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伯瞥了眼墙上的挂钟,时针正指向六点半,“估摸着该到了。”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汽车引擎声。
林璃走到玄关处,对着穿衣镜理了理月白色旗袍的领口,领口别着的珍珠胸针是去年在港城百货店买的新年礼物。
“林太太好兴致。”
余先生率先走进来,身后跟着穿香云纱褂子的余老先生,以及一身洋装的余太太和他们的小女儿。
余老先生拄着龙头拐杖,银须在灯光下泛白,眼神却亮得惊人。
“余老先生里面请。”
林璃侧身让开,翡翠手镯滑到了袖口,“早就想请各位来家里坐坐,总算是逮着空了。”
客厅里立刻热闹起来。
余太太拉着林璃的手夸她的旗袍料子好,小女儿好奇地盯着博古架上的青花瓷瓶,余先生则陪着余老先生坐在沙发上,聊起最近的股市行情。
林老三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两本烫金的酒店设计图册,刚在余先生身边坐下,就被老先生用拐杖轻轻敲了敲膝盖。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就是得稳着点。”
“爷爷教训的是。”
林老三笑着给老先生续上茶,“这酒店的消防图纸,我让工程师改了五遍,保证挑不出错。”
林璃端着水果拼盘走过来时,正听见这话,眼角的细纹弯了弯。
她把切好的芒果块递到余太太面前:“尝尝这个,新鲜的,甜得很。”
余太太忙不跌的插了一块,放进嘴里。
瞬间甜眯了眼。
“好吃吧?家里还有,一会儿,你多带点回去吃。”
余太太不客气的笑着答应。
林虎和林耀也穿着小西服走了下来。
站在一众大人面前问好。
余太太也把小女儿叫过来,介绍他们认识。
她的大儿子又回澳洲上学去了,这次没有过来。
两小只略微失望了一会儿后,就放下来了。
立马带着妹妹一起开心的玩了起来。
几人坐在客厅里说说笑笑。
直到。
福伯来叫他们入座,吃饭。
林璃扶起余老爷子走到了主位上。
他推迟不过,也笑盈盈的笑下了。
晚宴的第一道菜是阿珍拿手的烤乳猪,油亮的表皮上撒着芝麻,用青花瓷盘端上来时,香气立刻漫了满室。
余老先生夹起一块,蘸了点梅子酱放进嘴里,眯着眼点了点头。
“比半岛酒店的地道,林太太家的厨子是广东请来的?”
“是顺德来的阿珍,”林璃给众人分着鱼翅羹,“她的厨艺非常不错,还勤快好学。”
她盛羹的银勺在碗沿轻轻一磕,把浮沫撇得干干净净。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南洋的生意上。
三个小朋友吃完就下桌去花园里玩去了。
福伯立马安排佣人跟上。
餐桌上,余先生说起去年去新加坡参加的商会,话没说完就被余老先生打断。
“做生意得讲信誉,就像当年我在槟城卖药材,欠账的人再多,也得把好药材留给老主顾。”
老先生放下酒杯,拐杖在地板上轻轻一顿,“像林大夫这样的人多了才好,治人一命才是大福报?”
林璃听了余老先生的话,挑了挑眉。
“不过是懂些粗浅的医理。”
她浅笑着举杯,“余老先生过奖了。”
正说着,佣人端上清蒸石斑鱼。
鱼眼圆睁,鱼身上铺着翠绿的葱丝,淋的豉油泛着琥珀色的光。
林老三给余先生夹了块鱼腹:“这鱼是才捞的,鲜得很。”
余老先生却没动筷子,只是盯着林璃,眼神忽然变得郑重。
“林大夫要是不嫌弃,我有件私事想求你。”
他顿了顿,轻声说道,“我南洋有位朋友,姓黄,在槟城做橡胶生意的,算是当地的头面人物。最近得了怪病,请遍了西洋大夫都没用,听说您的医术……”
林璃舀鱼羹的勺子停在半空。
“姓黄?”
“是的,去年还登上了《星洲日报》。”
余老先生急忙解释道。
“哦!”
