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庄园,林璃不禁感叹黄先生的富有。
庄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有一个很大的游泳池。
房间的装修豪华而不失品味,处处透着主人的用心。
稍作休息后,林璃就开始给黄先生诊脉。
她仔细地询问了黄先生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又观察了他的舌苔和眼神。
最后,她肯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断:“黄先生,您这是湿热入体,再加上精神紧张导致的。我给您针灸一下,再开个方子,您先吃几天看看效果。”
黄先生连忙点头:“多谢林大夫。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多少钱都没问题。”
林璃笑了笑:“黄先生放心,您只要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别太劳累,就行了。”
说完,取出自己的针灸盒,拿出针灸针。
迅速的将针扎进黄先生的身体,随后用内力催动。
轻轻一弹。
瞬间,银针齐鸣。
让黄先生以及他的私人医生们都频频称奇。
不愧为神医。
就这一手惊天地泣鬼神的针灸之术,会有什么疑难杂症治不了的?
黄先生也觉得,随着针鸣声,身上也立马轻松不少。
这次,他欠余老先生的人情,欠大了。
要不是他邀请林大夫,他这一身病怎么能这么早就好。
林璃根本不知道黄先生的心底的想法。
她再用内力摧动三次后,冷汗开始冒出。
这段时间还是懈怠了。
林璃双唇紧抿,用手背快速的擦干额头上的汗珠。
才慢慢把银针取了下来。
“行了,再连续扎五天针,后面就只需要服药了。”
林璃接过佣人拿过来的纸张写下药方。
接过去时,微微一顿。
转过头,看向躺在治疗床上的黄先生。
“这里面的有几味药,我从港城来了些过来。你看需要……”
林璃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黄先生打断了。
“那就麻烦林大夫了,我更相信你带过来的药。”
林璃听了后,点了点头。
跟着佣人走去了黄先生的私人药房。
让佣人把自己随身带来的皮箱提起来。
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把空间里的药材放了进去。
空间里的药材不仅新鲜,而且药效更足。
用空间里的药材,黄先生能更快的恢复。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璃就在黄先生的庄园里住了下来。
她每天给黄先生诊脉、针灸、调整药方,还教他一些养生的方法。
黄先生的身体渐渐有了好转,精神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闲暇之余,黄先生带着林璃参观了槟城的风光,品尝了当地的美食。
林璃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觉得这里的人和港城的人一样热情好客。
一周后,黄先生的病已经好了大半。
他握着林璃的手,感激地说:“林大夫,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以后您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开口,我黄某人一定在所不辞。”
林璃笑着说:“黄先生太客气了。能治好您的病,我也很高兴。”
离开槟城的那天,黄先生亲自送林璃到机场。
他不但给了林璃巨额治疗费用,还给林璃准备了很多当地的特产,让她带回去给家人。
林璃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坐在飞机上,林璃看着窗外的天空,心情舒畅。
这下她又有钱可以继续搞事业了。
槟城回来的航班降落在启德机场时,港城正飘着蒙蒙细雨。
林璃透过舷窗往下看,维多利亚港的渡轮在雨雾里像只慢吞吞的甲虫,码头吊臂的钢铁骨架在灰云下若隐若现。
她拎着黄先生送的那两只紫檀木箱子走下悬梯,一眼就看见人群里举着“林”字纸牌的阿彪,他身后跟着两个小身影。
是林虎和林耀,他们正踮着脚往出口处张望。
“奶奶!”
林耀先看见了她,拽着林老三的胳膊直跳。
林老三放下手里的报纸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箱子时“哎哟”了一声。
“这里面装的什么?沉得像块石头。”
“黄先生给的‘谢礼’。”
林璃笑着拍掉他西装上的雨水,目光扫过他眼下的青黑。
“酒店的事很忙吧?”
“能不忙吗?”
