将军请等一下,大皇子与本宫皇儿交好,此前他离开京城时,特地让本宫问南靖国大皇子一件事情。”
她对上南靖国大皇子的视线,“请大皇子借一步说话。”
宣迟挑眉,“什么话需要单独说?德妃娘娘,你们皇帝陛下让我速速接大皇子出水牢,起程回南靖国,你现在这般……”
“宣迟!”南靖国大皇子咬牙切齿。
“本宫只不过传达几句话,宣将军也要拦着吗?”德妃冷冷问道。
“他拦着没错!”
一道苍老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德妃浑身如同被浇了一桶凉水。
陶尚书来了。
“德妃娘娘,您要记住您的身份,水牢是您能来的吗?大皇子现在已经不是南靖国的和谈正使了,还是不要接触的好。
不然传出去,别人会说南靖国大皇子不在其位还谋其政,若是被南靖国皇帝知道了,那可不妙。”
陶尚书说话的语气是极其恭敬的,带着劝谏的。
但,面上却冷得骇人。
这个陶玉芳眼中就只有那些男女之间的情爱。
稍不注意,她便情爱上脑,给自己捅娄子。
德妃面上僵了一会。
陶尚书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今日,她是不能再与鸿郎说话了。
“尚书大人不亏是元老,思虑周到。”
宣迟笑了一声,“不过,放心,外面南靖国皇帝一向宽容,哪怕大皇子此次在大奉国犯了错,他还是给大皇子指了一门好亲事,想必不久后,就会传来喜讯。”
德妃的手指拽紧。
如果是皇帝赐婚,大皇子只怕无力推辞。
“那老夫就在此先恭贺大皇子了。”
陶尚书看了德妃一眼,朝着宣迟说道,“老夫今日便不叨扰宣将军办事了,请。”
宣迟拱了拱手,看了德妃一眼,意味深长地离去。
“娘娘,请回宫吧。”
陶尚书站到德妃面前,挡住她的视线,低声道,“在这个关头,娘娘应该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德妃面色凝重地离开了水牢。
陶尚书望着德妃那副模样,失望地摇了摇头。
他回到陶府后,将陶知叫到书房,“德妃不一定靠得住,在紧急情况下,放弃这颗棋子,启动预案。”
陶知放在袖子中的手,握成了拳头。
在东宫。
“按照林姐姐所言,德妃果然迫不及待地去水牢了。”
宣迟将方才德妃在水牢外的反应告诉了林棠棠。
得知德妃喜欢南靖国大皇子时,林棠棠便想出了“引蛇出洞”这一招。
南靖国皇帝并没有说给大皇子指婚。
宣迟敢传递假消息,是因为他跟林棠棠都笃定,一旦德妃与南靖国大皇子的事情败露,大奉国皇帝不会留活口。
林棠棠点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不久后德妃就能落网了。”
她拿出棋盘,问宣迟,“可要下一盘?”
“好。”
宣迟笑着应下。
林姐姐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总是能够想出绝妙的法子对付敌人。
若林姐姐真的上了战场,只怕对手会节节败退。
德妃遇上林姐姐这样的对手,真是惨。
在宫中。
德妃打开抽屉,拿出了一个白色的瓷瓶。
她将里面的药丸倒了出来。
这是此前陶尚书给她的。
当时陶水月刚刚去了,她万念俱灰。
陶尚书拿着这颗药丸,答应安排南靖国大皇子入京,找到合适的时机,让自己出宫与他双宿双飞。
可惜,一切都未能按照预期进行。
按照今日陶尚书的态度,他一定不会再安排自己出宫一事。
但是自己仍要搏一搏。
她将药丸重新放入瓶子里。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又让宫女给自己重新梳妆,换了一身淡黄色的裙衫,来到了勤政殿。
“德妃,你来何事?”
皇帝眼皮都没抬一下,看着奏折。
“陛下,臣妾给陛下做了消暑的荷花羹,请陛下一尝。”
她将瓷碗端到皇帝面前。
皇帝瞧见她指甲上的朱蔻,很漂亮。
他抬头,瞧见她眉目如画,全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打扮的。
“放一旁吧。”
“陛下,天气炎热,今年可还要去行宫避暑?”
德妃见皇帝脸色没有异常,说出了自己前来的目的。
“爱妃有什么想法?”
德妃靠近皇帝,语气中带着讨好,给皇帝锤了锤背,“陛下,往年去行宫都是皇后娘娘提前操持的,现如今,陛下信任臣妾,让臣妾暂时主持宫中事务,今年让臣妾来操持行宫事宜如何?”
皇帝看着德妃。
“既然爱妃有此心,便去吧。”
“多谢陛下,臣妾一定会全力以赴,提前安排好行宫那边的事宜。”德妃连忙谢恩。
从勤政殿出来,德妃立马恢复了清冷的表情。
借着操持行宫的由头,她终于可以出宫自由了。
这个臭男人,马上就不用伺候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