林璃有了一丝印象。
去年的《星洲日报》上登过他的照片,梳着油亮的大背头,身边站着马来西亚的苏丹。
这种级别的人物,什么国手请不到,不需要请她吧?
“余老先生说笑了,”她放下勺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我那点本事,对付些头疼脑热还行,真要是疑难杂症,怕是会耽误事。”
“林大夫放心,”余先生连忙接话,“黄先生那边说了,只要您肯去看看,诊金不是问题。他在槟城的庄园里,光私人医生就请了五个,设备比港大医院的还先进,您要是需要什么药材,他那边也能弄到。”
余老先生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推到林璃面前:“这里面是黄先生的病历,西医查不出病因,只说五脏六腑都没问题,就是浑身乏力,夜里总说胡话。”
他的银须颤了颤,“林大夫能不能帮忙去槟城走一趟,成不成的,都不会让您白跑。”
林璃拿起信封,指尖触到里面的硬纸壳,像是 x光片。
“那行吧,我去看看。”
林璃笑着接信封接过来,脸上的笑容充满了自信。
黄先生的病听起来蹊跷,倒让她想起一本古医书上记载的“瘴气入体”,此病症她还没有治过,这次倒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林老三立马在一旁说道:“妈,您如果下个月去就带上我呗,正好我要去新加坡考察酒店用品,到时候可以陪您一起去槟城。”
“行吧!如果下个月去,就带上你。”
随后,她举起酒杯,和余老先生轻轻一碰。
“等我看完病历,定个日子就去槟城。”
余老先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好!林大夫真是爽快人!”
他夹起一大块乳猪放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说起来,黄先生还藏着几瓶六十年的茅台,说是要等治好病,拿出来跟救命恩人共饮呢。”
晚宴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余先生和林老三聊起酒店的装修风格,余太太则拉着林璃看她新买的翡翠镯子,小孩子们在客厅里追逐打闹……
话音刚落,院门外就传来汽车引擎声。
林璃走到玄关处,对着穿衣镜理了理月白色旗袍的领口,领口别着的珍珠胸针是去年在港城百货店买的新年礼物。
“林太太好兴致。”
余先生率先走进来,身后跟着穿香云纱褂子的余老先生,以及一身洋装的余太太和他们的小女儿。
余老先生拄着龙头拐杖,银须在灯光下泛白,眼神却亮得惊人。
“余老先生里面请。”
林璃侧身让开,翡翠手镯滑到了袖口,“早就想请各位来家里坐坐,总算是逮着空了。”
客厅里立刻热闹起来。
余太太拉着林璃的手夸她的旗袍料子好,小女儿好奇地盯着博古架上的青花瓷瓶,余先生则陪着余老先生坐在沙发上,聊起最近的股市行情。
林老三从书房走出来,手里拿着两本烫金的酒店设计图册,刚在余先生身边坐下,就被老先生用拐杖轻轻敲了敲膝盖。
“年轻人有冲劲是好,就是得稳着点。”
“爷爷教训的是。”
林老三笑着给老先生续上茶,“这酒店的消防图纸,我让工程师改了五遍,保证挑不出错。”
林璃端着水果拼盘走过来时,正听见这话,眼角的细纹弯了弯。
她把切好的芒果块递到余太太面前:“尝尝这个,新鲜的,甜得很。”
余太太忙不跌的插了一块,放进嘴里。
瞬间甜眯了眼。
“好吃吧?家里还有,一会儿,你多带点回去吃。”
余太太不客气的笑着答应。
林虎和林耀也穿着小西服走了下来。
站在一众大人面前问好。
余太太也把小女儿叫过来,介绍他们认识。
她的大儿子又回澳洲上学去了,这次没有过来。
两小只略微失望了一会儿后,就放下来了。
立马带着妹妹一起开心的玩了起来。
几人坐在客厅里说说笑笑。
直到。
福伯来叫他们入座,吃饭。
林璃扶起余老爷子走到了主位上。
他推迟不过,也笑盈盈的笑下了。
晚宴的第一道菜是阿珍拿手的烤乳猪,油亮的表皮上撒着芝麻,用青花瓷盘端上来时,香气立刻漫了满室。
余老先生夹起一块,蘸了点梅子酱放进嘴里,眯着眼点了点头。
“比半岛酒店的地道,林太太家的厨子是广东请来的?”