林老三帮她把羊绒披肩裹紧些,“余先生天天催着看装修效果图,建筑队还在抢工期,说要赶在圣诞前试营业。”
他侧身让开,露出身后蹦蹦跳跳的林虎,“这小子天天问‘奶奶什么时候带肉骨茶回来’。”
林虎扑上来抱住她的腰,鼻尖在她衣角蹭了蹭:“奶奶,槟城的沙爹是不是比港城的香?周老师说南洋的辣椒很辣,你有没有被辣哭?”
“你奶奶我会被辣哭?”
林璃捏了捏他软乎乎的脸蛋,一阵好笑。
“去,帮奶奶把箱子拎上车,里面有给你们带的芒果干。”
车子驶过九龙塘时,雨渐渐停了。
林璃看着街旁骑楼的铁皮屋顶淌下水流,在青石板路上汇成细溪,忽然觉得港城的潮湿比槟城多了份亲切。
林老三在一旁说着她走后的新鲜事。
“您走第二天,余老先生就带了南洋的药材过来,说让阿珍给孩子们炖汤;周老师夸耀耀的港语进步快,就是虎子总把‘谢谢’说成‘写谢’……”
“三叔胡说!”
林虎在后座嚷嚷,“我昨天还得了老师的小红花!”
林璃回头看时,林耀正拿着本港语练习册在看,封面上用红笔写着“甲上”。
她心里一暖,伸手揉了揉两个孙子的头发,指尖沾到林虎发梢的雨水,凉丝丝的。
别墅被雨水洗得发亮,凤凰木的紫花落在青石板上。
福伯和阿珍早在门口等着,接过箱子时,福伯的手顿了顿:“这里面……”
“先放我卧室。”
林璃打断他,脱鞋时看见玄关柜上摆着束白色姜花,花瓣上还凝着水珠,“是阿珍买的?”
“是耀耀让买的,说奶奶喜欢这味道。”
福伯笑着接过她的手袋,“午饭备好了,都是您爱吃的——阿珍特意炖了霸王花汤,说去去湿热。”
餐厅的红木桌上已经摆满了菜。
庄园里绿树成荫,鲜花盛开,还有一个很大的游泳池。
房间的装修豪华而不失品味,处处透着主人的用心。
稍作休息后,林璃就开始给黄先生诊脉。
她仔细地询问了黄先生的症状和生活习惯,又观察了他的舌苔和眼神。
最后,她肯定了自己之前的判断:“黄先生,您这是湿热入体,再加上精神紧张导致的。我给您针灸一下,再开个方子,您先吃几天看看效果。”
黄先生连忙点头:“多谢林大夫。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多少钱都没问题。”
林璃笑了笑:“黄先生放心,您只要按时吃药,注意休息,别太劳累,就行了。”
说完,取出自己的针灸盒,拿出针灸针。
迅速的将针扎进黄先生的身体,随后用内力催动。
轻轻一弹。
瞬间,银针齐鸣。
让黄先生以及他的私人医生们都频频称奇。
不愧为神医。
就这一手惊天地泣鬼神的针灸之术,会有什么疑难杂症治不了的?