“是顺德来的阿珍,”林璃给众人分着鱼翅羹,“她的厨艺非常不错,还勤快好学。”
她盛羹的银勺在碗沿轻轻一磕,把浮沫撇得干干净净。
酒过三巡,话题渐渐转到南洋的生意上。
三个小朋友吃完就下桌去花园里玩去了。
福伯立马安排佣人跟上。
餐桌上,余先生说起去年去新加坡参加的商会,话没说完就被余老先生打断。
“做生意得讲信誉,就像当年我在槟城卖药材,欠账的人再多,也得把好药材留给老主顾。”
老先生放下酒杯,拐杖在地板上轻轻一顿,“像林大夫这样的人多了才好,治人一命才是大福报?”
林璃听了余老先生的话,挑了挑眉。
“不过是懂些粗浅的医理。”
她浅笑着举杯,“余老先生过奖了。”
正说着,佣人端上清蒸石斑鱼。
鱼眼圆睁,鱼身上铺着翠绿的葱丝,淋的豉油泛着琥珀色的光。
林老三给余先生夹了块鱼腹:“这鱼是才捞的,鲜得很。”
余老先生却没动筷子,只是盯着林璃,眼神忽然变得郑重。
“林大夫要是不嫌弃,我有件私事想求你。”
他顿了顿,轻声说道,“我南洋有位朋友,姓黄,在槟城做橡胶生意的,算是当地的头面人物。最近得了怪病,请遍了西洋大夫都没用,听说您的医术……”
林璃舀鱼羹的勺子停在半空。
“姓黄?”
“是的,去年还登上了《星洲日报》。”
余老先生急忙解释道。
“哦!”
林璃有了一丝印象。
去年的《星洲日报》上登过他的照片,梳着油亮的大背头,身边站着马来西亚的苏丹。
这种级别的人物,什么国手请不到,不需要请她吧?
“余老先生说笑了,”她放下勺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我那点本事,对付些头疼脑热还行,真要是疑难杂症,怕是会耽误事。”
“林大夫放心,”余先生连忙接话,“黄先生那边说了,只要您肯去看看,诊金不是问题。他在槟城的庄园里,光私人医生就请了五个,设备比港大医院的还先进,您要是需要什么药材,他那边也能弄到。”
余老先生从怀里掏出个牛皮纸信封,推到林璃面前:“这里面是黄先生的病历,西医查不出病因,只说五脏六腑都没问题,就是浑身乏力,夜里总说胡话。”
他的银须颤了颤,“林大夫能不能帮忙去槟城走一趟,成不成的,都不会让您白跑。”
林璃拿起信封,指尖触到里面的硬纸壳,像是 x光片。
“那行吧,我去看看。”
林璃笑着接信封接过来,脸上的笑容充满了自信。
黄先生的病听起来蹊跷,倒让她想起一本古医书上记载的“瘴气入体”,此病症她还没有治过,这次倒是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
林老三立马在一旁说道:“妈,您如果下个月去就带上我呗,正好我要去新加坡考察酒店用品,到时候可以陪您一起去槟城。”
“行吧!如果下个月去,就带上你。”
随后,她举起酒杯,和余老先生轻轻一碰。
“等我看完病历,定个日子就去槟城。”
余老先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露出了笑容,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好!林大夫真是爽快人!”
他夹起一大块乳猪放进嘴里,吃得津津有味,“说起来,黄先生还藏着几瓶六十年的茅台,说是要等治好病,拿出来跟救命恩人共饮呢。”
晚宴的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余先生和林老三聊起酒店的装修风格,余太太则拉着林璃看她新买的翡翠镯子,小孩子们在客厅里追逐打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