黄先生也觉得,随着针鸣声,身上也立马轻松不少。
这次,他欠余老先生的人情,欠大了。
要不是他邀请林大夫,他这一身病怎么能这么早就好。
林璃根本不知道黄先生的心底的想法。
她再用内力摧动三次后,冷汗开始冒出。
这段时间还是懈怠了。
林璃双唇紧抿,用手背快速的擦干额头上的汗珠。
才慢慢把银针取了下来。
“行了,再连续扎五天针,后面就只需要服药了。”
林璃接过佣人拿过来的纸张写下药方。
接过去时,微微一顿。
转过头,看向躺在治疗床上的黄先生。
“这里面的有几味药,我从港城来了些过来。你看需要……”
林璃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黄先生打断了。
“那就麻烦林大夫了,我更相信你带过来的药。”
林璃听了后,点了点头。
跟着佣人走去了黄先生的私人药房。
让佣人把自己随身带来的皮箱提起来。
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把空间里的药材放了进去。
空间里的药材不仅新鲜,而且药效更足。
用空间里的药材,黄先生能更快的恢复。
接下来的几天里,林璃就在黄先生的庄园里住了下来。
她每天给黄先生诊脉、针灸、调整药方,还教他一些养生的方法。
黄先生的身体渐渐有了好转,精神也比以前好了很多。
闲暇之余,黄先生带着林璃参观了槟城的风光,品尝了当地的美食。
林璃也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觉得这里的人和港城的人一样热情好客。
一周后,黄先生的病已经好了大半。
他握着林璃的手,感激地说:“林大夫,您真是我的救命恩人。以后您要是有什么事需要帮忙,尽管开口,我黄某人一定在所不辞。”
林璃笑着说:“黄先生太客气了。能治好您的病,我也很高兴。”
离开槟城的那天,黄先生亲自送林璃到机场。
他不但给了林璃巨额治疗费用,还给林璃准备了很多当地的特产,让她带回去给家人。
林璃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
坐在飞机上,林璃看着窗外的天空,心情舒畅。
这下她又有钱可以继续搞事业了。
槟城回来的航班降落在启德机场时,港城正飘着蒙蒙细雨。
林璃透过舷窗往下看,维多利亚港的渡轮在雨雾里像只慢吞吞的甲虫,码头吊臂的钢铁骨架在灰云下若隐若现。
她拎着黄先生送的那两只紫檀木箱子走下悬梯,一眼就看见人群里举着“林”字纸牌的阿彪,他身后跟着两个小身影。
是林虎和林耀,他们正踮着脚往出口处张望。
“奶奶!”
林耀先看见了她,拽着林老三的胳膊直跳。
林老三放下手里的报纸迎上来,接过她手里的箱子时“哎哟”了一声。
“这里面装的什么?沉得像块石头。”
“黄先生给的‘谢礼’。”
林璃笑着拍掉他西装上的雨水,目光扫过他眼下的青黑。
“酒店的事很忙吧?”
“能不忙吗?”
林老三帮她把羊绒披肩裹紧些,“余先生天天催着看装修效果图,建筑队还在抢工期,说要赶在圣诞前试营业。”
他侧身让开,露出身后蹦蹦跳跳的林虎,“这小子天天问‘奶奶什么时候带肉骨茶回来’。”
林虎扑上来抱住她的腰,鼻尖在她衣角蹭了蹭:“奶奶,槟城的沙爹是不是比港城的香?周老师说南洋的辣椒很辣,你有没有被辣哭?”
“你奶奶我会被辣哭?”
林璃捏了捏他软乎乎的脸蛋,一阵好笑。
“去,帮奶奶把箱子拎上车,里面有给你们带的芒果干。”
车子驶过九龙塘时,雨渐渐停了。
林璃看着街旁骑楼的铁皮屋顶淌下水流,在青石板路上汇成细溪,忽然觉得港城的潮湿比槟城多了份亲切。
林老三在一旁说着她走后的新鲜事。
“您走第二天,余老先生就带了南洋的药材过来,说让阿珍给孩子们炖汤;周老师夸耀耀的港语进步快,就是虎子总把‘谢谢’说成‘写谢’……”
“三叔胡说!”
林虎在后座嚷嚷,“我昨天还得了老师的小红花!”
林璃回头看时,林耀正拿着本港语练习册在看,封面上用红笔写着“甲上”。
她心里一暖,伸手揉了揉两个孙子的头发,指尖沾到林虎发梢的雨水,凉丝丝的。
别墅被雨水洗得发亮,凤凰木的紫花落在青石板上。
福伯和阿珍早在门口等着,接过箱子时,福伯的手顿了顿:“这里面……”
“先放我卧室。”
林璃打断他,脱鞋时看见玄关柜上摆着束白色姜花,花瓣上还凝着水珠,“是阿珍买的?”
“是耀耀让买的,说奶奶喜欢这味道。”
福伯笑着接过她的手袋,“午饭备好了,都是您爱吃的——阿珍特意炖了霸王花汤,说去去湿热。”
餐厅的红木桌上已经摆满了菜。